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7841 9787121313288 9787512423756 9787111571209 9787111553564
《区块链核心算法解析》介绍了构建容错的分布式系统所需的基础技术,以及一系列允许容错的协议和算法,并且讨论一些实现了这些技术的实际系统。
《区块链核心算法解析》中的主要概念将独立成章。每一章都以一个小故事开始,从而引出该章节的内容。算法、协议和定义都将以形式化的方式描述,以便于读者理解如何实现。部分结论会在定理中予以证明,这样读者就可以明白为什么这些概念或算法是正确的,并且理解它们可以确保实现什么。其他的大部分内容将以评论的方式出现。这些评论将讨论各种各样非正式的思考,并且为后续内容做好铺垫。就算不阅读这些评论,读者们也可以掌握章节的精髓。此外,为了便于读者寻根溯源,每一章也会讨论相关技术的发展历史。
《区块链核心算法解析》将介绍不同的模型(以及模型的组合),以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区块链核心算法解析》关注的是实用的协议和系统。换句话说,我们在选择概念时,不会根据这些概念是否看起来有意思,而是根据它们是否有实际的价值。
不管怎样,希望你在本书中找到乐趣!
第1章 绪论 1
1.1 分布式系统是什么1
1.2 本书概览.2
第2章 容错问题和Paxos 算法6
2.1 客户端/服务器.6
2.2 Paxos11
延申阅读:Paxos漫谈 21
第3章 共识机制 27
3.1 两个朋友约饭局.27
3.2 共识.28
3.3 共识的不可能性.29
3.4 随机共识.36
3.5 共享硬币.41
第4章 拜占庭协定 46
4.1 有效性. 47
4.2 有多少个拜占庭节点.49
4.3 国王算法.52
4.4 "轮"数的下界.55
4.5 异步模式下的拜占庭协定算法.56
第5章 认证的协定 62
5.1 利用认证的协定.62
5.2 Zyzzyva 65
第6章 仲裁系统 81
6.1 负载和工作量82
6.2 网格仲裁系统85
6.3 容错.88
6.4 拜占庭仲裁系统(Byzantine Quorum Systems) 92
第7章 *终一致性以及比特币101
7.1 一致性、可用性,以及分区. 102
7.2 比特币104
7.3 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s)113
7.4 弱一致性.117
延伸阅读:PoW vs. BFT 123
第8章 分布式存储 128
8.1 一致性哈希(Consistent Hashing)128
8.2 **立方体网络(Hypercubic Networks)131
8.3 DHT & Churn140
推荐序一 区块链的价值实现
推荐序二 区块链,推动金融代际跃升的新力量
推荐序三 区块链技术的现实和未来
前言
第1章 区块链基础 1
1.1 交易和交易链 2
1.1.1 比特币地址 3
1.1.2 交易的本质 3
1.1.3 输入和输出 5
1.1.4 交易类型 5
1.1.5 找零地址 6
1.2 区块和区块链 8
1.2.1 区块结构 8
1.2.2 创世块 10
1.2.3 区块链原理 13
1.3 挖矿、矿池 14
1.3.1 挖矿原理与区块的产生 14
1.3.2 挖矿难度 16
1.3.3 矿池原理与商业模式 18
1.4 脚本系统 19
1.4.1 脚本特点 20
1.4.2 脚本运行过程 24
1.4.3 脚本操作码解读 25
1.4.4 脚本执行过程 26
1.5 合约应用案例 27
1.5.1 合约应用原理 28
1.5.2 示例1:提供押金证明 29
1.5.3 示例2:担保和争端调解 30
1.5.4 示例3:保证合约 30
1.5.5 示例4:使用外部状态 32
1.5.6 示例5:跨链交易 34
1.5.7 示例6:支付证明合约 35
1.5.8示例7:特定对象的快速调整(微)支付 36
1.5.9示例8:多方去中心化彩票 37
参考资料 37
第2章 区块链进阶 39
2.1 外带数据 39
2.1.1 OP_RETURN外带数据 39
2.1.2 Multi-Signatures外带数据 40
2.2 Counterparty 40
2.2.1Counterparty附生链的实现机制详解 41
2.2.2 发送 41
2.2.3 订单 42
2.2.4 发行 42
2.2.5 广播 43
2.2.6 赌约 43
2.3 挖矿算法解析 43
2.3.1 PoW挖矿算法及分析 43
