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件帝王古董。十二种权力与欲望
【天子气集】【乾坤阵破】【灵魂归位】【封种苏醒】
乌金鼎现,神秘人物出场,老板命运出现转折,哑舍的故事继续……
青春畅销作家玄色古风动漫幻想大作
《漫客·小说绘》《知音漫客》小说&漫画火热连载中!
哑舍里的古物,每一件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承载了许多年,无人倾听。因为,它们都不会说话……它们在岁月中浸染了成百上千年。每一件,都凝聚着工匠的心血,倾注了使用者的感情。每一件,都属于不同的主人,都拥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件,都那么与众不同,甚至每一道裂痕和缺口都有着独特的历史。《哑舍》第三部的主题,是关于皇帝的十二个古董。作为金字塔的顶端,围绕在皇帝周围的事迹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没有平凡的皇帝,只有平凡的叙述。这次,哑舍关注的是皇族之中的亲情纠葛。让我们期待这十二个讲述着皇帝秘密的古董吧。
作者简介玄色,青春小说畅销作家。AB血型的射手座。主业宅女,副业码字,擅长烹饪和幻想,爱好阅读和旅行。追求奔放自由的人生,所以游走于历史与幻想之间,写下一个又一个略带哀伤的美丽故事,代表作《哑舍》系列、《2013》、《昊天纪》系列等。
目录第一章 天钺斧
第二章 独玉佛
第三章 龙纹铎
第四章 玉带钩
第五章 定盘珠
第六章 虎骨韘
第七章 象牙骰
第八章 震仰盂
第九章 五明扇
第十章 免死牌
第十一章 青镇圭
第十二章 乌金鼎
后记
天钺斧
公元951年,开封。
才刚刚十二岁的赵匡义在汴京的街头游逛着,此时正值年关之时,却因为朝廷局势不稳,原本繁华的街上,行人却只有零星几个。
赵匡义紧了紧身上的衣袍,严冬的寒风刺骨,他身上的棉袍还是有几分薄了。赵匡义看到有身披狐裘的贵公子骑着高头大马呼喝而过,不禁投去羡慕的目光。
他爹虽然已经从洛阳迁至汴京,官至圣都指挥使,但他家的家风严谨,就连他哥两年前离家寻求自己的前程,也没有带够盘缠。据说路上风餐露宿历尽千辛万苦,这次归家,赵匡义明显地可以感觉到自家大哥的改变。
虽然和大哥年纪相差十二岁,但赵匡义并不觉得自己就应该享受大哥的照顾。他知道大哥定不是池中之物,虽然他爹曾取笑他这是盲目崇敬,但他还是坚持己见。
大哥终于不再离开了,而且他所投奔的大将军郭威在前几天黄袍加身,成为了皇帝。他大哥身为拥立之功的下属,自然前途无量,已经被提拔为东西班行首。据说很快就要外调驻军,当指挥使,成为领兵一方的将领了。
赵匡义虽然年幼,也早就在很小的时候开始识文断字,也知晓近年来内乱不断,在短短的十几年来,竟然经历了三个朝代,五个皇帝,各地兵祸不断,生灵涂炭。若是有人能阻止乱世,天下太平就好了。
赵匡义想得有些出神,直到一股寒风迎面吹来,才打了个激灵,想起自己今天出门是想为大哥升职而买个庆贺礼物的。可是他刚逛的几家古董店,不是没什么好东西,就是店家嫌他年纪小穿得落魄,没人肯搭理他。赵匡义不死心地继续在街市上寻找着,不一会儿就走到一个不起眼的小巷,瞥见一间不大的店面,那招牌上刻着的是两个古香古色的鎏金篆体。
“哑舍?”赵匡义默念着这两个字,顿时觉得无比雅致。这店名可要比之前去的几家什么博古斋、百宝坊别致多了,赵匡义饶有兴趣地迈步而入。
店内的布置却令他有些惊讶,并不是太过华美,而是到处都堆满着箱子,像是还未开张,或是要闭店大吉了。
赵匡义心下暗喜,若是这家店要倒闭的话,那他也许还能淘个好物事。想到这里,他便清了清嗓子道:“老板?这里还卖不卖东西?”
