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克莱儿的透明水彩画画课 | 作者 | 克莱儿 |
| 定价 | 48.00元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22276070 | 出版日期 | 2016-10-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轻柔的笔触、细腻的线条、温暖的色调、疗愈心情的画作,让人对克莱儿的水彩作品总能一见就无法忘怀。以前学校中刻板的课程印象,立刻被修正成对水彩美好的想象。 在历经两本个人出版的绘本及多本插画作品后,克莱儿首度出版透明水彩教学书,与读者分享水彩绘画技巧、纸艺diy设计、创作历程…… 本书除了入门者一定要了解的基本道具、调色、运笔等技巧及知识介绍,书上的图画作品也有教学步骤,除此更将平面画作diy成立体的纸艺杂货,让作品与生活结合变成赏心悦目的存在。 就从现在开始,将旅行所见、败家所得、美味点心、鲜绿花草……全都作为所有灵感来源,一起画下。让这么美的水彩魔法,在你笔下实现! |
| 作者简介 | |
| 本名:郑雅文 1973年生.台南人 现居台北。 因为喜欢画画, 所以决定离开十年多一点的上班族生活, 走在自己的路上,做自己喜欢的事。 想送孩子一份特别的礼物, 将生活中的小感动,旅行中一页页的风景, 用水彩笔一笔一笔慢慢封存进去小书里。 2011 深秋「森林里的旋转木马」独立发行 2012 盛夏「森林里的甜点屋」独立发行 2012 深秋 Claire's studio「little forest」诞生 2013 初秋 童书插画「香草金鱼窝」 2014 初春 童书插画「小东西2」之小盆栽 |
| 目录 | |
| Chapter 1 与水彩变成好朋友 水彩的工具10 调色的练习曲16 Chapter 2 关于巴黎旅行的回忆 巴黎 小衣裳36 南法 小鞋子48 南法 迷人小配件56 我的 巴黎小衣柜62 Chapter 3 把回忆画进小胖卡 幸福 面包时光70 巴黎 小甜点76 南法杂货市集86 我的 南法小胖卡96 Chapter 4 秋天 多肉与果实 多肉植物小图鉴106 多肉小盆栽114 森林里的果实派对122 Chapter 5 森林小绘本 小绘本的诞生132 STORY A Bon-Bon 小熊的奇幻旅程134 STORY B Polly 小兔子的魔法果酱屋140 故事的结局146 绘本封面的设计152 动手做一本小绘本154 克莱儿的工作室 158 |
| 编辑推荐 | |
| 透过一种简单的方式,看见生活中的细节,并用水彩记录下那份美好与感动 和克莱儿一样 体验透明水彩所带来简简单单的快乐 |
| 文摘 | |
| |
| 序言 | |
阅读《克莱儿的透明水彩画画课》的过程,与其说是在学习绘画技巧,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我被作者对水彩艺术的热爱和执着所打动。书中没有生硬的理论说教,而是充满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点滴感悟和实践经验。比如,关于“耐心”的阐述,我深有体会。水彩画需要等待颜料干燥,需要层层叠加,急于求成只会适得其反。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这种“等待”的艺术转化成一种享受,一种与画面共同生长的过程。这让我意识到,绘画不仅仅是技术活,更是一种心境的修炼。我一直以来在绘画中都显得有些浮躁,总是希望快速完成,忽略了中间的微妙变化。这本书的引导,让我开始放慢脚步,去感受笔触在纸上的游走,去体会色彩在水中渐变的美妙。这种心境的转变,对我在其他领域的学习和生活,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评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情感投入”的论述。作者认为,一幅好的水彩画,不仅仅是技巧的体现,更是作者情感的流露。她鼓励读者在绘画过程中,用心去感受所描绘的对象,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例如,在画一朵花时,不仅仅是描绘它的形状和色彩,更要去感受它在阳光下的娇艳,去体会它盛开时的生命力,去想象它在风中摇曳的姿态。这种情感的投入,能够让画面充满生命力和感染力,让观者产生共鸣。我过去画画,更多的是一种机械的模仿,缺乏情感的连接。这本书的引导,让我开始尝试去“爱”我的画作,去感受它在我的笔下诞生时的喜悦。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自然,仿佛一位老朋友在和你分享绘画的乐趣。作者在叙述过程中,时常穿插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和感悟,让整个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一点也不枯燥。我记得其中一段关于“偶然的惊喜”的描述,作者分享了自己一次因为手抖而产生的意外晕染,却因此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创作灵感。这让我意识到,在水彩画的创作中,有时候放慢脚步,拥抱“不完美”,反而能带来更多的惊喜。我过去一直追求画面的完美无瑕,反而因此失去了很多创作的自由和乐趣。这本书让我明白,艺术的魅力在于它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而这些“偶然”正是构成这种独特性的一部分。
评分收到这本《克莱儿的透明水彩画画课》,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色彩斑斓世界的大门。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散发着一种清澈、宁静的气息,那淡淡的蓝色调和纸张的触感,预示着一场温柔的绘画之旅即将展开。我一直以来都对水彩画情有独钟,那种颜料在水中晕染开来,层层叠叠,光影交错的曼妙,总是让我着迷。然而,实际操作起来,却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画出的色彩总是显得厚重、沉闷,缺乏透明感,更别提捕捉那种灵动飘逸的光泽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像久旱逢甘霖,恰好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从目录就可以看出,它并非泛泛而谈,而是有条不紊地引导读者,从最基础的工具选择,到如何调出丰富细腻的色彩,再到如何运用不同的水彩技法来表现不同的物象,环环相扣,逻辑清晰。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透明感”的讲解,这是我一直以来最想攻克的难关。希望它能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让我也能画出那种晶莹剔透、富有生命力的水彩作品。这本书的包装也很用心,收到时完好无损,纸质也很好,翻阅起来感觉很舒适。