2.3.2 PoS股权证明算法及分析 44
2.3.3DPoS股份授权证明算法及分析 45
2.4 Sidechains 45
2.4.1 侧链背景 45
2.4.2 技术原理 46
2.5 **新比特币技术 49
2.5.1 IBLT 49
2.5.2 隔离见证 50
2.5.3 闪电网络 51
2.5.4 RSMC 51
2.5.5 HTLC 52
参考资料 53
第3章 密码学基础 54
3.1 Hash函数 54
3.1.1 技术原理 54
3.1.2 SHA-1算法 55
3.1.3 SHA-2算法 57
3.1.4 SHA-3算法 64
3.1.5 RIPEMD160算法 65
3.2 椭圆曲线密码 66
3.2.1 椭圆曲线方程 67
3.2.2 公钥和私钥的产生算法 68
3.3 ECDSA数字签名 69
3.4 Schnorr数字签名 70
3.4.1 技术思想 70
3.4.2Schnorr与ECDSA的异同 70
3.5 Bloom f?ilter 71
3.5.1 技术原理 71
3.5.2 应用案例 72
第4章 比特币区块链开发 74
4.1 Bitcoin的编译过程 74
4.1.1 Ubuntu下的编译 74
4.1.2 Mac下的编译 75
4.1.3 Windows下的编译 76
4.2 代码剖析 77
4.2.1 主要模块 77
4.2.2 初始化和启动 79
4.2.3 P2P网络 80
4.2.4 交易和区块 89
4.2.5 脚本系统 89
4.2.6 挖矿 91
4.2.7 私钥 92
4.3 性能实战 93
4.3.1 建立私链 93
4.3.2 优化改进 96
4.4 API开发 97
4.4.1 命令行调用 97
4.4.2 RPC API调用接口 100
4.4.3 如何调用API进行开发 103
4.4.4通过命令实现区块链的查询实例 103
第5章 以太坊智能合约开发 109
5.1 以太坊 109
5.1.1 以太坊的定义 109
5.1.2 下一代区块链 109
5.1.3 以太坊虚拟机 110
5.1.4 以太坊的工作原理 110
5.2 以太坊账户管理 111
5.2.1 账户 111
5.2.2 钥匙文件 112
5.2.3 创建账号 112
5.3 更新、备份、恢复账号 115
5.3.1 更新账号 115
5.3.2 账号备份和恢复 116
5.4公有链、联盟链、私有链及网络配置 117
5.4.1 以太坊网络 117
5.4.2 公有链、私有链和联盟链 117
5.4.3 如何连接 118
5.4.4 更快地下载区块链 119
5.4.5静态节点、信任节点和启动节点 120
5.5 搭建测试网络和私有链 121
5.5.1 Modern测试网 121
5.5.2 设置本地私有测试网 121
5.6账户、交易核心概念及投注合约解析 125
5.6.1 外有账户与合约账户 125
5.6.2 什么是交易 126
5.6.3 什么是消息 126
5.6.4 什么是gas 126
5.6.5 估算交易成本 127
5.6.6 账户交互示例:投注合约 128
5.7 深入浅出智能合约 131
5.7.1 合约的定义 131
5.7.2 以太坊**语言 131
5.7.3 写合约 131
5.7.4 编译合约 132
5.7.5 创建和部署合约 134
5.7.6 与合约互动 135
5.7.7 合约元数据 136
5.7.8 测试合约和交易 137
5.8 如何部署、调用智能合约 138
5.8.1 RPC 138
5.8.2 惯例 138
5.8.3 部署合约 139
5.8.4 和智能合约互动 141
5.8.5 Web3.js 142
5.8.6 控制台 143
5.8.7 查看合约与交易 143
5.9 智能合约案例实战 143
参考资料 146
第6章 Fabric原理和实操 147
6.1 **级账本项目背景 147
6.2 Fabric简介 149
6.3 系统架构 150
6.3.1 交易 150
6.3.2 区块链数据结构 150
6.3.3 节点 151
6.4 交易背书的基本流程 155
6.4.1客户端创建交易后发送到它所选择的背书节点 156
6.4.2背书节点模拟交易,然后生成背书签名 157
6.4.3提交客户端获取交易的背书,通过排序服务广播 158
6.4.4排序服务向所有节点投递交易消息 158
6.5 背书策略 159
6.5.1 背书策略规范 159
6.5.2 交易评估与背书策略 159
6.5.3 背书策略示例 160
6.6验证总账(1.0版本之后的功能)和原始总账检查点(精简) 160
