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新华书店 正版图书 国学的天空(修订版) 特价 9787807618720

现货新华书店 正版图书 国学的天空(修订版) 特价 978780761872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傅佩荣 著
图书标签:
  • 国学
  • 传统文化
  • 文化史
  • 历史
  • 哲学
  • 思想
  • 新华书店
  • 正版图书
  • 修订版
  • 特价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云书网旗舰店
出版社: 岳麓书社
ISBN:9787807618720
商品编码:1320846703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国学的天空(修订版)

:39.80元

作者:傅佩荣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807618720

字数:34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国学导师、CCTV《百家讲坛》、凤凰卫视《国学天空》主讲人傅佩荣教授*经典作品,全新增订,精细编校。学者周国平等郑重推荐。
  ▲人人能看懂的国学入门**书:用孔、孟、老、庄的智慧解答当代人的心灵困惑;以孔孟精进入世,以老庄安顿身心。
  ▲傅佩荣教授凝聚数十年研究心得,融汇中西哲学,深入浅出,指引读者轻松领悟四位先哲思想精髓,找到立身处世的人生正路。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能没有儒家作为指引,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从家庭出发,然后进入社会,因而必须设法实践人与人之间适当的关系。从整体来看,到更高的层次来看,跟“道”结合,做到屈伸自如,进退有度,“外化而内不化”。就会摆脱世上的许多烦恼和束缚,活得更为自在、潇洒和愉快。
  孔子主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性的价值必须由内而发,人道确立则万物亦得以安顿。
  孟子认为“思诚者,人之道”,只要真诚,就可以体验自我要求的力量,走上人生正途,由此活出人格的尊严与伟大。
  老子的修养方法是虚与静,以道为本源,由此孕生智慧,则人生的困境与虚无之感化解于无形。
  庄子相信人的**智慧在于明白“未始有物”,既然如此,在现实生活中,人生何必执着?何不逍遥自得,与道同游。

内容提要


“国学”是个宽泛的名词,但是不论你如何分类,都会把儒家与道家列为重点。儒家的代表是孔子与孟子,道家呢?自然是老子与庄子了。这四位古人主要的身份是哲学家。哲学家的文章有三点特色,就是:澄清概念、设定判准、建构系统。譬如,孔子一再回答学生问“仁”,孟子多次说明“心之四端”,老子对“道”加以描述,庄子由各种角度形容“游”与“化”,这些概念都是他们各自的心得,用以掌握生命的真实本质……国学对现代人的意义,不就是要归结为“价值观”的塑造与补强吗?简单说来,学习儒家与道家之后,如果在言行上没有任何改变,那就不能算是学过了。

目录


前言 

孔子的真诚 
章立志于学
1.孔子之学 
2.珍惜时间 
3.用心专注 
4.把握时机 
5.不厌不倦 
6.老师帮不上忙 
7.学生不争气 
8.学生启发老师 
第二章立志行仁
1.立志行仁 
2.行仁与为善 
3.六位仁者 
4.立志求道 
5.一以贯之 
第三章自我修养
1.化解我执 
2.欣赏曾点之志 
3.困惑来自何处 
4.“克己复礼”新解 
5.心存敬畏 
6.少说少妙 
第四章孝敬父母
1.孝出于天性 
2.敬爱父母 
3.委婉沟通 
4.孝与健康 
5.法理与人情 
6.孝与守礼 
7.三年之丧 
第五章结交良友
1.真诚相待 
2.志趣相投 
3.信义兼顾 
4.益者三友 
5.损者三友 
6.孔子交友 
第六章社会责任
1.淑世精神 
2.社会责任 
3.孔子想移民 
4.名正言顺 
5.上行下效 
6.一言兴邦 
第七章理解孔子
1.谁了解孔子 
2.谁歧视女性 
3.谁在收肉干 
4.为何挑剔食物 
5.谁的耳朵顺了 
6.谁说孔子不幽默 
7.孔子知不知“死” 
8.孔子有无信仰 

第二部
孟子的向善 
章人性向善
1.人性向善 
2.善是什么 
3.心之四端 
4.人禽之辩 
5.三种快乐 
第二章人格之美
1.修养六境 
2.浩然之气 
3.三种勇敢 
4.四种圣人 
第三章人我之间
1.勇于自省 
2.做人处世 
3.五种不孝 
4.易子而教 
5.以德论交 
6.守经达权 
第四章仁政理想
1.一曝十寒 
2.缘木求鱼 
3.与民共享 
4.见牛未见羊 
5.不可忽视环境 
6.事半功倍 
第五章自我
1.豪杰之士 
2.效法尧舜 
3.与古人为友 
4.有为者亦若是 
5.天降大任 
6.孟子之乐 

