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师查房手册+儿科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套装2本

儿科医师查房手册+儿科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套装2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郑健,王滔 编
图书标签:
  • 儿科
  • 查房
  • 医嘱
  • 手册
  • 速查
  • 临床
  • 医学
  • 儿科医师
  • 第二版
  • 套装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金卫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55870
商品编码:16977832481
包装:平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3-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63
套装数量:2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儿科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3年1月1日)

平装: 411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122155870, 7122155870

条形码: 9787122155870

商品尺寸: 18.2 x 12 x 2.2 cm

商品重量: 299 g


《儿科医师查房手册》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4年1月1日)

外文书名: Pediatrician Rounds Handbook

平装: 352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7122183165, 9787122183163

条形码: 9787122183163

商品尺寸: 20.2 x 13.8 x 2 cm

商品重量: 422 g

内容简介

《儿科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

初入临床的医师开医嘱时往往不知道怎么开,或开不全面。《儿科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列出儿科常见疾病的医嘱及特殊情况下的医嘱,并采用注的形式对医嘱中重要检查、治疗及注意事项、其他可选方案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可以帮助年轻医师弥补这些不足。《儿科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所包含的病种全面,包括分期、分型、并发症、合并症的医嘱;医嘱内容丰富,介绍常规检查、特殊检查、常规治疗、替代方案及其他可选药物。还附有常见化验检查参考值及处方常用外文缩写表。真实医嘱格式,简洁,内容一目了然。 

《儿科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适合低年资医师、儿科研究生、实习生及全科医师阅读、参考。


《儿科医师查房手册》

本书结合病例,以临床需要为内容取舍标准,对疾病的主要知识点作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阐述,突出临床查房实践中的重点知识和逻辑思维,但又不仅是临床查房工作的简单再现。此外,还广泛涉及疾病诊治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循证医学证据,且图文并茂,设置问题目录便于读者查阅。 

适合初上临床的轮转医师、临床型研究生、见习/实习医学生,也适合儿科的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阅读、参考。

