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从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到今天所有的评论家看来,毫无疑问,法律在美国历史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对人类进步所做的真正贡献,不在于它在技术、经济或文化方面做出的成就,而在于发展了这样的思想:法律是对权力进行制约的手段。
第一章建国时期的法律
美国法的历史从各个方面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历史。美国人生活中发生的每一场重要变革,从共和国建立到两个世纪后社会的内部冲突,都对法律产生了影响。
大法官斯托里断言:一个自由政府的基本准则似乎应当是,要求把人们的人身自由权和私有财产权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独立时期的法律
采纳普通法
美国对普通法的改造
法律的目标
第二章形成时期的公法
我们的公法,就其效力来说,依赖于广大人民对其基本先决条件的接受。人民的接受,而不是形式上的法律机构,是法律得以贯彻的决定性力量。用勒尼德·汉德的一段著名的话来说:我们可能“会怀疑,我们对宪法、法律和法院所抱的希望是不是还不够大。这种希望是虚幻的希望!相信我,这种希望是虚幻的希望!”
第一部宪法
权利法案
马歇尔与司法审查
马歇尔与国家权力
坦尼与经济发展
新的州宪法
治安权与正当程序
对宪法的严峻考验
第三章形成时期的私法和法律制度
在法律形成时期的人看来,法律的目标是实际的,而不是抽象的正义。法律是培养人的进取精神、释放出人的能量的工具。特别是,它的职责在于,为有效地发掘社会的各种资源提供所需要的法律手段。对工具主义的重视在企业公司的发展过程中达到了顶点。
美国法的黄金时代
侵权责任
契约法与财产法
公司法
立法权
法典化运动
法院和律师界
法律的目标
第四章重建和镀金时代的公法
国家的繁荣和发展似乎表明了在一种不受法律控制的环境中所蕴藏的潜力;边疆地区的经验为证明达尔文主义的论点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经验似乎证明,美国人一往无前的信心是正确的,它决定了发展的动力是行动的绝对自由。”
南北战争后的宪法修正案
第十四修正案和《美国权利法案》
有关公民权利的制定法
民权的空乏
对公司的保护
实质性正当程序
正当程序的统治
洛克纳案和放任主义
法律达尔文主义
第五章镀金时代的私法和法律制度
霍姆斯在他的《普通法》一书中断言:“法律的灵魂从来不是逻辑而始终是经验”;“法律从人类本性的需要中找到了它的哲学”。当霍姆斯这样讲的时候,他正吹响着20世纪法理学的号角。如果法律反映了“这个时代已被感觉到的需要”,那么应该由这些需要而不是任何理论去决定法律应该是什么。
契约自由
劳工和法律
侵权行为法
财产法
公司的时代
行政机构和立法机构
州际商业委员会
法院和律师界
法律的目标
第六章福利国家的公法
在20世纪中期,福利国家已经征服了美国的法律,正如已在社会其他领域发生过的情况一样。亚当·斯密“无形的手”已经被政府及其机构所确定的日益增多的“公共利益”所取代。在已经变化了的社会条件下,赫伯特·斯宾塞精心设计的制度变得越来越不合实际了;斯宾塞的哲学和它在法学界的信徒,与其说被人们所抛弃,不如说是被人们所超越。
对政府的司法监督
新政判例
有限的宪法革命
法律和福利国家
新联邦主义
战争与和平
从财产权利到人身权利
行政法
对理论的改造
第七章福利国家的私法和法律制度
“20世纪以来,发生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不再过分强调契约自由了。”个人意志自主在社会上的优先地位仍然得到承认,同样,契约范围的扩大在法律史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人们开始对“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是代表社会进步的唯一途径的观念提出异议。契约自由让位于社会福利和对一个更公平的工作和生活的维护。福利国家的出现使梅因格言的效力大减。
星星之火
从契约到身份吗
财产法
侵权行为法
公司法
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行政官员
法典化和法律重述
法院和律师界
法律的目标
第八章现代的公法
现行的美国公法直接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历史:主要目的是满足美国史上各个时期中的不同需要。虽然有时候误入歧途,但大体上使法律一直保持了马歇尔的指导原则:我们决不能忘却“这是我们正在发展充实着的宪法,是一部须按照适应当代政府实际需要进行解释的具有活力的文件”。
战争和宪法
任期四年的国王
沃伦和人身权
平等主义革命
民权法
人权机构
权利的爆炸
是法官还是司法督察员
社会福利与法院
不断变革的宪法
第九章现代的私法和法律制度
法律创立之初,其目的也是唯一的目的,就是维护安宁。法律走向成熟时,要求更为广泛的目标,从而驱使我们在当代追寻远远超出法律秩序传统范围的那些目标。这些内容更加广泛的法律目标,将会由于未能加强普遍的全方位的公共利益而变得毫无意义。
法律死亡了吗
合同法
侵权行为法
财产法
公司法
立法者、执法者和行政官员
法院和律师界
法律教育
法律的目标
这本书《天下·美国法律史》最让我惊叹的是其对法律概念在美国从无到有,从萌芽到成熟的细致描摹。它让我看到,法律的演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充满了探索、试错与妥协。书中对美国早期移民社会如何借鉴欧洲法律传统,又如何在此基础上形成本土特色的法律体系的描述,尤为引人入胜。我尤其对书中探讨的土地所有权、合同法等基础性法律概念在美国早期发展中的作用感到好奇。在拓荒时期,如何确立清晰的产权,如何保障商业交易的可靠性,这些都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书中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案例,展现了法律如何为社会秩序的建立奠定基础,如何成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这种从基础性法律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更复杂法律体系的构建过程,让我对法律的“骨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即便我可能对法律的复杂理论不甚了解,但书中通过历史叙事,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变得鲜活可感,让我能理解法律是如何一步步渗透到社会肌理之中,成为国家机器运作的润滑剂和稳定器。
