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超脑洞故事:未婚夫失踪后,婆婆驾到,竟是只猫;如果你的白马王子真的是一匹白马,你会和他相亲吗;那颗囊肿,没关系,他就是那株为你打败疾病的中草药!集“套路”、“反俗套”“神转折”为一体的奇幻相亲故事集,给读者带来匪夷所思的阅读快感。
☆2.超情感疗愈:“那只猫偷了你一滴泪,它说我喝了,就能活下来。”奇幻外壳下朴质的感动,讲述都市人与人的疏离与因爱之名的重逢。通过千奇百怪的相亲对象,把人的复杂特点用动物的属性直观地展现出来,富有趣味性与感染力,直击人心。
☆3.超实用手记:书里所涉及的相亲问题,都是现实的揭露。本书可成为相亲之路上的指南书,读者也可作为旁观相亲过程的吃瓜群众,收获的都不仅是幽默诙谐的故事,更是对现实的无尽思考。每个相过亲的人,都能从中找到曾经相亲对象的影子,回忆起相亲的经历,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
我逆转时空,毁灭世界,只为让远古的英雄请我喝一杯蓝山咖啡。——《编号RH4303与来自远古的飞行员》
茄子是zui幸运的食物,当你想微笑时,你就呼喊它。——《忧郁的主厨》
情感中细小的变化才是决定缘分的关键,就像水果是否新鲜,果蝇zui快知道。——《论果蝇的积极意义》
本书由18个关于相亲的脑洞故事组成,相亲的对象可谓千奇百怪:有猫、有鱼、有果蝇、有外星人、还有中草药……故事情节或搞笑、或荒诞、或离奇、或温情、或伤感。作者希望能够通过这18个有趣的故事,揭示现代社会的婚恋常态和都市男女的爱情观,同时告诉读者:在相亲的道路上,房子、车子、美貌、工作、家境、学历、丈母娘等一切条件都不重要,只有爱情和真心才是能够托付下半身和下半生的两件宝。
这本书,是触动人心的寓言,也是异想天开的戏剧。
酸菜仙儿,本名刘佳宁,古代文学硕士,现为全职报社编辑,兼职编剧。直到硕士毕业都没有谈过恋爱,工作后开始不断相亲,却均以失败告终。曾和已婚已育的学姐走在凌晨三点的大街上,觉得自己这辈子都不可能结婚了。可是三天后就和一个相亲对象一见钟情,半年后他就成了我老公。相亲经验是:别犹豫,去见,哪怕对方是珍奇异兽,就当自己是动物园园长了。
目录Contents
001 我不是故意嫁给一只猫的
013 一棵叫作知母的中草药
033 论果蝇的积极意义
045 白马王子
065 美人鱼
077 编号RH4303与来自远古的飞行员
087 可爱的大脚趾
097 石先生的诺言
113 消失的乌鸦
127 与外星人相亲吧
143 给袋熊买一栋大房子
161 新娘羊女
177 炎热夏日里的金星
191 忧郁的主厨
207 坏牙齿
227 你刚好长成自拍照里的样子
243 蟒蛇正在蜕皮期
257 科学家托马斯与乌龟凯文
《我不是故意嫁给一只猫的》
一开始我在飞机上睡着了,做了一个梦,梦见我不在你身边,你和一只猫坐在沙发上,你哭得很伤心。那只猫偷了你的一滴眼泪,然后让我吃下去,它说这是最好的药,我吃了就能活下来……
- 1 -
易文凯乘坐的那架飞机在海上失踪了,他曾是方方的第三十九个相亲对象,如今他是她的丈夫。
方方的性格和她最爱的棉质裙子一样平和,可是人人都知道她是个骨子里很挑剔的女人。因为之前那三十八个相亲对象的条件也都很不错,但她总是能在他们身上挑出自己不喜欢的地方:比如,第一个男人不守时,第四个男人不知道怎么吃回转寿司,第七个男人体重达两百四十公斤,第十一个男人有一双奇怪的三角眼,第十五个男人吃饭有声音,第二十个男人身高不到一米七,第二十五个男人不知道谁是宫崎骏,第二十八个男人认为多丽丝·莱辛的作品都是无病呻吟,第三十二个男人驼背,第三十四个男人讨厌自己的姐姐,第三十七个男人是话痨,第三十八个男人是色狼。
方方的好友莉莉说:“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男人,别看你长得漂亮,年纪大了就很难嫁出去了,男人们永远都只喜欢二十岁出头的小姑娘!”
