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末代皇后郭布罗 婉容传

中国末代皇后郭布罗 婉容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庆祥 著
图书标签:
  • 婉容
  • 清朝
  • 后宫
  • 历史
  • 传记
  • 末代皇后
  • 溥仪
  • 民国
  • 爱情
  • 宫廷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英典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08398
商品编码:1656226702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末代皇后郭布罗 婉容传

原价:39.00元

作者:王庆祥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020108398

字数:310000

页码:3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端庄秀美、清新脱俗的婉容因被选入宫而成为清朝史上最后一位皇后,却只是局限于紫禁城内逊位帝王的皇后;她虽然拥有政府的认可与民间的认同,却并不曾享用封建王朝历代正宫的权势、形象及影响之实, 既无须“母仪天下”,也不必“统领后宫”。这“皇后”之位无异于精神枷锁,迫使她在戏剧性变化的一生中连人性都走上了异化之途,自甘堕落,无以解脱,直至自我毁灭。
 婉容无疑是我国那个历史时代的悲剧人物,然而,她的爱国之心和爱国之举,永远留下了中国女性光荣的一页。

内容提要


比《甄传》更真实

比《步步惊心》更诡谲

一个高贵女人的悲戚人生

一个血泪凝铸的动荡年代

目录


目录

自 序

第 一 章 皇后进宫

第 二 章 龙凤情缘

第 三 章 订婚过程

第 四 章 花烛冷夜

第 五 章 明星皇后

第 六 章 宫墙难遏

第 七 章 情场角逐

第 八 章 清宫末日

第 九 章 旧地重游

第 十 章 皇家媳妇

第十一章 梦断扶桑

第十二章 苦境天知

第十三章 出关前后

第十四章 笼中伪后

第十五章 虎口挣扎

第十六章 极密档案

第十七章 流言无根

第十八章 红颜薄命

第十九章 冷宫无情

第 廿 章 流浪皇后

第廿一章 患难行踪

第廿二章 婉容之死

婉容生平年表

作者介绍


王庆祥,1943年生,196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和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专家。曾出版《毛泽东、周恩来与溥仪》、《溥仪的后半生》、《溥仪交往录》、《爱新觉罗·溥仪日记》、《“皇帝”的背叛——溥仪与“九一八”》等著作,参与了由中央电视台录制的《爱新觉罗·溥仪》等专题片以及《火龙》(编剧)、《末代皇后》(原著)、《非常公民》、《传奇福贵人》等影视剧的创作。

