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與傅聰

傅雷與傅聰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葉永烈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四川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20107115
版次:1
商品編碼:12375196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5-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365
字數:28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傅雷傢書》發行瞭100多萬冊,在廣大讀者之中産生瞭廣泛的影響。然而,傅雷與傅聰是怎樣的一對父子?傅雷為什麼嘔心瀝血寫作瞭《傅雷傢書》?這本《傅雷與傅聰》對此作瞭很詳盡的解讀。
傅雷被打成“右派分子”之後,導緻瞭傅聰的齣走英國,而傅聰的齣走,又導緻瞭傅雷夫婦在“文革”中雙雙棄世。這樣的“連環悲劇”,便是産生《傅雷傢書》的真實背景。
本書作者采訪瞭傅聰以及他的弟弟傅敏,采訪瞭20多位傅雷親友,並在上海市公安局查閱瞭傅雷死亡檔案,以大量第一手資料寫成本書。

作者簡介

葉永烈,上海作傢協會專業作傢,一級作傢,教授。1940年生於 浙江溫州。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11歲起發錶詩作,19歲寫齣第1 本書,20 歲時成為《十萬個為什麼》主要作者,21 歲寫齣《小靈通漫遊未來 》。

主要著作為150萬字的“紅色三部麯”——《紅色的起點》《曆史選 擇瞭毛澤東》《毛澤東與蔣介石》,展現瞭從中國共産黨誕生到新中國誕生的紅色曆程;《反右派始末》全方位、多角度反映瞭 1957 年“反右派運 動”的全過程;200 萬字的長捲《“四人幫”興亡》增訂版以及《陳伯達傳》《王力風波始末》,是中國十年“文革”的真實寫照。《鄧小平改變中國》 是關於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全景式紀實長篇。《受傷的美國》是關於美國 “9·11”事件這一改變世界曆史進程重大事件的采訪記錄。此外,還著有《用事實說話》《齣沒風波裏》《曆史在這裏沉思》《他影響瞭中國—— 陳雲全傳》《中共中央一支筆——鬍喬木》《錢學森》《葉永烈講述科學傢 故事 100 個》《美國!美國!》《我在美國的生活》《三探俄羅斯》《漫步歐洲 》《 米字旗下的國度》《目擊澳大利亞》《真實的朝鮮》《今天的越南》《櫻花下的日本》《大陸腳遊颱灣》《第三隻眼識颱灣》《夢裏南洋知多少》《這就是韓國》《從金字塔到迪拜塔》《神秘的印度》等。


目錄

解讀《傅雷傢書》 / 001

傅雷之死 / 001

002 / 夫婦同亡韆古奇冤

005 / 寡母孤兒艱難人世

009 / 剛柔相濟伉儷互助

014 / 譯界巨匠一字不苟

019 / 一身傲骨不屈不撓

023 / 苦風淒雨孤芳自愛

026 / 視死如歸坦坦蕩蕩

032 / 尾 聲

傅聰沉浮 / 035

036 / 序 麯

039 / 童年的夢

047 / 初試鋒芒

050 / 黃金時代

057 / 曆史的誤會

070 / 我要歸隊

076 / 為颱灣同胞演奏

081 / 婚戀和傢庭

087 / 穿梭於海峽兩岸

傅敏坎途 / 091

092 / 楔子

095 / 1953 年暑假:為瞭小提琴他大吵、大鬧、大哭

098 / 1962 年11 月下旬:他在北京女一中大哭一場

104 / 1966 年9 月3 日:雙親棄世,欲哭無淚

108 / 1968 年8 月:欲死未成,反遭批鬥

113 / 1979 年5 月:他和傅聰並肩走在倫敦街頭

119 / 1980 年8 月:他一迴國就提齣兩點要求

125 / 補記

傅雷23 位親友談傅雷一傢 / 127

128 /“ 同是天涯淪落人”

130 /“ 天馬行空,無所顧忌”

133 / 他,不得不孤芳自賞

136 / 傅雷的骨氣和傅聰的勇氣

138 / 傅雷的原則性

140 /“ 天纔齣於勤奮”

142 / 傅聰的琴聲富有詩意

143 / 傅聰的10 歲生日

144 /“ 1953 年正月的事”

146 / 傅聰說,“父親是我最好的老師”

148 / 傅聰把銅牌摔在地上

149 /“ 傅先生做人老實,待人誠懇”

151 /“ 傅先生是一個好人”

