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 商品名称: | 《毛泽东文集》 (1-8卷) 精装 |
| 作者: | 无 |
| 市场价: | 377.00 |
| ISBN号: | 9787010018317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类型: | 精装版 |
| 内容简介 | |
| 《毛泽东文集》共收入毛泽东文稿803篇,是继《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之后的又一部体现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综合性多卷本毛泽东著作集,弥补了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时期的著作没有选集这个空缺。《文集》的编辑工作历时8年,分3次出齐。《文集》只选内容正确或基本正确的文稿。对手稿和已经公开发表过的讲话、谈话记录稿,编辑工作主要是作史实的核查考订和文字、标点的校订。对没有公开发表过的讲话、谈话记录稿,还要花较大的工夫进行文字上的技术性整理。《文集》的注释,大量的是对人物、事件、引语、文件等的注释,还有通过注释介绍与正文内容有联系的毛泽东的思想观点,或通过注释订正不准确的地方。我们广查资料、请教专家、严谨考证,力求把注释作得更完满。 《毛泽东文集》是继《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之后的又一部体现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综合性的多卷本毛泽东著作集。这部《文集》的编辑工作从1992年开始,至1999年全部完成,历时8年。《文集》共八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分3次陆续出齐。1993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时出版一、二卷,1996年毛泽东逝世20周年时出版第三、四、五卷,1999年7月1日出版第六、七、八卷。一至五卷为民主革命时期的著作,第六至八卷为社会主义时期的著作。全部选稿803篇,其中民主革命时期504篇,社会主义时期299篇。 |
| 目录 | |
| 一卷在新民学会长沙会员大会上的发言(一九二一年一月一日、二日) 给蔡和森的信(一九二一年一月二十一日) 所希望于劳工会的(一九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更宜注意的问题(一九二二年五月一日) 外力、军阀与革命(一九二三年四月十日) 《广东省党部代表大会会场日刊》发刊词(一九二五年十月二十日) 答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问(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五日) 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一九二五年冬 纪念巴黎公社的重要意义(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八日) 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九二六年九月一日) 在土地委员会首次次扩大会议上的发言(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九日) 在中央紧急会议上的发言(一九二七年八月七日) 土地法(一九二八年十二月) 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布告(一九二九年一月) 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一九二九年四月五日) 给林彪的信(一九二九年六月十四日) 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一九二九年十二月)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党的组织问题 党内教育问题 红军宣传工作问题 士兵政治训练问题 废止肉刑问题 优待伤病兵问题 红军军事系统与政治系统关系问题 ……第二卷关于红军作战的原则(一九三七年八月一日) 对国防问题的意见 (一九三七年八月四日) 同各方接洽要有谦逊态度(一九三七年八月十日) 中日战争爆发后的形势与任务 (一九三七年九月一日) 对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的解释(一九三七年九月十二日) 南方游击区谈判改编时应坚持的方针(一九三七年九月十四日) 关于敌情判断及八路军的战略部署(一九三七年九月十七日) 关于实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方针(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一日) 关于在山西开展游击战争的意见(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三日) 关于华北作战的战略意见 (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五日) 在山西应坚持普遍的游击战争的方针 (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九日) 关于差别和矛盾问题(一九三七年) 关于华北作战的补充意见 (一九三七年十月六日) 《农村调查》序言一(一九三七年十月六日) 给雷经天的信(一九三七年十月十日) 关于没收汉奸财产问题(一九三七年十月十五日) 论鲁迅(一九三七年十月十九日) 必须把勇敢精神与谨慎精神联系起来(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目前抗战形势与党的任务报告提纲(一九三七年十月) ……第三卷 争取在抗战胜利后与国民党建立和平局面(一九四三年一月二十五日) 请各地总结整风学习的经验(一九四三年二月十日) 祝贺苏联红军成立二十五周年的电报(一九四三年二月二十一日) 妇女工作者应参加经济工作(一九四三年二月) 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讲话的要点9(一九四三年三月十六日) 一 时局 二 工作方针 三 工作任务 致印度国民大会的信(一九四三年四月五日) 给何凯丰的信(一九四三年四月二十二日) 中共中央关于何时打败日本问题的宣传工作的指示(一九四三年五月一日) 关于共产国际解散问题的报告(一九四三年五月二十六日) 在今后三年中应力求巩固,屹立不败(一九四三年六月一日) 给彭德怀的信(一九四三年六月六日) 英勇斗争的二十二年(一九四三年七月一日) 防奸工作的两条路线(一九四三年七月一日) 中共中央为抗战六周年纪念宣言(一九四三年七月二日) 关于公布《评<中国之命运>》一文 (一九四三年七月二十一日) 关于审干的九条方针和在敌后的八项政策 (一九四三年七月三十日) 在中央党校第二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一九四三年八月八日) 关于发动反对中国法西斯主义的宣传运动给董必武的电报(一九四三年八月十一日) 抗日根据地的十大政策(一九四三年十月一日)切实执行十大政策 …… |
