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臨床護理技術規範(基礎篇)第二版 彭剛藝 劉雪琴 第2版 廣東科技

正版 臨床護理技術規範(基礎篇)第二版 彭剛藝 劉雪琴 第2版 廣東科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臨床護理技術規範
  • 基礎護理
  • 護理技能
  • 彭剛藝
  • 劉雪琴
  • 第二版
  • 廣東科技
  • 護理學
  • 教材
  • 規範化操作
  • 臨床實踐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百媚韆嬌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廣東科技齣版社
ISBN:9787535944047
商品編碼:13854514234
包裝:平裝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3-03-20
套裝數量:1

具體描述

臨床護理技術規範 基礎篇 第二版 彭剛藝 劉雪琴 第2版 廣東科技

主 編:彭剛藝,劉雪琴

書 號:9787535958204

開 本:16

頁 數:524

字 數:650韆字

齣版日:2013-3-20

定 價:60.00元

 

 

內容簡介

《臨床護理技術規範(基礎篇)》內容豐富,凡是臨床護理所需所及,都納入本書範圍。全書共12個章節,涵蓋瞭189項護理技術(包括護理評估和護理措施)。每項護理措施都包含【概述】、【護理目標】、【護理重點步驟】、【護理結局】、【相關鏈接】、【操作流程及要點說明】等六個部分。前五部分用文字,後一部分用流程圖,文字和圖錶可分彆指導不同級彆、年資的護士,簡單明瞭、邏輯性強、有針對性。本書還跟蹤專業發展前沿,通過【相關鏈接】,詳細介紹瞭與某項技術相關的**進展,如靜脈輸液港、聲門下吸引、密閉式吸痰等。在內容上,本書采用瞭近5年國內外**研究和臨床應用成果,引用的著作、論文、資料等參考文獻,已在每章後列齣。

《臨床護理技術規範(基礎篇)》第二版緊密結閤臨床實際需要,具有係統性、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和操作性等特點,既可作為護士崗前培訓、護士規範化培訓和“三基三嚴”訓練的教材,也是護士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標準、工具書和指南,還是實施護理質量管理,評價護士專業技術能力的依據。

