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电动汽车原理与应用技术 +电动汽车电驱动理论与设计 3本

包邮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电动汽车原理与应用技术 +电动汽车电驱动理论与设计 3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混合动力汽车
  • 电动汽车
  • 电驱动
  • 汽车技术
  • 新能源汽车
  • 汽车工程
  • 电机
  • 电力电子
  • 控制系统
  • 汽车原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蓝墨水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52871
商品编码:14776252265

具体描述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电动汽车原理与应用技术 +电动汽车电驱动理论与设计 书号:9787111552871 9787111545798 9787111380450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本书主要讲述了混合动力汽车的分析与设计、混合动力总成的基本构型及应用、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控制策略、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技术、电机驱动系统、混合动力汽车其他相关技术、混合动力汽车的标准与测试技术等内容,全面论述了油电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性能、配置、控制策略、设计分析等方面的知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可供汽车行业的技术研究人员参考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动汽车相关专业的专业教材。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混合动力汽车简介
1.2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简史
1.3 混合动力系统的分类
1.3.1 按混合方式分类
1.3.2 按混合度分类
1.3.3 依据动力耦合系统数学模型分类
1.4 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策略
1.5 混合动力汽车的关键技术
1.6 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第2章 混合动力汽车的分析与设计
2.1 混合动力汽车的节能机理
2.2 整车功率匹配的基本原则
2.3 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的设计原理
2.3.1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的结构型式分析
2.3.2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总成的匹配原则
2.3.3 参数设计实例分析
2.4 串联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的设计原理
2.4.1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的结构型式分析
2.4.2 串联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的匹配原则
2.4.3 参数设计实例分析
2.5 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的设计原理
2.5.1 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的结构型式分析
2.5.2 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的匹配原则
参考文献

第3章 混合动力总成的基本构型及应用
3.1 行星排轮系传动的基本理论
3.1.1 行星排轮系动力学分析
3.1.2 行星排轮系杠杆模拟建模方法
3.2 丰田普锐斯汽车混合动力系统
3.2.1 普锐斯汽车混合动力系统简介
3.2.2 普锐斯汽车混合动力系统的主要构成部件与功能
3.2.3 普锐斯汽车混合动力系统的工作过程
3.3 CHS混合动力系统
3.3.1 CHS混合动力总成的基本结构
3.3.2 CHS系统的工作过程
3.3.3 CHS混合动力系统的特点和测试结果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3.4 双转子混合动力系统
3.4.1 双转子混合动力系统的技术方案和工作过程
3.4.2 内电机的冷却
3.4.3 发动机工作点的选择
3.5 本田IMA混合动力系统
3.5.1 IMA混合动力系统的基本构成
3.5.2 IMA系统的工作过程
3.6 通用双模混合动力系统
3.6.1 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动力传动模型分析
3.6.2 双模混合动力系统的工作过程
3.6.3 双模混合动力系统的特点
3.7 双离合变速器在混合动力系统中的应用
3.7.1 双离合变速器的发展历史
3.7.2 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特点
3.7.3 DSG变速器的结构
3.7.4 DSG变速器的工作过程
3.7.5 IAV双离合器混合动力变速器
3.7.6 6HDT250双离合器混合动力变速器
参考文献

第4章 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控制策略
4.1 混合动力总成的控制策略
4.2 混合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的结构方案设计
4.2.1 控制系统硬件结构方案设计
4.2.2 控制系统软件的结构方案设计
4.3 转矩输出指令子程序
4.4 并联混合动力总成的控制算法
4.4.1 限制发动机工作区间的控制算法
4.4.2 调节发动机工作区间的控制算法
4.5 串联混合动力总成的控制算法
4.5.1 电动机的输入输出指令子程序
4.5.2 发动机�卜⒌缁�组的状态控制子程序
4.5.3 发动机�卜⒌缁�组的输出指令子程序
4.6 混联混合动力总成的控制算法
4.6.1 耦合方式分析
4.6.2 整车控制模式控制程序
4.7 控制策略的优化算法
4.7.1 瞬时优化控制策略
4.7.2 智能控制策略
4.7.3 全局·优控制策略
参考文献

