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蒋介石秘史之沉浮--揭秘一个冲动、好色、正直的小蒋,怎样成为沉稳、精明、厚黑的“老蒋”
原价:46.00元
作者:郭宝平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512614451
字数:400000
页码:39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81kg
编辑推荐
★比小说更好看的传记,比传记更真实的历史。
★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一本书敢于这样写他!
★专家级私生活史料全析:一个冲动、好色、正直的小蒋,成为沉稳、精明、厚黑“老蒋”的秘密。
★全角度、无死角揭秘国民党高层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李宗仁争权夺势的终极真相。
★以蒋介石三次下野为主线,以大历史观为视角,以小说结合纪实的手法,带你亲历那段峥嵘岁月。
内容提要
本书以蒋介石三次下野为主线,以大历史观为视角,以小说结合纪实的手法,全角度、无死角揭秘国民党高层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李宗仁争权夺势的终极真相。
他曾经是家道中落的穷小子。曾经是急于出人头地的莽撞少年。曾经是革命失败的一代愤青。三十而立,一无所有,还流连烟花之地。他如何成为了蒋介石?
近代历史研究家郭宝平,历时十七年,只为还原最真实的蒋介石。专家级私生活史料全析:一个冲动、好色、正直的小蒋,成为沉稳、精明、厚黑“老蒋”的秘密。
目录
序 曲 乱世风云
第一章 身处底层的年青人期盼出人头地
1/身处底层又急于出人头地,只能像无头苍蝇四处乱撞
2/遇到这样一个人,此次冒险也就值得了
3/这次当“愤青”的结果出乎意料
4/ 他给人的印象是近乎循规蹈矩
5/也成了组织的人了
6/ 革命党,原来也不是想象的那么单纯
第二章 冒再大的风险也要干出些名堂来
1/在姑娘的床上酝酿大事
2/差一点效法了一次汪精卫的壮举
3/即将到手的军官资格也不要了,摇身成了敢死队员
4/先下手为强
5/耳闻目睹头面人物明争暗斗,小团长大谈忘却权位二字
6/大都督成了大哥,小大姐成了侧室
7/欢庆气氛中,产生了一个可怕的念头
8/冬夜凌晨,两个黑影轻轻撬开了紧闭的大门
9/在贼喊捉贼的喧闹声中,悄然登上了开往异国的轮船
10/革命似乎已成历史名词,大家都有了新的关注点
11/刺客的一声枪响,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轨迹
12/为摆脱通缉追捕,拿上舅母的卖地钱匆匆逃亡
第三章 跟定了人就毫不动摇地追随
1/在这艰难时期里,终于结识了崇拜已久的人
2/成了被国家通缉的首犯,又被过去的战友出卖
3/首次向领袖进言受到重视,但是行动又一次受挫
4/妻妾相伴的悠闲中,竟做了一次“绑匪”
5/暗杀又一次成功,正在策划军事行动时巡警破门而入
6/不顾接连的失败坚持干下去,又一次仓惶逃脱
7/这样的打击,犹如天塌地陷一般
第四章 双面人的三重天
1/心高气傲碰了壁,参谋长在自己的部队竟要化装潜逃
2/茫然无措之际,和两个奇人结成兄弟
3/又要革命了,大家的热情似乎不如从前了
4/有功却遭排挤,一怒之下拂袖而去
5/首次独立指挥作战,藏于水缸里面才得脱险
6/欲海挣扎军中不顺,自我评价“荒淫无度、办理无状”
7/自觉与妓女恋爱味同“嚼蜡”,对纯情少女一见钟情
8/被异国妓女轻慢,便对天真少女发起攻势
9/闺房和商业连不得意,军队生活也让他感到非所应为
10/直言不屑攀附权门,又被受轻视的感觉所折磨
11/股价、身价看涨,却萌生了出家当和尚的念头
12/事业家庭让他身心疲惫,又遭到了心仪少女的嫌弃
13/离婚、析产颇是悲壮,大东旅社里又是另一番场景
14/先见之明不被重视,商场也遇到了大挫折
15/托付后事、借款、和心上人兜风后毅然赴难
第五章 命运处于转折中
1/生死与共五十余个日夜,令领袖感动不已
2/感叹上海乃铸恶人之大洪炉,再萌解脱尘缘之念
3/为金钱所苦,又悔恨竟出贪私之言
4/决心很大行动却依然故我,令孙中山焦急万端
5/看不到转机,生出隐居自适的念头
6/不再遮遮掩掩,开始公开提条件
7/感叹天下事靠别人不行,只有靠自己
8/暗喜自己“前程发轫有望”
9/由欣喜到失望,怀着郁闷的心情而归
10/设定了检验自己受重视程度的标尺
11/受到冷落又遭遇难题,愤然负气而去
12/直言孙中山对他信不专知不深,又提出诸多强硬要求
13/自道个性如孩提,要胡汉民汪精卫为他的行止谋善策
第六章 坚持就是胜利
1/查厕所、算伙食,教育学生说吃饷就如同吸百姓汗血
2/换省长的要求满足了,要孙中山做媒的想法却落了空
3/倡言革命军人不可盲从官长,又说三民主义不能怀疑
5/商团枪械如同烫手山芋,孙中山秘嘱舍去一切赶快逃生
6/孙中山再发弃黄埔密令,并说胡汪不擅长开新局
7/黄埔学生军初试身手,旋即陷入进退两难中
8/告别领袖,慨叹艰难革命成孤愤
9/假如在此地失败,我们就一切都完了
第七章 在激愤焦劳中积蓄力量
1/刚想实施自己的计划,又有棘手难题摆在了面前
2/汪精卫一副亲受遗命的样子,他甚感其亲爱