评分读到《天下·美国法律史》这本书,确实是一次非常令人振奋的阅读体验,尽管它主要聚焦于美国法律的发展脉络,但其背后所折射出的社会变迁、权力博弈以及思想碰撞,却有着超越国界的普适性。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美国宪法制定过程的论述印象深刻。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一群充满理想又各怀心思的先贤们,如何在一片混沌中摸索出了一套既能约束政府权力,又能保障公民权利的根本大法,这本身就是一曲跌宕起伏的史诗。从联邦主义者和反联邦主义者之间的激烈辩论,到对权力制衡和三权分立的巧妙设计,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智慧和远见。书中不仅仅是简单罗列历史事件,而是深入剖析了这些法律条文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考和政治妥协,让我深刻理解到,法律并非冰冷的条文,而是活生生的人类智慧与社会需求的结晶。尤其是对早期美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分析,如奴隶制问题是如何在法律中留下的深刻烙印,以及之后法律如何试图修正这些不公,这些都让我对法律的演进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即使我可能对美国社会本身的细节了解不深,但通过这本书,我能清晰地感受到法律如何一步步塑造了一个国家的命运,如何从殖民地的草创走向一个现代法治国家的形成。
评分阅读《天下·美国法律史》,我被书中描绘的美国法律演进中的那些关键转折点深深吸引。特别是关于民权运动时期,法律如何被用作争取平等和公正的工具,以及法律本身又如何面临挑战与变革。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讲,固然感人至深,但其背后法律层面的斗争,如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局案对种族隔离的颠覆性判决,以及后续一系列立法和司法努力,才真正构建起法律的基石。书中对这些案例的详尽梳理,让我看到了法律的生命力并非僵化不变,而是在不断应对社会现实和民众诉求中获得新生。它揭示了法律既可以成为压迫的工具,也可以成为解放的力量。我尤其关注书中对普通法系(Common Law)在美国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它如何与成文法相结合,形成独特的美国法律体系。尽管我可能对英美法系了解不深,但书中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历史叙事,让我得以窥见法律的“活”的运作方式,以及它如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理解法律,不仅仅是理解条文,更是理解社会在法律框架下的动态博弈和持续进步。
评分《天下·美国法律史》的阅读之旅,让我对法律的社会功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规范社会行为的规则,更是承载社会价值、反映社会矛盾、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书中对美国历史上社会改革运动与法律之间的互动关系的阐述,尤其令我印象深刻。无论是妇女选举权运动,还是环境保护运动,这些社会变革的背后,都离不开法律的推动或阻碍。书中对这些运动中法律斗争的细致描绘,展现了法律如何成为争取权利、实现公平的重要战场。我特别关注书中提及的,当既有法律无法解决新的社会问题时,法律体系如何通过解释、修正甚至是创制新的法律来适应。这种法律的能动性,以及它在应对社会挑战时所展现出的韧性,让我对法律产生了新的敬意。这本书让我看到,法律不是静态的,而是与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它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塑造和重塑社会。即使我可能不熟悉具体的法律术语,但书中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严谨的分析,让我能够理解法律在推动社会进步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评分《天下·美国法律史》这本书,对于我这样一个对法律概念本身不是特别熟悉的人来说,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它没有枯燥地堆砌法条,而是将法律置于广阔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之下进行解读,让我得以理解法律是如何产生、发展并适应时代变迁的。我特别着迷于书中关于美国工业化进程与法律体系互动的那部分。在那个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结构剧烈变化的时期,原有的法律框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界定企业责任,如何规范垄断行为,如何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这些都是当时法律需要回答的紧迫问题。书中对洛克菲勒、卡内基等工业巨头的崛起以及随之而来的反垄断斗争的描绘,让我看到了法律如何被用来调整资本主义经济的野蛮生长,如何试图在效率与公平之间找到平衡。这种将法律置于经济大潮中的视角,非常具有启发性,它让我看到法律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与经济活动、社会力量紧密相连,共同塑造着历史的走向。即使我可能对具体的经济史细节不甚了然,但书中通过法律的视角,勾勒出了一个充满活力与冲突的时代画卷,让我对法律的实际作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