文摘


序言



历史的挽歌:清末民初的宫廷风云与时代变迁 书名:紫禁城深处的叹息——清代皇室的黄昏与近代中国的阵痛 作者:[虚构作者名] 字数:约1500字 内容简介: 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位特定人物的个人命运,而是以宏大的历史叙事视角,深入剖析了自晚清“中兴”曙光乍现,直至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的数十年间,那个正在崩塌的帝国如何在内忧外患中挣扎沉浮。我们试图描摹的,是一个庞大而僵化的权力机器,面对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所展现出的结构性困境与徒劳的挣扎。 第一部分:暮霭中的守成与挣扎(1860-1908) 故事的开端,是一幅被硝烟和洋务新政的喧嚣所笼罩的晚清图景。权力中心在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訢等一批复杂矛盾的政治人物手中摇摆。本书细致梳理了洋务运动从兴起到遭遇瓶颈的过程,重点探讨了洋务派内部关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根本性分歧,以及这种思想钢印如何制约了中国向现代性转型的深度与速度。 我们不再仅仅叙述“镇压”与“学习”,而是深入探究体制内保守势力与改革派之间的博弈。从甲午战败的震撼开始,清廷内部的反应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溃败,更是精神信仰上的全面坍塌。本书将详细分析戊戌变法为何在短短一百零三天内夭折,其背后是根深蒂固的士大夫阶层对皇权专制和传统儒家伦理的最后捍卫。 光绪末年的朝局,权力结构呈现出一种病态的平衡。慈禧太后在晚年对政治格局的掌控,与其说是英明,不如说是对既有秩序的极度恐惧。本书将侧重描写这种恐惧如何导致了对立场的过度敏感,以及这种敏感如何驱使清廷在“预备立宪”这一关键议题上,反复拉扯,最终错失了和平过渡的最后窗口期。 第二部分:王朝的挽歌与新生的阵痛(1908-1916) 溥仪登基,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但也意味着清廷内部权力真空的出现。本书将聚焦于摄政王载沣及其领导下的“小朝廷”如何加速了自身的崩溃。在权力交接的混乱中,汉族汉臣被进一步边缘化,这直接导致了各地新军和立宪派的离心离德。 我们着力描绘辛亥革命爆发前夕的社会情绪:从士绅阶层的失望,到城市新军的躁动,再到底层民众对赋税和腐败的积怨。辛亥革命的胜利并非一个干净利落的终结,而是一场混乱的开端。本书详细解析了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及其面临的巨大挑战,包括中央财政的崩溃、革命军内部的派系斗争,以及最重要的——袁世凯的崛起。 袁世凯的“借力”与“渔利”是这一时期的核心议题。我们不再将他简单视为“窃国者”,而是将其置于晚清政治遗产的继承者这一更复杂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他如何在旧官僚体系、北洋新军和地方实力派之间建立起脆弱的平衡,以及他如何利用“共和”这一空壳,试图重塑一个不同于以往的中央集权。 第三部分:共和面具下的军阀割据与文化转型 民国初年的北京,表面上是五色旗飘扬的现代都市,内里却是各路军阀明争暗斗的角斗场。本书将描绘这一时期中国政治的“碎片化”趋势。权力不再集中于紫禁城内,而是分散到各省的军事强人手中。我们考察了“府院之争”的实质,那不过是不同派系对有限的中央资源和国际承认权的争夺。 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面貌同样引人注目。在政治动荡的表层下,知识分子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文化地震。白话文的推广、新式教育的普及、以及“德先生”与“赛先生”的登场,构筑了一个充满矛盾的文化场域。一方面,人们渴望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另一方面,传统伦理的瓦解又带来普遍的焦虑感和虚无感。 本书将通过对重要思想流派(如早期的新文化运动先驱们)的梳理,展示知识精英们在对帝国进行彻底否定之后,如何面对“中国何去何从”这一根本性的追问。他们的探索,是那个动荡年代最真实的思想投影。 核心主题: 本书旨在揭示,清王朝的覆灭不仅是政治体制的崩溃,更是一个延续了两千多年的权力逻辑和传统社会结构的全面瓦解。它所留下的权力真空和精神迷惘,为随后的军阀混战和后续的政治实验奠定了复杂而沉重的基调。我们所见的,是旧时代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的最后一批既得利益者和权力残余,在黄昏中发出的微弱、但充满悲剧色彩的回响。本书力求展现历史的复杂性,而非简单的线性叙事,旨在让读者理解,近代中国是在何种程度上,以何种代价,走出了那段漫长而痛苦的转型期。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久久不能平静的书。掩卷之后,心中五味杂陈。作者以极为沉静而又富有力量的笔触,描绘了郭布罗·婉容从一位备受宠爱的格格,到大清帝国最后一位皇后,再到命运多舛的落魄女子的全过程。我惊叹于作者在史料搜集上的细致与严谨,但更令我折服的是她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书中的婉容,并非是脸谱化的悲情人物,而是一个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不断被命运捉弄、内心世界复杂而又矛盾的个体。作者没有刻意去美化或丑化她,而是如实地展现了她的成长、她的选择,以及她所承受的一切。那些关于她在宫廷生活中的点滴,关于她与溥仪之间日益疏远的婚姻,关于她在动荡年代的挣扎与绝望,都像电影画面一样在我脑海中回放。我能够感受到她曾经拥有的青春活力,她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在失去一切后的痛苦与麻木。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女性在历史的洪流中,个人力量的渺小,以及命运的无常。它是一曲哀歌,也是一首史诗,让我对那个已经远去的时代,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评分