电动汽车原理与应用技术 第2版

本书主要分为电动汽车基本原理、电动汽车驾驶与应用、电动汽车维护与保养、典型电动汽车介绍等四部分,从大众读者了解电动汽车、驾驶电动汽车以及日常维护角度,由浅入深、以普及基础应用知识为主,兼容驾驶培训以及电动汽车科普应用的需求。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绪论11.1电动汽车的发展背景11.1.1能源危机11.1.2环境问题31.1.3电动汽车的优势51.2电动汽车的发展历史91.2.1电动汽车的出现91.2.2电动汽车的再崛起101.2.3电动汽车的新生机131.3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141.3.1国内外发展概况151.3.2纯电动汽车发展现状181.3.3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发展现状211.3.4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发展现状241.3.5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发展现状27第2章电动汽车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302.1电动汽车驱动原理的分类302.2纯电动汽车302.3混合动力电动汽车312.4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342.5燃料电池电动汽车352.6电动汽车的结构362.6.1基本构成362.6.2电驱动的结构形式372.6.3储能装置的结构形式412.7电动汽车的行驶性能422.7.1驱动力和行驶阻力432.7.2驱动力与行驶阻力的平衡472.7.3动力性评价参数492.7.4续驶里程50电动汽车原理与应用技术第2版目录第3章驱动电机543.1电机分类543.2直流电机563.2.1直流电机的结构563.2.2直流电机的基本原理573.2.3直流电机的特点573.2.4直流电机的控制583.2.5直流电机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603.3交流异步电机603.3.1交流异步电机的结构603.3.2交流异步电机的基本原理613.3.3交流异步电机的特点623.3.4交流异步电机的控制623.3.5交流异步电机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633.4永磁同步电机633.4.1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633.4.2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原理643.4.3永磁同步电机的特点643.4.4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643.4.5永磁同步电机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653.5开关磁阻电机653.5.1开关磁阻电机的结构653.5.2开关磁阻电机的原理663.5.3开关磁阻电机的特点673.5.4开关磁阻电机的控制683.5.5开关磁阻电机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693.6轮毂电机技术693.6.1轮毂电机技术发展693.6.2轮毂电机的结构703.6.3轮毂电机技术的特点713.6.4轮毂电机的驱动方式723.6.5轮毂电机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733.6.6轮毂电机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733.7电动汽车的再生制动74第4章动力电池系统754.1动力电池简介754.1.1动力电池的基本结构754.1.2动力电池的基本参数754.1.3动力电池的分类804.2锂离子动力电池814.2.1概述814.2.2工作原理824.2.3失效机理824.2.4电性能844.2.5典型应用884.3其他电池894.3.1铅酸电池894.3.2镍氢电池914.3.3超级电容器914.3.4燃料电池924.4动力电池管理系统934.4.1基本构成934.4.2主要功能934.5动力电池组的使用寿命974.5.1动力电池单体寿命的影响因素974.5.2动力电池的一致性与电池组寿命994.6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与回收1024.6.1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1034.6.2动力电池回收104............