目录

《儿科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

第一章小儿急救1 

一、急性惊厥1 

二、感染性休克2 

三、颅内高压综合征6 

四、上消化道出血9 

五、急性肝功能衰竭12 

六、急性肾功能衰竭14 

七、小儿心肺复苏18 

第二章营养障碍性疾病22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22 

二、单纯性肥胖23 

三、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26 

四、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搐搦症28 

五、维生素D中毒29 

六、维生素A缺乏病30 

七、维生素A过多症32 

八、锌缺乏病33 

第三章新生儿疾病34 

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4 

二、新生儿窒息37 

三、新生儿颅内出血40 

四、新生儿吸入综合征42 

五、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呼吸窘迫综合征)45 

六、新生儿败血症48 

七、新生儿感染性肺炎51 

八、新生儿破伤风54 

九、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黄疸)56 

十、新生儿溶血62 

十一、新生儿硬肿病(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64 

十二、新生儿低血糖66 

十三、新生儿高血糖69 

十四、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70 

十五、新生儿出血病72 

十六、新生儿低钙血症74 

十七、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75 

十八、先天性弓形虫感染76 

十九、新生儿衣原体感染78 

二十、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79 

二十一、新生儿腹泻83 

二十二、新生儿惊厥87 

第四章遗传代谢性疾病89 

一、苯丙酮尿症89 

二、肝豆状核变性91 

三、糖原贮积症92 

四、黏多糖病94 

五、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95 

六、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97 

七、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99 

第五章免疫性疾病101 

一、免疫缺陷病101 

(一)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101 

(二)婴儿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102 

(三)选择性IgA缺陷103 

(四)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DiGeorge综合征,DGS)104 

(五)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105 

二、风湿热107 

三、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110 

四、川崎病113 

五、干燥综合征116 

六、变应性鼻炎117 

七、过敏性紫癜120 

八、过敏症123 

九、婴儿湿疹125 

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26 

第六章传染性疾病130 

一、麻疹130 

二、水痘131 

三、流行性腮腺炎132 

四、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33 

五、脊髓灰质炎135 

六、猩红热137 

七、病毒性肝炎137 

(一)急性病毒性肝炎137 

(二)慢性病毒性肝炎139 

八、病毒性脑炎140 

九、中毒性痢疾143 

(一)休克型143 

(二)脑型146 

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47 

(一)普通型147 

(二)暴发型休克型149 

(三)暴发型脑膜脑炎型153 

十一、化脓性脑膜炎155 

十二、结核病158 

(一)原发性肺结核158 

(二)粟粒性肺结核160 

(三)结核性脑膜炎161 

(四)结核性胸膜炎163 

十三、钩端螺旋体病164 

十四、流行性出血热166 

(一)发热期166 

(二)低血压休克期167 

(三)少尿期169 

十五、深部真菌感染170 

(一)真菌性肺炎170 

(二)念珠菌性肠炎171 

十六、手足口病(重症病例)172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177 

一、鹅口疮177 

二、疱疹性口腔炎178 

三、胃食管反流及反流性食管炎178 

四、急性胃炎180 

五、慢性胃炎181 

六、消化性溃疡182 

七、小儿腹泻184 

(一)轻度脱水(等渗性脱水)184 

(二)中度脱水(等渗性脱水)184 

(三)重度脱水(等渗性脱水)185 

八、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88 

九、肠套叠189 

十、先天性巨结肠190 

十一、急性坏死性肠炎191 

十二、急性胰腺炎192 

第八章呼吸系统疾病194 

一、上呼吸道感染194 

二、急性感染性喉炎195 

三、急性支气管炎197 

四、喘息性支气管炎198 

五、毛细支气管炎199 

六、肺炎201 

(一)肺炎链球菌肺炎201 

(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204 

(三)腺病毒肺炎206 

(四)支原体肺炎208 

七、支气管哮喘209 

(一)中度发作209 

(二)重度发作212 

(三)危重型214 

(四)缓解期216 

第九章心血管系统疾病219 

一、房间隔缺损219 

(一)第一孔房间隔缺损219 

(二)第二孔房间隔缺损219 

二、室间隔缺损220 

三、动脉导管未闭222 

四、肺动脉瓣狭窄224 

五、法洛四联症224 

六、完全性大动脉错位225 

七、病毒性心肌炎226 

(一)轻型226 

(二)重型228 

(三)并发心源性休克型230 

八、心肌病233 

(一)扩张型233 

(二)肥厚型235 

(三)限制型236 

九、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237 

十、急性心包炎239 

(一)急性化脓性心包炎239 

(二)急性结核性心包炎241 

(三)缩窄性心包炎242 

十一、感染性心内膜炎243 

(一)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243 

(二)金黄色葡萄球菌心内膜炎244 

十二、期前收缩(早搏)247 

(一)房性期前收缩247 

(二)室性期前收缩248 

十三、室上性心动过速(室速)249 

十四、室性心动过速(室速)252 

十五、房室传导阻滞254 

(一)Ⅰ度、Ⅱ度房室传导阻滞254 

(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55 

十六、急性心功能不全256 

十七、慢性心功能不全263 

十八、风湿性心脏病266 

十九、克山病269 

二十、高血压271 

二十一、高血压危象276 

第十章泌尿系统疾病279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279 

二、急进性肾小球肾炎282 

三、迁延性肾小球肾炎284 

四、慢性肾小球肾炎285 

五、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87 

(一)初治病例287 

(二)复发和糖皮质激素依赖性肾病289 

(三)激素耐药病例292 

六、IgA肾病293 

七、慢性肾功能衰竭297 

八、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299 

九、肾小管性酸中毒301 

十、尿路感染304 

十一、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310 