6.6.1 验证总账 160
6.6.2 原始总账检查点 161
6.7 Fabric V1.0开发者快速入门 163
6.7.1 前置条件和系统配置 163
6.7.2下载源代码,创建Fabric网络 164
6.7.3 生成配置文件 164
6.7.4使用Docker创建Fabric网络&创建/加入通道(账本) 165
6.7.5 示例合约执行过程解析 165
6.7.6 查看智能合约执行日志 166
6.7.7 手工创建和加入通道 166
6.7.8使用命令行工具部署、调用、查询智能合约 167
6.7.9 开发环境故障排除 168
6.7.10 Fabric常用的Docker命令 168
6.8 智能合约开发 169
6.8.1 智能合约的定义 169
6.8.2GO语言智能合约的开发和部署 169
6.8.3 Java智能合约的编写与部署 174
6.8.4 开发和提交代码 180
相关术语 182
附录A 国内区块链联盟介绍 184
区块链作为将颠覆未来众多传统行业、引爆新一轮资本投资热潮的新技术,不仅受到众多创业团队和资本市场的追捧,同时也获得产学研等众多领域的关注,并已被正式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青岛“链湾”区块链系列丛书由青岛区块链研究院组织该领域多位资深权威专家和一线研发人员撰写,从概念、底层架构、应用开发、行业解决方案等方面全方位揭秘区块链技术。丛书编委会成员包括北京大学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布比网络、国际大学创新联盟、点亮资本等业界权威机构。
作为青岛“链湾”区块链系列丛书的第二部,本书由布比网络一线的资深专家和工程师执笔,从区块链的技术原理入手,描述布比区块链底层架构,介绍成功应用案例以及开发指南。期望本书的出版能为有志于区块链应用开发的技术人员提供帮助。
前言
第1章 区块链技术原理
1.1 区块链和区块链技术的涵义/3
1.2 区块链的框架与特点/8
1.3 区块链的工作流程/12
1.4 区块链的核心技术与概念/14
1.5 共识机制/22
1.6 区块链的应用现状与前景/32
第2章 布比区块链底层架构
2.1 布比区块链架构及模块设计/39
2.2 布比区块链主要模块开发指南/42
2.3 布比区块链API框架设计/48
第3章 基于布比区块链架构的成功案例
3.1 数字资产发行与流通/53
3.2 互助保险/61
3.3 记录存证/65
3.4 股权登记与交易/69
3.5 供应链金融/70
第4章 布萌区块链数字资产网络开发指南
4.1 获取access_token/76
4.2 注册布萌区块链账户/77
4.3 修改布萌区块链账户/79
4.4 获取账户私钥/81
4.5 同步发行资产/85
4.6 异步发行资产/89
4.7 同步追加发行资产/93
4.8 异步追加发行资产/97
4.9 同步资产转移/100
4.10 异步资产转移/104
4.11 同步资产发放/107
4.12 异步资产发放/112
4.13 获取账户信息/116
4.14 获取交易信息/121
4.15 布萌通知接口/128
4.16 查询账户注册状态/130
4.17 查询资产发行状态/132
4.18 查询资产转移状态/133
4.19 查询资产发放状态/135
4.20 查询账户交易信息(对账接口) /136
4.21 错误码及签名算法/140
参考文献/148
这本书更像是对整个区块链技术生态的一次全面梳理,从概念的起源,到技术的发展脉络,再到未来可能的演进方向,都进行了比较宏观的阐述。在阅读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在试图勾勒出一幅区块链技术的全景图。它不仅仅关注核心算法,也涵盖了链下扩容方案、跨链技术、隐私保护等多个重要议题。书中对不同技术方案的比较和分析,让我对当前区块链技术发展中的一些核心挑战和前沿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例如,它详细介绍了闪电网络、Polkadot 等项目在解决扩容和互操作性问题上的思路,并对它们的潜在优缺点进行了讨论。这种广度上的覆盖,对于想要快速了解区块链技术整体面貌的读者来说,非常有价值。
