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多年以來,以廣州、深圳為代錶的珠三角經濟區與以上海浦東濱海新區為代錶的長三角經濟區這兩個區域經濟不斷發展,均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對國傢整體經濟的穩定增長起到瞭巨大的促進作用。由此,珠三角、長三角便成為帶領中國産業發展的增長極。然而,反觀京津冀地區,早在2004年國傢發改委就已促成《廊坊共識》及啓動編製《京津冀都市圈區域規劃》,為京津冀加強經濟科技交流提供政策支持,京津冀也被視為中國經濟增長與産業發展的第三個經濟區。其實,在自然資源、土地麵積、地理位置、優惠政策、資本供給、人力資源等方麵,京津冀地區的優勢都超過長三角、珠三角。但就京津冀高科技園區協同創新的活躍度及區域産業技術創新的整閤收益而言,京津冀地區的協同發展績效相對落後,大緻可歸納為以下幾點不足:
一,創新閤作多,但協同性不高。京津冀有相對完善的科技體係、眾多的科技人員、密集的研發機構以及高額的科研經費等資源支撐,是全國智力富集地之一。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國傢戰略大背景下,三地高科技園區在戰略性新興産業上的技術創新閤作日益頻繁。目前,北京中關村就已有400多傢科技企業在河北設立1000多傢分支機構;北京大學與天津市濱海開發區達成170餘個閤作項目,與河北省共簽訂160餘項科技閤作工程;清華大學與河北省科技委共建清華發展研究院以及固安科技孵化基地;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在天津成立電子信息科技産業園,在秦皇島建設數據産業研發轉化基地,以及在唐山設立高新技術研究與轉化中心等。2014年,京津冀各地政府聯閤簽署《京津冀國際科技閤作框架協議》《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戰略研究和基礎研究閤作框架協議》等多項指導性閤作文件,在高新科技園區的戰略性新興産業上將聚焦於技術創新協同、産業發展協同、政策協同聯動等方麵。當前有跡象錶明,北京富集的科技資源已惠及津冀兩地,三地産業創新也形成穩固的交流與閤作。然而,京津冀高科技産業園區的協同創新也麵臨一些問題與挑戰:創新投入及創新産齣“不對等”,北京、天津、河北2013年研發投入強度分彆為6.08%、2.98%、1.00%,但北京專利授權量與密度均高於津冀兩地;創新資源流動存在障礙,缺乏科技整閤的平颱;京津冀高科技園區尚處於各自創新階段,還未形成“産學研官相結閤”的區域創新共同體;收入、教育、醫療、公共服務等方麵的發展水平存在巨大差距;創新氛圍、市場環境及製度體係等政策治理及市場機製等體製性因素也有很多不同①。因此,京津冀高科技園區協同創新需要從政策、市場兩方麵人手,促進科技資源流動、科技成果轉化以及科技潛能釋放。
作者簡介
郭斌,1984年8月齣生,河南洛陽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管理學博士,副教授,現任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國際商學院市場營銷係主任,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公司治理和技術創新。曾獲北京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奬。近年先後主持國傢社科基金l項,教育部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和北京市自科基金等省部級課題3項,齣版各類學術著作6部,發錶學術論文20餘篇。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引言
第一節 研究背景和意義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義
第二節 國內研究現狀
一、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
二、京津冀人口疏散
三、京津冀基礎設施對接
四、京津冀産業整閤
五、京津冀協同創新
六、京津冀城市治理
第三節 本書結構、關鍵問題及創新
一、結構安排與研究方法
二、關鍵問題與技術路綫
三、創新之處
第二章 亞太産業鏈分工與TPP知識産權框架
第一節 亞太生産與創新網絡的重構趨勢
一、亞太經濟總體發展形勢
二、亞太生産與創新網絡演變趨勢
第二節 TPP框架下的高標準知識産權規則
一、關於商標(含地理標誌)的TPP規定
二、關於版權、著作權的TPP規定
三、關於專利的TPP規定
四、關於知識産權執法措施的TPP規定
第三節 TPP國傢戰略性新興産業創新政策的比較
一、TPP-12國高科技産業創新戰略
二、中國戰略性新興産業的亞太地位
第三章 京津冀高科技産業園區協同創新的發展現狀
第一節 京津冀高科技産業園區的資源基礎
一、研發人員儲備
二、項目經費配置
三、研究平颱建設
四、科技成果轉化
五、産學研官結閤
第二節 京津冀高科技産業創新中的突齣問題
一、缺少整體執行政策規劃
二、資源共享範圍有待擴展
三、人纔跨區流動存在限製
四、要素市場配置尚未形成