十二、儿童血尿312 

第十一章造血系统疾病318 

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318 

二、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320 

三、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322 

四、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323 

五、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325 

六、急性溶血危象328 

七、再生障碍性贫血330 

(一)急性型330 

(二)慢性型332 

八、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34 

(一)急性型334 

(二)慢性型335 

九、血友病A(B)337 

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340 

十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标危)343 

(一)诱导缓解343 

(二)巩固治疗346 

(三)髓外白血病(防治)346 

(四)早期强化348 

十二、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349 

(一)诱导缓解治疗349 

(二)缓解后根治性治疗351 

十三、郎格罕组织细胞增多症352 

(一)勒雪病352 

(二)韩薛柯病(尿崩突眼)355 

第十二章神经肌肉系统疾病357 

一、瑞氏综合征357 

二、癫359 

三、癫持续状态361 

四、婴儿痉挛症363 

五、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364 

六、进行性肌营养不良366 

七、颅内肿瘤367 

八、脑脓肿369 

九、脑性瘫痪371 

十、重症肌无力(眼肌型)372 

十一、蛛网膜下腔出血374 

第十三章内分泌疾病377 

一、生长激素缺乏症(GHD)377 

二、尿崩症380 

三、中枢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382 

四、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AH)384 

五、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86 

六、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388 

(一)21—羟化酶缺乏(失盐型)388 

(二)21—羟化酶缺乏(单纯男性化型)389 

七、皮质醇增多症390 

八、儿童糖尿病391 

九、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95 

第十四章寄生虫疾病398 

一、蛔虫病398 

二、蛲虫病399 

三、钩虫病400 

四、绦虫病401 

附A儿科常用临床检验正常值404 

一、小儿各年龄血液细胞参考值(均数)404 

二、尿检查正常参考值405 

三、小儿脑脊液正常参考值406 

四、血液生化检验正常参考值406 

附B处方常用外文缩略词表410 

参考文献412


《儿科医师查房手册》

第一章新生儿疾病 

出生后不哭、青紫30min——新生儿窒息 

复苏后嗜睡36h,抽搐2次——缺氧缺血性脑病 

尖叫1天,抽搐1次——新生儿颅内出血 

脐部渗血2天,半天内呕血2次——新生儿出血症 

发现皮肤黄染4h—新生儿溶血病 

嗜睡伴皮肤黄染加重1天——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少吃、少哭、少动,低体温1天——新生儿硬肿症 

气促、呻吟6h——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早产儿腹胀、呕吐1天——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第二章免疫和风湿性疾病 

间断发热伴全身关节酸痛1个月——风湿热 

反复发热、皮疹、关节疼痛1年半——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 

反复皮疹、腹痛2周——过敏性紫癜 

发热伴皮疹1周——川崎病 

反复发热2个月余——×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第三章营养性疾病 

双下肢弯曲畸形半年余——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 

体重进行性增加5年——小儿肥胖 

体重不增加3个月——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第四章呼吸系统疾病 

咳嗽6天,加重伴喘憋3天——支气管肺炎 

反复咳嗽气喘4年,加剧2天——支气管哮喘 

咳嗽45天——咳嗽变异性哮喘 

口吐泡沫、拒奶2天——急性呼吸衰竭 

第五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出生后发现全身青紫4年——法洛四联症 

反复发热1个月——感染性心内膜炎 

咳嗽、气喘20多天——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反复心悸半年,晕厥1次——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型心肌病 

腹痛、呕吐半天——暴发性心肌炎 

发热2天,面色苍白、吐奶1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第六章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 

面色苍白1个月——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发热、咳嗽5天伴面色苍白——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反复关节疼痛3个月余——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咳嗽、低热3个月——淋巴瘤 

皮肤针尖样出血点伴腹痛3天——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皮肤反复瘀斑4个月——血友病 

右腹股沟疝手术后发热突然贫血、酱油色尿——蚕豆病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 

发热、呕吐2天,腹泻5天——婴幼儿腹泻病 

中上腹痛3天伴面色苍白,黑粪2次——消化性溃疡 

左上腹痛2天伴发热、呕吐——急性胰腺炎 

反复腹泻3个月余——牛乳蛋白过敏症 

皮肤黄染、眼黄、尿黄2个月——婴儿肝炎综合征 

反复腹痛2年——再发性腹痛 

第八章泌尿系统疾病 

水肿、尿少5天伴肉眼血尿——急性肾小球肾炎 

颜面、双下肢水肿伴泡沫尿10天,咳嗽3天——肾病综合征 

排血尿2个月伴皮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进行性面色苍白5天,黑粪、少尿3天——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多饮、多尿2年伴发作性呕吐、双下肢无力——肾小管酸中毒 

乏力、少尿5天——急性肾功能衰竭 

第九章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发热、头痛伴呕吐5天——病毒性脑膜炎 

反复抽搐发作2周——癫痫 

发现肢体无力半年余——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头痛伴呕吐2天,反复抽搐6h伴神志不清——Reye综合征 

反复眼睑下垂2年余,再发左眼睑下垂5天——重症肌无力 

第十章内分泌及遗传代谢性疾病 

发现双乳结节3个月——性早熟 

发热、神志不清、血糖高——儿童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 

身材矮小6年——生长激素缺乏症 

呕吐、腹泻20天——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皮肤黄染、腹胀、纳差35天——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反复低血糖、肝酶高1年——原发性肉碱缺乏症 