第三部
老子的智慧 
章老子的道
1.儒道之别 
2.《老子》章 
3.道是什么 
4.道与自然 
5.道生万物 
6.悟道之法 
7.自足于道 
第二章圣人之道
1.自我反省 
2.被褐怀玉 
3.不为物役 
4.内在觉悟 
5.处下居后 
6.为而不争 
第三章治国之道
1.四种统治 
2.若烹小鲜 
3.小国寡民 
4.反战思想 
5.民不畏死 
第四章立身之道
1.化解执着 
2.自己做主 
3.消除烦恼 
4.以德报怨 
5.和光同尘 
6.老子三宝 
第五章阅世之道
1.相对价值 
2.祸福相生 
3.慎始慎终 
4.功成身退 
5.上善若水 
6.天地不仁 

第四部
庄子的逍遥 
章转化生命
1.未始有物 
2.大鹏展翅 
3.太仓稊米 
4.螳螂捕蝉 
5.鼓盆而歌 
第二章修炼方法
1.浑沌之死 
2.心如死灰 
3.忘适之适 
4.天人合一 
5.不死不生 
第三章审美情操
1.黏禅老人 
2.庖丁解牛 
3.桓公读书 
4.谁是美女 
5.自以为美 
第四章处世态度
1.孝的六种境界 
2.算命不如修养 
3.材与不材之间 
4.从容的风度 
5.虚己以游世 
6.外化而内不化 
第五章与道相通
1.鱼快乐吗 
2.彼此相忘 
3.朝三暮四 
4.每下愈况 
5.庄周梦蝶 

作者介绍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卓越的成就。曾获台湾地区“教学特优奖”“校园热门教授”,新浪、搜狐年度杰出文化人物。著述繁多,范围涵盖哲学、宗教、神话、教育、文化、心理励志等。学术论著融贯古今与中西,结构严谨,迭出创见,是当代新士林学派的重要代表,当代华人世界公认的一流国学研究专家。    
  傅教授还是一位杰出的演讲家,近年来,每年演讲达两百多场,态度真诚,条理清晰,理融辞畅,使听者不倦,相悦以解。2006年首开大陆问道,先后在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开展了一系列国学演讲,引起了热烈反响。自2007年起,陆续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山东卫视、上海卫视等多家电视台主讲国学,获得一致好评。