评分终于下定决心开始啃这几本关于区块链的书籍,希望能对这个热门领域有一个系统性的了解。目前为止,我还在努力消化其中一部分内容,尤其是关于共识机制的数学模型部分,虽然有些晦涩,但每当啃下一点,都觉得自己离真相更近一步。作者在解释复杂概念时,会用很多比喻和图示,这一点我非常喜欢。比如,在讲解Merkle Tree的时候,用了像是“文件校验码”的比喻,一下子就清晰了很多。而且,他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数学公式,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入,先从最基础的散列函数开始,再到如何构建树状结构,最后才引申到它在区块链中的实际应用,比如保证交易的完整性。这种由浅入深的讲解方式,对于我这种非计算机科班出身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尤其期待接下来的章节,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DAPP)的实际开发案例,毕竟理论学得再多,最终还是要落到实践上来。目前来看,这本书在理论基础的夯实上做得相当不错,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加密算法在区块链中的应用进行了非常详尽的阐述,让我对区块链的安全基石有了全新的认识。在阅读之前,我只是模糊地知道区块链依赖加密技术,但具体是如何应用的,却知之甚少。读了之后,我才明白,从交易的签名和验证,到区块的防篡改,再到地址的生成,都离不开公钥密码学、哈希函数以及数字签名等核心加密技术。书中花了大量篇幅解释这些算法的原理,并结合实际的区块链应用场景,例如如何利用私钥生成数字签名来证明交易的发送者身份,以及如何通过公钥验证签名的有效性。同时,它还深入探讨了不同加密算法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安全性、效率和可扩展性之间的权衡。这种深入的解读,让我不再仅仅是“听说”了区块链的安全性,而是真正理解了这份安全是如何构建起来的。
评分我对这本书中关于区块链开发实战的部分非常感兴趣。作者似乎在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大量的代码示例来讲解如何构建一个简单的区块链系统。我目前正在尝试跟着书中的步骤,用某种编程语言(书中应该会指定)来实现一个包含区块生成、交易打包、链式连接和基本共识的简易区块链。这种动手实践的方式,能够让我更直观地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我期待书中能提供更丰富的案例,比如如何开发一个简单的代币、如何实现一个去中心化的投票系统,或者如何集成一些常见的区块链中间件。如果书中能提供清晰的API接口说明和详细的调试技巧,那对初学者来说会更加友好。总的来说,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从理论学习走向实际编码的跳板。
评分我最近在深入研究区块链的底层架构,特别是围绕着不同类型的节点、它们之间的通信协议以及数据同步机制。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非常扎实,深入到了很多细节。举个例子,在解释P2P网络的设计时,它不仅仅是简单地说“节点之间互相连接”,而是详细剖析了节点发现、维护连接、数据广播和验证等一系列过程。我特别关注了关于 Gossip 协议的应用,了解了它是如何高效地在分布式网络中传播信息的,以及在面对节点加入、离开等动态变化时,如何保持网络的稳定性和鲁棒性。此外,书中还花了相当大的篇幅介绍不同共识算法(如 PoW, PoS, PBFT)在实际实现中对节点能力、网络延迟以及安全性的要求,这让我对为什么不同的区块链项目会选择不同的共识机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虽然有些部分的数学推导我还在反复琢磨,但整体的逻辑链条非常清晰,让我能够一步步地理解这些底层设计背后的考量。
评分书不厚,内容稍显拼凑,适合作了解使用。
评分这三本书非常好,学习了,感觉值得购买,以后还买类似的书籍。争取成为区块链的爱好者
评分不错!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每本都不厚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非常不错的书籍,非常喜欢!
评分非常好的丛书
评分书没有问题,但是没怎么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