评分《克莱儿的透明水彩画画课》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对“留白”的深刻理解和运用。在很多绘画教程中,留白往往被视为一种技法,而在这本书中,留白被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作者认为,留白不仅仅是空白的空间,更是画面的呼吸,是引导观众视线、激发想象力的重要元素。我之前总是习惯将画面填满,觉得这样才显得充实,但现在看来,这种做法恰恰剥夺了画面本应有的灵动和意境。书中展示了大量运用留白的范例,那些看似简单的留白,却能让画面瞬间拥有深度和层次感,让观者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我迫不及待地想将这种理念运用到我的实践中,尝试在画面中留出更多“呼吸”的空间,让我的作品更加富有生命力。
评分我特别欣赏这本书在技法讲解上的细致入微。书中对于“湿画法”和“干画法”的区分,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如何灵活运用这两种技法的阐释,都非常清晰明了。比如,作者在讲解如何表现水珠和露珠时,就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湿中湿”的技法,让颜料自然晕染,呈现出晶莹剔透的效果。而在描绘植物的叶脉时,又会运用“干画法”,用细致的笔触勾勒出清晰的线条。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并且能够很快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书中大量的步骤图解,更是为我提供了直观的参考,让我能够清楚地看到每一步的色彩变化和笔触运用,极大地减少了我的摸索时间。
评分总而言之,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绘画技巧的提升,更是一种对艺术的全新认知和对生活的热爱。它让我明白,水彩画的魅力在于它的清澈、透明和灵动,在于它能够捕捉转瞬即逝的光影和细腻的情感。书中那些充满智慧的讲解,和精美绝伦的范例,都让我受益匪浅。我非常庆幸能够遇见这本书,它点亮了我对水彩画的热情,也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艺术世界的大门。我将带着这份热情和感悟,继续我的水彩绘画之旅,尝试创作出更多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作品。这本书,绝对是我绘画道路上的一盏指路明灯。
评分《克莱儿的透明水彩画画课》对于“构图”的讲解,也给我带来了全新的启发。以往我总觉得构图是一件非常抽象和难以把握的事情,但书中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将复杂的构图原理变得浅显易懂。作者不仅讲解了经典的构图法则,如三分法、黄金分割等,更重要的是,她引导读者去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画面,去体会画面中元素的排布和视觉引导的作用。我开始学会从“点、线、面”的角度去分析一幅画,去思考为什么某些画面会让人感到舒服,而另一些则会显得杂乱无章。这种观察和分析能力的提升,不仅体现在绘画上,也让我对生活中的各种视觉信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翻阅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绘画教程,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循善诱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倾囊相授。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光”的描绘,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生动地讲解了如何观察和表现光线在不同材质表面的反射、折射和漫射。这一点对于提升水彩画的质感至关重要。我曾尝试画静物,但总是觉得画面缺乏立体感和生命力,光影的处理显得生硬而刻意。而这本书中,作者将光影的捕捉分解成一步一步的操作,从最初的亮部、暗部划分,到中间调的过渡,再到高光的处理,都进行了细致的讲解。我甚至觉得,即使不去动手画,仅仅是阅读这些关于光影的论述,也能极大地启发我对现实世界中光影变化的感知能力。这种由内而外的提升,才是学习艺术的真正意义所在。书中那些精美的插图,更是让人赏心悦目,每一幅都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充满了灵气和艺术感染力。
评分这本书的设计真的非常人性化,每一个章节的划分都恰到好处,过渡自然流畅。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色彩的情感表达”的部分。作者并没有将色彩简单地归类为冷暖、明暗,而是深入探讨了色彩所能传递的情绪和氛围。例如,如何用偏冷的蓝色调来营造宁静祥和的画面,又如何用热情洋溢的暖色调来表现活力和喜悦。这让我意识到,绘画不仅仅是形似,更是神似。色彩不再是简单的填充,而是承载情感的载体。我过去画画,总是过于关注物体的形状和轮廓,而忽略了色彩本身所能带来的情感冲击力。这本书让我豁然开朗,原来同样的物体,用不同的色彩搭配,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意境。这对我今后的创作,将会有极大的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