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资治通鉴(图文珍藏本)(全四册)
:298.00元
作者:(宋)司马光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日期:2011-12-01
ISBN:9787807615866
字数:4020000
页码:全四册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5.266kg
编辑推荐
《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成就**的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等历时19年编辑完成。书成后,宋神宗赐名为《资治通鉴》,意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其成就可见一斑。
《资治通鉴》开创了编年体通史的先河,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记录史事,大大扩展了纪传体史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容量。其所记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重要的历史人物。全书文字简明扼要,生动流畅,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历来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家之绝笔。
岳麓书社出版的《资治通鉴》(图文珍藏本)(全五册)主要有以下特色:
一、选本经典。采用清代胡可家翻刻的元刊胡三省注本,删去胡注,详加校勘,保证了版本的性与经典性。
二、以图辅文,以图证史,可谓图文并茂,相得益彰。本着忠实于历史的原则,结合原书内容选配了大量富含历史文化价值的图片。读者在轻松阅读本书的时候,既可以从全局上对《资治通鉴》所记载的历史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又能欣赏到大量难得一见的珍贵图片,从而加深对历史原典的理解。
三、本书精装全四册,共四百零二万字,是无删减的全本《资治通鉴》。装帧典雅大方、装订精美、用纸考究、印刷清晰。本书在兼具学术价值与普及意义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内容提要
中国古代史部书籍,以编年体而言,卷轶为浩繁,对社会影响为长远者,当数宋代司马光修纂的《资治通鉴》。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出生于官宦之家,据说为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的后裔。其父司马池以进士起家,官至三司副使、天章阁待制。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司马池任光州光山(今河南光山)知县期间,夫人浦氏生下第二个儿子,因此将其取名为司马光。司马光幼承庭训,勤奋好学。二十岁时,便考中进士。不久,父母先后亡故,他服丧数年。除服之后,人京为官。仁宗(1023-1063年在位)末年,官至天章阁待制兼侍讲。英宗(1064-1067年在位)时,进位龙图阁直学士。神宗(1068-1085年在位)即位后,任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御史中丞。在王安石推行变法时,司马光极力反对,政治上一时失意,退居洛阳,六任冗官,长达十五年之久。直到生命的后阶段,哲宗以冲龄即位后,太皇太后高氏听政,起用司马光为门下侍郎,旋任尚书左仆射,大力废除新法,达到仕途的。在他去世后,太皇太后与皇帝亲临其丧,追赠他为太师、温国公,所以后人又称司马光为司马温公。司马光在人生的后阶段才登上仕途的,而真正使他名扬青史的,不在于他的政治活动,而在于他后半生所修纂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目录
册:
资治通鉴序(御制)
进书表
资治通鉴卷 周纪一
资治通鉴卷第二 周纪二
资治通鉴卷第三 周纪三
资治通鉴卷第四 周纪四
资治通鉴卷第五 周纪五
资治通鉴卷第六 秦纪一
资治通鉴卷第七 秦纪二
资治通鉴卷第八 秦纪三
资治通鉴卷第九 汉纪一
资治通鉴卷第十 汉纪二
资治通鉴卷第十一 汉纪三
资治通鉴卷第十二 汉纪四
资治通鉴卷第十三 汉纪五
资治通鉴卷第十四 汉纪六
资治通鉴卷第十五 汉纪七
资治通鉴卷第十六 汉纪八
资治通鉴卷第十七 汉纪九
资治通鉴卷第十八 汉纪十
资治通鉴卷第十九 汉纪十一
资治通鉴卷第二十 汉纪十二
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一 汉纪十三
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二 汉纪十四
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三 汉纪十五
资治通鉴卷第二十四 汉纪十六
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五 汉纪十七
资治通鉴卷第二十六 汉纪十八
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七 汉纪十九
资治通鉴卷第二十八 汉纪二十
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九 汉纪二十一
资治通鉴卷第二十 汉纪二十二
资治通鉴卷第三十一 汉纪二十三
资治通鉴卷第三十二 汉纪二十四