153 / 我們有著“患難之交”

156 /“ 傅雷真是一絲不苟”

157 /“ 梅馥非常善良”

158 /“ 傅雷是我的嚴父、良師、知音”

159 /“ 傅雷待友真摯、熱忱”

161 / 以助人為樂

162 / 迴憶在徐匯公學時的生活

163 / 要多多宣傳傅雷嚴肅的工作態度

164 / 印象很深的一件事

165 / 在傅雷傢當傢庭教師的時候

冒死藏匿傅雷夫婦骨灰的姑娘 / 169

170 / 她,一個弱女子

172 / 傅雷夫婦棄世令她夜不能寐

175 / 戴上大口罩開始秘密行動

179 /“ 你是‘現行反革命’!”

183 /“ 何必說謝!何足道謝!”

187 /“ 立場不穩,思想右傾”

191 / 她戴著大口罩來到我傢

194 / 終於圓瞭大學夢

198 / 我陪同傅敏與她相見

203 / 她的婚姻觀、人生觀

209 / 平靜、平凡、平淡的生活

女鋼琴傢之死 / 187

189 / 她塗脂抹粉從容自盡

191 /“士可殺而不可辱”

193 / 四姐妹的佼佼者

196 / 20歲便成為鋼琴奇纔

199 / 她獨立奮鬥進入英國皇傢樂府

202 / 人生道路上四次考驗

205 / 傅雷夫婦與她同受戕伐

帶淚的畫筆 / 209

210 / 焚香撫琴者

213 /“ 孤燈耿不滅”

216 / 從中國大地汲取畫的滋養

221 / 愛國者、革命者、學者

226 / 一心撲在工藝美術的事業上

229 / 在苦風淒雨中奮搏

232 / 真理終於見到太陽

悠悠情深 / 273

《傅雷傢書》的新收獲 / 279

論《傅雷傢書》 / 285

286 /《 傅雷傢書》是廣大讀者“忠實的鏡子”

288 /《 傅雷傢書》的特點在於真

290 /《 傅雷傢書》是生動的愛國主義教材

292 /《 傅雷傢書》是“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

295 /《 傅雷傢書》體現瞭傅雷的教育思想

300 /《 傅雷傢書》幫助青年讀者正確對待戀愛

302 /《 傅雷傢書》是一座思想“富礦”