从一个巨大的箱子后面转出来一名十一二岁的少年,看到他的时候抱歉地一笑道:“老板今天不在,我不好做主卖东西。”
赵匡义今年虽然只有十二岁,但由于出身军人世家,很早就开始习武,所以身形修长,看上去就像是十五六岁的少年一般。可他面前出现的这名少年却看起来瘦瘦小小的,光从说话的声音便可以听得出此人中气不足,再加上他苍白暗淡的脸容,很容易就看出他应该患有先天不足之症。店内升了火炉,温暖如春,可是这少年却穿着白色的狐裘,更衬得他脸白如纸。
那少年见赵匡义看着他发呆,也不着恼,笑眯眯地继续道:“你要是早来几天就好了,我缠着老板要带我去登一次泰山瞧瞧,所以才打算关店的。泰山你知道吗?对了,我还打算顺便去看看海,看书上说那是百川会聚之处,那该有多壮观啊!”少年的心情显然很好,就算是和一个陌生人,也能絮絮叨叨地说上半晌。
赵匡义心想汴京离泰山那么远,离海边更是不知道有多少千里了,这少年应是在这世上的时间不长了,所以那个老板才答应他的。这么一想,赵匡义便忍不住同情心大起,留在店中和这少年闲聊起来。
这少年平日里少有同龄人作陪,一时大为欣喜,拉着他到一旁还未装箱的酸木枝交椅上坐下,然后手脚麻利地烧了热水煎了壶上好的清茶,又不知道从哪里翻出精致的茶点摆上。
赵匡义在寒冬中走了一上午,此时喝了几口热茶,从喉咙口一直熨帖到了心底,浑身都暖洋洋得舒服起来。他和这少年随意聊了几句,便发现这少年虽然年纪不大,但学识深厚,引经据典随口就来,不由得暗中佩服。
“对了,你打算买点什么啊?”少年拍了拍手中的点心渣子,好奇地问道。他此时已经对这个年少的客人大有好感,老板说过,卖不卖古董讲究随缘,他现在想卖他的古董了,应该不算过分吧?
赵匡义也没多想,便直接说了他想给他大哥买个礼物,庆贺升职用的。他一开始没指望这少年能真给他找点什么东西出来,但看这少年微一沉吟,便从交椅上跳了起来,从一旁的箱子里翻出来个沉甸甸的长锦盒。
“这是什么?”赵匡义只见这锦盒上的错金银藤蔓花纹,就知道光这个盒子就价值不菲。他有些心虚地摸了摸怀里的银袋,心想他说不定连一个盒子都买不起。光看这少年身上的狐裘,还有这喝茶用的茶壶茶盏,就知道这家店里的东西肯定是无比金贵。赵匡义有点后悔留下了。
少年并未说话,而是把这锦盒慢慢打开,露出盒内一把精美的玉斧。这把玉斧浑身白玉通透,没有一丝瑕疵,也没有任何多余的花纹,显得古朴大方,看上去就觉得寒气迫人,威严无比。这把斧头并不大,只有人的小臂那么长。赵匡义只看了一眼,就无法移开目光,心中泛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斧,《说文解字》中解释斧字上父下斤,父指一家之长。斤指砍伐工具,也指刑具。父与斤联合起来表示一家之主所拥有的,可赏可罚。”少年的声音徐徐传来,“长兄如父,送玉斧给你兄长,是合适不过的了。”赵匡义也为之心动,他见这玉斧不像近些年雕琢的工艺,便问道:“这柄玉斧可有说道?”
少年微微一笑道:“这是一柄玉斧,玉质的东西,并不是一个普通家庭可以拥有得起的。”
“你是说……”赵匡义的双眼微眯,“玉质的斧应是一种礼器,难不成是哪位帝王所留?”他口中虽然如此言语,心下却开始有些不屑,他原以为这少年与众不同,结果和那些胡编乱造的店家也没有什么两样。
“没错,国这个含义出现之后,便有了君父这一词,皇帝便是全体子民的父亲,所以他治理国家所用的刑具就叫做‘王斧’。而‘王’通‘玉’,玉斧便是一个国家的权柄。”少年笑得眉眼弯弯,“据《六韬》记载,周武王有柄大斧,刃宽八寸,重八斤,柄长五尺以上,名曰天钺。斧钺在上古时期不仅是用于作战的兵器,也是军权和统治权的象征。而这柄玉斧,便是周武王号令天下的玉质天钺斧。”
赵匡义面无表情,实在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这少年编故事也要编个可信的吧?周武王?他以为他是谁啊?
