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本:16開
編輯推薦
《佛教常識答問》——已故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的佛學專著。*全麵、*係統、*客觀、*通俗的佛教入門讀物。
《因是子佛學入門》——對於逡巡在佛學寶殿外的瞻仰者,本書指引瞭登堂入室的門徑,避免韆迴百轉之迂迴;對於已經入門的實修者,有助於彌補基礎學識之不足,堅定正信而不迷信。
《佛學指南》——太虛大師,“人間佛教”的提齣者,以改良社會、救濟國難為己任,魯迅贊為“平易近人、思想通泰”的和尚。為大眾講說佛教曆史和佛學原理,力避繁瑣,不作高深。
《學禪方便譚》——方傢分析佛教傳承,深入淺齣,簡潔易懂;大師詳解坐禪法則,細緻入微,方便體證。
內容簡介
《佛教常識答問》
這是一本“大傢小書”,趙樸初居士雖篤信佛教,精研佛理數十載,但並未虛誇強賣、美化佛教,而是以平實的語言,從文化的角度係統地介紹佛教兩韆多年的曆史源流,基本教義和發展現狀,耄耋老人,自問自答,隻為普及常識、傳播文化,心底慈悲與寬厚,躍然紙上。
《因是子佛學入門》
對於逡巡在佛學寶殿外的瞻仰者,本書指引瞭登堂入室的門徑,避免韆迴百轉之迂迴;對於已經入門的實修者,有助於彌補基礎學識之不足,堅定正信而不迷信。
《佛學指南》
本書對中國佛學的特質、宗源以及各宗代錶高僧的佛教思想作瞭詳細闡釋,並從“學史”和“學理”兩個角度論述瞭佛學曆史和佛教原理。
《學禪方便譚》
本書收入的是一代高僧白聖大師普及佛法的講義,曾多次發錶或齣版,今輯錄成一書,統名之為《學禪方便譚》。《學禪方便譚》一書兩用,既可瞭解佛學基礎知識和理論,又可學習參禪打坐、調息養心的技巧與要決,從而達到修行和延年益壽的目的。*後附錄數則曆史上有名的禪宗公案,其中一些關於“捨得”、“放下”的故事值得我們當代讀者思考和學習。
作者簡介
趙樸初(1907-2000),社會活動傢、佛教人士、書法傢、詩人、作傢。
蔣維喬(1873-1958),教育傢、哲學傢、佛學傢、養生傢。
太虛大師(1890—1947),中國近代佛教改革運動中的一位理論傢和實踐傢。
白聖大師(1904—1989),中國現代高僧,曾任世界佛教僧伽會會長。
目錄
《佛教常識答問》目錄
*一章 佛陀和佛教的創立
第二章 佛法的基本內容和佛教經籍
第三章 僧伽和佛的弟子
第四章 佛教在印度的發展、衰滅、復興
第五章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發展、演變
一、佛教的傳人和經典的翻譯
二、佛教各宗派的興起
三、少數民族地區的佛教
四、佛教對中國思想文化的影響
五、發揚人間佛教的優越性
《因是子佛學入門》目錄
自序
例言
*一章緒論
*一節什麼叫做佛學
第二節研究佛學怎麼樣下手
第三節佛學和學佛要分清楚
第二章佛教的背景和成立原因
*一節佛齣世前印度思想界
第二節佛齣世前印度的社會
第三節佛教成立的原因
第三章釋迦牟尼史略
*一節釋迦成道以前的狀況
第二節釋迦成道的時期
第三節釋迦的轉*輪
第四節釋迦的入涅槃
第四章佛教的立腳點和基本教義
*一節佛教的立腳點
第二節佛傢的教法
第五章釋迦滅度以後弟子結集遺教
*一節*一次結集
第二節第二次結集
第三節第三次結集
第四節第四次結集
第五節大乘經典的結集
第六節秘密經典的結集
第六章佛教在印度的盛衰
*一節小乘佛教的分裂
第二節大乘佛教的發展
第三節大小兩乘的分彆
第四節印度佛教的衰頹
第七章佛教傳入中國的狀況
*一節佛教東傳的時期
第二節曆代的譯經事業
第三節各宗的次第成立
第八章《大藏經》的雕刻
第一節國內雕印的《大藏經》
第二節國外雕印的大藏經
第九章佛教的研究方法
*一節佛教大體的研究
第二節佛教曆史的研究
第三節佛教教理的研究
第四節經論的研究
第十章佛傢的修行方法
*一節戒、定、慧三學
第二節禪觀
第三節念佛
第四節持咒
第十一章結論
全書的旨趣
附錄
附錄一佛教淺測
附錄二佛學大意
附錄三孔子與釋迦
附錄四五蘊大意
……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