附錄:《傅雷與傅聰》采訪曆程 / 304


精彩書摘

  《傅雷與傅聰》樣張試讀
  關於這本書,我寫過一篇論文,叫做《論〈傅雷傢書〉》[1]。今天我不講這篇論文,而是想“書外談書”。
  為什麼要“書外談書”呢?因為我為傅雷先生一傢寫過一本書,叫做《傅雷一傢》。後來,又由作傢齣版社齣瞭本書,叫《傅雷與傅聰》。我一共采訪瞭傅雷先生生前好友23位,又對和傅雷先生有關的人士以及他的傢庭、故鄉做瞭很多采訪。因此,我主要解讀這本書的背景,從他的背景,他的傢庭來看這本傢書。也就是說,我是以一個采訪者而不是書評傢的角度來評論這本《傅雷傢書》的。
  《傅雷傢書》是怎麼樣的一本書?
  首先,我想講的就是,《傅雷傢書》究竟是怎麼樣的一本書。
  顧名思義,《傅雷傢書》是一本“傢書”,是父親寫給兒子的傢信。其中主要是寫給他長子傅聰的信,還有部分是寫給次子傅敏和長媳彌拉的。因此,這是一本父親寫給子女的書信的集子。
  其實,這本書是殘缺的,並不完整。傅雷先生寫給遠在英國的傅聰的信,由於“文化大革命”的火焰燒不到倫敦而得以保存。還有一部分是傅雷先生寫給傅敏的信。我在采訪傅敏的時候,他非常激動,流著淚對我說,非常遺憾,在“文化大革命”的歲月裏,他在一天夜裏前往馬思聰先生傢,將父親給他的信全都燒毀瞭。他為什麼要去馬思聰先生傢呢?因為他知道馬先生傢有個很大的爐子,於是在那裏燒掉瞭這些信。他說,在當時的情況下,他非常害怕,意識到在“文化大革命”中會“搜信”,這些信件會成為他“反革命”的罪證。在這樣的情況下,把這麼寶貴的書信一燒瞭之,傅敏自己也非常痛惜。所以,《傅雷傢書》是一本殘存的書,書中僅存兩封給傅敏的信,其餘大部已經燒毀。其實傅雷先生給傅敏的信也是非常之多的。
  這本書是個“單嚮道”,僅是父親寫給兒子的信,卻沒有兒子寫給父親的。一本傢書,應該有呼應,“雙嚮道”,既有父親寫給兒子的,又有兒子寫給父親的,纔能讓讀者有前後呼應的互動之感。但也非常遺憾,傅敏先生寫給傅雷先生的信,在“文革”當中也被全部燒毀瞭;幸運的是,傅聰先生寫給傅雷先生的信都保存得十分完好。十幾年前,一位上海音樂學院的朋友突然打電話給我,說是有重大發現。我來到上海音樂學院,他們告訴我,在一個樓梯下麵的小房間,發現瞭幾個黑封皮的本子,上書“聰兒來信摘編”,原來是當年傅聰先生給傢裏寫的信,他母親都將其摘錄在這些本子上麵。這三個筆記本,就安靜地躺在瞭這個角落裏那麼多年。當時我看瞭非常激動,在徵得傅敏的同意之後,將它們全部復印下來瞭。為瞭這些信,我曾寫信給傅聰先生,希望這些信能夠發錶。傅聰先生給我迴瞭信,信中說道:
  非常抱歉的是,我不希望把我給傢父母的信公之於世,一個字也不要。這是我最後的決定。
  望諒解。
  傅聰
  1987年8月12日
  那就是說,他不同意公布這些信件。後來傅聰來上海時我幾次采訪他,問他為什麼不能把這些信和父親的信一起收入《傅雷傢書》呢?他說:“我父親寫給我的信,體現瞭他的思想,他的思想是非常高尚的。相比之下,我寫給他的信是不足為道的。所以我的信請不要收進去。”按照他的意見,現在的《傅雷傢書》就沒有收編傅聰的信件。
  現有的《傅雷傢書》收錄瞭傅雷先生寫給他的長子傅聰、次子傅敏的信,還有幾封是寫給長媳彌拉的。這樣的書在現在市場經濟大潮之下,按理應該是本很平常的書,但它卻成為現在中國市場的暢銷書,總印數超過瞭100萬冊。從1981年至今已經21次印刷,在廣大讀者尤其是青年讀者中産生瞭深刻的影響。這本傢書,從可讀性來說並不強,僅是一封又一封信,也沒有吸引人的小標題,無非是幾月幾日,然後是一封信,如此而已。為什麼這麼一本書會有這樣巨大的影響,會吸引那麼多的讀者,而且現在成為一本名著瞭呢?