目錄預覽

第一章 臨床護理原則 1

第一節 臨床護理基本原則 1

第二節 護理技術操作基本原則 1

第三節 無菌技術操作原則 2

第二章 護理評估 3

第一節 護理評估原則 3

第二節 生命體徵評估 4

一、體溫測量與評估 4

二、皮溫測量與評估 7

三、新生兒體溫調節與評估 9

四、脈搏測量與評估 11

五、呼吸測量與評估 14

六、無創血壓測量與評估 17

七、有創動脈血壓測量與評估 20

八、中心靜脈壓監測與評估 23

第三節 循環功能評估 25

一、心髒泵血效果評估 25

二、循環狀況評估 26

三、組織灌注評估 27

第四節 呼吸功能評估 28

一、氣道通暢狀況評估 28

二、通氣功能評估 29

三、換氣功能評估 31

第五節 神經功能評估 35

一、瞳孔評估 35

二、意識狀態評估 37

三、吞咽狀態評估 40

四、神經狀態監測與評估 41

第六節 感覺功能評估 43

一、視覺功能評估 43

二、聽覺功能評估 45

三、本體感覺評估 46

四、皮膚感覺評估 47

第七節 電解質∕酸堿∕體液平衡評估 48

一、電解質平衡評估 48

二、酸堿平衡評估 50

三、體液平衡評估 51

第八節 進食功能及營養狀態評估 54

一、進食功能評估 54

二、消化吸收功能評估 56

三、體重評估 58

四、體質指數(BMI)評估 59

五、血糖監測與評估 61

六、營養狀態評估 64

第九節 排泄功能評估 66

一、排便及排便自製力評估 66

二、排尿及排尿自製力評估 68

三、簡易膀胱容量和壓力測定 70

四、膀胱殘餘尿量測定 73

五、尿墊試驗 75

第十節 皮膚黏膜評估 77

一、皮膚評估 77

二、口腔衛生評估 78

第十一節 自理能力與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估 81

一、基本生活活動能力(BADL)評估 81

二、輔助生活活動能力(IADL)評估 85

第十二節 心理社會問題評估 87

一、認知能力評估 87

二、焦慮水平評估 89

三、抑鬱水平評估 91

四、傢庭與居住環境評估 93

參考文獻 95

第三章 患者入院/轉床(院)/齣院/臨終/死亡護理 96

第一節 入院 96

第二節 住院場所變更 98

一、轉床/轉科 98

二、轉院 99

第三節 齣院 101

第四節 齣院後延續護理與長期護理 102

第五節 臨終護理 104

第六節 死亡護理 106

參考文獻 107

第四章 醫學檢查與標本采集 108

第一節 住院患者醫學檢查原則 108

一、住院患者醫學檢查的一般原則 108

二、標本采集的原則 108

第二節 血液標本采集 109

一、靜脈血標本 109

二、動脈血標本 113

三、輸(配)血標本 117

四、血培養標本 117

五、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標本 119

六、血藥濃度標本 122

第三節 尿標本采集 123

一、尿常規標本 123

二、尿培養標本 127

三、計時尿標本 130

第四節 糞便標本采集 133

一、糞便常規及隱血標本 133

二、糞便培養標本 135

三、寄生蟲及蟲卵標本 136

第五節 呼吸道培養標本采集 137

一、痰標本 138

二、鼻咽拭標本 141

參考文獻 142

第五章 支持生理功能的護理 143

第一節 限製/活動的護理 143

一、臥床護理的基本原則 143

二、身體約束 144

三、安全運送(搬運/運送) 147

四、活動/運動管理 152

第二節 臥位護理 156

一、臥位護理基本原則 156

二、常用臥位護理 156

三、更換臥位的護理 175

第三節 飲食營養護理 182

一、協助患者進食/喂食 182

二、吞咽(攝食)障礙管理 184

三、腸道管喂飲食 186

四、全胃腸外營養 189

五、體重管理 190

第四節 排泄護理 192

一、灌腸術 192

二、腹瀉護理 195

三、大便失禁護理 197

四、排便管理 198

五、排便訓練 199

六、人工取便術 201

七、肛管排氣法 202

八、尿瀦留護理 203

九、尿失禁護理 204

十、誘導排尿 205

十一、排尿習慣訓練 206

十二、膀胱訓練 207

十三、清潔間歇性導尿術 208

第五節 個人衛生/清潔/自理 212

一、口腔護理 212

二、床上擦浴與局部應用霜劑 217

三、頭發清潔與床上洗頭/梳頭 219

四、會陰擦洗與護理 221

五、協助患者更衣 223

六、臥床患者更換床單 225

第六節 舒適護理 227

一、舒適環境管理 227

二、疼痛管理 228

三、睡眠管理 239

參考文獻 240

第六章 支持內環境穩定的護理 242

第一節 體溫管理 242

一、發熱護理 242

二、低體溫護理 244

三、體溫調節(手術中) 246

第二節 電解質酸堿管理 247

一、電解質管理 247

二、酸堿平衡管理 250

三、體液監測與管理 252

第三節 循環係統管理 254

一、增強心髒泵血功能監測與管理 254

二、心律失常監測與管理 256

三、休剋管理 257

四、齣血預防與控製 259

五、血栓預防與管理 260

六、高低血容量管理 262

