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 儿童时间管理效能手册——30天让孩子的学习*主动 | 开本: | |
作者: | 49 | 页数: | |
定价: | 王宏 钟思嘉 | 出版时间: | 2017年6月 |
ISBN号: | 978-7-302-47469-2 | 印刷时间: | 2017年6月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版次印次: |
“小磨蹭”不见了!
儿童时间管理宝典
豆豆妈妈倾心巨作
你还在提醒、催促、唠叨孩子吗?放弃“狼追型”,让孩子学习*主动!
从孩子早晨起床、洗漱到上学,晚上回家写作业到睡觉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父母不断地提醒、催促、唠叨、警告孩子,这种“狼追型”方法不仅无效,而且让父母伤心、烦心、痛心!
《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的出版,为困扰中的父母提供抓手。“三表一录”帮助孩子“一立三高”(建立时间观念、提高做事速度、提高做事准确性、提高做事效率),效果立竿见影。
但是很多父母在制定“三表一录”时遇到各种困惑和障碍,比如:
l 孩子不要红星也不完成任务
l 孩子刚开始对红星有兴趣后来没兴趣
l 孩子不执行时间表
l 孩子对礼物不感兴趣
l 孩子总是达不到目标
l 孩子的表现时好时坏,波动很大
………
父母非常烦恼和挫败,甚至放弃“儿童时间管理训练”,回归“狼追型”教育,贻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
究其原因就是父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关注“时间管理”,忽视了时间管理的主体是“儿童”。这些父母是在“狼追型”教育指导下制定的“三表一录”,是为了让孩子*听话,没有好处,只有危害。本书结合“父母效能”和“儿童时间管理训练”的技巧,帮助父母在“驱力型”教育理念指导下,建立和调整适合孩子的“三表一录”,快速提高父母“儿童时间管理效能”,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近期目标是训练孩子*主动地生活和学习,远期目标是培养有责任感的孩子。
内容推荐《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的出版,为困扰中的父母提供抓手。“三表一录”帮助孩子“一立三高”(建立时间观念、提高做事速度、精度、效率),立竿见影。父母也遇到烦恼,比如开始有效后来无效,父母很挫败,甚至放弃“三表”,回归“狼追型”教育。
本书结合“父母效能”的理念和“儿童时间管理训练”的技巧,帮助父母在“驱力型”教育指导下,微调“三表一录”,有效达到教育目标——近期提高孩子做事效率、远期培养有责任感的孩子。
作者简介王宏: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学士、硕士,**二级心理咨询师,豆豆妈妈工作室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特聘专家,多所中小学特聘家庭教育专家。擅长子女教育与家庭关系调节,具有三千多名儿童青少年问题解决经验,十余年来研发的“豆豆妈妈好习惯训练”高效解决孩子的问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快速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合作出版《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和熊孩子过招的心理战术》《父母效能培训手册》《宝贝的72变和我的36招》《豆豆妈妈的成长》等。
钟思嘉:
美国俄勒冈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特聘专家,豆豆妈妈工作室首席顾问。曾任台湾政治大学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学系主任和研究所所长、理学院院长、教务长以及健康家庭协会理事长、辅导学会理事长等职,著作有《少问孩子为什么,多问自己怎么做》《别让孩子输在情商》《父母效能培训手册》《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单亲父母成功教子方案》《婚姻温度计》《智慧生活幸福满贯》《快乐就在方寸之间》、《生涯咨询实战手册》《焦点解决短程咨询实务》等。
目录**章 儿童时间管理的心理因素
一、儿童时间管理训练离不开试误说(孩子总是犯错怎么办)
二、成败效应:决定时间表的有效性(孩子不执行时间表怎么办)
三、焦虑曲线:影响目标的合情合理性(孩子总是达不到目标怎么办)
四、超限效应:阻碍孩子做事的绩效性(孩子做事绩效低怎么办)
五、沟通三步曲:确保孩子情绪稳定性(孩子情绪低落怎么办)
六、交友管理:影响孩子的社会适应性(孩子没有朋友怎么办)
第二章 儿童时间管理的具体应用
一、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二、孩子一写作业就坐立不安怎么办
三、孩子一学习就无精打采怎么办
四、孩子缺乏自理能力怎么办
五、孩子心力憔悴怎么办
六、孩子做事虎头蛇尾、半途而废怎么办
