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混凝土裂缝控制中的材料选择
原价:40.00元
作者:孙跃生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3-01
ISBN:9787122045751
字数:328000
页码:24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已经成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技术难题,本书结合作者大量实际工程经验,理论联系实际,详细介绍了混凝土中各种材料,包括水泥、砂、石、水、外加剂及其他掺和料对裂缝的影响,还探讨了复合材料对混凝土的抗拉、收缩、弹性模量、水化热等各种性能的影响。
本书对于从事混凝土研究、施工、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有很好的参考作用,也可供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目录
第1章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与机理
1.1 当前我国混凝土工程裂缝问题及现状
1.2 混凝土工程裂缝的分类
1.2.1 按裂缝产生的时间来划分
1.2.2 按裂缝产生的原因来划分
1.3 混凝土结构性裂缝产生的原因
1.3.1 结构性裂缝
1.3.2 无荷载变形裂缝
1.3.3 导致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其他原因
1.4 混凝土裂缝控制的简化计算
1.4.1 混凝土自约束应力的计算
1.4.2 混凝土外约束应力的计算
1.4.3 控制温度裂缝的条件
1.5 混凝土收缩的分类与产生的机理
1.5.1 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及产生的原因
1.5.2 混凝土的化学收缩
1.5.3 混凝土的自生收缩
1.5.4 混凝土的碳化收缩
1.5.5 混凝土的温度收缩
1.5.6 混凝土的塑性收缩
第2章 混凝土外加剂与表面活性剂及相关机理
2.1 混凝土外加剂及相关机理
2.1.1 国内外混凝土外加剂发展现状及趋势
2.1.2 我国混凝土外加剂发展趋势
2.1.3 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应用技术的重要性
2.1.4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中的热点、难点
2.1.5 特种混凝土用外加剂及其配套技术
2.1.6 预拌砂浆专用外加剂的研制与应用
2.1.7 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
2.2 表面活性剂及其作用机理
2.2.1 表面现象
2.2.2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
2.2.3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
2.2.4 表面活性剂的分散作用
2.2.5 表面活性剂的湿润作用
2.2.6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2.2.7 表面活性剂对水泥分散体系的影响
2.2.8 表面活性作用对混凝土流变性能的影响
第3章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及常见问题和对策
3.1 普通减水剂
3.1.1 定义
3.1.2 品种及主要成分
3.1.3 功能及用途
3.1.4 应用技术要点
3.1.5 现状和发展趋势
3.2 高效减水剂
3.2.1 定义
3.2.2 品种及主要成分
3.2.3 高效减水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2.4 高效减水剂对硬化后水泥石结构的影响
3.2.5 高效减水剂作用机理模型
3.2.6 高效减水剂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3.2.7 高效减水剂的功能及用途
3.2.8 关于减水率的误区
3.2.9 现状和发展趋势
3.2.10 影响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几种因素
3.2.11 减少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方法
3.3 缓凝剂、缓凝减水剂及缓凝高效减水剂
3.3.1 定义及主要成分
3.3.2 品种、主要成分及作用机理
3.3.3 功能及用途
3.3.4 应用技术要点及使用注意事项
3.3.5 使用过程中如何避免假凝现象
3.3.6 现状和发展趋势
3.4 引气剂及引气减水剂
3.4.1 定义
……
第4章 骨料对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影响
第5章 矿物掺和料对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影响
第6章 防水材料对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影响
第7章 裂缝控制简化计算公式中材料修正系数的确定
第8章 工程实践
第9章 混凝土裂缝控制与材料使用的关系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拿到这本书,我第一个想到的是,裂缝控制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配比问题,而是涉及到深层次的材料科学原理。我一直对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如何影响其宏观性能,特别是抗裂性能,非常感兴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水泥水化产物(如C-S-H凝胶、氢氧化钙等)的特性,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混凝土的孔隙结构、强度和变形能力。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分析不同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硅灰)如何通过火山灰反应或潜在水硬性反应,改善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提高其密实度,减少有害孔隙,从而显著增强其抗裂性能。书中是否会提供关于如何根据掺合料的细度、化学成分和活性,来优化其在混凝土中的掺量,以达到最佳的裂缝控制效果?同时,我也对各种纤维增强材料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机制,包括纤维的类型(钢纤维、聚合物纤维、玻璃纤维等)、形状、尺寸以及表面处理,如何影响纤维在基体中的分散、锚固以及混凝土的断裂韧性,充满了好奇。