第十一章感染性疾病 

发热、咳嗽1周——支气管结核病 

发热、呕吐2天,抽搐1次——急性中毒性菌痢 

双下肢皮疹5h—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发热8天,皮疹4天伴眼红——麻疹 

皮肤黄染、发热5天——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发热2天——幼儿急疹 

发热3天、双下肢无力l天——流行性乙型脑炎


一、 开启儿科医学诊疗新篇章:精准、高效、人文的临床实践指南 在瞬息万变的儿科医学领域,为患儿提供及时、准确、个体化的诊疗方案是每一位儿科医师的使命。本书系,汇集了当代儿科医学的最新进展与临床实践精华,旨在为广大儿科医务人员提供一本集理论指导、临床应用、实用工具于一体的权威参考。我们深知,每一次查房、每一个医嘱的制定,都承载着患儿及其家庭的希望。因此,本套书力求将复杂深奥的儿科疾病知识,以最清晰、最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并转化为切实可行的临床操作指导。 第一卷:儿科医师查房手册(第2版)——精细化管理的临床智慧 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更新与优化,紧密结合当前儿科临床实践中的热点、难点与前沿问题。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更融入了对患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以及医患沟通、人文关怀等重要维度。 第一部分:核心理念与方法论 系统性查房理念: 告别碎片化管理,推崇以患儿为中心,从整体视角出发,全面评估患儿的生理、心理、社会及家庭因素。深入解析系统性查房的内涵,包括病史采集的技巧、体格检查的要点、辅助检查的解读、诊断的逻辑思维,以及鉴别诊断的策略。我们将引导读者掌握如何通过系统性的查房,全面掌握患儿的病情,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循证医学在儿科查房中的应用: 强调基于最新、最可靠的医学证据进行决策。介绍如何检索、评估和应用相关的临床指南、专家共识和研究文献,将循证医学理念融入日常查房工作,提升诊疗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人文关怀与沟通艺术: 探讨在儿科查房中如何与患儿及其家长建立信任,进行有效沟通。提供实用的沟通技巧,包括如何解释病情、缓解焦虑、提供支持,以及如何处理医患矛盾。强调同理心在儿科诊疗中的重要性,使查房过程充满温度。 风险管理与安全意识: 识别儿科临床实践中潜在的风险,包括用药错误、感染控制、跌落预防等。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确保患儿安全。 第二部分:常见系统疾病的查房要点与策略 本书将儿科疾病按照系统进行划分,为每一系统疾病的查房提供详尽的指导。 呼吸系统: 从上呼吸道感染到重症肺炎、哮喘、支气管扩张等,细致梳理各疾病的典型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解读,以及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下的查房关注点。例如,在评估肺炎患儿时,我们将详细讲解如何通过听诊、血氧饱和度监测、胸部影像学分析等,综合判断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氧疗、雾化、抗感染等治疗方案。 消化系统: 涵盖腹泻、呕吐、腹痛、喂养困难、肝炎、便秘等。重点在于识别脱水、电解质紊乱的体征,评估营养状况,以及对不同病因的消化道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对于腹泻患儿,我们将指导如何根据腹泻的性质(如水样、粘液脓血样)、伴随症状(如发热、呕吐),以及脱水程度,制定个体化的补液方案和饮食指导。 神经系统: 包括癫痫、脑炎、脑膜炎、脑瘫、发育迟缓等。强调对患儿神经系统发育的评估,包括运动、语言、认知等方面的发育里程碑。在查房中,我们将聚焦于识别惊厥发作的特点、颅内压增高的征象,以及如何进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心血管系统: 关注先心病、心肌炎、川崎病、心律失常等。重点在于识别心力衰竭的体征、心脏杂音的特点、心电图的解读,以及对不同类型心血管疾病的血流动力学评估。 泌尿生殖系统: 涵盖尿路感染、肾炎、肾病综合征、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等。强调对尿常规、肾功能、泌尿系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分析,以及对患儿尿量、水肿情况的密切观察。 血液系统: 包括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凝血功能障碍等。讲解血常规、骨髓象、凝血功能检查的解读,以及对患儿出血倾向、感染易感性等方面的评估。 内分泌与代谢系统: 涉及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长发育迟缓、佝偻病等。关注患儿的生长曲线、血糖、甲状腺功能等指标,以及对内分泌紊乱相关症状的识别。 