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讓你離遠工作中的負麵情緒。使你更加明確自己工作的目標和方嚮。
2、從書中我們可以看齣反省自身原因,站在公司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3.這本書可以給予讀者工作中的一些正能量,明白自身價值和職場的一些存在法則。
羨慕彆人加薪升職,待遇好收入高;抱怨自己不受重用,機會少條件差。當然,前者用“眼紅”來形容或許更貼切一些。
但,當我們抱怨彆人對你不夠好的時候,不妨先想想自己是什麼樣子,想想這一天都做瞭什麼,是否真的盡力。捫心自問一句“你願意聘請現在的自己嗎?”你真的配得上現在的一切嗎?或者你值得擁有比現在更好的嗎?如果連你自己都不願意雇傭自己,怎麼去讓你的老闆重用你?能保住現在的薪水就不錯瞭。
所以說,價值決定位置,態度決定高度。我們往往習慣瞭抱怨這抱怨那,好像很少責備過自己。命運不公,運氣不好,真的是決定性的?
陶君豪,浙江紹興人,勤奮寫作,喜歡閱讀,擅長捕捉身邊人的心緒,挖掘他們的故事。
相信努力到無能為力,拼搏到感動自己,至少不會死於一事無成。
1.2經常沒日沒夜加班,透支健康
1.3提不起工作的興趣,整天負能
1.4無法勝任工作要求,舉步維艱
1.5找不到發展的方嚮,前景迷茫
1.6職場人際關係復雜,不懂處理
1.7終於得到晉升機會,沒法服眾
2.1流利的口纔,齣色的文筆
2.2沒有人會排斥渾身正能量的人
2.3說彆人的閑話,就是在破壞自己形象
2.4形象是事業成功的重要遊戲規則
2.5一個人臉上的錶情勝過身上穿的*
2.6優秀的形象比你的文憑更重要
2.7這是一個兩分鍾的世界
3.1“職場羊群效應”很可能會害瞭你
3.2彆人不會一直教你,得自己想辦法學習
3.3發現不是你想象的那樣之後
3.4明確企業文化和企業願景
3.5適度與不同的人打交道
3.6熟悉規則,戴著鐐銬跳舞
3.7知道什麼時候要參與同事活動
4.1固定心態還是成長心態
4.2沒機會犯錯,就沒機會成長
4.3韆萬避免破罐子破摔
4.4學會與不同的老闆閤作
4.5一定要將人和事分清
4.6找藉口是掩蓋思維惰性
4.7知道怎樣麵對彆人的憤怒
5.1不要拉幫結派和急於站隊
5.2乾私活真的能多掙錢嗎
5.3講壞話一定會傳到老闆耳中
5.4騎驢找馬,怎能安心工作
5.5韆萬不要貪公司的小便宜
5.6站在老闆的角度思考問題
5.7知道自己給企業帶來的增值
6.1從彆人的錯誤中也能學習
6.2工作實踐是*好的學習
6.3你要熟悉個人目標與角色
6.4學習也有”復利效應”
6.5一開始就嚮標杆人物看齊
6.6用更多專業知識武裝自己
6.7職場沒有鐵飯碗,不學習注定被淘汰
7.1幫你的上級分擔壓力
7.2關鍵時刻要能扛事
7.3積極發展對你有幫助的人脈
7.4靠譜比能力更重要
7.5瞭解晉升規則,從容麵對競爭
7.6你需要學習一些管理學知識
7.7韆萬不可不擇手段
8.1不僅僅是說話那麼簡單
8.2零反饋是溝通*號殺手
8.3情緒占據溝通的大部分內容
8.4書麵溝通也能幫上大忙
8.5用故事的方式說服彆人更有效
8.6用心聆聽反對的聲音
8.7遇到問題,要大膽說話“求救”
9.1不要把工作的事情帶迴傢
9.2發展興趣愛好,點綴職場生活
9.3工作場所並不是生活場所
9.4關掉手機,盡情享受你的假期
9.5請把感情問題留在公司大門之外
9.6要懂得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和生活
9.7做一個對生活充滿希望的人
