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者智:《人物志》读本 王晓毅著 中华书局 正版现货

知人者智:《人物志》读本 王晓毅著 中华书局 正版现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晓毅 著
图书标签:
  • 人物志
  • 王晓毅
  • 中华书局
  • 历史
  • 传记
  • 人物
  • 智者
  • 国学
  • 经典
  • 现货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蔚澜书香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03687
商品编码:146289869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93
字数:18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知人者智:

定价:78.00元

作者:王晓毅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4-11-01

ISBN:9787101103687

字数:180000

页码:39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知人者智——人物志读本》是部全面系统解读我国惟一一部流传至今的人才学理论著作《人物志》的知识读物,是了解我国古代人才观的较好的入门书,对于企业和单位管理人员有极高的借鉴意义。

2.作者积淀了多年《人物志》研究成果。王晓毅是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思想史,特别是魏晋时期的思想史研究,在攻读硕士学位时开始就潜心研究《人物志》,时至今日已有数十年的研究经验,呈现在这部《人物志读本》中。

3.本书体例完备、学术严谨,是研究《人物志》的版本。本书首先从《人物志》形成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写作过程、流传历程、主要内容的方面做了阐述,使读者对全书有一个整体认识。其次是利用底本并参校其他版本对《人物志》进行注释和翻译,力求呈献给读者一个目前为的《人物志》读本。注释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又言简意赅;译文真实再现了原作者的写作意图,语言流畅,可读性强。书后附录还集中了刘邵和该书版本的原始资料。

内容简介

《知人者智:人物志读本》本书是部全面系统解读我国惟一一部流传至今的人才学理论著作《人物志》的知识读物。作者先从该书形成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图书形成的过程和流传的历程,让读者对该书有一个历史的认识,再就该书的写作方式和写作内容方面进行了精辟的介绍,并对原文进行校注和译解,还集中介绍了该书形成的社会思潮背景。在附录中集中了刘邵和该书版本的原始资料。

本书是了解我国古代人才观的较好的入门书,对企业管理和人才识鉴有很大的参考价值,适用于企业培训或个人修养的提高。


作者简介

王晓毅,1954年生,历史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思史研究,对魏晋玄学用力较多,形成了思想史与社会政治史结合的学术特色。出版著作九部,发表论文百余篇。

目录

初版前言

《人物志》由来

创作背景

刘邵其人

成书时间

流传历程

《人物志》导读

形名学方法

阴阳五行九征说

气质论

材能论

鉴识方法

选材失误之因

《人物志》校注今译

凡例

《人物志》有序

人物志卷上

九征

体别第二

流业第三

材理第四

人物志卷中

材能第五

利害第六

接识第七

英雄第八

八观第九

人物志卷下

七缪第十

效难第十一

释争第十二

《人物志》与学术思潮

从清议到清谈

“黄老”道家的复兴

魏晋玄学的诞生

附录

一、作者刘邵年表及生平事迹资料

二、作者刘邵佚文

三、《人物志》历代著录

四、《人物志》历代版本序跋

五、《人物志》历代考辨文字

初版后记

前言/序言

初版前言

《老子》说:“知人者智。”《尚书》说:“知人则哲。”尽管儒道二家关于社会管理的思路大相径庭,但是对知人善任重要性的认识,却惊人的一致,可谓殊途而同归。遗憾的是,先秦儒道圣贤与诸子百家仅留下一些知人的片段语录,而没有创作一部鉴别人才的经典。这个历史任务,完成于数百年后的汉魏之际。

刘邵所著《人物志》一书,诞生于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人才鉴识之风炽烈的三国时期。该书借鉴了先秦两汉以来关于知人善任的理论与实践,尤其是立足于当代的用人政治经验,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堪称人才研究的巅峰之作,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各种类型人才在生理素质、气质、性格和才能等方面的差异,以及适宜从事的职业和所能担当的职务。

再者,详细介绍了如何从形体、容貌、神态、言谈、举止以及心理变化等许多方面去综合观察、鉴别人才,如何与之相处,如何正确使用以发挥其大效益等。

后,对人物鉴别中容易出现的失误、人才失败与成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索。

中国古代“观人”之术,分“相命”与“才性”两大流派:前者的社会载体多为身份低下的“相工”,通过神秘的方术,观察体态骨骼相貌,预测某人生死寿夭与富贵贫贱,以解决“天命”问题;后者的社会载体多为上层政治家,通过考察形迹与理性分析,研究气质、性格和才能,预测某人适合担任的官职以及未来的政治前途,以解决社会管理亟需的人力资源问题。在现存的中国历史文献中,“相命”书籍俯仰即是,而研究“才性”的典籍,却只有《人物志》一种。换句话说,《人物志》是惟一流传至今的中国古代人才学的理论著作。

作为那个时代的文化典籍,该书携带了大量的学术信息,是研究汉晋之际中国思想文化形态巨变过程的不可多得的资料,因此也被从人才学、哲学、心理学、美学、文学、民俗学等不同专业视角研究这段历史的中外学者所重视。例如当代著名学者汤用彤、冯友兰、牟宗三等均发表专题论文,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施赖奥克(J.K.Shryock),则以《人类能力的研究》为题,于1937年将该书译为英文出版,引起了西方学术界的关注。

由于古今文化背景的某些同构性,该书对现代中国人来说,在如何认识自我,了解他人,选择成功之路方面仍有十分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腾飞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学”热方兴未艾,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现代生命力引起了各界的关注,而《人物志》在中国古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替代的价值,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为了使这部古典名著重放异彩,满足不同文化程度读者了解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需要,本书对《人物志》的解读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人物志》由来:阐述三国人才学兴起的原因,作者刘邵的生平事迹,《人物志》的创作时间与流传过程。

第二,《人物志》导读:以《人物志》的学术方法为路径,展现其人才理论体系的内部结构,“才性”、“鉴识”学说的真谛,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第三,《人物志》校注今译:对《人物志》正文作校勘注释,简明扼要;译文忠于原著,重在神韵。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