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先生传习录

王阳明先生传习录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明] 王阳明 著,高敬 译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6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15017112
版次:1
商品编码:1236306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28
字数:253000
正文语种:中文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作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和儒学大师,王阳明在立功、立德、立言方面皆居绝顶。《传习录》是王阳明的代表作和中国哲学的经典作品。
  《王阳明先生传习录》在明隆庆六年刻本的基本上点校整理,使传习录原文完整呈现,为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目录

前言
旧序

卷上
徐爱录
徐爱跋
陆澄录
薛侃录

卷中
钱德洪序
答顾东桥书
启问道通书
答陆原静书
钱德洪跋
答欧阳崇一
答罗整庵少宰书
答聂文蔚
答聂文蔚二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教约

卷下
陈九川录
黄直录
黄修易录
黄省曾录
钱德洪录
钱德洪序
黄以方录
钱德洪跋

附录
朱子晚年定论

精彩书摘

  《王阳明先生传习录》:
  五
  爱因未会先生“知行合一”之训,与宗贤①、惟贤②往复辩论,未能决,以问于先生。
  先生曰:“试举看。”
  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
  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知弟’?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工夫?如今苦苦定要说知行做两个,是甚么意?某要说做一个,是什么意?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说一个两个,亦有甚用?”
  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工夫,一行做行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
  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
  六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觉工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之训,思之终不能合。”
  先生曰:“‘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爱曰:“昨以先生之教,推之‘格物’之说,似亦见得大略。但朱子之训,其于《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①,皆有所证据。以是未能释然。”
  先生曰:“‘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②。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于心,安可狃于旧闻,不求是当?就如朱子亦尊信程子。至其不得于心处,亦何尝苟从?‘精一’‘博约’‘尽心’,本自与吾说吻合,但未之思耳。朱子‘格物’之训,未免牵合附会,非其本旨。‘精’是‘一’之功,‘博’是‘约’之功。曰仁既明知行合一之说,此可一言而喻。‘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朱子错训‘格物’,只为倒看了此意,以‘尽心知性’为‘物格知至’,要初学便去做‘生知安行’事,如何做得?”
  爱问:“‘尽心知性’,何以为‘生知安行’?”
  先生曰:“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之化育’。‘存心’者,心有未尽也。‘知天’,如‘知州’‘知县’之‘知’,是自己分上事,已与天为一。‘事天’,如子之事父,臣之事君,须是恭敬奉承,然后能无失,尚与天为二。此便是圣贤之别。至于‘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只去修身以俟命,见得穷通寿夭,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事天’虽与天为二,已自见得个天在面前;‘俟命’,便是未曾见面,在此等候相似。此便是初学立心之始,有个困勉的意在。今却倒做了,所以使学者无下手处。”
  爱曰:“昨闻先生之教。亦影影见得工夫须是如此。今闻此说,益无可疑。爱昨晚思‘格物’的‘物’字,即是‘事’字,皆从心上说。”
  先生曰:“然。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中庸》言‘不诚无物’,《大学》‘明明德’之功,只是个‘诚意’。‘诚意’之功,只是个‘格物’。”
  ……