3/密议中敲定新领袖人选
4/辗转不能成眠,旧愁未去又添心病
5/叹当局者胆怯无谋,而他则一举又获平叛胜利
6/俘虏成了党军,校长险遭狙杀
7/胡汪都在悄悄活动,他称军人不宜加入政府
8/头面人物忙于权力重组,他则激愤焦劳几乎丢命
9/躲过暗杀,却为无力左右局势愤然辞职
10/城门洞的刺客被制服,党部门口又响起了刺客枪声
第八章 机遇和战绩带来了地位和荣誉
1/每天睡不到两小时,这天终于可以安枕了
2/案情基本查清,他称明年或许自己也不在了
3/痛斥许崇智名誉扫地,一夜间解决心腹之患
4/妙招处理廖案各犯,他突遭最危险的一次暗杀
5/悟出行事贵在速决,已有一身当党国危难之感
6/打破了惠州城从未被攻克的神话
7/为防造成新军阀力辞军职,对汪夫人甚殷勤
8/无奈之下要杀身成仁
9/所到之处争瞻风采,他却自揭其“恶劣历史”
10、恨右派捣乱,极力为汪精卫和苏俄辩诬
11、耀眼的政治新星升起来了
作者介绍
郭宝平,男,河南开封人,中国人民大学求学7载,获历史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置身公门,徘徊廊署,见闻官场百态,每有打通历史之慨!业余悉心研究学术,勤于笔耕,计有论文数百篇、专著十余部面世。上世纪90年代曾经出版畅销书《蒋介石三次下野秘录》、《从孙中山到蒋介石:民国最高权力的接替与争夺》,近年出版有《当权不过如此:张居正的权力生涯》、《谋位》等,引起关注。
文摘
序言
我对蒋介石的了解,一直停留在教科书的层面,或者是一些宏大的历史叙述中,总觉得隔着一层面纱,看不真切。然而,这本书的标题,特别是那个极具冲击力的副标题——“揭秘一个冲动、好色、正直的小蒋,怎样成为沉稳、精明、厚黑的‘老蒋’”,却让我眼前一亮。这不仅仅是对历史人物的描述,更像是在揭示一个人成长的“密码”。我一直很好奇,在那个波诡云谲的年代,一个人要经历怎样的风雨,才能完成如此深刻的自我蜕变?“冲动”的他,是如何在一次次的失败和教训中学会“沉稳”的?“好色”这一标签,又是如何被他纳入到他的政治生命中,或者被他如何处理,以至于没有彻底摧毁他的事业?而“正直”和“厚黑”的结合,简直是人性中最矛盾也最吸引人的部分。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那些被掩盖的细节,去展现他年轻时的冲动和热血,去理解他所经历的那些权谋斗争和人生抉择,是如何让他逐渐披上“精明”和“厚黑”的外衣。我想知道,在他身上,“正直”是否还在,只是以一种更加隐晦的方式存在,还是说,“厚黑”已经成为了他安身立命的根本?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人性化的切入点,让我觉得,我将有机会去理解一个更真实、更立体的蒋介石,而不是那个被简单定义的历史符号。
评分我一直对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以及塑造了近现代中国格局的几位关键人物非常着迷。蒋介石这个名字,更是绕不开的一座大山。我常在想,是什么样的经历,什么样的性格特质,才让一个在早期看起来如此冲动、甚至带有几分叛逆的年轻人,最终成长为那个呼风唤雨、运筹帷幄的“老蒋”?这本书的标题立刻抓住了我的眼球——“蒋介石秘史之沉浮——揭秘一个冲动、好色、正直的小蒋,怎样成为沉稳、精明、厚黑的‘老蒋’”。光是这个副标题,就充满了戏剧性和悬念感,让人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从海量史料中抽丝剥茧,挖掘出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勾勒出这位历史巨人性格转变的全景图的。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他早年经历中的那些关键节点,比如他与孙中山、陈炯明的恩怨纠葛,他在黄埔军校的铁腕手段,以及他与宋美龄结合背后所蕴含的复杂考量。我想,这本书不会止步于简单的史实罗列,而是会尝试去理解那些事件背后的人物动机,去探究那些性格标签是如何被塑造,又如何被磨砺的。这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索,对我来说,比单纯了解历史事件更具吸引力。我渴望在书中找到关于他“冲动”与“正直”的鲜活例子,同时,也期待看到作者如何解释他身上“好色”这一备受争议的面向,以及它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政治生涯。而更重要的是,我想知道,是什么样的磨砺,让他逐渐变得“沉稳、精明、厚黑”,这些特质又是如何在后来的历史舞台上发挥作用的。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近现代史怀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购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一种“解谜”的心态。蒋介石这个人,在中国历史的版图上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记,但围绕他的争议和解读也层出不穷。