这本《中国末代皇后郭布罗·婉容传》在我书架上已经静静地躺了一段时间,直到最近才被我翻开。我一直对那个时代的中国历史,尤其是清朝末年的宫廷秘闻和风云变幻有着浓厚的兴趣。婉容,这个名字,虽然听起来高贵而遥远,但总带着一丝悲情的色彩,吸引着我去了解她波澜壮阔却又注定走向衰败的一生。翻开第一页,我就被作者描绘的那个时代深深吸引。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历史陈述,而是充满了鲜活的画面感。字里行间,我仿佛能闻到紫禁城深宫中弥漫的沉香,看到那些华丽宫殿在落日余晖下的斑驳光影,听到远处传来的丝竹之声,还有那些身着锦袍的宫女们轻盈的脚步。作者对于环境的细腻描摹,让我迅速进入了那个封闭而又充满权力斗争的世界。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位年轻的皇后,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她命运的安排。她的童年,她的成长,她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她与溥仪之间那段复杂的关系,都让我充满了探究的欲望。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感,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和一个女性命运的悲歌。我期待着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鲜活的婉容,而不仅仅是历史书上那个模糊的符号。

评分

说实话,在阅读《中国末代皇后郭布罗·婉容传》之前,我对婉容的了解仅限于一些零散的历史片段,总觉得她只是一个被动卷入历史漩涡的悲剧性人物。然而,这本书却为我展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她。作者似乎挖掘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将婉容的形象变得更加丰满和立体。她不再只是一个呆板的符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的女人。我看到了她年轻时的活泼烂漫,她对于新思想的渴望,她对未来婚姻生活的憧憬,以及她作为一位皇后所面临的独特压力和挑战。书中的一些细节描写,比如她与身边人之间的互动,她对时尚的追求,甚至是对一些小事的情感反应,都让这个历史人物变得触手可及。作者的叙事方式也很巧妙,总能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捕捉到人物细腻的情感变化,将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历史人物,认识到每一个个体,即使身处权力中心,也同样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有着自己的挣扎与痛苦。它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解历史,就应该从理解一个个具体的人开始。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脑海里萦绕着许多关于婉容的画面,久久不能散去。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一位末代皇后的传记,更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那个时代整个中国的动荡与不安。作者对于历史细节的考究,以及对于人物心理的深刻洞察,让这本书读起来既有史料的严谨,又不乏文学的感染力。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写婉容的心路历程时所用的笔触,那种从最初的青涩、天真,到后来的迷茫、绝望,再到最终的麻木和幻灭,层次分明,让人感同身受。特别是当她身处困境,面对周遭的巨变,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作者都细致地描绘出来。我似乎能感受到她内心的呐喊,那种被时代洪流裹挟、身不由己的无力感。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女人,在一个男人主导且充满变革的时代,如何努力地去寻找自己的位置,去适应,去抗争,最终却又无可奈何地被吞噬。它提醒了我,历史的宏大叙事背后,总是无数个个体的悲欢离合,而婉容,无疑是其中一个最令人唏嘘的注脚。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我们得以窥见历史的微观层面,体味到那些被宏大叙事所忽略的情感与命运。

评分

我一向喜欢那些能够带我穿越时空的书籍,而《中国末代皇后郭布罗·婉容传》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当我翻开这本书,仿佛推开了一扇尘封已久的门,走进了那个被历史风尘覆盖的晚清宫廷。作者的文字极富画面感,将婉容这位末代皇后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我看到了她从一位青春年少的格格,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嫁入紫禁城,成为皇后。但命运的轨迹并非如此平坦。书中的叙述,让我体会到了身处那个时代,一个女性所要面对的种种困境与挑战。无论是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还是外部世界的剧烈变革,都对她的人生轨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尤其被作者对婉容内心世界的描绘所打动,那些藏在华丽服饰和尊贵身份背后的孤独、迷茫与挣扎,都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来。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一位皇后的生平,更是关于一个女性在时代洪流中的命运沉浮。它让我对历史多了一份敬畏,也对人性多了一份理解。它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的作品,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