前言/序言

  《传习录》是明代大儒王阳明的代表作,是一部王阳明讲学、论学的集子,由他的弟子辑录成书。《论语·学而篇》载:“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一’朱子《论语集注》日:“‘传’谓受之于师,‘习’谓熟知之于己。”意谓“传”是老师传授下来的东西,“习”则是把从老师那里接受到的“传”熟习起来。《传习录》之名,即得之于此。《传习录》之于王阳明,犹如《论语》之于孔子,凝聚着他们一生思想的精华。
  《传习录》成书近五百年来,流布中外,其“知行合一”与“致良知”等要旨,至今仍然闪耀着不朽的思想光辉。王阳明是中国儒学中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代表了中国儒学自宋代朱子学之后,所达到的又一高峰,《传习录》则是王学精华之所在。迄今为止,王学在汉语文化圈乃至世界范围内,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学大师钱穆曾开列中国人修养之“人人所必读”的七部书,即《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坛经》《近思录》和《传习录》,可见《传习录》之崇高地位。我们点校、注释这本《王阳明先生传习录》,目的就是为了弘扬王学的重要思想,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
  《传习录》的作者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谥号文成,世称阳明先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余姚市)人,是明代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同时又是有明一代最重要的哲学家。王阳明少年时期就立志“读书为圣贤”,一生勤学苦思、笃行灵悟,一方面建立了出类拔萃的事功业绩,另一方面发展和完善了自宋代陆九渊以来的心学学说,被后世誉为达到“立德、立言、立功"这“三不朽”境界的人。
  五百年来,王阳明的学说影响和造就了无数志士仁人。明末名臣刘宗周、施邦曜,思想家黄宗羲等人,都是研读《传习录》等王学著作,从而追求传统道德修养,使其成为功勋业绩和思想学术足彰后世的仁人;近代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宋教仁等致力于中国富强的志士,也都从《传习录》中得到过思想养分。王学在明末传入日本,成为日本幕府时代与古学、朱子学鼎足而三的重要思想流派,直接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三杰”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均为日本王学的传人。如西乡隆盛曾摘录《传习录》百余条,奉为金科玉律,随身携带,时时体悟,自承“修心炼胆,全从阳明学而来”。
  《传习录》从初刻到最终成书,前后经历了55年。正德十三年(1518),阳明门人薛侃将自己和同门徐爱、陆澄所录共129条,刻于江西虔州(今赣州),是为初刻《传习录》,也是“传习录”之名首次行之于世。嘉靖三年(1524),阳明门人、时任绍兴知府的南大吉以初刻《传习录》为上册,以阳明的《论学书》9篇为下册,让其弟南逢吉刊刻于越(今绍兴),是为续刻《传习录》。嘉靖七年(1529年1月9日),阳明去世后,门人钱德洪与王畿在奔丧途中,讣告同门,约定三年时间收录阳明遗言。但是,直到嘉靖三十四年(1555),阳明门人曾才汉在得到钱德洪手稿后,又增补进其余一些内容,以《遗言》为名刊刻荆(今湖北江陵)。对这个版本,钱德洪认为“采录未精”,乃经过删削,以《传习续录》为名,刊刻于宁国(今安徽)水西精舍。嘉靖三十五年(1556),钱德洪讲学湖北蕲春,在同门沈思畏劝说下,对《传习续录》进行修订,并把续刻《传习录》改为问答语,刊刻于湖北黄梅崇正书院。这就是今传本《传习录》三卷最早的形态。隆庆六年(1572),谢廷杰在浙江刊刻《王文成公全书》,约请钱德洪把阳明生前所编《朱子晚年定论》附录在《传习录》下卷之后,将《传习录》三卷及其附录作为《王文成公全书》的前三卷。这个版本,就是今本《传习录》的定本,即隆庆六年本。
  本书之所以采取大字本的形式,是为了方便读者阅读、研习和批注。“大字本”作为一种出版形式,在出版史上是有先例的。如1964年2月15日,毛泽东在中宣部关于组织高级干部学习的报告上批示,指示时任中宣部部长的陆定一出版30种供高级干部学习的书,并要求采取“大字、线装、分册”的形式。不久,这30种“大字本”经典著作出版,对推动领导干部学习起到重要作用。在毛泽东晚年(1972—1975),他还曾指示印刷了一批经过注释的大字本古籍。现在,这些大字本古籍已经成为难得的珍贵版本。
  本书是以隆庆六年《王文成公全书》中所载的《传习录》为底本点校、注释的。鉴于《传习录》文本多为对话体,文字比较浅易,因此在注释的时候,主要对文中一些典故、引用文句的出处以及一些生僻字进行了注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传习录》的要旨。对于一般读者能够理解的表述,则未进行注释。
王阳明先生传习录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王阳明先生传习录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王阳明先生传习录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王阳明先生传习录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王阳明先生传习录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