內容簡介
《民族與民族主義》論述民族與民族主義在歐洲近兩百年曆史中的種種錶現及其內涵之演變。作者迴避瞭對民族的概念和標準等問題的糾纏,而是著重於它們的變遷與轉型,並藉助於民族主義的研究來說明民族問題的復雜性。歐洲近現代史是因民族主義興起而重新拼製版圖的曆史,各種民族與民族主義的意識也影響到周邊地區與殖民地,因此,民族與民族主義的發展演變構成瞭這段曆史的主鏇律。
《民族與民族主義》對瞭解民族與民族主義在世界範圍內的發展演變狀況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埃裏剋·霍布斯鮑姆,1917年生於亞曆山大,曾在維也納、柏林、倫敦和劍橋求學,是英國學會及美國藝術和科學學會會員,被多個國傢的大學授予名譽學位。他在倫敦大學伯剋貝剋學院任教直到退休,此後他到紐約的新社會研究學院工作。其著作甚豐,主要包括《革命的年代》、《資本的年代》、《帝國的年代》、《極端的年代》、《原始的反抗》、《盜匪》等書。
目錄
序言
導論
第一章 民族新義:從革命到自由主義
第二章 民眾觀點:民族主義原型
第三章 政府觀點
第四章 民族主義轉型:1870-1918
第五章 民族主義最高峰:1918-1950
第六章 20世紀晚期的民族主義
英漢譯名錶
精彩書摘
《民族與民族主義》:
像“民族愛國情操”這種跟人類經驗脫節甚遠的概念,是為何又如何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成為政壇上呼風喚雨的強大勢力?如果我們的答案隻是:人類通常會將共居同生的社群成員,一視同仁地看作是自己這個集團的人,並將其他“外人”都視為陌生人,顯然是不夠充分的。因為擺在我們麵前的是,近代民族(無論是以國傢政權的形式存在,或僅是一群人的政治結閤)有其形形色色的不同麵貌,究其幅員大小、架構規模乃至組成社群的本質等,都有所不同,因此,他們不可能是根據同一種需求而産生的。套用安德森的話來說,民族是一種“想象的共同體”,其作用無疑是用來填補當“真正的”社群或網絡組織因退化、解構或失效後所齣現的人類情感空隙;可是,問題仍未解決,也就是說,為何在人類失去瞭社群之後,卻還依然念念不忘,始終要再繼續想象齣一個全新的替代品?原因很多,其一也許是因為在世界各地,建國以及民族主義運動能夠動員各式各樣的集體情感,這些情感早已蓄勢待發,能夠在大規模的政治動員中,發揮功不可沒的作用,並且可為現代國傢民族所利用。因此,我便將這種想象齣來的關係稱之為“民族主義原型”(proto-nationalism)。
所謂“民族主義原型”有兩種:第一.是超地域的普遍認同,人類超越自己的世居地而形成一種普遍的認同感。比方說,對聖母瑪麗亞的信仰將世居在那不勒斯的人們,與外在的大世界聯結在一起,如果其目的是為瞭要團結那不勒斯人,那麼聖約拿努斯(St.Janaurius)的功用可能會更大,因為他是該城的守護神,為瞭不讓疾病降臨該城,他必須每年流一次血。第二,是少數特定團體的政治關係和詞匯,這些團體都跟國傢體製緊密結閤,而且都具有普遍化、延展化和群眾化的能力。這些不同的“民族原型”跟近代的“民族”有諸多相同之處,不過,卻沒有一個能等同於近代的民族主義。因為這些普遍認同並沒有或還沒有和以特定領土為單位的政治組織建立必然關係,而這種關係卻正是瞭解近代“民族”的最重要關鍵所在。
我們可舉兩個最明顯的例子來加以說明。直到1945年為止(甚至直到今天),使用德語的人——其中的精英分子使用文化上的標準德語書寫文字——並不隻居住在他們的大本營中歐,他們同時也散居在東歐以及東南歐各地,且多半是該區的地主階級、城市居民或鄉間富農,甚至在遙遠的美洲殖民地也有他們的蹤跡,他們在新大陸上自成一宗教派係。從11到18世紀,在多次的徵戰離亂、舉傢遷徙以及拓荒殖民的過程中,這些使用德語的人散居在歐洲各地,最遠到達伏爾加河(Volga)下遊(在此,我們暫且略過19世紀的移民潮不論)。這些散居各地的日耳曼人,認為他們自己是“日耳曼人”,並因此不同於與他們生活在一起的其他民族。雖然這些日耳曼人跟當地的異族也時有衝突,比方說,他們獨占瞭社會上的重要行業,例如波羅的海地區的地主階級,清一色都是日耳曼人,但是在19世紀之前,日耳曼人並未曾跟異族統治者發生過重大的政治對立事件。至於散居世界各地達韆餘年之久的猶太人,至今依然不放棄他們的民族認同,無論他們落腳在何處,他們仍一直維持著獨特的猶太信仰,跟非猶太教徒顯得大相徑庭,而這樣的族群認同,早自淪為巴比倫之囚時便已建立。這期間也許早已有人起而宣揚政權獨立的重要性,或主張建立一個疆界明確的國傢,可是,一直要到19世紀行將結束之際,猶太民族主義纔隨著西歐民族主義的浪潮一同登上曆史舞颱。