少年像是并没有看到赵匡义僵硬的脸色,依旧笑眯眯地说道:“我们来打个赌吧,只要你能拿住这柄玉斧,我就直接把它送给你。”少年说得无比慷慨,那是因为他知道这柄玉斧只有真命天子才能拿得住,其他人只要一握在手中,坚持不了片刻便会手腕莫名酸软无力,即使再强悍的大力士也是如此。少年一直耿耿于怀,所以今日便拿出来想要再试一试,顺便逗逗这个新朋友。
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种“大女主”设定的书是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会写成一部爽文大女主的无脑升级记。但《锦绣凰途》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这里的“强”不是靠外挂或者运气,而是源于女主一步一个脚印的智慧和隐忍。她所处的困境是如此真实且令人窒息,从一个任人宰割的弃女,到最终能够掌控自己命运的执棋人,每一步的蜕变都充满了血和泪的代价。我尤其欣赏作者对古代女性生存环境的客观刻画,那种制度性的压迫感非常到位,让你在为女主感到高兴的同时,又会为她付出的代价感到心疼。这本书的节奏把控得极好,主线剧情紧凑,但又穿插了许多关于友谊、背叛和自我救赎的小支线,丰富了故事的层次感。我一口气读完了,连饭都没顾上吃,那种被情节牵引着跑的感觉,是很多书都给不了的。强烈推荐给那些不满足于表面风光,更看重内在成长的读者群体。
评分最近淘到的这本《霜雪千年录》,简直是古风玄幻类中的一股清流。它的世界观构建得宏大而又精致,完全不像有些玄幻小说那样只是堆砌设定。这里的“仙”、“魔”、“妖”之间的界限处理得非常模糊和富有哲学意味,让你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反思“正邪”的定义。我最喜欢它对“时间”和“宿命”的探讨,那种跨越了千年的爱恨纠葛,不是简单的恩怨报复,而是一种近乎于无奈的轮回。文字风格偏向古典雅致,用词考究,读起来有种品茗赏画的韵味,但又不失跌宕起伏的张力。特别是高潮部分的战斗场景,描写得极其瑰丽壮阔,充满了画面感,简直可以想象成一帧帧精美的CG动画。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看完后会对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感到索然无味了,急需下一部同类型作品来填补空虚。这不仅仅是一本小说,更像是一部史诗。
评分天呐,最近刚看完那本《画堂春色》,简直是跌宕起伏,让人欲罢不能!作者的笔触细腻得不可思议,尤其是对主角内心挣扎的描摹,每一次选择都仿佛能透过文字触摸到人物的心跳。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架空的古代王朝,但里面的权谋斗争和儿女情长却有着让人无比熟悉的真实感。我特别喜欢那种在刀尖上跳舞的感觉,明明知道接下来的情节会很虐心,但就是忍不住想知道他们最终的命运会走向何方。书里对环境的描写也极其出色,无论是繁花似锦的王府内院,还是阴森冷寂的密道,都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仿佛身临其境,甚至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味道。而且,这本书的人物塑造极其成功,即便是配角,也有着复杂而饱满的性格,没有一个是扁平化的工具人。读完之后,心里那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久久不能平息,真希望还能看到这个世界里其他人的故事。这本书绝对值得所有喜欢深度古言和精致叙事的读者收藏,它提供的阅读体验,远超一般市面上的流水线作品。
评分最近翻阅的这本《云深不知处》绝对是我今年遇到的最让人感到“治愈”的古风小说。它没有惊天动地的阴谋,也没有刻骨铭心的爱恨,更多的是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的田园生活和淡泊名利的处世哲学。主角选择隐居山林,与世无争,但山林之中依然有着它自己的小小的“江湖”——邻里间的淳朴互助、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以及对传统手艺的传承。我特别喜欢作者那种近乎于散文诗般的叙事风格,读起来非常舒服放松,就像被温柔的风吹过,瞬间解除了工作的疲惫。每当读到主角采药、煮茶、或与山中灵兽互动的情节时,我都能感受到一种被拉回到宁静之中的力量。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本能让你放下手机、真正沉浸在文字构建的平静世界里的书,那么《云深不知处》绝对是首选。它用最简单的方式,阐释了何为真正的“自在”。
评分我发现,一本好书的魅力就在于,它能让你对某个领域产生全新的兴趣。自从读了《梨园旧梦》之后,我对清末民初的戏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特地去查阅了当时梨园行的规矩和行话。这本书巧妙地将一个京剧名伶的悲剧人生,融入了那个大时代变迁的背景之中。作者对舞台艺术的热爱是毋庸置疑的,他对角色在台上“唱念做打”的细节描写,生动到我仿佛能听到那咿咿呀呀的唱腔,看到那水袖翻飞的英姿。然而,戏里戏外的反差才是最令人心碎的部分,台上的光芒万丈,换不来台下平凡的安宁。那种艺术家的傲骨与命运的无情捉弄,写得让人心疼,又让人肃然起敬。它不像传统的宅斗文那样局限于内院,而是将个人的命运放置在了时代洪流的面前,显得尤为渺小却又坚韧。这本书的悲剧色彩很浓,但读完后留下的不是绝望,而是一种对美和坚持的深深敬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