| 基本信息 | |
| 商品名称: | 毛泽东选集 |
| 作者: | |
| 市场价: | 170.00 |
| ISBN号: | 9787010009155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类型: | 精装 |
| 内容简介 | |
| 这部选集,包括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各个时期中的重要著作。几年前各地方曾经出过几种不同版本的《毛泽东选集》,都是没有经过著者审查的,体例颇为杂乱,文字亦有错讹,有些重要的著作又没有收进去。现在的这部选集,是按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所经历的各个历史时期并且按照著作年月次序而编辑的。这部选集尽可能地搜集了一些为各地方过去印行的集子还没有包括在内的重要著作。选集中的各篇著人,都经著者校阅过,其中有些地方著者曾作了一些文字上的修正,也有个别的文章曾作了一些内容上的补充和修改。 |
| 目录 | |
| 毛泽东选集第1卷 第1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一日)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九二七年三月) 农民问题的严重性 组织起来 打倒土豪劣绅,一切权力归农会 “糟得很”和“好得很” 所谓“过分”的问题 革命先锋 十四件大事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九二八年十月五日) 一、国内的政治状况 二、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 三、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的失败 四、湘赣边界的割据局面在湘鄂赣三省的地位 五、经济问题 六、军事根据地问题 井冈山的斗争(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失败 害据地区的现势 军事问题 土地问题 政权问题 党的组织问题 革命性质问题 割据地区问题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九二九年十二月) 关于单纯军事观点 关于极端民主化 关于非组织观点 关于绝对平均主义 关于主观主义 关于个人主义 关于流寇思想 关于盲动主义残余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九三0年一月五日) 反对本本主义(一九三0年五月) 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二、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三、反对本本主义 四、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末,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 五、社会经济调查,是为了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接着定出正确的斗争策略 六、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七、调查的技术 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一九三三年八月十二日) 怎样分析农村阶级(一九三三年十月) 我们的经济政策(一九三四年一月)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七日)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目前政治形势的特点 民族统一战线 人民共和国 国际援助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九五六年十二月) 第1章 如何研究战争 第1节 战争规律是发展的 第二节 战争的目的在于消灭战争 第三节 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 第四节 重要的问题在善于学习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战争 第三章 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 第1节 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第二节 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是什么 第三节 由此产生我们的战略战术 第四章 “围剿”和反“围剿”——中国内战的主要形式 第五章 战略防御 第1节 积极防御和消极防御 第二书 反“围剿”的准备 第三节 战略退却 第四节 战略反攻 第五节 反攻开始问题 第六节 集中兵力问题 第七节 运动战 第八节 速决战 第九节 歼灭战 关于蒋介五声明的声明(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一九三七年五月三日) 民族矛盾和国内矛盾的目前发展阶段 为民主和自由而斗争 我们的领导责任 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一九三七年五月八日) 和平问题 民主问题 革命前途问题 干部问题 党内民主问题 大会的团结和全党的团结 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实践论(一九三七年七月) 矛盾论(一九三七年八月) 一 两种宇宙观 二 矛盾的普遍性 三 矛盾的特殊性 四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五 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六 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七 