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污染控制技术手册+废气处理工程技术手册 3本
9787122153968 9787122152916 9787122153517
固体废物处理工程技术手册
书名:环境工程技术手册
作者:聂永丰 主编 金宜英、刘富强 副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1
ISBN:9787122153968
定价:245.00元
这本书依据近十多年来在固体废物科研、教学和工程实践中积累的·新知识和成果,系统描述了各类固体废物的组成特性、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和·终处置技术,对解决我国各行业和各领域固体废物污染问题,具有很好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同时本书融合了当前·新的研究成果,对推广普及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知识,指导广大固体废物处理领域的从业人员完成各项工作具有较好的参考作用。书中列举了大量成功的工程应用实例,对解决一些相同或类似的固体废物处理和管理问题具有很好的参照借鉴意义。
本书是关于固体废物处理工程技术的手册类工具书。本书全面系统地讨论了固体废物,包括工业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以及危险废物在内的来源、性质、分类、运输、贮存、前处理、后处理(包括物理、化学、微生物、焚烧等)和·终处置及实例,以及固体废物的资源化等。共分为六篇:,篇是概论,第二篇是污染源,第三篇是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及贮存,第四篇是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第五篇是固体废物的资源化技术,第六篇是固体废物的·终处置技术。
本书收纳的内容较全面和丰富,可参考性强;在编写上力求通俗易懂,便于查阅;尽量多地采用了图形,使读者一目了然,加深认识。本书可供从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及相关专业的设计、研究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使用。
,篇 概论
,章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2
,节固体废物的定义及特征2
第二节固体废物的分类2
一、城市生活垃圾2
二、工业固体废物3
三、危险废物6
第三节危险废物的定义、分类和鉴别标准6
参考文献24
第二章固体废物污染的环境影响25
,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途径25
第二节固体废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25
一、对大气环境的影响26
二、对水环境的影响26
三、对土壤环境的影响26
第三节固体废物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7
第四节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特点27
参考文献28
第三章固体废物管理体系、制度及标准29
,节概述29第二节固体废物管理体系30
第三节固体废物管理制度31
第四节固体废物管理和污染控制标准32
一、固体废物分类标准33
二、监测标准34
三、污染控制标准34
四、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标准35
参考文献35
第二篇 污染源
,章城市固体废物的来源、组成及性质38
,节城市固体废物的来源、组成38
一、城市固体废物的来源及类型38
二、城市固体废物的组成40
三、城市固体废物组成的测定40
四、城市固体废物中可回收物质的类型42
第二节城市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特性44
一、城市固体废物的物理性质44
二、城市固体废物的化学性质46
三、城市固体废物的生物特性51
第三节城市固体废物产量及质量分析53
一、城市垃圾产量分析53
二、城市垃圾质量分析55
参考文献57
第二章工业固体废物的来源、类型及性质58
,节工业固体废物的来源及一般特性58
一、工业固体废物分类58
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贮存与排放方式61
三、工业固体废物形态与污染物特征62
第二节工业固体废物的类型65
一、矿山固体废物65
二、冶金固体废物67
三、化工固体废物90
四、其他工业固体废物101
参考文献106
第三章危险废物的特征及危害107
,节危险废物的来源及分类107
第二节危险废物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特性108