我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根据具体的工程环境和裂缝类型,选择最合适的纤维增强材料,并优化其掺量,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和耐久性。如果书中还能涉及一些关于自修复混凝土材料的研究,比如利用微胶囊技术引入修复剂,或者利用生物活性材料诱导矿物沉淀,来主动修复裂缝,那将是对我极大的启发。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混凝土裂缝控制中的材料选择》正是我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所在。我一直认为,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归根结底是材料性能不足以应对复杂的荷载和环境因素。因此,深入理解材料的特性,并据此进行合理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关于不同类型水泥(如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在抗裂性能上的详细对比分析,以及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适用性。例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如何选择能够降低水化热的水泥,以减少因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对于需要快速施工的项目,又该如何选择能够早期强度发展快且收缩小的水泥?我同样关注骨料对裂缝控制的影响,包括骨料的粒径、级配、形状以及含泥量等因素,它们是如何影响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的?书中是否会提及一些特殊的骨料,比如轻骨料或重骨料,它们在裂缝控制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此外,我非常想了解减水剂、早强剂、抗裂剂等不同类型的外加剂,在抑制裂缝形成方面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它们的复配使用又会带来怎样的协同效应?我期待书中能有详实的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来支撑这些观点的论证,并且能够提供一些实际工程中的案例,展示不同材料组合在成功控制裂缝方面的经验。如果书中还能探讨一些新型的纤维增强混凝土(FRC)技术,比如基于不同纤维种类(如聚合物纤维、玄武岩纤维)和掺量的优化选择,将如何显著提升混凝土的韧性和抗裂能力,那将是对我非常有价值的补充。
评分我翻开这本书,立刻被“材料选择”这个词吸引了。在我看来,混凝土的耐久性,尤其是它的抗裂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的品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而裂缝,作为混凝土结构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其产生和发展,无不与材料的内在属性息息相关。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指导工程师们如何根据不同的工程环境(如气候条件、荷载类型、暴露等级等)和设计要求,科学合理地选择最适合的混凝土材料组合。例如,在高温环境下,如何选择低水化热的水泥和骨料,并配以合适的减水剂和稳定剂,以减少温度裂缝的风险?在寒冷地区,又该如何考虑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选择能够抵抗冰晶膨胀和融胀破坏的材料,并有效控制因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我对书中关于外加剂对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尤为关注。我希望能够深入了解不同种类外加剂(如减缩剂、膨胀剂、抗裂剂)的作用机理,以及它们在抑制混凝土早期塑性收缩和后期干燥收缩方面的效果。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详细的实验数据和案例分析,来证明不同外加剂的有效性,并指导读者如何进行外加剂的选型和掺量控制。如果书中还能涵盖一些关于高性能混凝土(HPC)和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在裂缝控制方面的材料选择策略,以及它们在特殊工程领域的应用前景,那将是对我非常有价值的补充。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混凝土裂缝控制中的材料选择》听起来就充满了专业性与实用性,这正是我一直以来寻找的知识。在我看来,混凝土开裂并非偶然,其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材料特性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因此,要想深入理解并有效控制裂缝,就必须从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入手进行深入剖析。我非常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讲解水泥水化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早期塑性收缩和后期干燥收缩,并阐述不同类型的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硅灰等,是如何通过改善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减少孔隙率,从而提高其抗裂性能的。我特别想了解,这些掺合料在不同掺量下,对混凝土早期强度、后期强度、耐久性以及收缩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配比设计来达到最佳的裂缝控制效果。同时,我也对纤维增强材料在混凝土裂缝控制中的作用充满了好奇。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不同种类纤维(如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等)的力学性能、几何形状以及表面处理等因素,如何影响纤维在混凝土基体中的分散性、锚固性能以及裂缝萌生和扩展过程?我期待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选择最合适的纤维类型、掺量以及铺层方式,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延性以及抗冲击性能。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关于自愈合混凝土材料的研究进展,以及它们在裂缝控制方面的潜在应用,那将是对我极大的启发。