结论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抗日战争时期(上) 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三日) 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五日) 反对自由主义(一九三七年九月七日) 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九日) 和英国记者贝特的兰的谈话(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二日) 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一九三八年五月十五日)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九三八年五月) 论持久战(一九三八年五月)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九三八年十月十四日) 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五日) 战争和战略问题(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六日) 五四运动(一九三九年五月一日) 青年运动的方向(一九三九年五月四日) 反对投降活动(一九三九年六月三十日) 必须制裁反动派(一九三九年八月一日) 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 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一九三九年九月十六日) 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的一致(一九三九年九月二十八日) 《共产党人》发刊词(一九三九年十月四日) 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一九三九年十月十日) 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一九三九年十月一日)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九三九年十二月) 斯大林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日) 纪念白求恩(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新民主主义论(一九四○年一月) 克服投降危险,力争时局好转(一九四○年一月二十八日) 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一九四○年二月一日) 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一九四○年二月一日) 《中国工人》发刊词(一九四○年二月七日) 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一九四○年二月七日) 新民主主义的宪政(一九四○年二月二十日) 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一九四○年三月六日) 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一九四○年三月十一日) 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顽固派的进攻(一九四○年五月四日) 团结到底(一九四○年七月五日) 论政策(一九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为皖南事变发表命令和谈话(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日) 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后的时局(一九四一年三月十八日) 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一九四一年五月八日)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抗日战争时期(下) 《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一九四一年三月、四月) 序 跋 改造我们的学习(一九四一年五月十九日) 揭破远东慕尼黑的阴谋(一九四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关于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三日) 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六日) 整顿党的作风(一九四二年二月一日) 反对党八股(一九四二年二月八日)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九四二年五月) 引言 结论 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一九四二年九月七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一九四二年十月十二日) 祝十月革命二十五周年(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六日) 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一九四二年十二月) 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九四三年六月一日) 质问国民党(一九四三年七月十二日) 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一九四三年十月一日) 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一九四三年十月五日) 组织起来(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学习和时局(一九四四年四月十二日) 附录: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日) 为人民服务(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 评蒋介石在双十节的演说(一九四四年十月十一日) 