文摘


序言



《国学的天空(修订版)》:一部宏大而细腻的中华文化史诗 这并非一本简单的学术著作,而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一次对中华文明根脉的深刻探寻。《国学的天空(修订版)》以其宏大的视野、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徐徐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华文化画卷。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国学”的书,更是关于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如何走到今天的集体记忆与精神传承。本书的修订,更是在前人智慧的基石上,融入了新的理解与洞察,使其更具时代性和启发性。 一、 溯源流长,脉络清晰:钩沉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中华文明,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其源头蕴藏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本书的第一部分,便将我们带回那个古老而充满智慧的时代。从“三皇五帝”的传说,到夏商周的礼乐文明,作者以严谨的态度,梳理了中华文明早期形成的独特基因。这里没有生硬的史料堆砌,而是通过生动的叙述,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先民的思考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他们如何奠定了后世几千年文化的基础。 孕育之初:神话与史实的交织 作者并非简单罗列神话故事,而是探讨这些神话如何反映了早期人类对自然、对社会的理解,以及他们对秩序、对伦理的初步建构。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女娲造人,这些古老的神话中,蕴含着关于生命起源、宇宙构成、人类起源的朴素认知,也折射出早期社会结构、祭祀活动以及生存智慧的痕迹。例如,对“火”的征服,对“农业”的起源,以及对“部落联盟”的形成,这些并非仅仅是历史事件,更是中华民族集体意识的早期觉醒。 文明的基石:夏商周的礼制与思想 夏商周时期,被誉为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本书重点阐述了这一时期形成的“礼”与“乐”。“礼”不仅仅是外在的规章制度,更是内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维系着社会的秩序,塑造着人伦关系。而“乐”,则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精神的冶炼,它与“礼”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早期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作者会深入剖析《尚书》中关于政治制度的记载,《诗经》中反映的社会生活与情感,以及青铜器铭文透露出的历史信息,勾勒出一个既有血有肉,又有礼有乐的早期中国。 诸子百家的争鸣:思想的百花齐放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为活跃、最为灿烂的时代之一。百家争鸣,宛如思想的百花园,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本书将详细解读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主要学派的思想精髓,探究他们对人生、社会、政治、宇宙的深刻思考。 儒家:仁、义、礼、智、信 孔子及其后继者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如何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仁者爱人”,这种跨越时空的关怀,如何在个人修身、家庭伦理、社会治理中得到体现?本书将深入剖析《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经典,揭示儒家思想的深刻内涵及其对中国社会结构、道德观念、教育理念的深远影响。不仅仅是“克己复礼为仁”,更是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 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老子、庄子所开创的道家思想,以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理念,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本书将探讨道家对宇宙本源的理解,对人生哲学的态度,以及“顺应自然”的智慧。这种思想,如何在应对政治动荡、人生困境时,提供一种超脱的视角?从《道德经》的玄妙语言,到《庄子》的汪洋恣肆,理解“大巧若拙”、“知足常乐”的真谛。 墨家:兼爱、非攻、尚贤 墨家作为当时的一股重要力量,其“兼爱”的博爱精神,“非攻”的和平主张,以及“尚贤”的治国理念,对后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书将分析墨家思想的独特性,以及它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提出的解决方案。 法家:重典治国,富国强兵 法家思想,以其强调法治、重赏重罚的理念,在中国统一国家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书将解析法家如何为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提供理论支撑。 其他学派的贡献 此外,本书还会触及名家关于逻辑与辩论的探索,阴阳家的宇宙观,以及兵家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智慧,展现百家争鸣思想碰撞的盛况。 二、 薪火相传,融汇创新:国学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与发展 中华文明的生命力在于其强大的传承与创新的能力。本书的第二部分,将目光投向国学在漫长历史中的发展演变,以及各个时期涌现出的思想大家和文化瑰宝。 汉代的“独尊儒术”与经学传承 汉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其文化政策对国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非简单压制,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儒家思想进行整合与改造,使其成为统治思想。本书将探讨汉代经学研究的特点,如训诂学、象数学的发展,以及董仲舒、扬雄等学者的贡献。 魏晋风度的玄学与文学 乱世出枭雄,也出哲思。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动荡,却孕育了独特的“玄学”思潮和“魏晋风度”。本书将深入解读竹林七贤等名士的洒脱不羁,探讨玄学对人生、生死、宇宙的独特思考,以及文学上的创新,如骈文、诗歌的蓬勃发展。 隋唐的包容与辉煌 隋唐盛世,是中华文明的又一个高峰。本书将展示隋唐时期文化的多元与包容,佛教的中国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以及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的灿烂成就。杜甫、李白的诗篇,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吴道子的绘画,无不展现着那个时代的文化自信与艺术张力。 宋明的理学与哲学 宋代,中国哲学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高峰,理学应运而生。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朱熹等理学家,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构建了更为系统和完备的哲学体系。本书将深入解析“天人合一”、“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核心概念,以及陆九渊、王阳明的心学,探讨宋明理学对中国思想史、社会生活、道德伦理的深刻影响。 近代的转型与挑战 近代以来,中华文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西方文化的冲击,民族危机的深重,迫使国学进行反思与转型。本书将探讨近代知识分子如何在新旧思想的碰撞中,努力寻找中华文明的出路。从维新变法到新文化运动,从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到对现代化的探索,国学在危机中求生存,在挑战中谋发展。 三、 国学之魅,贯穿古今:文化传承的意义与当代价值 “国学”二字,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凝聚着民族的智慧。本书的第三部分,将升华到对国学本身意义的探讨,以及其在当代社会所具有的独特价值。 国学是什么?——超越狭隘的定义 本书并非将国学局限于古代的典籍与学问,而是将其视为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价值取向、一种文化基因。它是一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认知,是对民族精神的深刻理解,是对人生智慧的不断追求。它涵盖了哲学、史学、文学、艺术、伦理、教育等多个领域,是一种融会贯通的整体性学问。 国学的影响力:渗透于生活细节 国学并非高高在上的殿堂,而是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我们日常使用的成语典故,到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从节日习俗的传承,到文学艺术的审美趣味,国学无处不在。本书将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现国学如何塑造了我们的民族性格,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模式。 “国学热”的背后:时代的需求与反思 近年来,“国学热”的兴起,并非偶然。它反映了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文化根脉的追寻,对精神家园的渴求,以及对民族文化自信的回归。本书将深入探讨“国学热”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及它对个体与社会可能带来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国学在当代的价值:传承与创新,面向未来 在21世纪的今天,国学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提供精神滋养与道德 guida 在物质日益丰富但精神日益焦虑的时代,国学所蕴含的智慧,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伦理思想,能够为我们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抵御世俗的诱惑。 促进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 深刻理解国学,是建立文化自信的基石。认识到中华文明的独特价值与辉煌成就,能够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凝聚民族力量。 启迪创新思维与解决现实问题 国学并非僵化的教条,而是充满活力的思想体系。其中蕴含的辩证思维、整体观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理念,能够为我们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例如,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从“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中汲取智慧。 教育的启示与实践 国学对教育的重视,如“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对当今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体系,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新一代,是本书探讨的重要课题。 面向世界的文化交流 理解并弘扬国学,也是中国与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将中华文化的精髓向世界传播,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理解。 《国学的天空(修订版)》,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国学”的书,它是一面映照中华民族精神历程的镜子,是一座连接古今的桥梁,更是一片孕育未来智慧的沃土。修订版的出版,意味着这本书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更加关注时代的脉搏,更加贴近读者的心灵,将引领我们在这片“国学的天空”下,进行一次深刻而有意义的探索。它将教会我们如何回溯历史的源头,如何理解当下的纷繁,又如何展望充满希望的未来。这是一场属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精神盛宴,一次对我们民族智慧与文化底蕴的深度挖掘与呈现。

