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工作?工作能让人幸福吗?你需要掌握的工作要点是什么?
◎工作太多,自己却毫无头绪,工作效率低下;升职无望,在现有的岗位上“温水煮青蛙”;
想改变现状,却不知从何入手……
◎在工作中,怎样才能做出业绩,怎样才以充满激情与活力?
◎日本7Eleven创始人铃木敏文先生以自己的经验告诉你,怎样用7Eleven工作法武装自己,在职场中得心应手,完美蜕变。
◎打破常规、抓住事物本质、简化思考、有效沟通、正视失败,让自己用领导者的思维解决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成为真正的职场高手。
7Eleven工作法就是一种“令自己满意的工作方法”,通过对这种方法的实践,让我们不再局限于一个员工的思维方式,而是以更广阔的视角看问题,以积极的心态思考、解决问题,让我们在工作中充满激情,成就更好的自己。
这种工作方法同时是让包括顾客在内的所有人都满意的工作方法。我们用这种工作方法找到工作的意义,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体会到自己在团队中的存在价值,从而为自己的工作注入动力,在日常工作中体会成长的乐趣。
我们以挑战的方式,为工作注入动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通过挑战实现了自我价值。
7Eleven工作法不仅适用于20多岁的职场新人,也适合30~40岁的中高层主管。虽然大家的岗位不同,具体的工作内容不同,但指导思想却是万法同宗。
前 言 我们为什么要工作 V
第yi章
敢想敢做
能自行作答的人才能创出业绩
打破常规,勇敢质疑 003
不要邯郸学步 009
假设即构思 014
反馈与提高 021
有价值的信息才有意义 026
识破“真实的谎言” 031
世上无难事 036
第二章
坚持初衷
把握事物的本质,以不变应万变
坚持“从消费者的角度看问题” 043
认清对手 049
放眼未来,当机立断 055
三省吾身,勇往直前 060
理解“时过境迁”,把握消费者心理 065
用双视角洞察先机 070
旁观者清 075
出奇制胜,剑走偏锋 079
第三章
简化思考
思考可以简化到什么程度
敢于吃螃蟹的门外汉 087
不要故步自封 093
坚持自我,脱颖而出 098
学而不思则罔 103
快工才能出细活 108
找到“zui佳击球点” 113
无路可循就自辟蹊径 119
简化选项,刺激消费 124
第四章
有效沟通
三寸不烂之舌,胜于百万之师
打动人心的肺腑之言 131
谦虚诚恳,有的放矢 136
知己知彼,改变“表达方式” 141
化敌为友巧周旋 146
冲破“限制”,感动对方 151
交流思想,增进互动 156
调兵遣将有妙方 161
第五章
开运纳福
失败是成功之母
改变人生,提高底线 169
激流勇进,开阔格局 173
越挑战,越幸运 177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182
顺其自然,成就非凡 188
一张白纸上可以画出zui新zui美的图画 193
后 记 203
铃木敏文,日本7Eleven创始人,曾任7&I公司会长兼CEO。
1932年出生于日本长野。195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经济系,并于同年就职于大型书籍贩卖公司东京出版社(东贩)。1963年成为伊滕洋华堂公司的职员。1973年,创建了日本的7Eleven,并在全国各地开设分店。7Eleven以业界第yi名的身份带领整个流通业前行。2003年,荣获瑞宝章一等奖,同年11月被授予中央大学名誉博士学位。曾担任经济团体联合会副会长,中央大学理事长。著有《想法1:突破成长的烦恼》《销售能力:打动消费者的工作方法》《挑战zui浪漫》等作品。
胜见明,1952年生于神奈川县,东京大学教养学院肄业。日本畅销书作家、新闻工作者。擅长对经营者及企业组织管理进行研究。主要著作有《铃木敏文之“看穿似是而非的谎言”》《铃木敏文的情感经济学》《索尼的基因》、《革新的本质》《投注于“光的未来”之研究者精神》等。
不要邯郸学步
为什么要通过独立思考的方式创建假设、寻找答案呢?铃木先生指出,现在早已不是靠着“邯郸学步”就能成功的时代了。
在供不应求的时代,守株待兔式的工作方法也能让人侥幸成功。
但如今是一个坐在树下不知道能否等来兔子的时代。
哪里有兔子只能自己去找。这就需要独立思考、创建假设的能力。
我和偶像天团AKB48 的制作人秋元康先生在SEVEN& I 集团的宣传杂志上曾讨论过“邯郸学步”这个问题。秋元康先生也认为“兔子撞树的概率越来越小了”。
他说:“在‘食用辣油’畅销时,人们都认为下一个畅销品将会是与之类似的‘生七味’等调味料。可‘食用辣油’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
那些靠山寨商品盈利的知名企业虽然风光一时,但等待它们的只会是日薄西山的结局。
在消费者看来,A 和A’都是“A”
Francfranc 是深受20~30 岁女性喜爱的时尚生活概念家居馆,馆内出售各种日用百货。我在和其母公司BALS公司(现为SEVEN& I 集团旗下企业)的创始人高岛郁夫先生谈话时也提及了“拒绝邯郸学步”这一话题。
Francfranc
店内没有“常规商品”。每年,为了实现商品的更新换代,店内三成左右的旧商品都会被撤换下来。高岛先生在决定商品的去留时会对商品开发主管做出如下指示:把商品A更换成A’并不算是真正的创新。一定要把A变成B或者C。如果不能坚持革新,就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在商家看来,把热卖中的商品A变成其延长线上的A’就是创新。但在消费者看来,A和A’并无不同。所以在创新时必须要做到把A变成B或C。
SEVEN精品若是和其他的PB商品一样走低价路线,怕也只会落得个步人后尘的下场。
邯郸学步的实质是“模仿”。山寨绝不能超yue原创成为业界第yi的。记住,只要模仿,就不能成功!