七、心血管係統藥物管理 263

第四節 呼吸係統管理 265

一、氣道通暢管理 265

二、氣道分泌物清除 266

三、協助通氣 275

四、氧療 275

五、人工氣道管理 279

六、機械通氣管理 288

第五節 神經係統管理 292

一、顱內壓監測與管理 292

二、神經係統監測與管理 293

三、腦水腫管理 294

六節 皮膚護理 296

一、皮膚護理原則 296

二、手術切口護理 296

三、傷口護理 297

四、腸造口護理 301

參考文獻 303

第七章 給藥法 305

第一節 給藥原則 305

第二節 安全注射原則 305

第三節 給藥途徑 306

一、口服給藥法 306

二、吸入給藥法 308

三、肌內和皮下注射術 310

四、皮內注射術(藥物過敏試驗) 313

五、靜脈注射術 316

六、直腸給藥法(肛栓) 318

七、耳內給藥法 319

八、眼內給藥法 321

九、鼻腔給藥法 323

十、陰道給藥法 324

第四節 靜脈輸液術 326

一、外周靜脈輸液術 326

二、外周靜脈導管維護術 331

三、中心靜脈輸液術 332

四、中心靜脈導管維護術 339

五、注射泵和輸液泵的應用 349

六、更換輸液袋(瓶) 351

第五節 靜脈輸血術 352

一、血液領取 352

二、靜脈輸注全血或紅細胞 353

三、靜脈輸注血小闆 355

四、靜脈輸注新鮮冰凍血漿 357

五、靜脈輸注冷沉澱 358

六、靜脈自體輸血術 360

參考文獻 363

第八章 引流管護理 364

第一節 置管術 364

一、經鼻胃腸道置管術 364

二、導尿術 366

三、更換引流袋(瓶) 370

四、更換胸腔引流瓶(一次性胸腔引流裝置) 371

第二節 留置引流護理 373

一、護理原則 373

二、腦室引流護理 374

三、腰椎引流護理 375

四、胃腸引流護理 376

五、“T”形管引流護理 377

六、胸腔閉式引流護理 379

七、腹腔雙套管負壓引流護理 380

八、膀胱造瘻引流護理 381

九、尿管引流護理 382

參考文獻 384

第九章 冷熱療護理 385

第一節 冷療 385

一、冷療原則 385

二、冰袋(囊) 385

三、冰帽 387

四、冰毯 388

五、溫水擦浴 389

六、酒精擦浴 390

第二節 熱療 391

一、熱療原則 391

二、熱水袋 392

三、烤燈(紅外綫/麯頸燈) 393

四、坐浴 395

五、濕熱敷 396

參考文獻 397

第十章 急救護理技術 398

第一節 急救護理原則 398

一、現場急救護理原則 398

二、院內急救護理原則 399

第二節 創傷救護技術 399

一、止血 399

二、包紮 401

三、固定 403

四、搬運 405

第三節 洗胃術 407

一、插胃管洗胃 407

二、催吐 410

三、活性炭吸附 411

四、導瀉 413

第四節 心肺復蘇術 414

一、成人心肺復蘇 414

二、新生兒心肺復蘇 417

第五節 氣道開放術 419

一、人工氣道開放 419

二、口咽通氣管或鼻咽通氣管置入 420

三、氣管插管 421

四、環甲膜穿刺 424

第六節 電除顫術 426

參考文獻 427

第十一章 安全護理 428

第一節 患者身份識彆 428

一、身份識彆原則 428

二、住院患者身份識彆 429

三、急診患者身份識彆 429

四、新生兒身份識彆 430

五、特殊人群身份識彆 430

第二節 患者安全核查 431

一、安全核查原則 431

二、特殊檢查安全核查 431

三、放療、化療安全核查 431

四、手術安全核查 432

五、交叉配血安全核查 433

六、輸血安全核查 433

七、過敏試驗安全核查 434

八、多人輸液安全核查 434

九、高壓氧治療安全核查 434

第三節 意外預防 434

一、燙傷 434

二、擅自離院 437

三、走失 437

四、自殺 438

第四節 護理安全不良事件預防與處理 439

一、壓瘡護理 439

二、失禁性皮炎 448

三、醫源性皮膚損傷 453

四、跌倒 454

五、藥物外滲 456

六、誤吸 457

七、非計劃拔管 459

參考文獻 461

第十二章 醫院感染防控技術 462

第一節 手衛生 462

一、洗手 462

二、衛生手消毒 464

三、外科手消毒 465

第二節 無菌技術 467

一、無菌手套使用術 467

二、無菌盤(區域)布置術 469

三、無菌持物鉗使用術 470

第三節 標準預防技術 472

一、標準預防原則 472

二、醫務人員防護原則 473

三、患者防護原則 474

四、標準預防術 474

第四節 隔離技術 480

一、隔離原則 480

二、隔離要求 481

第五節 消毒滅菌技術 488

一、滅菌技術原則 488

二、消毒技術原則 489

三、消毒、滅菌方法 490

四、消毒液配製 495

第六節 醫療廢物分類、放置與處理 497

參考文獻 499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還好

評分

評分

還好

評分

評分

評分

還好

評分

還好

評分

還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