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少年K的美國歷險記
「孤獨三部麯」卡夫卡三大長篇小說手稿重建本,最終齣齊!
設計名傢聶永真「卡夫卡係列」書封
卡夫卡最樂觀、最有喜劇色彩的小說
剋勞斯.曼、耿一偉專文導讀+紐約市猶太文學地圖
「我正在寫的這個故事,其規模可說是無邊無際,為瞭讓您先有一點概念,這篇故事名叫《失蹤者》,背景是在北美洲的美利堅閤眾國……」
――《給菲莉絲的情書》
卡爾.羅斯曼齣身德國的富裕傢庭,十六歲時被女僕引誘生下一子,因此被父母放逐至美國,他在紐約碼頭認識瞭在船上工作的司爐,並為司爐受上司欺侮的事不平。這時自稱卡爾舅舅的國會議員雅剋齣現,將他接至傢中,並提供優渥的生活,後來卻因卡爾觸犯傢規,再次被逐,由此展開他的美國歷險記……
卡夫卡喜歡閱讀遊記和迴憶錄,但是他從來不曾去過美國,本書呈現的是他幻想中美國的樣貌。這部未完成的小說在1927年以《美國》為書名齣版,後來在卡夫卡信件中找到小說的標題,即為《失蹤者》,和卡夫卡另兩部同樣未完成的長篇小說《審判》、《城堡》,被布羅德閤稱為「孤獨三部麯」。《失蹤者》在三部小說中最晚齣版,卻是卡夫卡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在主角卡爾身上看得見卡夫卡後來小說裡主人公的雛形。這是他最為樂觀輕盈的故事,結尾甚至充滿自信與希望,彷彿卡夫卡在歐洲生活中無法實現的夢想,藉由美國這個遙遠的幻想國度得以實現。
本書以卡夫卡作品集的校勘本為基礎,係根據原始手稿重建,呈現瞭文字的真實原貌,保留原稿的拼字和標點,並還原被卡夫卡摯友布羅德修改與刪除的部分,以及未完成的殘稿。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法蘭茲.卡夫卡 Franz Kafka
法蘭茲.卡夫卡於1883年7月3日生於布拉格,雙親為猶太人。1906年,他取得法學博士學位,完成為期一年的法院實習工作後,於1907年進入「忠利保險集團」的布拉格分行。1908年,他進入「勞工事故保險局」任職,在該局擔任公務員直到1922年因病而提早退休。1917年夏末,卡夫卡由於肺結核發作而咯血,於1924年6月3日死於肺結核,享年不滿四十一歲。
卡夫卡是歐洲著名的錶現主義作傢。他生活在奧匈帝國行將崩潰的時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學影響,對政治事件一直抱旁觀態度,故其作品大都用變形荒誕的形象和象徵直覺的手法,錶現被充滿敵意的社會環境所包圍的孤立、絕望的個人,成為席捲歐洲的「現代人的睏惑」之體現。卡夫卡生前默默無聞,逝世後他的價值纔逐漸為人所認識,在全世界掀起瞭「卡夫卡熱」,至今不歇。
■譯者簡介
姬健梅
颱灣師範大學國文係畢,德國科隆大學德語文學碩士,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中英文組。從事翻譯多年,文學類譯作包括:《審判》、《城堡》、《變形記》、《美麗的賽登曼太太》、《一個戀愛中的男人》、《魂斷威尼斯》、《基列係列 II:傢園》等。
精彩書評
◎聯閤推薦
「正是這本小說……將揭示理解卡夫卡的新途徑。」
――馬剋斯.布羅德
「他(卡夫卡)懷著無盡的歡喜寫作此書……這部小說的氣氛比起他的任何其他作品都更樂觀、更「輕盈」,這一點卡夫卡相當清楚。 」
――馬剋斯.布羅德
「在他(卡夫卡)生前,隻有少數摯友及行傢瞭解他的偉大,瞭解這個謎樣的非凡人物。隻有少數被揀選之人,明白他的短篇散文和三部未完成之長篇小說在哲學及藝術上的重要性,那三部小說分別是《城堡》、《審判》和《美國》(即《失蹤者》),構成瞭小說傢兼評論傢馬剋斯.布羅德口中莊嚴的「孤獨三部麯」。」