创新比模仿更容易
流通业把去同行公司考察称为“市场调研”。但铃木先生严禁员工们去别人的公司搞调研。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为什么我不允许员工去别的公司做调研呢?因为人一旦看到别人的长处就会产生“见贤思齐”的心理。
如果只告诫员工们“不许模仿”,大家可能还是不知道该怎样做。所以,不如直接下达“不许去别的公司做考察”的死命令。不过,即便如此,人们也还是会有意无意地去模仿他人的行为。
模仿与原创,究竟哪种做法更容易呢?
模仿看起来很轻松,可你会因为受人影响而变得畏首畏尾。只要模仿一次,你就无法摆脱别人的影响了。于是,你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zui终会陷入与同行打价格战的泥潭。
真正的竞争力是在自我差别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拒绝模仿,在实现个性化的过程中,以勇于创新、独立思考的方式寻求答案。这看似麻烦,实则不然。
在实现个性化的过程中,你可以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自由思考。你也应该转变观念,尽早认识到原创才是发展“捷径” 的道理。
……
我最近在构思一些新的项目,总感觉灵感枯竭,思路也有些僵化,所以一直在寻找能激发我创意和重新审视工作模式的书籍。当我看到《7-Eleven工作法》这本书时,我立刻被它的独特角度吸引住了。我了解到7-Eleven不仅仅是一个便利店,它更是一种极致的服务理念和运营模式的代表。我推测这本书的核心,很可能在于如何将这种“时时刻刻准备着”、“不断优化流程”、“以用户为中心”的精神,融入到我们个人的学习和工作当中。我很好奇它会不会提供一些具体的“微习惯”或者“场景化应用”的指导,比如,如何在等待的时间里完成一项小任务,或者如何将碎片化的信息整合成有用的知识。我也在思考,它是否会强调“小步快跑”的迭代思维,就像便利店不断上新商品一样,让我们也能够持续更新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体系。这本书的名称本身就带有一种“随时随地”的即时感,让我联想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如何才能像7-Eleven一样,成为一个能够提供“即时价值”的人。它或许会颠覆我们对“工作”和“学习”的固有认知,让我们看到在生活的每一个缝隙里,都可能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大开眼界!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读,只是在书店翻了几页,但光是看标题和目录,就觉得它很有潜力。我一直对那种能够高效利用零碎时间,将平凡生活碎片转化为价值的方法很感兴趣,而“7-Eleven工作法”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这种暗示。我猜想它一定教导了我们如何像便利店一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提供“便利”的服务,当然,这里的“服务”是指为自己创造价值。我特别好奇它会如何解析7-Eleven这种24小时不打烊的模式,是将这种持续运转、不断满足顾客需求的理念,迁移到个人工作和学习中吗?比如,如何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或者通勤的路上,依然能够保持学习的动力和效率?我设想其中可能会包含一些关于时间管理、精力管理,甚至是心态调整的小技巧,能够帮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营业时间”。我对那些关于如何“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的章节充满了期待,也许它会教我们如何敏锐地捕捉到身边的灵感,或者如何将日常的琐碎事务转化为学习和成长的阶梯。总之,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充满智慧和实操性,迫不及待想把它带回家,深入探索一番。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书名给我带来的联想是相当深刻的。7-Eleven,这个遍布全球的便利店品牌,它不仅仅提供商品,更提供了一种“便利”和“可靠”的服务。我猜想《7-Eleven工作法》这本书,很可能是在探讨如何将这种“便利”和“可靠”的特质,内化到我们的个人成长和工作效能中。我设想它可能会教我们如何成为一个“随处可用”的人,就像便利店一样,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提供服务。这让我想到,是否有一些方法可以让我们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完成有价值的事情,而不是仅仅刷手机打发时间?也许书中会分享一些关于“微任务管理”的技巧,或者如何利用零散的知识点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我也在好奇,这本书会不会强调“持续改进”和“用户体验”的重要性,如何不断优化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流程,以达到最佳效果。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一本理论书籍,更可能是一本充满实践指导,能够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新的工作和学习方法的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7-Eleven工作法》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将看似平凡的事物,提炼出深刻哲理的书籍情有独钟。7-Eleven,这个我们熟悉的便利店品牌,它不仅仅是提供商品的地方,更代表着一种高效、便捷、全天候的服务精神。我推测这本书会深入探讨如何将这种精神,运用到我们个人的工作和学习中。我设想它可能会教导我们如何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就像便利店在任何时间都能满足顾客需求一样,将零碎的时间变成高效的学习和产出时段。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否会提供具体的“工具”或“方法论”,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和执行工作,也许是关于如何将复杂的任务分解成易于管理的小步骤,或者如何培养一种“随时准备好”的工作状态。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充满实用性和创新性,它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使是最平凡的生活场景,也可能蕴含着通往成功的智慧。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同时也希望能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总感觉自己的时间管理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偶然看到《7-Eleven工作法》这本书,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它的名字就引起了我的强烈好奇。我联想到7-Eleven的经营模式,24小时营业,提供丰富多样的商品,满足顾客随时随地的需求。我猜想这本书的核心理念,很可能在于如何将这种“全天候可用”、“多样化满足”、“就近便利”的特点,应用到个人学习和工作的场景中。我非常期待它会讲解如何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找到那些被忽略的时间碎片,并有效地加以利用,也许是一些关于“微学习”、“任务分解”的技巧。我也好奇它是否会强调“用户中心”的理念,即如何以“自我需求”为导向,去安排和优化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可能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和规划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实现更高效的个人成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