电动汽车电驱动理论与设计 第2版

本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构成及控制方法等内容。《本书分为十章,讲述了电动汽车的发展及其对驱动系统的要求,并着重介绍了电驱动系统的理论基础分析,参数设计与评估,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方式、类型、特点及一般控制方法,电磁兼容性的一般性分析与设计,测试技术与实现及安全性分析,还讲述了与电驱动系统密切相关的辅助系统等内容。书中内容融入了编著者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实际工作的总结,对于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相关设计与研究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章绪论1 
,节电动汽车1 
一、电动汽车发展的背景需求1 
二、电动汽车的种类及技术特点4 
三、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技术9 
第二节电驱动系统10 
一、电驱动系统的构成10 
二、电驱动系统的作用11 
三、电驱动系统的发展现状11 
四、电驱动系统的发展趋势16 
参考文献20 
第二章电动汽车电驱动理论基础22 
,节电动汽车的构造与工作原理22 
一、电动汽车的构造22 
二、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结构形式25 
第二节电动汽车动力学26 
一、电动汽车受力分析26 
二、电动汽车动力学方程32 
三、电动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附着率34 
四、电动汽车的性能36 
参考文献43 
第三章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匹配与评估44 
,节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动力需求特性理论44 
一、驱动电机的特性44 
二、传动装置的特性45 
三、电动汽车动力性能分析46 
第二节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参数匹配准则48 
一、电驱动系统的特性要求48 
二、电机参数匹配48 
三、传动装置参数匹配50 
第三节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性能评估方法和标准50 
一、汽车行驶工况50 
二、电驱动系统评价标准55 
三、电驱动系统评估方法56 
参考文献76 
电动汽车电驱动理论与设计第2版目录第四章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结构77 
,节单电机驱动系统77 
一、单电机直接驱动77 
二、单电机驱动手动机械式变速器78 
三、单电机驱动电控机械式变速器79 
四、单电机驱动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82 
五、单电机驱动无级式自动变速器85 
第二节多电机独立驱动86 
一、电机与减速器组合式驱动系统87 
二、轮边电机驱动系统88 
三、轮毂电机驱动系统89 
四、双轴独立驱动92 
第三节多电机耦合驱动93 
一、多动力耦合系统94 
二、双电机耦合驱动97 
三、双机械端口电机102 
参考文献104 
第五章电驱动控制技术106 
,节电力半导体器件107 
一、不可控型开关器件108 
二、半控型开关器件——晶闸管110 
三、典型全控器件114 
四、宽禁带半导体器件126 
第二节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驱动电路及保护128 
一、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驱动电路128 
二、电力电子器件的保护132 
三、电力电子器件的串联和并联使用135 
第三节整流电路137 
一、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137 
二、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146 
三、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150 
第四节逆变电路154 
一、直流发电机�驳缍�机系统电能的流转154 
二、逆变产生的条件155 
三、逆变失败与·小逆变角的限制156 
第五节母线支撑电容器158 
一、支撑电容器的类型及特点158 
二、支撑电容器的选用与设计166 
参考文献168 
第六章电动汽车电驱动技术169 
,节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概述169 
一、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种类及特点169 
二、电动汽车对驱动电机的性能要求170 
第二节驱动电机171 
一、驱动电机的分类172 
二、直流电机173 
三、三相异步电机177 
四、永磁电机180 
五、开关磁阻电机183 ............