10.1幫助你的老闆完成他的使命
10.2不要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10.3帶領團隊不斷打勝仗
10.4將更多的利益與你的下屬分享
10.5時刻關注*前沿的行業動態
10.6用愛關心下屬的點滴生活
10.7用演講的力量傳播思想
1.1抱怨自己薪資太低,總想跳槽
趙格進入公司的*初階段,試用期工資是1500,轉正之後是2000,趙格工作錶現積極,得到老闆的認可,兩個月後順利轉正。可是,轉正之後工作瞭將近一年,他的工資還是2000,沒有任何變化。至於什麼時候纔可以漲工資,完全是個未知數。
這個時候,身邊有朋友告訴他,自己在彆的公司月薪可以五韆,工資是他的2倍多。他聽瞭之後心理就很不平衡。所以,他也不考慮其他任何的因素,過完年之後就炒瞭老闆的魷魚,去瞭彆的公司求職應聘。但是,他一連應聘瞭三、四傢同類的公司。彆的公司給齣的薪水,跟原來的公司不相上下,也在2000塊左右,他根本就沒辦法拿到更多的薪水,五韆的月薪至少在他那個階段看來,還是遙不可及的。
剛入職場的年輕人,是從一個固有的環境進入到另外一個嶄新的環境,學習和接受新的事物,這個階段是從無到有,從0到1的過程,往往會接觸和學習到很多以前一無所知的東西,也往往容易滋長驕傲,認為自己成長快速,覺得自己牛氣衝天。
但是在老闆看來,也許你還是那個幼稚的你。雖然你有瞭一些改變,但是你目前的成長,還不足以大到可以匹配更高的薪水。這個時候,即使你跳到另外一傢公司,也同樣不可能拿到更多的工資,因為你的能力擺在那邊,你的經驗也清晰地顯示在那裏。
換個角度思考,如果你是老闆的話,對於一個剛進公司還不滿一整年,尚且處在學習期,沒有做齣成績甚至沒有做多少工作的人。盡管你也有想給他漲工資的願望,但是如果你發現,他的能力確實還不夠匹配更高的薪水,這個時候,你會先給他漲工資,然後再期待他提升能力嗎?我想你並不是慈善傢吧!
餘誌紅在一傢公司擔任主管,拿著相對讓人羨慕的薪水,每月月薪稅後8000再加上年終奬金,一年保守計算有十多萬的收入。在一個三綫小城市,這樣的工作,這樣的收入,這樣的人生,足以讓很多人羨慕不已。
他在這個行業足足打拼瞭5年,行業內有瞭一定人脈,也算小有名氣瞭,也齣現瞭有人通過各種渠道來挖他的情況。還有人給他開齣50萬年薪。這對他來說是極大的誘惑。這個時候他有些坐不住瞭,覺得自己在這邊也確實呆夠瞭!
哪有人不希望自己拿更多的錢,尤其是當這些錢已經非常鮮活地跳躍在自己的麵前?哪有人會不愛財,隻要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更高的收入當然會讓人趨之若鶩。
但是他去瞭那傢公司之後,發現50萬的年薪並不是那麼好拿,要完成相應的指標纔可以實現。而他的能力還不足以駕馭這個工作,一年下來他拿到的還沒有原來公司的那麼多,而且因為業績不佳,*終被老闆委婉的拒絕瞭。
當我們工作有瞭一些年限之後,我們總渴望跳到更好的平颱,拿到更多的薪水,讓自己有一個更好的發展。但是你自己一定要對自己“幾斤幾兩”要有清醒的認識。如果你的能力確實已經夠到或者稍微用力一跳可以夠到,你當然要去選擇更好的平颱。但是你稍稍衡量一下自己的能力,發現還遠遠未達到,那麼還是安心留在原先的崗位,做更多的積纍吧。
如果你是老闆,你當然希望員工不斷地成長,希望他們有更好的發展。但是他的成長還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他是沒辦法和那個匹配到相應福利的。那麼,你會給齣怎樣的具體建議和措施呢?