……
前言/序言
我很榮幸能有機會於1985年5月,在貝爾法斯特(Belfast)的皇後大學(Queen University)主持一場“懷爾斯講座”(Wiles Lectures),這本書即是根據那場講座的提綱改寫而成。講座的所在地,北愛爾蘭首府,即點明瞭本書的主題-一民族與民族主義。為瞭便於瞭解,主辦單位已經過我的同意將這場講座的提綱分發給聽眾,共有四次演講。集結成書後,分長短不一的五個章節,外加一章導言,以及最後的簡短結論與反省。原稿已經過改寫,陸續補充瞭一些資料,不過,大緻上還是保留瞭那場講座的菁華,尤其有諸多學者專傢齣席,而這正是“懷爾斯講座”的吸引人之處,應邀的演講者也深感榮幸能與大傢齊聚一堂。對於主辦單位的熱忱,以及參與討論的學人,我緻以最深的謝意,我尤其特彆感謝佩裏·安德森(Perry Anderson)、約翰·布羅伊裏(John Breuilly)、硃迪思·布朗(Judith Brown)、羅南·範寜(Ronan Fanning)、米洛斯拉夫·羅奇(Miroslav Hroch)、維剋多-基爾南(Victor Kiernan)、喬·李(Joe Lee)、蘇拉·馬剋斯(Shula Marks)、泰倫斯·蘭傑(Terence Ranger)以及郭蘭·泰博恩(Goran Therbom)等人,他們給予我諸多的批評與啓示,特彆是在非歐洲民族主義(non-Europeannationalism)這個主題上。不過由於我的討論重點主要放在19世紀到20世紀初的民族主義運動,所以,本書的主題仍然是傾嚮歐洲中心觀點(Eurocentric),甚至可以說是特彆針對“發達”(developed)地區所作的討論。在這場講座中,我有幸針對“民族與民族主義”的主題,作瞭一番討論並提齣質疑,而在座更有許多人熱心地跟我交換感想與心得,並告訴我許多我前所未聞的文獻。為瞭公平起見,我也要特彆感謝賈亞瓦德內博士(Kumari Jayawardene)以及其他在赫爾辛基世界開發經濟研究協會(World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Economics Researchin Helsinki)的南亞學者,此外,還有我在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的同僚與學生,他們也參與瞭這本書的討論與最後的定稿工作。與這本書相關的研究,都是來自萊弗休姆榮譽協會(Leverhulme Emeritus Fe Dowship)的贊助始得以順利完成,在此,我要特彆感謝萊弗休姆托拉斯(Leverhulme Trust)的大力支持。
“民族問題”是齣瞭名的極具爭議性的主題,而我也不企圖使其爭議減少。然而,我仍衷心期盼,通過這本書的齣版,將那場講座的菁華轉成文字,以便能讓我們對相關曆史現象的研究更上一層樓,這纔是我心之所願。
民族與民族主義 [Nation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Myth,Reality]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民族與民族主義 [Nation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Myth,Reality]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民族與民族主義 [Nation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Myth,Reality]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民族與民族主義 [Nation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Myth,Reality]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