深入探究新能源汽车的驱动奥秘与前沿技术 本书精选三本关于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权威著作,旨在为读者系统梳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的动力协同策略、纯电动汽车(BEV)的运行原理,以及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理论基础与设计方法。内容涵盖从宏观的整车系统集成,到微观的电力电子器件与控制算法,为有志于投身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维修及管理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广大学术研究者提供一套全面而深入的技术读本。 第一部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本部分聚焦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剖析其“多能源动力系统”的独特魅力与技术挑战。混合动力技术的核心在于如何高效地整合内燃机与电动机的优势,实现燃油经济性的最大化和排放的最小化。本书将详细阐述不同混合动力构型(如串联式、并联式、混联式)的工作原理,分析它们在不同工况下的能量分配策略。 系统架构与分类: 深入解析HEV的整体架构,包括发动机、电动机、电池、发电机、动力分配单元(如行星齿轮机构)、以及控制单元等关键组件的组成与相互关系。详细介绍不同混合动力类型(微混、轻混、中混、强混)的技术特征、优缺点及适用场景,例如,轻混系统如何通过能量回收改善起步和加速性能,而强混系统如何实现纯电驱动和并联驱动,以应对更复杂的行驶需求。 能量管理策略(EMS): 这是HEV技术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本书将系统介绍各类能量管理策略,包括基于规则的策略(如预设的驾驶模式切换)、基于优化的策略(如全局最优、实时最优)、以及智能化的策略(如基于学习的模型预测控制)。读者将了解到如何通过精确控制发动机、电动机的工作点、能量回收的强度,以及电池的充放电行为,来实现最优的燃油经济性和驾驶体验。例如,在城市拥堵路况下,优先使用电驱动,而长途高速行驶时,则充分发挥发动机的高效性。 关键技术详解: 动力分配单元: 重点分析行星齿轮组、离合器、多档位变速器等在不同混联结构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实现平顺的动力切换和集成。 电动机与电池系统: 探讨不同类型电机(如永磁同步电机、交流异步电机)在HEV中的应用,以及电池管理系统(BMS)在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安全性和寿命方面的关键技术。 制动能量回收: 详细解析制动能量回收(Regenerative Braking)的工作原理,包括能量回收的效率、回收能量的利用方式,以及如何与传统的液压制动系统协同工作,实现能量的有效再利用。 实际应用与发展趋势: 结合当前市场上主流HEV车型的技术特点,分析其能量管理策略的实际应用效果。同时,展望HEV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更高集成度的动力总成、更智能化的能量管理、以及与未来智能交通系统的融合。 第二部分:电动汽车原理与应用技术 本部分将深入浅出地剖析纯电动汽车(BEV)的核心技术,从最基础的原理到实际的应用,为读者构建一个完整的BEV知识体系。纯电动汽车以其零排放、低运行成本和优异的驾驶性能,正成为汽车产业变革的焦点。 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 详细介绍BEV的五大核心系统:电驱动系统(电机、控制器、减速器)、储能系统(电池组、BMS)、充电系统、整车控制系统(VCU)以及热管理系统。阐述各系统如何协同工作,将电能转化为驱动力,实现车辆的加速、制动和巡航。 储能系统——电池技术: 重点关注当前主流的动力电池技术,如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以及未来的固态电池。深入探讨电池的化学构成、电化学原理、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热失控防护、BMS监控)等关键性能指标。读者将了解到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内阻特性,以及影响电池性能的多种因素。 电驱动系统: 电机技术: 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电机(永磁同步电机、交流异步电机、开关磁阻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以及在BEV中的应用优势。分析电机的效率曲线、功率密度、扭矩输出特性,以及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提升性能。 电机控制器(MCU): 讲解MCU在接收VCU指令后,如何通过复杂的控制算法(如SPWM、FOC)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转矩。详细介绍IGBT、MOSFET等电力电子器件在MCU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实现高效、精确的电机控制。 减速器: 分析减速器在电机与车轮之间的作用,如何匹配电机的高转速与车轮的低转速需求,以及常见的减速器类型(单级减速器、两级减速器)及其传动比的选择。 充电系统与基础设施: 介绍不同充电方式(交流慢充、直流快充)的工作原理,充电接口标准,以及车载充电机(OBC)和外部充电桩(EVSE)的关键技术。讨论充电安全、充电效率、以及V2G(Vehicle-to-Grid)技术的发展潜力。 整车控制系统(VCU): 阐述VCU作为BEV的“大脑”,如何集成和协调各个子系统的运行。