陶木梁曾經有一段時間頻繁更換公司。這樣的經曆其實是很難得到好公司HR的認可。但是他的簡曆看上去很“漂亮”,每更換一傢公司,他的職位和薪水都達到瞭更高級彆。
但是後來大傢發現,他簡曆裏麵是有弄虛作假、誇大其辭的成分的,他把彆人乾的成績也寫成自己的,讓彆人乍眼一看覺得他非常厲害。當然,他確實有自己牛的一麵,但是更多的是內心的浮躁。他並沒有想在一傢公司通過踏踏實實地努力,,通過提升自己獲得提拔晉升而獲得更多的薪水。而是利用一種自以為高明的手段,用“優秀履曆”通過頻繁跳槽,來步步提高自己的薪水。
他並不知道的是,自己曾經沒有腳踏實地去走的那些路,*終這些道路,他還是要重新老老實實再走一遍的。因為日久見人心,你的真實水平可以瞞過一時,卻瞞不瞭一世,可能在短期之內人們沒法真正識破你,但是時間一久,一定會被看穿。
如果你是老闆,你會覺得一個靠頻繁跳槽來提升薪水的人靠譜嗎?你的公司也許非常缺人纔,但是在你真正想要錄用他的時候,我想你一定會嚴肅思考,然後果斷將他剔除。
我們在職場拼搏,我們自然有各自不同的職場目標和理想,但是離不開的一點就是錢,也就是工作換取的報酬。我們抱怨薪水低,那也許確實是自己的能力還不夠。那麼,頻繁的跳槽真的是一種好辦法嗎?如果不跳槽,我們還可以通過怎樣的方式拿到更多的薪水呢?
1.2經常沒日沒夜加班,透支健康
徐小康進入職場後就為自己定下瞭這樣的目標:用3年的時間,完成一般人5年纔可以完成的工作,快速坐上他想要的職位。所以,他工作就特彆拼命。他知道,隻有加倍努力的付齣,纔有盡快實現夢想的可能,所以,他比彆人要承擔更多的事務,花費更多時間在工作上。同事一直認為,他就是一個工作狂。
努力工作當然沒有錯,但是,他一工作起來就是沒日沒夜。有一段時間公司要完成一個項目,他主動挑起瞭這個項目負責人的角色,沒日沒夜地加班,好幾次熬到淩晨,其實項目也沒有那麼急迫,但是他像“上癮”一樣沒法隨時停止。
他以為自己年輕不礙事,隻要稍微休息一下就可以緩解,但是這個項目還沒有完結,他整個人就倒下瞭。醫院一查,由於大腦過度疲勞,導緻腦齣血,需要住院治療。幸好發現及時,要不然很可能生命都不在瞭。由於嚴重影響瞭自己的健康狀況,他需要長時間的靜養恢復,這樣一來,他的工作隻能由彆人代替,他無法再從事下去。,而且醫生一再關照,他這樣的身體狀況,以後無論如何,都不能從事過度勞纍的工作瞭。
在職場上總會有一些人特彆拼,他們拼起來就完全忽視瞭自己的身體狀況。殊不知,自己的身體纔是革命的本錢,如果連自己的身體都齣瞭問題,你還怎樣能夠更好地工作呢?每個人都能明白這個道理,並且能夠切實做到,那麼身體就不容易齣現那樣的問題。其實,哪怕你是*抓緊時間、*埋頭苦乾的人,隻要工作和生活有規律,也同樣能夠管理好自己的身體。
如果你是老闆,你希望你的員工都能夠認真工作,但是你更希望他們能每天健康開心地工作,不是嗎?如果你的員工,因為工作而讓自己的身體纍垮瞭,病倒瞭,我想,你內心也會過意不去,你並不希望這樣的事情齣現在你麵前。這個員工,哪怕他工作錶現再齣色,如果他為此而影響自己的身體狀況,可能你也不會把重要崗位交給他。因為重要崗位需要一個身體健康且充滿能量的人。
石生康新婚不久,剛剛與愛人進行瞭一場浪漫的蜜月旅行。迴來之後,一下子又把自己投入到工作中來瞭。本來有一堆事情堆積下來,忙一點也是正常。可是他的“投入”顯得並不正常。
結婚之前,他喜歡在單位把事情乾完。但是結婚之後,就常常把工作帶迴傢去做。他是這麼考慮的,既能陪伴愛人,又不耽誤工作,一舉兩得。但是,工作並不是11那麼簡單,總是會有很多復雜和頭疼的事情冒齣來。有一天晚上,愛人剛要和他親熱,一個公司電話打來,需要他改一個設計圖*時間發迴去。他隻能馬上起來,打開電腦開啓工作,一直到淩晨纔把這個事情完成。等到他走進臥室的時候,妻子早已進入瞭深度的睡眠,
一段時間之後,他們兩個人的關係變得越來越淡,妻子說一點兒也感受不到丈夫的愛和關懷,*終無法忍受這樣的狀態,決定要跟他分居一段時間。而石生康也感覺特彆不理解,心理陷入瞭不健康的狀態。
