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定价:34.80元
作者:余师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547018453
字数:287000
页码:24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内容提要
2011年,我23岁,工作一年,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我曾经因为抑郁症,而想要伤害自己。后来,因为一张照片的感动,辞掉工作,带着2000块钱和一个包开始流浪。我想看看,一个小小的地球人,到底能走多远。
在旅行中——
遇到很多人:
癌症晚期的亿万富翁/ 退学的高中生/ 隐居的画家,音乐人,可爱的外国友人/ 逃避工作的编辑/ 爬过N次珠峰的大哥/和摩梭人在一起生活/ 和孩子们high过六一儿童节/去到一整个村子都毁灭的羌寨/ 看摄影大师的展览/ 遇见可以看到前世的催眠师
知道许多事:
了解客栈的运作/ 摄影社的流程/ 不花钱的住宿方法/ 自制明信片/ 逛文艺的菜市场/ 丽江完全艳遇手册/ 获得老爸老妈以及小镇亲朋好友的支持,让他们以你为骄傲/如何办一场自己的摄影展/了解音乐会的宣传流程
学习到很多技能:
牛B摄影师不外传打灯6要素/7000块NIKON套机拍出*照片/和城管周旋的技巧/ 学会手击鼓/ 写诗,并配上音乐。在海边把它们录下来,放到网上/ 学会做秘制咖喱饭和手工奶茶/ 用微波炉也能打败天下无敌手的简易厨房秘诀
做疯狂的事:
在拉市海的黑暗中骑行,见到美的星空和月夜/ 在路边卖唱/ 用一张明信片,换得2周的生活费/为拍摄一张照片在零下10度的大风天等待5个小时/被街头黑帮驱赶/ 出一本书/ 录一张唱片/ 在livehouse开个人演奏会
目睹大自然的神迹:
遇见两只鸟的爱情/ 发现冬日隐藏的全世界美的北京/ 沐浴在泸沽湖的巨大橙月和水面上的光路/ 看到安静的夜和喧嚣的浮华/ 带四只狗去看日出/ 在鼓浪屿经历白天文艺片和晚上恐怖片
吃到好吃的东西:
鼓浪屿阿妈的卤味秘制叉烧肉/ 爆满海鲜的乌糖沙茶面/ 像鲜榨酸萝卜汁一样的北京豆汁/ 让满大街都疯狂的阳朔啤酒鱼/ 划船到荒岛,带着一只鸡和一筐土豆天然碳烤/ 在曾厝垵和整个村子的文艺青年一起吃四川干锅和爆辣火锅
旅行,让我发现自己一直隐匿的天赋,见到世界本来的样子,学会爱自己,对自己负责,找到生活的目的,遇见不可思议的自己。这就是:GapYear的意义。
作者介绍
余师,网络ID:肥肥鱼。
拿锅铲的摄影师,教吉他的煮男,旅行中的宅男,背包的文字工作者,把诗写成歌的吉他手,和城管玩躲猫猫的摆摊界人士,未完待续……
从2011年3月开始,从成都出发,开始一个人的间隔年。
我不想要去征服很多的东西,因为世界太大,人真的太小。
但是我想看看,一个小小的地球人,到底能走多远。
环游中国的原因:青春就是埋下小小的梦想,然后拔腿实现它。
我的生活,既在远方也在近旁。
少时遍历漂泊,老来相妻教子。
我想要成为中老年妇女的偶像,你懂的。
去年流浪了一年走了中国下半圈,今年在家待了五个月后,重新开始了中国上半圈的旅程。
做一个有趣的人,比做一个有钱的人难多了。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实在是太吸引人了,柔和的光晕笼罩着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上面还点缀着几颗闪烁的星辰,仿佛暗示着生命与宇宙的某种神秘联系。我立刻被这种宁静而又充满力量的美感所打动。拿到书后,迫不及待地翻开,纸张的质感非常好,带着淡淡的油墨香,让人心生愉悦。序言部分,作者用一种非常温柔的笔触,讲述了她创作这本书的初衷,以及她对生活、对人性、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我尤其喜欢其中一段关于“等待”的比喻,她说等待就像一颗种子,在沉默中积蓄力量,最终破土而出,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这句话瞬间击中了我的内心,让我想起了自己生命中那些看似漫长的等待,原来它们并非虚度,而是孕育奇迹的土壤。整本书的排版也非常讲究,留白恰到好处,让文字如同跳跃的精灵,在页面上轻盈地舞蹈。我甚至能想象到作者在书桌前,面对着夜空,用她细腻的情感和敏锐的洞察力,一点一点构建出这个关于追寻与安宁的世界。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阅读物,更像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一次与自我的深度对话,我迫不及待地想沉浸其中,去探索那些未知的风景。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就好比一声悠长的叹息,又像是一个深邃的邀请。