一、有毒有害物质释放特征参数108
二、环境迁移及富集特征参数110
第三节危险废物的生物毒性数据111
一、危险废物判定数据112
二、风险分析生物毒性数据113
第四节危险废物毒性鉴别及风险评价114
一、危险废物鉴别标准114
二、危险废物环境风险评价116
三、环境风险的量化116
四、风险的比较和可接受性117
参考文献117
第四章固体废物的采样与分析118
,节采样计划118
一、采样目的118
二、采样计划中需要考虑的事项119
三、监管链120
四、采样误差120
五、采样程序126
第二节采样方法127
一、简单随机采样法127
二、分层随机采样法130
三、系统随机采样法132
四、多段式采样法135
五、权威采样法136
第三节样品采集、制备及运送136
一、采样工具与样品容器136
二、采样操作方法137
三、样品制备140
四、样品运送与保存142
第四节样品分析143
一、生活垃圾分析143
二、工业固体废物分析152
三、固体废物危险特性鉴别方法156
参考文献158
第三篇 固体废物的收集 运输及贮存
,章城市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运输160
,节城市垃圾的搬运与贮存160
一、垃圾产生源的搬运管理160
二、贮存管理161
第二节城市垃圾的收集与清除164
一、清运操作方法164
二、收集车辆168
三、收集次数与作业时间169
第三节城市垃圾的收运路线170
一、设计收运路线的一般步骤170
二、设计收集清运路线实例170
第四节固体废物的压实173
一、压实概念173
二、压缩程度的度量174
三、压实设备类型176
第五节城市垃圾的转运及中转站设置177
一、转运的必要性177
二、中转站类型与设置要求178
三、中转站选址182
四、中转站工艺设计计算182
参考文献183
第二章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及运输184
,节危险废物的产生与收集、贮存184
一、产生184二、收集与贮存185
第二节危险废物的运输186
参考文献188
第四篇 固体废物处理技术
,章固体废物的破碎和分选技术190
,节概述190
第二节固体废物的压实190
一、概述190
二、废物的压实及其表示191
三、压实设备191
四、压实流程192
五、压实器的选择193
六、影响固体废物压实程度的因素194
第三节破碎处理194
一、破碎的目的194
二、破碎的方法、破碎比和破碎流程194
三、破碎机195
四、低温破碎技术203
五、湿式破碎技术204
六、半湿式选择性破碎分选205
第四节固体废物的机械分选205
一、物料分选的一般理论205
二、筛分207
三、重力分选211
第五节磁力分选221
一、磁选法221
二、磁流体分选(MHS)223
第六节电力分选225
一、电选的基本原理225
二、电选设备及应用227
第七节其他分选方法228
一、摩擦与弹跳分选228
二、光电分选231
参考文献232
第二章污泥的浓缩与脱水233
,节概述233
一、污泥的分类及特性233
二、污泥的性质指标233
三、污泥处理目的和方法236
第二节污泥浓缩237
一、污泥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及其分离性能237
二、重力浓缩238
三、气浮浓缩241
四、其他浓缩法242
第三节污泥的调理243
一、污泥调理的目的及方法243
二、污泥的洗涤243
三、加药调理(化学调节)245
四、热处理247
五、冷冻熔解处理法249
第四节污泥脱水250
一、过滤基本理论及过滤方程式250
二、过滤介质255
三、过滤脱水设备256
参考文献269
第三章有机废物好氧生物处理技术270
,节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原理270
一、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微生物学原理270
二、动力学原理274
三、好氧堆肥化工艺过程276
第二节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特征及参数调控278
一、通风工艺及控制278
二、含水率控制280
三、物料性状及C/N比调配283
四、孔隙率控制284
五、温度及控制284
六、其他因素及控制285
第三节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类型及反应器286
一、静态垛式288
二、翻垛式288
三、反应器式289
第四节好氧生物处理工程应用294
一、生物干化295
二、污泥好氧堆肥295
三、无锡市有机垃圾好氧堆肥实例297
参考文献299
第四章有机废物厌氧发酵技术301
,节厌氧发酵的微生物学原理301
一、厌氧发酵的微生物学理论301
二、厌氧发酵微生物303
三、有机物的厌氧代谢过程304
第二节厌氧发酵的影响因素及工艺类型306
一、厌氧发酵影响因素306
二、常用厌氧发酵工艺309
第三节厌氧发酵装置315
一、消化器基本设计要求315
二、传统厌氧消化器315
三、处理农村固废的户用型沼气装置318
....