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一九四四年十月三十日) 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一九四五年一月十日) 游击区也能够进行生产(一九四五年一月三十一日) 两个中国之命运(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三日)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一 中国人民的基本要求 二 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 三 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中国问题的关键 走着曲折的道路的历史 人民战争 两个战场 中国解放区 国民党统治区 比较 …… 愚公移山(一九四五年六月十一日) 论军队生产自给,兼论整风和生产两大运动的重要性(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七日) 赫尔利和蒋介石的双簧已经破产(一九四五年七月十日) 评赫尔利政策的危险(一九四五年七月十二日) 给福斯特同志的电报(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九日) 对日寇的最后一战(一九四五年八月九日) 毛泽东选集 第四卷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三日) 蒋介石在挑动内战(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三日) 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给蒋介石的两个电报(一九四五年八月) 一 八月十三日的电报 二 八月十六日的电报 评蒋介石发言人谈话(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六日) 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六日) 关于重庆谈判(一九四五年十月十七日) 国民党进攻的真相(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五日) 减租和生产是保卫解放区的两件大事(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七日) 一九四六年解放区工作的方针(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十五日) 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一九四六年四月) 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一九四六年七月二十日) 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一九四六年八月六日)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一九四六年九月十六日) 美国“调解”真相和中国内战前途(一九四六年九月二十九日) 三个月总结(一九四六年十月一日) 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一九四七年二月一日) 中共中央关于暂时放弃延安和保卫陕甘宁边区的两个文件(一九四六年十一月、一九四七年四月) — 一九四六年十一月十八日的指示 二 一九四七年四月九日的通知 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一九四七年四月十五日) 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一九四七年五月三十日)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一九四七年九月一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一九四七年十月十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一九四七年十月十日)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关于建立报告制度(一九四八年一月七日) 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一九四八年一月十八日) 一 党内反对错误倾向问题 二 土地改革和群众运动中的几个具体政策问题 三 关于政权问题 四 在革命统一战线中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问题军队内部的民主运动(一九四八年一月三十日) 在不同地区实施土地法的不同策略(一九四八年二月三日) 纠正土地改革宣传中的“左”倾错误(一九四八年二月十一日) 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一九四八年二月十五日) 关于工商业政策(一九四八年二月二十七日) 关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问题(一九四八年三月一日) 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一九四八年三月七日) 关于情况的通报(一九四八年三月二十日)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一九四八年四月一日)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一九四八年四月二日) 再克洛阳后给洛阳前线指挥部的电报(一九四八年四月八日) 新解放区农村工作的策略问题(一九四八年五月二十四日) 一九四八年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作(一九四八年五月二十五日) 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一九四八年九月、十月) 一 九月七日的电报 二 十月十日的电报 关于健全党委制(一九四八年九月二十日) 中共中央关于九月会议的通知(一九四八年十月十日) 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一九四八年十月十一日) 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一九四八年十一月) 