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旅途中匆匆赶路的身影,他们或许在追寻着远方的风景,或许在逃离着眼前的烦恼,但无论如何,他们的身体都在不断向前,而他们的灵魂,是否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我一直相信,人生就是一场不断抵达又不断出发的旅程,身体的行进,往往伴随着灵魂的探索。这本书似乎就捕捉到了这种人生的动态美。我期待着,它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视角,让我看到那些在旅途中可能遇到的风景,以及在风景中可能发生的,关于成长、关于顿悟的故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种慰藉,一种启发,让我明白,即使在忙碌奔波的生活中,我们依然可以保持内心的宁静,依然可以追寻精神的富足。它或许会讲述一段关于身体与灵魂相互呼应、相互成长的故事,让我们在阅读中,找到自己在这条“路上”的意义和归宿。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当下,我就被它的名字深深吸引住了——“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哲学意味,引发了我无限的遐想。它似乎在诉说着一种人生状态,一种永不停歇的追寻,一种对物质与精神双重维度的探索。我开始想象,书中的故事是否会讲述一个旅人,带着疲惫的身躯,却怀揣着一颗渴望自由的灵魂,在陌生的土地上寻找答案?或者,它也可能描绘的是一种内心的挣扎,在现实的泥沼与理想的星辰之间,身体被禁锢,而灵魂却在遥远的彼岸翱翔?这种张力十足的命名,让我对内容充满了好奇。我喜欢那些能够触及灵魂深处、引发深刻思考的作品,而这本书的名字,无疑已经成功地勾起了我的阅读欲望。我期待着作者能够用她独特的视角,为我展现一条关于身体与灵魂的并行之道,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在路上”的状态。也许,它会是一场关于成长、关于觉醒、关于寻找生命意义的旅程,而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踏上这段未知的旅途。
评分初读这本书,我并没有急于深入情节,而是被它整体散发出的那种独特的氛围所吸引。仿佛是秋日午后,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带着一丝慵懒和怀旧。文字并不华丽,却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像潺潺溪流,缓缓流淌过干涸的心田。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细腻,她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将那些转瞬即逝的情感和场景,用精炼的语言描绘得栩栩如生。我尤其喜欢其中一段关于“遗忘”的描写,她说遗忘并非是彻底的消失,而是将那些曾经深刻的印记,悄悄地收藏在记忆的深处,变成一抹淡淡的色彩,偶尔在不经意间浮现,提醒我们曾经来过的痕迹。这种对情感的描绘,充满了人性的温度和对时间流逝的敬畏。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人生片段,那些曾经的欢笑与泪水,那些曾经的坚持与放弃,都随着文字的展开,在我脑海中一一闪现。这本书没有轰轰烈烈的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冲突,但它却能不动声色地触动你的内心,让你在平静中反思,在沉淀中成长。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艺术品!那种深邃的蓝色调,配上若隐若现的金色纹路,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宁静的质感。我第一眼看到它,脑海中就浮现出了浩瀚的星空,以及在星空下沉思的人。这种视觉上的冲击,让我对书中的内容充满了期待。当我翻开书页,迎面而来的是一种扑面而来的文学气息。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遣词造句都恰到好处,没有丝毫的冗余,却能精准地传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我被书中对于“孤独”的解读所深深吸引,作者并没有将孤独描绘成一种消极的状态,而是将其升华为一种与自我对话、与内心深处连接的契机。她认为,在真正的孤独中,我们才能剥离外界的喧嚣,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发现那些被日常琐事所掩盖的真正渴望。这种对孤独的全新解读,让我豁然开朗,也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曾经对孤独的认知。我迫不及待地想继续探索书中的其他篇章,去感受作者是如何用她独特的笔触,描绘出人生的种种况味,以及如何在孤独中寻找力量和方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