方方知道莉莉说的是对的,她已经二十七岁了,再不会轻易奢求爱情这种东西。可方方觉得,相亲最难将就,它就像洗澡时调节水温,只要温度差一点儿皮肤就会感觉不适,把手和莲蓬头之间应该是四十五度角还是四十六度角,谁都做不了主,自己的身体最清楚。
所以方方还是在接下来的相亲中找到一个又一个拒绝他们的理由,直到遇见易文凯,方方竟然一句挑剔的话也说不出来。
因为她知道,易文凯是她相亲以来遇到的最完美的一个。
- 2 -
他们开始约会,过程平淡而融洽。就在半年前,易文凯向方方求婚,她觉得她的人生终于要进入下一个阶段了。三个月以前,他们开始筹备婚礼,买钻戒,订酒席,收拾婚房,易文凯说:“房子要怎么装修都行,都随你。”三天前,他们去民政局登记结婚。两天前,他去外地出差。一天前,她得知他所乘坐的飞机失踪了。
一切戛然而止。
方方坐在沙发上欲哭无泪,那是她亲自挑选的沙发,易文凯还说他很喜欢,可他为什么不回来一起享用呢?
有轻微的敲门声响起,那声响轻到险些被家里的挂钟指针行走的“嗒嗒”声遮盖住。方方觉得奇怪,起身开门一探究竟,低头发现一只浑身雪白的波斯猫站在面前,正仰起脖子看着她。
“你好。”猫咪开口说话,用高傲的眼神与方方对视。
方方一时没反应过来,她一动不动地看着这只猫,怀疑自己是不是因为悲伤过度而出现了幻觉。
“不请我进去吗?”猫咪问。
方方这才确认刚才并不是幻觉,这只波斯猫,在跟她说人话。
“请问……你找谁?”方方觉得自己已经不会说话了。
“我找你。”她甩了甩自己的前爪子,声音不卑不亢。
“找我……”
“对,我是易文凯的妈妈。”
方方的脑子很混乱,刚才那只猫好像是在朝她要牛奶吧?她把厨房的窗户打开,冰箱门也打开,想让自己冷静下来。可她倒牛奶的时候,还是不小心把牛奶洒在了玻璃杯外面。她把桌子擦干净,又把牛奶在微波炉里温了一下。正要把杯子拿出去的时候,她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于是又折回来,把牛奶倒进玻璃盘子里,再小心翼翼地端了出去。
方方把牛奶放在茶几上说:“您请慢用。”然后退坐到沙发对面的木质椅子上。
猫咪问方方:“这沙发不错,你挑的?”
方方点了点头。
猫咪似乎也点了点头,说:“会挑沙发的女人最会生活。”
这算是婆婆对儿媳妇的肯定吗?
猫咪低下头,不再搭理方方,自顾自地喝牛奶。
方方小心翼翼地试探道:“请问我的丈夫……他也是只猫吗?”
也许猫咪捕捉到了方方极度不安的状态,她微微抬起头,看了看方方紧紧攥着睡裤的双手,然后重新回到沙发上坐好。
她说:“没错,他从前是猫。”
方方心里咯噔一下,攥着睡裤的手因为这个消息再也使不上任何力气,她想起莉莉说的那番话: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男人是完美的。
她觉得自己快要哭了。
猫咪默默地看着她,然后接着说道:“不过你放心,他现在已经和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那么他为什么……想要变成人类?我是说……他因为什么或是因为谁……”
她还在组织自己的语言,猫咪却已经开口说道:“这是他从小的意愿。就像现在有很多人想要变成猫,有很多猫也想要变成人。就像你们人类,有很多男人想要变成女人,又有很多女人想要变成男人。这和什么都没有关系,全凭意愿。”
方方点了点头,觉得猫妈妈说得很有道理。
“可是,他为什么要骗我?”方方说话的时候就好像是一个在和婆婆告状的小媳妇。
“这个你不能怨他,他想为人的意志坚定,现在已经快忘了自己曾是只猫,不过,这么久了,你难道一点儿都看不出来吗?”猫妈妈的一双厉眼盯住方方。
方方想起来了,她总是在易文凯的衣服上和车里发现像猫毛一样的东西,她问他“你养猫吗”,他会有些不自在地回答“当然不”。他的眼睛偏蓝色,她问过他是不是混血儿,他说这只是一种生理缺陷。还有,他们周末在一起的时候,相处模式永远是:他睡觉,她上网,互不打扰,互不干涉,而且他的睡姿都特别性感。
那时候她只觉得易文凯性感、特别、有气质,谁会想到他竟是一只猫呢?如果不是一只会说人话的猫出现在方方家的门口,自称是她婆婆,谁会相信自己的丈夫会是一只猫!