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四日) 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一日) 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七日) 将革命进行到底(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三十日) 评战犯求和(一九四九年一月四日) 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关于时局的声明(一九四九年一月十四日) 中共发言人评南京行政院的决议(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一日) 中共发言人关于命令国民党反动政府重新逮捕前日本侵华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和逮捕国民党内战罪犯的谈话(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八日) 中共发言人关于和乎条件必须包括惩办日本战犯和国民党战犯的声明(一九四九年二月五日) 把军队变为工作队(一九四九年二月八日) 四分五裂的反动派为什么还要空喊“全面和平”?(一九四九年二月十五日) 国民党反动派由“呼吁和乎”变为呼吁战争(一九四九年二月十六日) 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种答案(一九四九年二月十八日)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一九四九年三月五日)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九四九年三月十三日) 南京政府向何处去?(一九四九年四月四日) 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一九四九年四月。十一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五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为英国军舰暴行 发表的声明(一九四九年四月三十日) 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五日) 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九四九年六月三十日)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九四九年八月十四日) 别了,司徒雷登(一九四九年八月十八日) 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一九四九年八月二十八日) “友谊”,还是侵略?(一九四九年八月三十日) 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九四九年九月十六日) |
| 基本信息 | |
| 商品名称: | 毛泽东著作辞典 |
| 作者: | 中央文献研究室 |
| 市场价: | 150.00 |
| ISBN号: | 9787213047114 |
| 出版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类型: | 精装 |
| 内容简介 | |
| 《毛泽东著作辞典》由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任主编,邀请全国范围内的毛泽东思想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参与写作。撰稿人的专业学识和素养,为该辞典的专业性提供了重要保证。 该辞典以条目的形式,对毛泽东著作进行了梳理、研究和注释,阐述其背该辞典体现了政治性、思想性与准确性的统一, 不仅注重内容的全面性、科学性,而且注重可读性,是一本理论性和实用性高度结合的简明工具书。值得一提的是,本书附有著作写作(发表)时间检索目录和分类检索目录,可以满足不同读者的查阅需要求和习惯。 景、意义及对时代产生的影响,全面展示毛泽东思想的庞大体系和丰富内涵。 |
| 目录 | |
| 《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1939年1月2日) 八路军新四军应取长期斗争方针(1941年7月18日) 把爱国卫生运动重新发动起来(1960年3月18日) 把打击面放在真正的封建剥削阶级范围内(1948年1月) 把国民经济搞上去(1974年11月) 把军队变为工作队(1949年2月8日) 把南北通船通航通邮诸事当作一件大事去做(1949年2月15日) 把农业互助合作当作一件大事去做(1951年12月15日) 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1963年9月、1964年12月) 帮助苏联红军我们决取广泛游击战的长期斗争方针(1941年7月15日) 保卫延安的命令(1947年3月16日) 报纸上的批评要实行“开、好、管”的方针(1954年4月) 报纸一个时期要有一定的方向(1958年9月) 卑贱者z聪明,高贵者z愚蠢(1958年5月18日;20日) 北平问题和平解决的基本原因(1949年2月1日) 被压迫的人民就是要不屈服(1960年5月17日) 必须把勇敢精神与谨慎精神联系起来(1937年10月25日) 必须充分注意召开市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49年11月27日) 必须坚持不打无把握之仗的原则(1958年7月27日) 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1940年2月7日) 必须切实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1952年10月15日) 必须维持上海,统筹全局(1949年9月2日) 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1945年1月10日) 必须以严肃科学态度对待宣传工作(1948年6月3日) 必须增强反坦克武器(1951年6月1日) 必须制裁反动派(1939年8月1日) 必须重视人民群众来信(1951年5月16日) 必须重视卫生、防疫和医疗工作(1951年9月9日) 必须做到土改与剿匪相结合(1950年11月22日) 边打边谈边稳(1952年8月4日) 边区的货币政策(1938年8月17日) |