――剋勞斯.曼
「感謝卡夫卡的啟發,我纔知道可用其他方式寫作。 」
──賈西亞.馬奎斯
「卡夫卡在二十世紀作傢中居於首位。
我寫故事,是抱著極大的野心成為卡夫卡去寫,但成效甚微。其中一篇名為〈巴別塔圖書館〉,還有其它篇章,那些都是我試圖成為卡夫卡的習作。」
――波赫士
「至於大城市居民的體驗,我有許多想法,首先,我想到的是現代市民清楚自己是聽由一架巨大的官僚機器擺布著,這架機器由操控著,而這即使對於那些它們要對付的人來說就更模糊不清瞭。 」
――班雅明
「卡夫卡是一個先知式的作傢。」
――布萊希特
「我如此熱切地執著於卡夫卡的傳承,有如捍衛我個人遺產那般捍衛他,這並不是因為我認為模仿那無從模仿的事物有什麼用處(然後再一次發現卡夫卡式的東西);而是因為卡夫卡的傳承,是小說(是作為小說而存在的詩)徹底自主性非常瞭不起的例子。憑藉這樣的徹底自主性,卡夫卡對於我們的人類境況(一如它在我們這個世紀所展露的)說齣瞭社會學或政治學反思所無法告訴我們的事。」
――米蘭.昆德拉
「卡夫卡同他的上帝爭執道德上的偉大、啟示、善與一緻性——但隻是為瞭更熱切地投入他的懷抱。荒誕被認識瞭並被承認瞭,人隻有聽其自然,我們從這一剎那知道,它不再是荒誕瞭。 」
――卡繆
「我們還不完全明白,我們為什麼感覺到他的作品是對我們個人的關懷。福剋納,以及所有其他的作傢,給我們講的都是遙遠的故事;卡夫卡給我們講的卻是我們自己的事。他給我們揭示瞭我們自己的問題,麵對著一個沒有上帝的世界,我們的得救已危在旦夕。 」
――西濛.波娃
「卡夫卡的世界充滿許多幻想,卻又無比真實。」
――沙特
「卡夫卡深深根植於人類生活的悲劇之中,他那無比清晰的作品,足以描摹齣人類徹底破碎的形象。較之於僅僅停滯在心理意義的普魯斯特,或總是試圖用神話術語和語言魔力進行創作的喬伊斯,卡夫卡的探索無疑又前進瞭一步。正因為極度的痛苦吞噬瞭他,這是一種形而上的痛苦,卡夫卡纔成為瞭與虛無抗爭的現代人的最忠實的、悲劇性的見證者。」
――法國作傢/丹尼爾-羅普斯(Daniel-Rops)
「我知道真正的寓言隻有《聖經》裡的。我也看過一些其他的,像紀伯倫……可是你不會在裡麵發現《聖經》纔有的那種靈魂。現在隻有卡夫卡的作品,還算有些接近。 」
――巴布.狄倫
「很多人形容我的劇本是捷剋版的荒謬劇。我個人是沒有資格去評斷,荒謬劇做為一種藝術潮流,我到底從中學到多少或被引導到什麼程度(或許有那麼一些,但我認為卡夫卡的影響更強)。」
――哈維爾
「如果要舉齣一位生於我們這時代的作傢,卻可以和但丁、莎士比亞和歌德相媲美,那麼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應該是卡夫卡。
卡夫卡對我們至關重要,因爲他的睏境就是現代人的睏境。 」
――奧登
「卡夫卡即使在現代所未具有的、最錯置的詞組中,仍擁有現實的魔力。令人牙齒打顫、隱隱作痛。
卡夫卡是『嚴肅文學』中最後一個說故事者,除瞭模仿他,沒有人知道要往何處去。 」
――蘇珊.桑塔格
目錄
一 司爐
二 舅舅
三 紐約近郊別墅
四 徒步前往拉姆西斯
五 西方飯店
六 魯賓遜事件
那想必是條偏僻的……
「起來!起來!」魯賓遜喊道……
殘稿
(1)布魯內妲齣行記
(2)卡爾在街角看見……
他們行駛瞭兩天……
附錄
美國版前言 剋勞斯.曼
導讀:一部卓別林式的美國喜劇 耿一偉
校勘本編者後記 約斯特.席倫邁
布羅德後記 馬剋斯.布羅德
卡夫卡年錶
失蹤者 (德文手稿完整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