  在我看來,是因為這本傢書中的父與子,是特殊的父與子。這本書中的父親傅雷,既是位作傢,又是位翻譯傢,學貫中西;兒子傅聰,則是一位藝術傢。這樣的傢書就充滿瞭文學色彩、藝術色彩,是在藝術的氛圍中用優美的筆調寫成的。它不是一般的傢信,其中蘊含瞭很多人生哲理、豐富感悟。這本書超齣瞭一般傢書的範圍。我曾經說過,信分兩種:硬的信和軟的信。硬的信是單純地講事情,像公文一樣,講完就結束瞭;而像傅雷傢書這樣的信,是軟的信,它帶有思想、文學、藝術等色彩,有很深刻的藝術價值。另外,傅氏父子是一對特殊的父子,他們父子受到瞭極左路綫的連環迫害,演繹瞭循環的悲劇,是中國一代知識分子命運的縮影。大傢都知道“反右派”運動和“文化大革命”,是極左路綫的兩個重要階段。鄧小平同誌在《鄧小平文選》中多次提到:我們從“1957年下半年以來”,犯瞭嚴重的“左”的錯誤,這個錯誤後來到“文革”,發展到瞭登峰造極的地步。鄧小平所說的“1957年下半年”發生瞭什麼事情呢?就是“反右派”運動。傅雷先生在“反右派”運動中受到瞭嚴重衝擊,1958年4月被劃為“右派分子”。隨之引起的連鎖反應是導緻當時在波蘭留學的傅聰齣走英國。而傅聰的齣走又加重瞭傅雷的罪行。所以在“文革”當中,傅雷先生就成為“叛國分子”的傢屬,導緻瞭傅雷夫婦上吊自盡。所以傅雷與傅聰不是一般的父子,這對父子的命運非常深刻地反映瞭中國知識分子在極左路綫下的悲慘命運。因此,《傅雷傢書》反映的不是一般的傢庭,而是這麼一個特殊的傢庭。
  傅雷是中國翻譯界的一代巨匠,能夠和他相提並論的,有用畢生精力翻譯莎士比亞作品的梁實鞦。此外,草嬰先生在翻譯俄羅斯文學方麵做齣巨大貢獻,而傅雷從事的是法國文學的翻譯。傅雷的譯文集現在有15捲,500萬字,這是他畢生的勞動成果。但在傅雷的著作之中,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傅雷傢書》。傅雷作為一名翻譯傢,從翻譯的技巧和水平上,稱得上是中國翻譯界的巨匠。但他翻得再好,也無非是替外國作傢說中國話,或者說是把外國作傢的作品用中國的文字非常完美地體現齣來。他的翻譯作品中所透露的是外國作傢的思想,而並非他自己的思想。唯有《傅雷傢書》,他生前也沒有想到過他的這些信將來會編成一本書,會有100多萬冊的印製量,會受到那麼多讀者的喜愛。他根本沒有想到這本書會成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傅雷傢書》體現瞭傅雷的思想,他的藝術觀、人生觀,可以說,《傅雷傢書》是傅雷人格最集中的體現。
  其實要認識一本書並不容易。傅雷是上海的作傢,傅聰是上海齣去的音樂傢。上海一傢齣版社曾經打算齣版《傅雷傢書》,但最終不敢齣版。書稿後來落到瞭三聯書店總經理範用手中。範用看到這麼好的書稿,眼睛一亮,決定齣版。所以這本書1981年由三聯書店齣版,一直印到現在。所以,一個齣版社有沒有魄力,一位編輯傢有沒有眼光是非常重要的。在這本書被尊為名著、受到大傢歡迎的時候,我們不能不提到三聯書店以及當時的總經理範用先生。當然,上海當時沒有齣版這本書,可能是由於這對特殊的父子敏感的政治背景。盡管“文革”已經過去,但其帶來的影響不可能一下子消除。我曾經碰到當年把《傅雷傢書》退稿的那位朋友,說起這件事的時候,他仍然感到非常遺憾。
  我對傅雷一傢的采訪
  第二,我想講我對傅雷一傢的采訪。
  作為一個紀實文學作傢,我最忌諱的就是對作傢同行進行采訪;在同行之中,我尤其忌諱采訪上海作傢。因為我作為一個上海作傢,再去寫上海作傢的話,不管怎麼寫總有種種嫌疑。所以我的采訪幾乎不涉及同行。
  最初引起我注意的並不是傅雷,而是傅聰。在“文革”結束後準備為傅雷先生平反時,傅聰從英國迴來瞭。那是傅聰齣走之後第一次迴來,迴到上海。我當時看到《中國青年報》內參上刊載瞭當時傅聰說的一些話,令我非常感動。傅聰隔瞭那麼多年之後迴來,他說的話中還是飽含著對祖國非常強烈的熱愛之情。按照當時的規定,對傅聰的報道還是很注意分寸的,比如傅聰在上海的某項活動,規定隻能刊登在第幾版,報道的字數不能超過多少多少字之類的。可見當時對傅聰的報道還是低調的、有所控製的。我看瞭這些報道之後,當時就決定去找傅聰,由於種種原因雖然未能直接采訪傅聰,但傅聰的經曆引起我非常大的興趣,我注意到瞭這位不平凡的音樂傢。當時我說過,在中國的音樂傢中,引起我極大興趣的就是兩個“聰”:一個是馬思聰,一個就是傅聰。不能寫紀實文學,當時我就寫瞭篇小說,題目是《愛國的“叛國者”》,發在《福建文學》雜誌上。小說的主角就是個音樂傢,實際上是以傅聰作為影子來寫的。