废水污染控制技术手册
书名:环境工程技术手册
作者:潘涛,李安峰,杜兵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1
ISBN:9787122152916
定价:260.00元
在这本书中,内容是按四条主线来展开的:一是按废水的行业类型进行分类,结合各行业废水的特点,归纳总结清洁生产和废水处理具体的解决方案;二是按废水处理的单元技术进行分类,逐一介绍主流成熟的单元技术,力求详尽和实用,同时兼顾具有明确发展前景、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潜力技术;三是按项目建设程序的各个环节进行分类,提供从立项、可行性研究等环节开始至竣工验收、运行维护的全过程操作方法;四是详细介绍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意义的各类工程实例,提供具体实用的案例模板。
《环境工程技术手册:废水污染控制技术手册》系统介绍了城镇污水和典型工业行业废水的特点与污染控制方法,国内主导的或具有发展潜力的各种废水处理单元技术,废水污染控制工程建设与运行的程序步骤及其操作方法,具有代表性和指导意义的工程实施案例,以及在废水处理工程咨询、设计和决策中常用的水污染物强制性排放限值、标准规范、技术政策与指南等。该书内容主要包括四篇:,篇"典型行业废水污染防治技术"介绍了城镇污水、制浆造纸工业废水、化学工业废水、石油工业废水等十二类废水的来源、特点及治理方法与对策;第二篇"废水处理单元技术"按物理分离、物化处理、膜分离处理、生物处理、化学除磷与磷回收、污泥处理与处置、生态处理、臭气处理等工艺类别分别介绍了各种废水处理单元技术的功能原理、设备装置和设计计算;第三篇"废水处理工程的建设与运行"介绍了废水处理工程从立项、可行性研究到工程设计、建设、调试、验收以及运行管理的各个环节及其实施方法;第四篇"废水处理工程实例"介绍了城镇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废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的典型工程案例。
Chapter 1
,章 城镇污水
,节 概述
第二节 城镇污水的特性
一、城镇污水的来源
二、城镇污水的水质
三、城镇污水的水量
第三节 城镇污水处理技术
一、技术的历史及现状
二、城镇污水处理的主流技术
三、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 城镇污水的回用
一、回用现状
二、回用技术
三、回用原则
四、回用途径
五、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第五节 城镇污水处理厂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城镇污水处理的现状
二、城镇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三、城镇污水处理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Chapter 2
第二章 制浆造纸工业废水
,节 概述
一、我国制浆造纸工业的特点与污染现状
二、制浆造纸工业的产业政策
三、制浆造纸工业的污染防治措施
第二节 制浆原料备料
第三节 碱法和硫酸盐法制浆
一、生产工艺和污染物来源
……
Chapter 3
第三章 化学工业废水
Chapter 4
第四章 石油工业废水
Chapter 5
第五章 纺织工业废水
……
第二篇 废水处理单元技术
第三篇 废水处理工程的建设与运行
第四篇 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废气处理工程技术手册
书名:环境工程技术手册
作者:王纯、张殿印 主编 王海涛、张学义 副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1
ISBN:9787122153517
定价:235.00元
这本书的特点是:(1)内容全面,对废气的来源、污染、危害、治理技术、设备和系统设计等内容均有较全面阐述;(2)联系实际,书中内容都从实际需要和适用技术出发进行介绍,有些列举了工程实例;(3)技术新颖,如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电袋复合除尘技术,二英治理方法,新型过滤材料等;(4)突出重点,突出各行业的废气治理技术和设备环节,便于实际运用。编写力求特点突出、层次分明、深入浅出、内容翔实,并充分注意手册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为了直观、清晰、查找方便、加深理解,书中适当增加了插图和表格。读者通过本书可以对废气治理技术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对废气治理工程技术的开发、设计、管理均有切实的裨益和帮助。