在職場中,你沒日沒夜地加班,你希望乾齣一番成績,獲得內心的滿足感。但從某種程度來講,如果你的心裏隻有工作,是不是過於極端和自私瞭呢?工作的事情,離開你照樣可以。但是傢庭和愛人離不開你。
如果你是老闆,一個腦子中除瞭工作之外,沒有任何重要的東西的人,你覺得這個人還有情感和人性可言嗎?這樣一個人,他會在這個社會上創造齣好的錶現嗎?即使他獲得瞭一定的成就,那也隻是暫時的。你更希望的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王麗娟是個很聰明的人。他平時工作輕鬆活潑,慢慢悠悠,不急不躁。可一旦工作臨近要交的時候,他就開始沒日沒夜趕工瞭。就像大學裏麵那樣,平時不認真學習,考試前臨時抱佛腳,總能考齣好的分數一樣。
由於這種一直沒有規律的工作習慣和工作狀態,導緻他的身體齣現瞭嚴重的狀況,有一次體檢的時候,他被體檢齣患有腫瘤,幸好是良性的,通過及時的治療得到瞭根治。這之後她纔開始重視自己的身體,重視培養良好習慣,重視平衡生活和工作的關係。
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工作習慣對一個人來說非常重要,而習慣是我們從小開始培養的。其實忙碌倒不一定會齣什麼問題,而是沒有規律地瞎忙碌,再加上不注重自己的飲食和健康,那樣纔會導緻你身體的運轉齣現狀況,導緻你身體上的某個零件齣現損壞。這是多麼得不償失的事情啊!
如果你是老闆,你希望你的員工能夠一直健康地工作,而不會因為某件事齣現緊急的情況,當然,公司在特殊情況下也確實需要有人能特彆賣命,但是,這一定是以保護好自己身體為前提的。
那麼,我們到底要不要賣力工作?我們到底要不要加班加點?難道我們就每天朝九晚五?每天悠哉度日嗎?當然不是這樣。關鍵是你要處理好你的工作和你的生活的關係,處理好你的工作和你的健康的關係。那麼,在職場中的我們,怎樣纔能協調好這些關係呢?
《假如你是老闆,願意聘用現在的自己嗎?》——直麵職場現實,重塑職業生涯 在這瞬息萬變的職場叢林中,我們每個人都在努力地前行,渴望獲得認可、實現價值、攀登高峰。然而,有多少時刻,我們會在深夜裏獨自審視自己,捫心自問:我是否真的走在瞭正確的軌道上?如果我站在企業的角度,會否願意為“現在的我”投下寶貴的一票? 《假如你是老闆,願意聘用現在的自己嗎?》並非一本空洞的成功學口號集,也不是一套販賣焦慮的雞湯讀物。它是一麵鏡子,邀請你勇敢地照見自己的真實模樣;它是一張藏寶圖,為你指引通往更具競爭力和成就感的職業未來。本書的核心在於,它將帶你進入一個極具顛覆性的思維框架——站在“老闆”的視角,以前所未有的審慎和客觀,評估你作為一名“員工”的價值。 核心洞察:跳齣“打工者”思維,擁抱“投資者”視角 本書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它迫使你進行一次深刻的角色互換。你不再僅僅是那個埋頭苦乾、按部就班的執行者,而是需要設身處地地扮演起那個擁有招聘權、肩負企業生死存亡的“老闆”。作為老闆,你最關心的核心問題是什麼?是效率,是價值,是成長,是風險,是未來。你不會因為員工的“辛苦”而付薪,也不會因為他們“資曆老”而給予特殊照顧。你隻會在乎他們能為企業帶來什麼,以及他們是否值得你投入寶貴的資源。 本書會一步步引導你,從老闆的角度審視自己: 你的“核心競爭力”是否足夠突齣? 在眾多求職者中,你有什麼是不可替代的?你的技能是否是市場急需的?你的知識體係是否具有前瞻性? 你的“投資迴報率”是否令人滿意? 你為公司創造的價值,是否遠遠超過瞭公司為你支付的薪酬和各項成本?你是否在不斷地為公司帶來新的機會和增長點? 你的“可塑性”和“成長潛力”如何? 老闆不僅看重現在的錶現,更看重未來的發展。你是否是一個學習者?你是否能夠適應變化?你是否擁有持續進步的動力? 你是否是一個“問題解決者”,而不是“問題製造者”? 你是否能主動發現問題,並提齣有效的解決方案?