重点介绍VCU的架构、通信协议(CAN总线)、以及核心控制逻辑,包括驾驶员意图识别、动力分配、能量管理、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等。 热管理系统: 探讨BEV热管理系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包括电池热管理(冷却与加热)、电机与电控系统的散热,以及车内空调系统的能耗优化。分析液冷、风冷等不同散热方式的原理与应用。 应用与前景: 结合实际应用案例,分析BEV在城市交通、公共交通、物流配送等领域的应用特点。展望BEV技术在续航里程、充电速度、智能化、网联化等方面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三部分:电动汽车电驱动理论与设计 本部分将从更具理论深度和工程设计的视角,深入剖析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原理与设计细节,为读者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用的设计方法。电驱动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动力源,其性能直接决定了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电驱动系统核心理论: 电机理论基础: 详细回顾电磁场理论、电磁感应定律、电动机的 electromechanical energy conversion 原理。深入讲解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的等效电路模型、转矩方程、功率方程,以及如何通过磁场定向控制(FOC)实现精确的转矩控制。 电力电子变换器原理: 重点介绍DC-DC变换器(用于电池电压升压或降压)和DC-AC逆变器(用于将电池直流电转换为电机所需的交流电)的工作原理。深入分析PWM(脉冲宽度调制)技术在逆变器中的应用,以及不同拓扑结构(如半桥、全桥、三电平)的优缺点。 控制理论基础: 讲解PID控制、模型预测控制(MPC)等经典与现代控制理论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分析电流环、速度环、位置环的控制策略,以及如何实现动态响应快、稳态精度高的电机控制。 电驱动系统设计要点: 电机选型与设计: 根据车辆性能需求(如最大功率、峰值扭矩、效率范围),进行电机的类型选择(永磁同步、异步等)。讲解电机的基本设计参数(如定子槽数、转子极数、绕组形式、磁材选择),以及如何通过有限元分析(FEA)优化电机设计,提高功率密度和效率。 功率电子器件选型与设计: 详细介绍IGBT、MOSFET、SiC(碳化硅)、GaN(氮化镓)等功率器件的特性,以及如何根据工作电压、电流、频率、散热要求进行选型。分析驱动电路的设计,以及如何降低开关损耗和提高器件可靠性。 冷却与热管理设计: 探讨电机、控制器、电池等关键部件的散热需求,以及不同的冷却方式(风冷、液冷、油冷)的设计与优化。分析热仿真在电驱动系统热管理设计中的应用。 减速器设计: 详细分析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包括传动比计算、齿轮强度校核、润滑与密封设计。讲解如何根据电机特性和车辆需求,设计高效、紧凑、低噪声的减速器。 集成化与模块化设计: 探讨电驱动系统集成化(如高度集成化e-axle)的趋势,以及模块化设计在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方便维护方面的优势。 电驱动系统仿真与测试: 介绍常用的电驱动系统仿真软件(如MATLAB/Simulink, ANSYS),以及仿真在系统性能预测、控制策略验证、故障诊断等方面的应用。讲解电驱动系统性能测试的关键指标(如效率、扭矩、功率、噪声、振动),以及测试设备与方法。 前沿技术与未来发展: 探讨下一代电驱动技术,如新型电机拓扑结构、先进的功率半导体材料(SiC, GaN)在提升效率和功率密度方面的潜力、以及集成化和智能化电驱动系统的发展方向。 本书内容翔实,结构清晰,理论与实践并重,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系统、全面、深入的学习平台,帮助他们掌握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并在未来的行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汽车工程专业的学生,我对整个汽车产业的变革都保持着高度的关注,而电动汽车无疑是这场变革中最耀眼的一颗星。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深化我理论知识,同时又能触及行业前沿的书籍。目前我对于高压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性设计、热管理技术以及电池材料的最新进展非常感兴趣。你知道的,电池的性能直接决定了电动车的续航、充电速度和寿命,所以这方面的技术突破至关重要。除此之外,我也对电动汽车的电驱动系统,特别是电机和功率电子器件的集成化设计很感兴趣。如何提高电机的效率,降低损耗,以及如何设计高效、可靠的逆变器,这些都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我也很好奇,在这些技术背后,有哪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专利技术正在被应用,以及它们对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我希望能够找到一些能够提供最新行业动态和技术趋势的书籍,最好能有一些案例分析,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先进技术是如何落地应用的。我希望那些书籍能够提供一些深入的分析,而不仅仅是浅显的介绍,能够让我从更宏观和微观的层面去理解电动汽车的复杂性。