第三章 儿童时间管理效能:孩子的行为目的
一、鼓励你的孩子成为幸福的普通人
二、抓住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三、儿童时间管理效能六大模块
四、孩子行为面面观:行为目的
五、行为目的变化与正确导向ABC
六、孩子不当行为目的和处理方法
第四章 儿童时间管理效能:父母的情绪管理
一、我能不生气吗:看到孩子行为的两面性
二、为什么父母和孩子互相抱怨
三、父母的四种负向想法导致他们情绪失控
四、父母管教模式对孩子的影响
五、父母不生气的两个法宝
六、父母情绪管理决定孩子未来发展
七、父母情绪失控的严重后果
八、掌握灭火口诀:一离二吸三凉水
第五章 儿童时间管理效能:积极倾听建立良好亲子关系
一、沟通要以爱为出发点
二、沟通的障碍:父母的七种错误角色
三、运用积极倾听促进亲子沟通
四、如何听孩子才愿意说(六个技巧打开孩子的心扉)
五、开放式和封闭式沟通
六、掌握积极倾听的句型
七、老师告状怎么办: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八、孩子上课说话怎么办
第六章 儿童时间管理效能:问题所有权与“我的信息”(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一、还给孩子成长的过程和权利
二、运用“我的信息”表达父母的感受
三、“我的信息”的具体应用
四、澄清问题所有权
五、问题所有权的应用
六、少用“你的信息”促进亲子沟通
七、沟通三步曲:接纳、反映、讨论
第七章 儿童时间管理效能:鼓励让孩子*自信
一、母亲的假话:助力孩子上清华
二、鼓励和称赞的区别:鼓励不会宠坏孩子
三、鼓励的六个原则:避免不正确的态度及行为
四、鼓励三段论的简化版:美言录
五、“我能行”的神奇:从小手指到州长
六、孩子“乐学”不是梦
七、“三表一录”让“乐学”成为习惯
第八章 儿童时间管理效能:有效对待孩子的犯错行为
一、惩罚教育已失效
二、行为结果与惩罚的区别
三、区分自然与合理的行为结果
四、区分合理的行为结果与惩罚的四个原则
五、合理的行为结果和惩罚的案例
六、合理的行为结果的应用:体面的“肉刑”
七、合理的行为结果运用的原则
结束语
媒体评论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章 儿童时间管理的心理因素
一、儿童时间管理训练离不开“试误说”(孩子总是犯错怎么办)
(一)孩子成长的三步骤
孩子的成长包括教学、学习、习惯三个阶段,这不是科学的定义和划分,而是为了便于父母清晰了解孩子成长的过程而做的区分,实际上应该是“教、学、习”等几个阶段。
从教学的定义来看,它包括父母的教和孩子的学两个部分,而这里的“教学”强调的是父母的“教”,同时把孩子的“学”一分为二,“学”知识的部分放在**阶段,“学”技能的部分和“习”构成第二阶段的“学习”。比如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教给孩子的,无论是生活中的洗脸、刷牙、穿衣等,还是学习中的听课、写作业等,以及为人处事、懂礼貌、守规矩等,都是教和学的过程。通过教学的过程,孩子得到相关的知识,表示孩子“知道了”,**步骤的教学过程快速完成。
教学之后就进入第二步骤的学习,这个阶段我们*强调“习”,即练习、实践等,孩子把父母刚刚教他的刷牙知识、方法、技巧等通过多次练习变成自己的技能。刚开始刷牙的时候,孩子可能弄的到处都是水,甚至衣服也弄脏了,之后父母还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帮忙处理。这就是孩子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尝试错误、错误递减的过程。比如孩子**可能犯10个错误,经过练习以后,明天可能犯9个错误,后天犯8个错误……以此类推就是错误递减,直至没有错误。当孩子的错误减至零时,说明他把学到的知识变成技能,完成从“知”到“行”的转化,即完成学习的过程。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个过程需要至少21天。这个过程需要父母给予的是鼓励和肯定,鼓励孩子努力刷牙,而不要用孩子刷的好不好评价他,*不要批评他,他就愿意继续练习。否则孩子就不敢尝试,失去错误递减的机会。
第三个步骤是习惯,21天完成的仅仅是错误递减,即学习的过程,不是习惯。习惯有两个标准,一是这件事不需要有意识去做,二是这件事不做会很难受。比如有运动习惯的人,如果某**没去运动就会很难受,或者说很自然地就去运动了,这就是习惯。那么从一项新的技能变成习惯,至少需要180天的练习。
(二)桑代克的饿猫迷笼实验
桑代克于19世纪末开始,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学习的实验研究,其中***的实验是饿猫迷笼实验,即饿猫学习如何逃出迷笼、获得食物的实验(1898)。
图(一)是桑代克的实验迷笼装置之一。
桑代克将饥饿的猫禁关迷笼内,饿猫可以用抓绳或按钮等不同的动作逃出笼外获得食物。饥饿的猫**次被关进迷笼时,开始盲目地乱撞乱叫,东抓西咬,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可能正确打开迷笼门,逃出笼外。桑代克重新将猫再关入笼内,并记录每次从实验开始到猫打开笼门做出正确动作所用的时间。经过上述多次重复实验,桑代克得出猫的学习曲线。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