这套《毛泽东文集》和《毛泽东选集》精装本,加上一本《毛泽东著作辞典》,简直是我近几个月来最沉甸甸的收获。拿到手的时候,就被那厚重的精装感所折服,每一卷书的封面设计都透着一股历史的厚重感,书页的质感也相当不错,翻阅起来有一种特别的仪式感。我一直对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充满好奇,而毛泽东作为那个时代的核心人物,他的思想和论述自然是绕不开的。虽然我还没有深入到每一篇文章的细节,但仅从目录和篇章的标题,就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丰富内容。从革命战争时期的战略战术,到建国后的经济建设和思想改造,再到国际关系的处理,几乎涵盖了那个时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方面面的重要议题。尤其是那本《毛泽东著作辞典》,对于我这样初涉此领域的读者来说,简直就是一座宝库,很多专有名词、概念的解释都非常清晰透彻,让我能更快速地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我打算先从《选集》开始,逐步理解他的理论形成和实践过程,再对照《文集》中的更广泛论述,最后通过《辞典》来查漏补缺,构建一个更完整的认知体系。这套书不仅仅是阅读,更像是一次深入历史的探险,我期待着在这其中找到解答我心中疑惑的钥匙。
评分入手这套《毛泽东文集》与《毛泽东选集》的精装本,以及那本《毛泽东著作辞典》,与其说是一次购书,不如说是一次对历史的郑重拜访。我一直认为,想要理解中国的过去,特别是20世纪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毛泽东的思想和他所撰写的文字,是绕不开的基石。这次精装版本的推出,不仅在外观上显得尤为庄重,触感和阅读体验也大大提升。我还没有开始通读,目前主要是浏览目录,并偶尔翻阅其中几篇我比较感兴趣的文章。我惊讶于他论述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从军事战略的精妙布局,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刻思考,再到国际格局的战略判断,几乎无所不包。更令我惊喜的是那本《毛泽东著作辞典》,它就像一个详尽的地图,为我指引方向,当我遇到一些不熟悉的理论名词或历史事件时,辞典总是能提供最准确、最及时的解释,让我在阅读时少走弯路。我计划接下来,会尝试从《选集》入手,逐步深入,然后再对照《文集》的丰富内容,最终通过辞典来巩固和拓展我的理解。这套书的出版,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次知识的获取,更是一次对历史纵深的探索。
评分这套集子,尤其是那几本厚重的精装书,着实让我花费了不少心思去“消化”。我的阅读习惯偏向于碎片化,常常是在通勤路上,或是睡前片刻,从某一卷中随意抽取几篇文章来读。起初,我对于如何系统地切入有些茫然,毕竟《文集》和《选集》的体量都相当可观。但渐渐地,我发现,即使是零散的阅读,也能体会到毛泽东思想的脉络。他对于中国革命的论述,从策略到战略,那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逻辑,让我印象深刻。我尤其喜欢他那种直击问题的犀利语言,有时候读来令人振聋发聩。而那本《毛泽东著作辞典》,则是我在遇到一些政治术语或历史背景不甚明了时,最得力的助手。它的编排逻辑清晰,查找便捷,为我的理解扫清了不少障碍。我常常在读到某段引人深思的文字后,便翻开辞典,进一步探究其背后的深层含义。这套书的装帧设计非常考究,拿在手里就能感受到分量,书页的触感也很舒适,让人愿意花时间静下心来阅读。虽然我的阅读进度不快,但我相信,每一次的翻阅,都能让我对那个时代、对中国近现代史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评分坦白说,我一直对中国近现代史抱有极大的好奇心,而毛泽东作为那个时代的中心人物,他的思想和论述自然是我探索的重点。这次我入手了这套《毛泽东文集》(全八卷)和《毛泽东选集》(1-4卷)的精装版本,以及一本《毛泽东著作辞典》,觉得实在是太超值了。书的包装非常精美,精装的质感让我一拿到手里就爱不释手,书页的印刷和排版都堪称一流,无论是阅读还是收藏,都非常有价值。我目前还在初步浏览阶段,但仅从目录和章节标题,就能感受到其中涵盖内容的丰富性。从革命时期的军事论述,到建国后的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引导,再到对外政策的方方面面,几乎囊括了一个国家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议题。尤其让我感到欣喜的是那本《毛泽东著作辞典》,它简直是为我这样的初学者量身定做的,很多专有名词、概念的解释都非常清晰易懂,大大降低了理解门槛,让我能够更快速地进入到文本的核心。我计划先从《选集》的几篇经典文章开始阅读,了解他的思想发展脉络,然后再深入到《文集》中更广阔的论述,最后通过辞典来查漏补缺,构建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这套书的到来,无疑为我的历史学习之旅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篇章。
评分说实话,第一次完整地捧起这几本精装本,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就让我肃然起敬。我并非是研究政治学的专业人士,但作为一名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深知理解一个时代,就必须理解那个时代的关键人物。毛泽东的名字,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套《毛泽东文集》(全八卷)和《毛泽东选集》(1-4卷)精装版,以及一本《毛泽东著作辞典》,简直是将那个时代的思想精华汇集一堂。我目前主要是在零散的时间里翻阅,每次都能在不经意间被某一段文字所吸引。比如,在《选集》中,我看到了他对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对中国国情的深刻洞察;而在《文集》中,我则能感受到他对于更宏观问题的思考,从国内的建设到国际的风云变幻,视角更为广阔。让我特别惊喜的是那本《毛泽东著作辞典》,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在我遇到不理解的术语时,总能及时地提供准确的解释,让我能够更顺畅地理解原文。这套书的精装版本,更是增添了一份庄重感,让我在阅读时,仿佛穿越了时空,与那个时代的脉搏一同跳动。我计划接下来找一段完整的时间,从头开始,系统地阅读,希望能从中汲取更多的历史智慧和思想启迪。
评分文选的封面没有保护好,有破损,侧面也弄脏了。
评分不错
评分我很喜欢!
评分我很喜欢!
评分我很喜欢!
评分文选的封面没有保护好,有破损,侧面也弄脏了。
评分我很喜欢!
评分非常好!...............
评分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