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立刻被“材料选择”这个关键词吸引了。在我的认知里,混凝土的性能,尤其是它的耐久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的品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而裂缝,作为混凝土结构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其产生和发展,无不与材料的内在属性息息相关。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指导工程师们如何根据不同的工程环境(如气候条件、荷载类型、暴露等级等)和设计要求,科学合理地选择最适合的混凝土材料组合。例如,在高温环境下,如何选择低水化热的水泥和骨料,并配以合适的减水剂和稳定剂,以减少温度裂缝的风险?在寒冷地区,又该如何考虑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选择能够抵抗冰晶膨胀和融胀破坏的材料,并有效控制因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我对书中关于外加剂对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尤为关注。我希望能够深入了解不同种类外加剂(如减缩剂、膨胀剂、抗裂剂)的作用机理,以及它们在抑制混凝土早期塑性收缩和后期干燥收缩方面的效果。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详细的实验数据和案例分析,来证明不同外加剂的有效性,并指导读者如何进行外加剂的选型和掺量控制。如果书中还能涵盖一些关于高性能混凝土(HPC)和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在裂缝控制方面的材料选择策略,以及它们在特殊工程领域的应用前景,那将是对我非常有价值的补充。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的瞬间,脑子里就涌现出了无数关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的问题,而裂缝的产生,无疑是影响这些因素的关键。我一直认为,要想真正有效地控制混凝土裂缝,就必须从源头抓起,而材料的选择,正是这个源头中的重中之重。我特别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不同水泥品种(如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在抗裂性能上的差异性分析,以及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适用性。例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如何选择能够降低水化热的水泥,以减少因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对于需要快速施工的项目,又该如何选择能够早期强度发展快且收缩小的水泥?我同样关注骨料对裂缝控制的影响,包括骨料的粒径、级配、形状以及含泥量等因素,它们是如何影响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的?书中是否会提及一些特殊的骨料,比如轻骨料或重骨料,它们在裂缝控制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此外,外加剂在现代混凝土技术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迫切想了解减水剂、早强剂、抗裂剂等不同类型的外加剂,在抑制裂缝形成方面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它们的复配使用又会带来怎样的协同效应?我期待书中能有详实的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来支撑这些观点的论证,并且能够提供一些实际工程中的案例,展示不同材料组合在成功控制裂缝方面的经验。如果书中还能探讨一些新型的纤维增强混凝土(FRC)技术,比如基于不同纤维种类(如聚合物纤维、玄武岩纤维)和掺量的优化选择,将如何显著提升混凝土的韧性和抗裂能力,那将是对我非常有价值的补充。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混凝土裂缝控制中的材料选择》深深地吸引了我,因为我一直认为,混凝土开裂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对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有深刻的理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框架,让我能够从宏观到微观,全面地认识混凝土的材料组成及其对裂缝控制的影响。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深入分析水泥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以及水化反应过程,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导致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体积收缩,进而诱发早期裂缝。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不同类型水泥(如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在抑制温度裂缝和干燥收缩方面的差异性,并提供相应的选择依据。同时,我也对骨料的性质,如石料的坚固性、抗压强度、磨耗值、吸水率以及级配,如何影响混凝土的整体力学性能和体积稳定性,进而影响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关于如何选择合适骨料,并优化级配以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减少水分蒸发,从而有效控制干燥收缩裂缝的实用建议。此外,我非常关注外加剂在改善混凝土抗裂性能方面的作用。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减水剂、稳泡剂、抗裂剂等不同类型外加剂的作用机理,以及它们如何通过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降低含水量、提高密实度以及增强早期强度等途径,来有效抑制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我期待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根据具体的工程条件,选择最合适的外加剂种类和掺量,以达到最佳的裂缝控制效果。