评分

我是一名汽车销售顾问,我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以便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最近几年,电动汽车的销量持续攀升,客户关于电动汽车技术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我感到自己在这方面需要加强学习。我最想了解的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在动力系统结构上有什么主要区别?它们各自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尤其是关于能量的储存和传递,以及在不同工况下的动力分配。我也对电动汽车的充电设施和充电标准非常感兴趣。不同类型的充电桩有什么区别?充电速度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向客户解释快充和慢充对电池寿命的影响?我希望找到一些能够提供清晰、准确的技术解释的书籍,能够让我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客户介绍这些复杂的技术概念。我还需要了解一些关于电动汽车的性能指标,比如续航里程、百公里加速、百公里电耗等,以及这些指标是如何受技术影响的。我希望通过学习,能够成为一个更加专业的电动汽车顾问,为客户提供更专业的购车建议。

评分

我是一名汽车行业的资深技术编辑,我的工作是为读者提供最新、最准确的汽车技术资讯。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一直是我的关注重点。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深入探讨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设计与理论的书籍。我特别关注电机控制算法的最新进展,例如如何通过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等技术来提升电机的效率和动态响应。同时,我也对功率电子器件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和成本,进行了深入研究。我希望能够找到一些能够提供详细设计方法和案例分析的书籍,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撰写相关的技术报道。我也对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能量管理策略,特别是多模式能量分配和优化控制,有着浓厚的兴趣。我希望能够找到一些能够提供前沿研究成果和理论指导的书籍,为我的专业写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评分

我是一名对未来科技充满热情的普通爱好者,尤其关注那些能够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颠覆性技术。电动汽车无疑是其中最令人兴奋的代表之一。我最近在研究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但感觉信息太碎片化了。我希望找到一本能够系统介绍不同类型电池(比如磷酸铁锂、三元锂等)的化学原理、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安全性能以及寿命特性的书籍。我特别想了解,为什么有些电池在低温环境下性能会大幅下降,以及目前有哪些技术正在解决这个问题。同时,我也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技术非常感兴趣。为什么会有交流慢充和直流快充之分?它们的工作原理有什么不同?快充技术对电池的寿命会有影响吗?我希望找到一些能够解释清楚这些问题的书籍,最好能有一些关于未来电池技术发展趋势的预测,比如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我希望这些书籍能够用清晰易懂的语言,避免过多的专业术语,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理解。我希望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关于电动汽车技术发展方向的洞察,并对未来交通的演变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

作为一名在汽车研发领域工作多年的工程师,我亲身经历了汽车产业从燃油车向电动化转型的过程。我一直关注着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的进步,希望能够在这场变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我对电动汽车的整车集成控制策略非常感兴趣。这包括如何实现高压动力系统、低压电气系统以及车身控制系统的协同工作,以达到最佳的性能、效率和安全性。我希望能够找到一些能够提供深入分析的书籍,探讨不同控制策略(如TCU、BMS、VCU等)之间的交互和协同。此外,我也对电动汽车的安全技术,特别是高压系统的绝缘设计、热失控防护以及碰撞安全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兴趣。我希望能够找到一些能够提供详细设计指南和法规标准的书籍,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的技术。我期待能够找到一些能够提供前沿技术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的书籍,让我能够站在技术浪潮的最前沿,为电动汽车的创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评分

我是一名对汽车产业充满好奇的普通消费者,平日里接触最多的就是各种汽车评测和科普视频。最近几年,电动汽车的发展速度之快,让我觉得简直就像科幻电影里的场景走进了现实。我最想了解的是,为什么现在的电动汽车能做到那么安静,那么平顺,而且加速那么迅猛。我知道这和它独特的动力系统有关,但具体是怎么实现的,我还是有点模糊。比如,那些电动机是怎么工作的?和我们家里的电风扇、洗衣机里的电机有什么本质区别?还有,电动汽车的能量回收系统是怎么回事?刹车的时候好像也能充电,这听起来就很神奇。我希望能找到一些通俗易懂的书籍,用最简单的方式解释清楚这些核心技术。我不需要理解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或者电路图,但我希望能明白它们的基本原理。例如,为什么有些电动车充电很快,有些充电很慢?电池的寿命到底有多长?日常保养需要注意些什么?如果能有一些关于不同类型电动汽车(比如纯电、混动、插电混动)的对比分析,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那就更好了。我希望那些书籍能够帮助我建立起对电动汽车的基本认知,让我下次去4S店的时候,能够更有底气地和销售聊关于技术的问题,而不是被动接受信息。

