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9
基本信息
书名:五台山
原价:18.00元
作者:崔正森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08-01
ISBN:9787203045847
字数:
页码:1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北部,距省会太原市230公里。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中国佛教及旅游胜地,列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首。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内容提要
《五台山》介绍了佛国圣境——圣地清凉山综述;圣境风采;奇特的自然风光;精湛的佛教艺术;光荣的革命圣地;史海钩沉——五台山佛教历史梗概;禅林清韵——五台山诗歌、楹联、碑文选粹;净土贤圣;僧风民俗;僧风;民俗;文化旅游——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的回顾与展望等内容。
目录
五台山述要(英文)
佛国圣境——圣地清凉山综述
圣境风采
奇特的自然风光
精湛的佛教艺术
光荣的革命圣地
史海钩沉——五台山佛教历史梗概
禅林清韵——五台山诗歌、楹联、碑文选粹
净土贤圣
帝王篇
雅士篇
高僧篇
僧风民俗
僧风
民俗
文化旅游——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的回顾与展望
宝山拾贝
特产名吃
手工艺品
服务指南
五台山的交通
五台山旅游服务
作者介绍
文摘
五台山,五峰耸立,顶无林木,如垒似台,故名五台山:以其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佛经》又谓之清凉山。五台山在山西省东北部,由东南西北中五座台顶组成。台怀是五台山的中心区,距省会太原230公里。
五台山是佛教圣地、旅游避暑胜地和抗日革命根据地三位一体的文化活动基地。它历史悠久,地有五顶。五座台顶,巍峨敦厚,磅礴于五台、繁峙、代县、原平、定襄、忻州、盂县、阜平等两省八县,台基环至500余里。五座台顶,耸峙入云,气象万千,别有风姿。东台,亦名望海峰,海拔2795米,为观望“云海日出”的理想之地:南台,亦名锦绣峰,海拔2489米,为“赏花阅草”的最佳之地:西台,亦名挂月峰,海拔2773米,为观赏”月坠峰巅”的绝妙之地:北台,亦名叶斗峰,海拔3058米,为“华北屋脊”,是“赏星阅野”的制高之点;中台,亦名翠岩峰,海拔2892米,是”腾云蹑光”的玄妙之境。五台山,涵容万化,潜育百灵,甘泉涧水,遍满岩岫,名花异草,蒙茸山谷。金代诗人元好问赞日:
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五台山,风景秀丽,景色宜人。空气清新,污染极少。这里气候凉爽,夏季平均气温摄氏17.9度,降水量为460.5毫米,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避暑胜地。
五台山,雄踞雁代,盘礴数州,在四关之中。左邻恒岳,秀出千峰:右瞰滹沱,长流一带:北陵紫塞,遏万里之烟尘:南拥中原,为大国之屏蔽。五峰中立,千嶂环开。曲屈窈窕,锁千道之长溪:叠翠回岚,幕百重之峻岭。岿巍敦厚,它山莫比。挺拔突兀,形似城垣。此地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历来为军事上的战略要地。早在唐代时,五台山就是大唐帝国的镇国道场:宋代时,这里又是杨家将及释真宝领导的五台山僧兵抗击辽、金的重要阵地。抗日战争时期,五台山又是晋察冀边区的发祥地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所开创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著名的平型关大战就发生在五台山四关之一的平型关。因此说,五台山又是我国著名的抗日革命根据地。现在,五台山还保存着许多革命遗址和革命遗物。其中,著名的有南茹村八路军总部旧址、金岗库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松岩口村白求恩纪念馆及白求恩“模范病室”遗址、塔院寺方丈院毛主席路居旧址、永安村徐向前元帅故居等等,所有这些革命文物,都是我们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英雄业绩、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五台山以其具有五座巍峨耸峙的山峰和“曾无炎暑、清凉宜人”的气候,符契了《华严经》的“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常在其中而演说法”和《文殊师利现宝藏陀罗尼经》的“文殊……统领万菩萨,居住五顶山”的经文,遂成了佛说的文殊菩萨道场。文殊代表大智,是释迦牟尼的左胁侍,经常代表释迦牟尼讲经说法,故是大乘空宗的奠基人、密教的祖师之一。他比大行普贤、大悲观音和大愿地藏地位都高,是大乘佛教中的首席菩萨。因此,五台山就成了四大名山之首。