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本书的“沉浸感”无与伦比,它几乎能让你忘记自己是坐在沙发上看书,而是真的置身于那个光怪陆离的相亲会场中。作者非常擅长运用多感官的描写,你不仅能“看到”那些奇特的生物,更能“闻到”它们身上散发出的苔藓味、硫磺味,或者感受到它们周遭环境的温度变化。这种强烈的现场感,使得那些原本设定上很“远”的奇幻元素,变得触手可及。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作者在描绘主角与这些对象之间建立情感连接时,所使用的那种试探、小心翼翼和最终豁然开朗的过程,处理得极为动人。它探讨了在巨大的差异面前,真诚的沟通和彼此的尊重是如何搭建起一座桥梁的。我强烈推荐给那些厌倦了传统都市言情套路,渴望在故事中寻找真正新鲜刺激的读者,这本书绝对能给你带来耳目一新的震撼。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文风极其飘逸灵动,简直可以说是“文字的舞蹈”。作者的遣词造句充满了古典的韵味,但又巧妙地融入了现代的语境,使得整体的阅读体验非常独特。特别是形容那些非人角色时,那种既要保持其生物学上的“异质性”,又要赋予其人类情感的细腻处理,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平衡点。有一段描述主角试图理解一个源自深海的“约会对象”的思维逻辑时,作者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那种沟通障碍描绘得既荒谬又充满诗意,读起来简直像在品鉴一首晦涩的现代诗。更难得的是,尽管故事背景设定如此奇特,但主角面对这些挑战时的反应却异常真实可信,他的焦虑、他的自我怀疑,让读者能瞬间共情。这本书不是那种一目了然的快餐小说,它需要你放慢速度,去品味那些隐藏在华丽辞藻下的深层含义,每一页都值得反复咀嚼。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堪称精妙,它采用了多线叙事和穿插回忆录的方式,让整个故事的悬念保持在极高的水准线上。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章会出现什么样的新物种,也不知道主角过去的某个看似不经意的决定,会在接下来的剧情中引发怎样的连锁反应。作者对时间线的把控非常老练,总是在关键时刻切入一段背景故事,揭示出某个配角或者某个物种的历史渊源,极大地丰富了故事的厚度。我尤其佩服作者在处理“幽默感”上的分寸感,故事中有大量让人忍俊不禁的桥段,比如主角尝试用人类的礼仪去应对一个完全没有时间概念的远古生物时产生的种种啼笑皆非的误会,这些笑点绝不是低级的段子,而是根植于角色和世界观设定之中的合理延伸。总而言之,这是一部结构严谨、节奏张弛有度的佳作,读起来酣畅淋漓,却又回味无穷。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走进了一个精心布置的、充满了“反差萌”的博物馆。里面的每一个“展品”(也就是相亲对象)都经过了细致的打磨,他们的习性、他们的社会结构、他们对人类的看法,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绝非脸谱化的怪物符号。例如,那个以收集稀有矿物为乐的土元素生物,他对待爱情的方式竟然是极其务实和具有“收藏家”精神的,这种独特的价值观碰撞,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想象边界。这本书真正成功的地方在于,它颠覆了传统奇幻作品中对“非人”的刻板印象,将这些生物描绘成有着复杂情感、社会需求和个人偏好的个体。我感觉作者在写这本书之前,一定做了大量的社会学和生物学的“脑洞研究”,才能将这些看似荒诞的设定,处理得如此具有说服力和逻辑性。它不仅娱乐了我,更激发了我对“什么是正常”的重新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简直是一场精彩的过山车,开篇就将读者猛地抛入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都市丛林。作者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入木三分,主角的内心挣扎、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以及那些形形色色的“相亲对象”所带来的身份错位感,都处理得极其细腻。比如,有一段描写主角与一只拥有古老血脉的夜行生物约会的场景,那种既是恐惧又是被强烈吸引的复杂情绪,仅仅通过对话的只言片语和环境的微小细节就烘托出来了。我特别欣赏作者构建世界观的方式,它不是那种宏大叙事式的铺陈,而是像剥洋葱一样,一点一点地展示出隐藏在现代社会表象下的神秘秩序。每一次约会都像是一次小型探险,每一次看似寻常的互动背后都潜藏着巨大的文化冲突和生存压力。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在轻松幽默的外衣下,探讨一些关于“身份认同”和“接纳异类”的深刻主题,让人在捧腹大笑之后,陷入沉思。读完之后,感觉自己好像也经历了一场极其魔幻的职场(或者说约会场)生存挑战,非常过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