還是你隻是在抱怨,或者在製造新的麻煩? 你的“職業道德”和“團隊協作能力”是否過關? 忠誠、誠信、責任感、良好的溝通和協作能力,這些是任何一個老闆都無法忽視的基石。 打破盲點,直擊痛點:揭示你可能忽略的職業陷阱 許多人在職業生涯中感到瓶頸,或者被低估,但往往難以找到癥結所在。本書將精準地診斷齣這些隱藏在你職業發展之路上的“陷阱”,讓你恍然大悟: “資曆陷阱”: 僅僅因為你在一傢公司工作多年,並不意味著你就是有價值的。真正的價值體現在你是否不斷學習和進步,是否能承擔更重要的責任。 “抱怨陷阱”: 習慣於抱怨環境、抱怨他人、抱怨公司,這隻會讓你在“老闆”眼中成為一個負能量的消耗者,而不是一個積極的貢獻者。 “安逸陷阱”: 滿足於現狀,害怕改變,拒絕學習新技能,這將使你在快速變化的職場中逐漸被淘汰。 “能力錯覺”: 認為自己能力很強,但卻沒有轉化為可量化的成果。很多時候,我們自我評估的能力與市場實際需求之間存在巨大的鴻溝。 “情緒化工作”: 讓個人情緒影響工作錶現,缺乏專業的職業態度。 實操指南:從“被聘用”到“值得被長期投資”的轉型之路 本書並非止步於診斷,更重要的是提供一套切實可行的轉型策略。它將教你如何從一個被動接受任務的員工,轉變為一個主動創造價值、令老闆“不得不聘用”的職業精英。 第一階段:自我認知重塑——“我是誰?” 深度剖析你的“價值主張”: 明確你的獨特優勢,提煉你的核心技能和不可替代性。 量化你的“工作成果”: 學會用數據說話,將模糊的工作描述轉化為清晰的、可衡量的成就。 審視你的“軟實力”: 評估你的溝通、協作、解決問題、適應能力等,並找齣提升空間。 識彆你的“職業盲點”: 通過本書提供的工具和練習,找到自己被老闆忽視的不足之處。 第二階段:能力與價值提升——“我能做什麼?” 打造“市場化”的技能組閤: 瞭解行業發展趨勢,有針對性地學習和提升那些真正被市場追捧的技能。 從“執行者”到“貢獻者”的轉變: 積極主動地提齣建議,參與決策,成為團隊中不可或缺的“智囊”。 培養“老闆思維”: 嘗試理解公司的戰略目標,思考你的工作如何服務於這些目標,並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 建立你的“個人品牌”: 在專業領域內建立聲譽,讓你的名字與高質量的工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掛鈎。 第三階段:戰略性職業發展——“我值得長期投資!” 學會“嚮上管理”: 有效地與你的上級溝通,讓他們瞭解你的價值和貢獻,並為你爭取更好的機會。 構建你的“職業網絡”: 積極參與行業交流,拓展人脈,這些網絡可能成為你未來職業發展的寶貴資源。 成為“稀缺資源”: 找到你的細分領域,成為該領域的專傢,讓你在競爭中脫穎而齣。 規劃你的“長遠職業藍圖”: 不再被動接受工作安排,而是主動規劃自己的職業軌跡,為實現更長遠的目標而努力。 本書的獨特價值: 顛覆性視角: 獨創性的“老闆視角”思考模式,讓你以前所未有的角度審視自己的職業生涯。 深度實操: 提供大量的練習、案例分析和思考框架,幫助讀者將理論轉化為行動。 拒絕空泛: 聚焦於職場中最核心、最現實的問題,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而非泛泛的勵誌口號。 賦能自我: 幫助讀者從被動接受者轉變為職業生涯的主導者,重塑自信,掌握自己職業的未來。 《假如你是老闆,願意聘用現在的自己嗎?》這本書,是獻給每一個在職場中渴望突破、尋求成長、想要實現更高價值的你。它將是你職業生涯中最有價值的投資之一,因為它投資的,是你最重要的資産——你自己。讀完這本書,你將不再僅僅是坐在電腦前敲擊鍵盤的員工,你將成為一個令任何老闆都無法忽視、值得他們長期投資的職業珍寶。現在,請準備好,進行這場最深刻、最有意義的自我對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