佛教界说,东汉永平十一年(68),佛教传入五台山,五台山的显通寺和洛阳白马寺,都是“释源宗祖”。东晋初年,佛教领袖释道安至五台山北埋创立恒山寺庙,五台山地区的慧远、慧持往归出家。北朝时期是五台山佛教的第一个兴盛阶段,魏孝文帝幸台建寺,北齐诸帝曾割八州之税供五台山200佘所寺庙的香火,五台山成了中国北方研习《华严经》的圣地。隋唐时期是五台山佛教的鼎盛阶段,时有大寺360座,兰若无计其数,僧人恒有万余。唯识宗实际创始人窥基、律宗初祖道宣、七帝门师澄观、“开元三大士”之一的不空、为日僧圆仁解疑释惑的志远、创作五会念佛的法照、南顿北渐的无名、神英、从谂等等著名高僧,在五台山传教弘法,开辟道场,建立宗派,遂使五台山有了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净土宗、密宗、天台宗、禅宗等宗派,五台山成了中国佛教的“首府”。时有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韩国、越南、缅甸等国名留史册的僧人几百余名至五台山从事佛教文化交流,从而将五台山的华严学、禅学、文殊信仰、佛教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佛教文化艺术传到了南亚、东南亚和东亚诸国,文殊信仰成了东方各民族佛教徒的共同信仰,五台山也成了与印度灵鹫山角立相望的世界佛教圣地。
入宋之后,藏传佛教希解派传入五台山。元代诸帝崇尚佛教,尤尊喇嘛,时有元世祖的帝师、藏传佛教萨迦派五祖八思巴至五台山,从事佛教文化交流。从此,五台山就成了汉地惟一的“汉藏佛教圣地”。
明代诸帝利用佛教,化愚导顽,辅助王化,还把五台山看成了一个优抚番僧、消除边患、安定社会秩序的圣地。所以,从明成祖开始就致书邀请藏传佛教噶举派五世活佛哈立麻和文殊化身宗喀巴的弟子释迦也失至五台山朝圣,且封他俩为“大宝法王”和“大慈法王”。从此,黄教传人五台山。明朝实行了优抚番僧朝拜五台山的政策,遂使明王朝和西藏和睦相处了293年。
清朝的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认为“兴黄教,绥柔蒙藏,比万里长城还坚固”。三世章嘉国师认为,五台山是世界佛教五大圣地之一。所以,康熙、雍正、乾隆、嘉庆4帝13次至五台山优抚僧人,施恩于喇嘛,还在菩萨顶树了泐有汉满蒙藏四种文字的汉白玉四棱碑,以示他们的民族平等之心和各族人民的友好团结。正因他们优礼汉藏佛教圣地五台山,使“边民享升平之福逾二百祀”。所以,《西巡圣典》说五台山“诚中华卫藏”。五台山具有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巨大作用。
解放后,五台山佛教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文化大革命”之后,落实了党的宗教政策,僧尼相继还山,国家还拨款修复了部分寺庙,从而恢复了正常的法事活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拨乱反正,落实了以庙养庙的政策,调动了广大僧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僧人出资、集资、筹资,又修复了一批寺庙,并开展了正常的法事活动。十三届三中全会之后,贯彻落实了江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三点指示,极大地鼓舞了僧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他们一面修行,一面接待着来自六大洲53个国家和地区的僧俗游人,还积极护卫着历史文化遗产。目前,五台山有寺庙47座,其中黄庙7座,尼姑庙5座,余为青庙。冬季实际住僧千余人,夏季达3000余人。他们分别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的汉、满、蒙、藏、土、苗、朝鲜等多个民族。因此说,五台山是一个开放的文化活动基地。信仰文殊,崇奉智慧,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奉行平等不二的思想,是五台山多民族共居、团结友好的思想基础。崇奉华严,重视理论,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风,是五台山华严学的特色。五台山僧人至其他名山古刹,参学布道,其他名山古刹的僧人至五台山取经送宝,从事佛教文化交流,这是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开放性。汉藏并存,显密竞传,具有子孙庙和十方庙的模式,体现了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包容性。早在北宋时候,太平兴国寺的僧人杨五郎、释真宝率领五台山僧兵抗击辽金入侵,表现了五台山僧人爱国爱教、反抗侵略的宝贵精神。日本侵华时期,五台山僧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我们出了家,但没有出国”的旗帜,积极参加抗日战争,为打败日本军国主义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说,爱国、爱教是五台山佛教的优良传统。
……
序言
五台山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五台山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五台山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