本书是一本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技术工具书。本书共分四篇二十章,,篇污染源篇,介绍废气的分类、来源、危害以及各行业废气的产生量和排放量。第二篇废气治理篇,介绍废气治理的对象、方法,颗粒污染物的分类、性质与除尘技术,气态污染物的性质与控制技术以及主要行业废气治理技术。第三篇设备设计篇,介绍除尘设备设计,吸收、吸附、换热装置设计及除尘和净化系统设计。第四篇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篇,介绍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原则与方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利用本书可进行废气处理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设备选型、设备设计、维护管理,并能利用本书判断、解决工程和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与设备问题。
本书可供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科研人员、设计人员、管理人员阅读使用,也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篇 污染源篇
,章污染源概述2
,节大气和大气污染2
一、纯净的大气2
二、大气污染3
三、大气污染的影响3
四、大气污染管理6
第二节污染源的分类及调查评价10
一、污染源的分类10
二、污染源调查11
三、污染源评价13
第三节废气的分类13
一、废气的分类方法13
二、含颗粒污染物废气14
三、含气态污染物废气15
第四节废气及所含污染物的来源18
一、燃料燃烧废气19
二、工业生产废气23
三、机动车尾气40
四、垃圾焚烧废气41
第五节废气中污染物特征及危害42
一、主要污染物的特性43
二、主要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50
三、对生物、水、土资源及器物的影响54
四、PM2?5的来源和危害57
参考文献59
第二章废气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60
,节估算的一般方法60
一、有组织排放的估算方法60
二、无组织排放的估算方法61
第二节燃煤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63
一、工艺描述63
二、产污量和排污量的估算方法64
三、燃煤工业锅炉污染物的产污和排污系数65
四、茶炉、大灶污染物的产污和排污系数68
第三节工业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68
一、产污量和排污量的估算方法68
二、主要工业部门产污和排污系数69
参考文献82
第二篇 废气治理篇
第三章废气治理概述84
,节废气治理的对象与要求84
一、废气治理对象84
二、废气治理的要求84
第二节废气治理方法85
一、颗粒物分离机理和方法85
二、气态污染物治理方法91
参考文献100
第四章颗粒污染物的分类及性质101
,节颗粒污染物的分类101
一、根据颗粒污染物来源分类101
二、根据气溶胶的概念分类101
第二节颗粒污染物的性质106
一、粉尘密度106
二、粉尘粒径和粒径分布106
三、粉尘的物理性质112
四、粉尘的化学性质118
第三节含尘气体的性质120
一、气体状态和换算120
二、气体的主要参数和换算122
参考文献127
第五章颗粒污染物的控制技术与装置128
,节粉尘捕集机理和除尘装置128
一、粉尘沉降过程中的阻力128
二、粉尘分离受力130
三、除尘装置的性能132
四、除尘器的分类139
五、除尘器的选择140
第二节机械式除尘器141
一、重力除尘器141
二、惯性除尘器148
三、旋风除尘器150
四、旋风除尘器的选型172
第三节湿式除尘器174
一、气液接触表面及捕尘体的形式175
二、湿式除尘器效率计算176
三、湿式除尘器的流体阻力177
四、湿式除尘器的型式177
五、常用湿式除尘器189
第四节过滤除尘器199
一、过滤除尘器的分类200
二、袋式除尘器201
三、滤筒式除尘器222
四、塑烧板除尘器236
五、颗粒层除尘器244
第五节电除尘器248
一、电除尘器的分类248
二、电除尘器工作原理250
三、常用电除尘器256
第六节电袋复合式除尘器270
一、电袋复合式除尘器分类270
二、两种除尘器的特点271
三、电袋复合除尘器工作原理275
四、技术性能276
五、应用注意问题276
参考文献278
第六章气态污染物控制方法280
,节控制机理280
一、气体扩散280
二、气体吸收281
三、气体吸附283
四、气?固催化反应286
五、可燃气体组分的燃烧287
第二节主要气态污染物的控制途径289
一、采用低硫、低氮燃料289
二、燃料脱硫、脱氮289
三、改善燃烧方法和燃烧条件289
四、高烟囱排放290
五、排烟治理290
参考文献290
第七章二氧化硫废气治理291
,节氨法脱硫293
一、氨法吸收原理293
二、氨?酸法296
三、氨?亚硫酸铵法299
四、氨?硫铵法303
第二节钠碱法脱硫304
一、钠碱法的吸收原理305
二、钠碱法工艺306
第三节石灰/石灰石法脱硫311
一、石灰/石灰石直接喷射法312
二、荷电干式喷射法314
三、流化态燃烧法317
四、石灰?石膏法317
五、石灰?亚硫酸钙法323
六、喷雾干燥法325
第四节双碱法脱硫329
一、钠碱双碱法330
二、碱性硫酸铝?石膏法333
三、CAL法336
第五节金属氧化物吸收法脱硫337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