资治通鉴卷第三十三 汉纪二十五
资治通鉴卷第三十四 汉纪二十六
资治通鉴卷第三十五 汉纪二十七
资治通鉴卷第三十六 汉纪二十八
资治通鉴卷第三十七 汉纪二十九
资治通鉴卷第二十八 汉纪三十
资治通鉴卷第三十九 汉纪三十一
资治通鉴卷第四十 汉纪二十二
资治通鉴卷第四十一 汉纪三十三
资治通鉴卷第四十二 汉纪三十四
资治通鉴卷第四十二 汉纪二十五
……
第二册
第三册
第四册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容易接触到碎片化的历史信息,但真正想要深入了解一段历史,还需借助系统性的经典著作。而《资治通鉴》无疑是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史、权力运作的金钥匙。我购买这类书籍,不仅仅是为了阅读,更是为了能够从中汲取智慧,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我希望这套书能够做到这一点,不仅仅是搬运原文,更是在原文的基础上,能够提供一些引申的思考和分析。
评分在阅读古代典籍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因为陌生的地名、人名或者当时的官制而感到困惑,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查阅资料。《资治通鉴》作为一本史学巨著,其内容涵盖的时代久远,历史人物众多,如果仅仅是白文本,对于普通读者来说,阅读门槛会相当高。而这套书的“图文珍藏本”的定位,让我看到了解决这一难题的希望,期待它能够提供丰富的辅助信息,让阅读过程更加顺畅有趣。
评分我选择购买这本书,也是看中了其“特价”的标识。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能够获得物超所值的商品,这无疑是每一个消费者的愿望。我希望这套书的价格虽然优惠,但其本身的品质和内容并没有丝毫打折,能够让我以一个相对轻松的成本,获得一套真正有价值的《资治通鉴》。
评分总而言之,选择《资治通鉴》(图文珍藏本),我期望得到的是一种集阅读、学习、欣赏和收藏于一体的体验。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通往理解中国古代政治智慧和历史演变的一扇窗户。我希望这套书能够超越简单的文字堆砌,成为一本能够引导我深入探索历史、激发思考的优秀读物。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古代史,特别是帝王政治的演变非常感兴趣,所以《资治通鉴》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必读”书单。市面上《资治通鉴》的版本众多,选择一个图文并茂、装帧精美的版本,对于我这样一个既追求内容深度又注重阅读体验的人来说,尤为重要。这套书的装帧确实做得非常用心,从外包装到每一册的封面,都透露出一种精心打磨的质感。
评分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对《资治通鉴》的原文内容本身有着极高的要求,但我同样看重其阅读的便利性。一部伟大的著作,如果能够以一种更易于理解、更方便查阅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其价值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对于《资治通鉴》这样内容宏富、时间跨度大的史书,加入适当的图注、解释性的文字,甚至是现代语言的解读,都将极大地降低阅读难度,让更多人能够领略其思想的魅力。
评分“珍藏本”这个词语,不仅仅意味着精美的装帧,更代表着一种对经典的尊重和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它应该具备一定的收藏价值,无论是作为家庭图书馆的镇馆之宝,还是作为赠送给热爱历史的朋友的礼物,都能显得体面而有意义。我期望这套书在纸张、印刷、装订等方面都能达到较高的标准,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并且在未来的阅读中,始终保持良好的阅读状态。
评分我对“图文珍藏本”的“图”尤其好奇。在阅读历史时,生动的图像能够极大地帮助我们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战争场面、政治制度,甚至人物的服饰和建筑风格。一张恰到好处的插图,有时比千言万语更能直观地传递信息。我希望这套书中的插图不仅仅是简单的装饰,而是能够真正起到辅助理解、加深印象的作用,比如能够标明人物关系、展示战役布局、还原历史场景等。
评分对于《资治通鉴》这样的巨著,不同版本的翻译和注释会直接影响到读者的理解。我希望这套“图文珍藏本”在注释方面能够做到详实、准确,能够解释清楚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能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人物关系进行有效的梳理。同时,如果能在适当的地方配以地图,标注出关键的历史事件发生地,那将是锦上添花,能够帮助我更好地在脑海中构建出历史的画面。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吸引了我,采用了一种典雅的暗红色调,配以烫金的“资治通鉴”三个字,古朴而又不失庄重。在书脊处,可以看到“全四册”的标注,这让我对内容的丰富程度有了初步的预期。拿到手中,四册书的重量适中,纸张的质感相当不错,摸起来有微微的颗粒感,翻页时也很顺畅,不会有廉价的滑腻感。印刷清晰,字体大小也正合我意,阅读起来不会费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