从“革命者”到“独裁者”,从“民族英雄”到“失败者”,各种标签似乎都贴在他身上过。然而,最让我好奇的,还是他本人性格的演变。标题中“冲动、好色、正直”与“沉稳、精明、厚黑”的对比,简直像是一部精彩的戏剧序幕。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样的政治斗争、权力博弈,什么样的人生际遇,能够彻底改变一个人性格的核心?这本书的副标题似乎暗示了作者会从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特质光谱的两端去切入,去探究那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我希望作者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作为佐证,不仅仅是表面的行为描述,更能触及到他内心深处的挣扎、权衡和成长。例如,他是如何处理自己年轻时的冲动,又是如何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学会“精明”和“厚黑”的?“正直”这一特质又是在何种情况下被保留,或者被变形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来一种更立体、更人性的视角,去理解这位伟大的(或者说,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而不是简单地将他脸谱化。我希望通过阅读,能够对他复杂的内心世界有一个更清晰、更深刻的认知。
评分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历史人物,最关键的不是记住他做了多少大事,而是理解他为什么会这样做,他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他的性格如何影响了他的选择。蒋介石这个人,在我看来,就是中国现代史上一道极其重要的风景线,他的存在,深刻地影响了那个时代的走向。这本书的标题,特别是副标题,“揭秘一个冲动、好色、正直的小蒋,怎样成为沉稳、精明、厚黑的‘老蒋’”,简直就像一部引人入胜的心理传记。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通过史料来论证这种转变的?“冲动”和“沉稳”看似是截然相反的特质,一个年轻人身上有多少冲动是正常的,而又是多少冲动让他付出了代价,又是什么让他学会了控制?“好色”这一评价,更是增加了这本书的现实感和话题性,我想知道,这种性格上的特质,是如何与他的政治抱负纠缠在一起的?是否曾因此产生过重大的危机,又或者被他用作某种策略?而“正直”与“厚黑”的并存,更是复杂到极致。我渴望看到书中能够给出一些具体的案例,让我们看到他如何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又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手段。这本书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关于历史事件的叙述,更像是一次对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演变的深刻剖析,我期待它能够给我带来一种全新的认识。
评分说实话,提到蒋介石,脑海中总是会浮现出各种刻板印象,有时是严肃威严的领袖形象,有时又是被历史评价淹没的复杂人物。但“冲动、好色、正直”与“沉稳、精明、厚黑”这种对比,一下子就点燃了我阅读的兴趣。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枯燥的历史梳理,更像是在挖掘一个人内心成长的轨迹。我一直觉得,任何伟大的(或者说,有影响力的)人物,都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他们的性格和处事方式,一定是在无数次的经历和磨砺中逐渐塑造出来的。这本书的副标题,就好像给了我们一把钥匙,让我们去探寻蒋介石如何从一个充满年轻人的冲动,甚至某些不羁的特质,一步步蜕变成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我特别想知道,在他身上,“好色”这一方面是如何被处理的,它是他性格中的弱点,还是在某种程度上被他巧妙地利用或掩盖了?而“正直”这个特质,又是如何在他后来的“厚黑”形象中找到平衡的?我渴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生动的细节,比如他早期的一些性格爆发,以及他如何从这些经历中学习,学会控制情绪,学会权衡利弊。更重要的是,我想知道,这种“沉稳”、“精明”和“厚黑”的特质,究竟是如何在他身上生根发芽,最终成为他统治时期的重要标签的。这是一种非常吸引人的视角,让我觉得这本书能够带我看到一个更真实、更复杂、更具人性深度的蒋介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