  後來我開始采訪傅雷和傅聰的親友,前前後後總共采訪瞭傅雷的23位親友。特彆是去北京采訪傅敏,使我對傅雷一傢有瞭比較深刻的認識。親友們都非常熱情地介紹瞭傅雷一傢四口不同的性格。
  傅雷是做事非常認真而性格又非常急躁的人,在某些時候他可以說是非常暴躁的,所以他的名字叫“雷”,很符閤他的性格。但他做事情又非常之認真,好幾件事情我聽後都十分感動。一是他在20世紀30年代翻譯瞭《約翰·剋利斯朵夫》,一套100多萬字的書。可後來他重新看瞭這本書之後,不滿意他當年的譯文,於是又把這100多萬字重新翻譯瞭一遍。我覺得這是很不容易的。因為翻譯是件非常吃力的工作,不滿意自己的翻譯,彆人隻是在原有的譯文上麵修改,而他則是推翻瞭重新進行。
  傅雷夫婦性格相輔相成,配閤得非常好,幾乎所有傅雷親友都說傅雷夫人是極其賢惠而又性格溫順的人。如果傅雷是鐵錘的話,傅雷夫人就是棉花,鐵錘敲在棉花上麵就沒瞭任何聲音。傅雷先生的成就,和傅雷夫人分不開。傅雷先生做事情非常細緻,而傅雷夫人則是大大咧咧,一個東西用完可能隨手一放,過一會兒就忘瞭。因此傅雷先生總是提醒她,東西要放歸原位,他們傢裏總這個樣子。傅雷先生傢裏熱水瓶的擺放都十分有規則,把手一律朝右,總是從第一個熱水瓶開始用,用完之後放到最後去,再輪流用。保姆知道後,灌熱水瓶的時候就從最後的一瓶開始灌。傅雷翻譯的時候必須經常翻閱字典,厚厚的一本本字典翻起來很睏難,他就自己設計瞭一個架子放字典,便於翻譯時使用。
  後來我采訪傅聰和傅敏,發現兄弟倆性格也是截然相反的。傅聰像他媽媽,長相也像他媽媽,而且性格不拘小節。我去賓館看傅聰,進到他房間,看到他所有的箱子都開著,這裏放著話梅,那裏又隨手放著什麼東西……但他說話富含哲理,非常有思想。他可以同你談唐詩、宋詞,也可以談音樂、美術,等等,如此之類,甚至講到各方麵的事情,他都非常有興趣。
  恰恰相反,傅敏是非常細緻的一個人,完全是傅雷的拷貝,做事情非常認真。比如,我告訴他,上海江蘇路傅雷住過的房子,盡管我去瞭好幾次,但沒有用,因為當年傅雷是租這房子住,他去世之後另外一傢住進去瞭,所有的傢具擺設都完全不同瞭。傅雷住這房子時,原先是什麼樣子的呢?傅敏就畫瞭張原先的傢的平麵圖給我,那張圖紙經過瞭反復修改,上麵有紅墨水畫的、綠墨水畫的,畫得非常仔細。哪些是巴爾紮剋原著的書架,哪些是放父親譯著的地方,他和聰哥的床在哪裏,三角鋼琴放在哪裏……那張平麵圖,把他們傢當時的情況畫得非常仔細。我在寫文章的時候,這張圖起到瞭非常大的作用。還有,他給我寫的信都非常認真仔細,三天兩頭,我提齣什麼問題,他都在信中予以仔細詳盡的解答。我現在手頭上大概有100多封傅敏給我的信瞭。他的性格完全像他的父親傅雷。
  傅雷一傢四個人四種性格,由此也造就瞭四個人四條不同的生活道路。
  采訪傅雷一傢,促使我寫成瞭《傅雷一傢》一書,後來又寫齣瞭《傅雷與傅聰》一書。於是對他們一傢深入的采訪,也促使我對“反右派”運動和“文革”進行瞭深刻的思索,進而從事紀實長篇《“反右派”始末》《“四人幫”興亡》的創作。
  ……

前言/序言

  序
  《傅雷與傅聰》是一本寫瞭多年的書。
  我在30多年前就開始關注傅雷與傅聰這一對特殊的父子。最初引起我注意的是1979年4月在上海舉行傅雷夫婦追悼會,傅聰闊彆祖國多年從英國歸來為濛冤受屈的父母送行。在傅雷次子傅敏先生的熱情支持和幫助下,我采訪瞭近30位傅雷親友,對於傅雷一傢有瞭深入的第一手的瞭解。如今,傅雷摯友樓適夷、柯靈等皆已亡故,當年對他們的訪談已經成瞭曆史的絕唱。這本《傅雷與傅聰》,有助於廣大讀者瞭解真實的傅雷一傢,成為解讀《傅雷傢書》的一把鑰匙。
  這些年來,我不斷對《傅雷與傅聰》一書進行修改、補充。這是最新的修改稿。
  感謝傅雷之子傅敏對本書的認真校閱並提齣近萬字修改意見。作者充分尊重傅敏的意見,逐條作瞭修改。
  葉永烈
  2015年3月15日於上海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