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混凝土裂缝控制中的材料选择》一下子抓住了我关注的痛点。在我看来,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材料的内在性能不足以抵抗外部环境的应力。因此,选择合适的材料,是预防和控制裂缝的根本。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套关于如何系统性地评估和选择混凝土原材料的指南。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水泥的性能指标,如细度、比表面积、强度等级、安定性以及水化热,并阐述这些指标如何影响混凝土的早期收缩、热胀冷缩以及开裂风险。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关于如何根据不同的工程需求,选择最适宜的水泥品种和标号,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材料自身因素引起的裂缝。同时,我也对骨料的质量、粒径分布、形状以及含泥量等因素,如何影响混凝土的整体强度、耐久性和抗裂性,有着浓厚的兴趣。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关于如何选择优质骨料,并优化级配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裂性,减少因骨料引起的应力集中和开裂的实用建议。此外,我非常关注外加剂在改善混凝土抗裂性能方面的作用。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减水剂、早强剂、抗裂剂等不同类型外加剂的作用机理,以及它们如何通过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例如提高流动性、降低水灰比、增加早期强度、减少收缩等,来有效抑制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我期待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选择最合适的外加剂种类和掺量,以达到最佳的裂缝控制效果。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混凝土裂缝控制中的材料选择》直接点明了核心议题,勾起了我对混凝土材料科学最深层次的兴趣。我深知,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很多时候是由于材料本身的缺陷或者不当的配合比造成的。因此,深入理解每一种原材料的特性,以及它们在混凝土整体性能中所扮演的角色,是解决裂缝问题的关键。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详尽地介绍水泥的细度、比表面积、安定性、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等关键指标,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行为。同时,我也对骨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强度、硬度、吸水率、含泥量以及级配,如何影响混凝土的抗压、抗拉强度和耐久性,进而影响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关于如何选择优质骨料,并优化级配以减少骨料间空隙,从而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抗裂性的详细指导。此外,我非常关注各种新型功能材料在混凝土裂缝控制中的应用,例如,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各种纤维(如钢纤维、合成纤维、天然纤维)如何通过提高混凝土的韧性,吸收和分散裂缝能量,从而显著提升其抗裂性能?我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根据不同的工程需求,选择最合适的纤维类型、掺量和分布方式,以达到最佳的裂缝控制效果。如果书中还能涉及一些关于自愈合混凝土材料的研究进展,以及它们在裂缝修复和预防方面的潜在应用,那将是对我非常有启发性的内容。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混凝土裂缝控制中的材料选择》,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满怀期待地翻开了第一页,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关于混凝土裂缝形成原因、防治措施以及各种新型材料在这方面的应用。毕竟,混凝土开裂是建筑工程中一个普遍且令人头疼的问题,它不仅影响结构的美观,更可能威胁到结构的安全性。我一直对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最大限度地抑制裂缝的产生和发展非常感兴趣。我希望这本书能深入浅出地讲解不同种类的混凝土原材料,例如水泥的种类、骨料的特性、外加剂的作用机制,以及一些新兴的增强材料,如纤维(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等)和纳米材料,它们在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方面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此外,我还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通过实际工程的经验,来论证不同材料选择在裂缝控制上的有效性。比如,在寒冷地区,什么样的材料组合能够更好地应对冻融循环带来的开裂风险?在海洋环境下,如何选择耐腐蚀且抗裂性强的材料?书中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将对我未来的工作和学习有极大的帮助。我希望作者能够详细阐述不同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如何影响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干燥收缩、热胀冷缩以及荷载引起的裂缝,并提供相应的计算方法和设计指南,让读者能够有理有据地进行材料选择。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关于绿色建材在裂缝控制方面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材料选择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可持续性,那就更完美了。总之,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解决混凝土裂缝难题的得力助手,为我打开一扇新的视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