五、産業轉移承接缺乏能力
第四章 京津冀高科技産業園區企業技術創新的國際共生戰略
第一節 邏輯框架
一、文獻梳理
二、技術共生網絡
第二節 日本高科技園區及企業技術創新經驗
一、九州地區科技創新路徑
二、iPSAcademiaJapan公司技術創新國際路徑
第三節 京津冀園區企業技術創新的國際共生路徑
一、國際共生的技術網絡生態
二、京津冀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創新路徑
第五章 京津冀高科技産業園區協同創新的機製設計
第一節 理論概念
一、都市圈協同創新的內涵
……
第六章 京津冀高科技産業園區協同創新的評價體係
第七章 京津冀知識産權協同管理體係的構建與比較
第八章 非首都功能疏解下京津冀高科技産業園區的模塊化創新
第九章 京津冀高科技産業園區協同創新思路及建議
前言/序言
多年以來,以廣州、深圳為代錶的珠三角經濟區與以上海浦東濱海新區為代錶的長三角經濟區這兩個區域經濟不斷發展,均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對國傢整體經濟的穩定增長起到瞭巨大的促進作用。由此,珠三角、長三角便成為引領中國産業發展的增長極。然而,反觀京津冀地區,早在2004年國傢發改委就已促成《廊坊共識》及啓動編製《京津冀都市圈區域規劃》,為京津冀加強經濟科技交流提供政策支持,京津冀也被視為中國經濟增長與産業發展的第三個經濟區。其實,在自然資源、土地麵積、地理位置、優惠政策、資本供給、人力資源等方麵,京津冀地區的優勢都超過長三角、珠三角。但就京津冀高科技園區協同創新的活躍度及區域産業技術創新的整閤收益而言,京津冀地區的協同發展績效相對落後,大緻可歸納為以下幾點不足:
第一,創新閤作多,但協同性不高。京津冀有相對完善的科技體係、眾多的科技人員、密集的研發機構以及高額的科研經費等資源支撐,是全國智力富集地之一。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國傢戰略大背景下,三地高科技園區在戰略性新興産業上的技術創新閤作日益頻繁。目前,北京中關村就已有400多傢科技企業在河北設立1000多傢分支機構;北京大學與天津市濱海開發區達成170餘個閤作項目,與河北省共簽訂160餘項科技閤作工程;清華大學與河北省科技委共建清華發展研究院以及固安科技孵化基地;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在天津成立電子信息科技産業園,在秦皇島建設數據産業研發轉化基地,以及在唐山設立高新技術研究與轉化中心等。2014年,京津冀各地政府聯閤簽署《京津冀國際科技閤作框架協議》《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戰略研究和基礎研究閤作框架協議》等多項指導性閤作文件,在高新科技園區的戰略性新興産業上將聚焦於技術創新協同、産業發展協同、政策協同聯動等方麵。當前有跡象錶明,北京富集的科技資源已惠及津冀兩地,三地産業創新也形成穩固的交流與閤作。然而,京津冀高科技産業園區的協同創新也麵臨一些問題與挑戰:創新投入及創新産齣“不對等”,北京、天津、河北2013年研發投入強度分彆為6.08%、2.98%、1.00%,但北京專利授權量與密度均高於津冀兩地;創新資源流動存在障礙,缺乏科技整閤的平颱;京津冀高科技園區尚處於各自創新階段,還未形成“産學研官相結閤”的區域創新共同體;收入、教育、醫療、公共服務等方麵的發展水平存在巨大差距;創新氛圍、市場環境及製度體係等政策治理及市場機製等體製性因素也有很多不同①。因此,京津冀高科技園區協同創新需要從政策、市場兩方麵人手,促進科技資源流動、科技成果轉化以及科技潛能釋放。
京津冀高科技産業園區協同創新路徑 [Beijing Tianjin Hebei High-tech Industrial Park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ath Base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京津冀高科技産業園區協同創新路徑 [Beijing Tianjin Hebei High-tech Industrial Park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ath Base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京津冀高科技産業園區協同創新路徑 [Beijing Tianjin Hebei High-tech Industrial Park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ath Base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京津冀高科技産業園區協同創新路徑 [Beijing Tianjin Hebei High-tech Industrial Park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ath Base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