评分

我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最近考虑换车,对电动汽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主要关心的是电动汽车的实用性和经济性。我最想了解的是,电动汽车的实际续航里程和厂家宣传的有多大差距?在不同的季节和驾驶习惯下,续航里程会有多大变化?充电的便利性如何?我住的小区没有安装充电桩,是否可以依赖公共充电设施?充电的费用大概是多少?和燃油车的油费比起来,哪个更划算?另外,电动汽车的保养费用是否比燃油车低?有哪些零部件是需要经常更换的?我也很关心电动汽车的安全性,特别是电池的安全性,在发生碰撞时会不会有危险?我希望找到一些能够提供真实用户反馈和实际使用经验的书籍,让我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电动汽车的优缺点。我不需要理解太深奥的技术原理,我更关心的是这些技术会如何影响我的日常用车体验和生活成本。我希望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客观、公正的评价,帮助我做出一个明智的购车决定。

评分

天呐,我最近真的对新能源汽车迷上了!尤其是那些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型,感觉它们简直就是未来出行的代名词。我本来对汽车这块涉猎不多,但看着身边的朋友们一个个都开始关注电动车,心里也痒痒的。最近在网上搜集资料,看到好多关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书籍,看得我眼花缭乱。尤其是关于电池技术、电机控制、能量回收这些方面,感觉信息量太大了。我最想了解的是,那些复杂的电子控制单元是怎么工作的,它们是如何在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之间进行智能切换的,而且还能保证驾驶平顺性和燃油经济性。还有就是,电池的管理系统,听说里面有很多学问,比如温度控制、均衡充电、寿命预测等等,这些技术如果能搞明白,感觉自己也能算半个内行了。而且,我一直对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问题有点担忧,虽然现在技术进步很快,但了解背后是如何通过优化电驱动系统来提升续航的,会让我更有信心。总的来说,我希望能找到一些既有理论深度,又不失实践指导意义的书籍,让我能系统地学习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至少能听懂销售人员在讲什么,而不是一头雾水。我希望那些书籍能用清晰的语言,配合生动的图解,把那些枯燥的物理原理和工程设计讲得明明白白,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领会其中的精髓。

评分

我是一名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工作的工程师,主要负责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控制单元(ECU)相关工作。近几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我深切地感受到行业转型的压力和机遇。我一直在积极学习相关的知识,希望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我对于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管理策略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如何通过精密的算法,在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这涉及到复杂的动力耦合技术、电池能量管理以及车辆行驶状态的实时预测。此外,我对电动汽车的电驱动系统,包括电机类型(永磁同步电机、异步电机等)的特点、效率以及故障诊断方法也有浓厚的兴趣。我希望能够找到一些能够提供系统性知识的书籍,能够从原理到设计,再到实际应用,为我提供全面的指导。我特别希望那些书籍能够包含一些关于功率半导体器件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同时,我也对车载充电器(OBC)和直流快充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发展趋势很感兴趣,因为这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体验。我期待能够找到一些能够帮助我快速掌握这些新领域核心技术的书籍,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评分

我是一名喜欢DIY的电子爱好者,我对汽车的机械结构没有太多研究,但对电子和控制系统非常感兴趣。自从听说电动汽车就是“带轮子的大型电子设备”后,我就觉得这是个绝佳的学习机会。我最想了解的是,电动汽车的电驱动系统是如何工作的,比如电机是如何产生动力的,而电池又是如何为其供电的。我也对其中的控制电路非常好奇,比如那个叫做“逆变器”的东西,它到底是怎么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来驱动电机的?还有,我看到很多电动车都有能量回收功能,这到底是怎么实现的?是通过改变电机的运转方式吗?我希望找到一些能够用图解和简单模型来解释这些概念的书籍,不需要太复杂的数学推导,我主要想理解其中的逻辑和原理。我也对车载充电器(OBC)和电池管理系统(BMS)很感兴趣,它们的工作流程是怎样的?如何确保电池的安全和寿命?如果能有一些关于如何简单诊断电动汽车常见电子故障的介绍,那就更完美了。我希望找到一些能够激发我动手实践的书籍,让我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