用户评价

评分

《国学的天空(修订版)》这本书,我真心推荐给所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朋友们!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的封面吸引了,古朴又不失现代感,瞬间就点燃了我学习国学的热情。打开第一页,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作者的文笔非常优美,仿佛能带领我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古代先贤的智慧。那些晦涩难懂的经典,经过作者的解读,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我一直对《论语》中的一些观点感到困惑,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总觉得理解得不够透彻。在这本书里,作者用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来解释,让我豁然开朗,原来古人的智慧如此贴近生活,如此充满人文关怀。而且,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很用心,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一点都不费眼。纸张的质感也很好,翻阅时有一种沉浸感,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下去。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集合,更像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敬意。我还会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的家人和朋友,希望大家都能在这片“国学的天空”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璀璨星辰。

评分

这本《国学的天空(修订版)》简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一直是个对中国古典文学和哲学充满好奇的人,但又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入门途径。市面上有很多国学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过于浅薄,很难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能引起我兴趣的。幸运的是,我找到了这本书。它真的做到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在广阔的国学领域里,它没有选择一个狭窄的切入点,而是如同一片晴朗的天空,包容万象。我最欣赏的是作者的宏观视野和细腻笔触。他不仅仅是罗列知识点,而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诗词、哲学、历史、艺术等,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阅读过程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思想文化的脉络和发展。比如,作者在讲到儒家思想时,会将其与道家、法家进行对比,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不同学派的特点和影响。而且,书中对一些典籍的解读,也非常到位,既保留了原文的精髓,又结合了现代人的思维方式,让人读起来既有古韵,又不脱节。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国学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与古人对话的愉悦体验。

评分

拿到《国学的天空(修订版)》这本书,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沉甸甸的文化底蕴。它不像市面上一些快餐式的文化读物,而是真正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展现出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到的见解。我一直对《易经》这门古老的智慧感到敬畏,但又觉得它过于神秘,难以窥探。在这本书中,作者并没有回避《易经》的复杂性,而是以一种极其严谨而又富有启发性的方式,将其中蕴含的宇宙观、人生哲理娓娓道来。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没有将《易经》仅仅当作一本占卜的书,而是将其视为一种观察和理解世界运行规律的哲学体系,这让我对《易经》有了全新的认识。此外,书中对于诗经、楚辞等文学经典的赏析,也充满了艺术的张力,让我仿佛能听到千年前的吟唱,感受到那些古代文人的情怀。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典雅,但又不失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使得阅读过程既能感受到文化的厚重,又不至于感到枯燥。这本书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用他的智慧和经验,为我指点迷津,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塑造个人品格、指导人生方向的巨大价值。

评分

我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翻开了《国学的天空(修订版)》,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将国学局限于某一两个领域,而是如同一个包罗万象的“天空”,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巧妙地融汇其中。我之前一直觉得,学习国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背诵经书,这让我望而却步。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想法。作者用一种极其生动活泼的语言,将那些原本可能枯燥乏味的内容,讲得引人入胜。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介绍,比如端午节的由来、中秋节的传说等等,这些内容不仅有趣,还让我对这些节日有了更深层次的文化理解,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吃吃喝喝。书中对古代智慧的解读,也充满了现代人的视角,让我能够更好地将这些古老的思想应用到当下的生活中。比如,作者在讲到“仁”和“礼”时,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结合了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各种场景,给出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建议。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的向导,带领我漫步在中国文化的星空下,让我看到了璀璨的星辰,也让我感受到了其中的奥秘。我迫不及待地想将这本书推荐给我的朋友们,让他们也一同感受这份文化的魅力。

评分

我最近读了《国学的天空(修订版)》,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以为国学离我们很遥远,是那些专家学者才研究的东西,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以一种非常亲民的方式,把那些古老的智慧讲得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比如,我一直对《道德经》里“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感到神秘,觉得它高深莫测。在这本书里,作者没有直接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通过多个角度,从自然之道、为人处世之道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让我体会到“道”的包容性和无处不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时不时会停下来思考,觉得自己平时的一些行为和想法,竟然和书中所讲的古人智慧不谋而合,这让我感到非常惊喜,也更加坚定了我学习国学的信心。而且,书中穿插的许多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也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不再是枯燥的理论。我特别喜欢关于诸子百家的一些小故事,让我对他们的思想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我一步步走进国学的殿堂,体验其中的魅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