感染性疾病: 覆盖常见的传染病,如水痘、麻疹、猩红热、手足口病等,以及败血症、脓毒症等重症感染。强调感染的早期识别、病原学诊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以及并发症的处理。 新生儿疾病: 针对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特点,详细阐述新生儿窒息、黄疸、低血糖、感染、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常见疾病的查房要点和管理策略。 小儿普外科疾病: 简要介绍常见的需要外科介入的疾病,如腹股沟疝、阑尾炎、肠套叠等,以及其临床表现和初步处理。 第三部分:特殊情况下的查房管理 危重症患儿的监护与管理: 针对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危重症患儿,提供系统的监护指标、急救流程和抢救措施。 围手术期患儿的管理: 关注术前评估、术中监护、术后管理,以及麻醉风险评估和镇痛管理。 患儿的康复与随访: 强调疾病治疗的延续性,提供关于患儿康复训练、营养支持、心理疏导以及长期随访的指导,促进患儿全面康复。 第四部分:实用工具与附录 常用药物剂量参考: 提供儿科常用药物的剂量、用法、注意事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常用检查参考值: 汇总儿科常用实验室检查的正常参考值,方便临床解读。 评估量表与评分系统: 引入常用的患儿病情评估量表和评分系统,如APACHE II评分、Glasgow昏迷评分等,提高评估的客观性。 简明病历模板: 提供简明的儿科病历书写模板,帮助规范书写,提高效率。 第二卷:儿科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精准施治的临床利器 本书是“儿科医师查房手册”的有力补充,专注于将查房中确定的诊疗方案转化为具体、规范、安全的医嘱。我们深刻理解,医嘱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安全。因此,本手册以“速查”为核心,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医务人员提供最实用、最可靠的医嘱信息。 第一部分:医嘱的基本原则与规范 医嘱的构成要素: 详细讲解医嘱应包含的必要信息,如患儿基本信息、医嘱内容、用法用量、执行时间、开嘱医师签名等,强调清晰、准确、无歧义。 用药医嘱的规范: 药物名称: 强调使用通用名或规范的商品名,避免混淆。 剂量与单位: 明确剂量单位,如mg/kg、ml/kg、μg/kg等,并考虑患儿的体重。 用法与途径: 详细说明给药途径(如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外用等)及用法(如每日一次、每8小时一次等)。 滴速与浓度(针对静脉用药): 对于静脉输液,明确滴速(如滴/分、ml/h)和药物浓度,确保输注安全。 注意事项: 指出药物过敏史、禁忌症、不良反应、联合用药注意事项等。 非药物医嘱的规范: 包括生命体征监测、液体管理、饮食指导、病情观察、护理操作等,同样要求清晰、具体、可执行。 医嘱的执行与反馈: 强调医嘱执行的及时性、准确性,以及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反馈与沟通。 第二部分: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医嘱集锦 本书将医嘱按照疾病系统进行分类,方便用户快速查找。 呼吸系统疾病医嘱: 抗感染医嘱: 针对不同病原体(细菌、病毒、真菌)感染,提供推荐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的选择、剂量、疗程,以及静脉滴注的配伍方法。例如,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我们将根据经验性用药原则,提供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严重程度的抗生素选择,并附带具体的给药剂量和频次。 平喘与祛痰医嘱: 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雾化吸入的用法、剂量,以及各种祛痰药物的处方。 退热与止痛医嘱: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的剂量、用药间隔。 氧疗与雾化医嘱: 明确吸氧方式(鼻导管、面罩)、氧流量,以及雾化治疗的药物组成、剂量、雾化器类型和疗程。 消化系统疾病医嘱: 补液与纠正电解质紊乱医嘱: 详细列出不同类型补液(如生理盐水、复方氯化钠、葡萄糖溶液)的常用浓度、补液总量、补液速度,以及纠正低钠、低钾、低钙等常见电解质紊乱的方案。 止泻与止吐医嘱: 针对不同病因的腹泻与呕吐,推荐适用的药物、剂量和疗程。 营养支持医嘱: 包括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的指导,以及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的配方、输注方案。 消化道保护与促动力医嘱: 如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胃肠动力药物的应用。 神经系统疾病医嘱: 抗癫痫药物医嘱: 针对不同类型的癫痫发作,提供起始药物、剂量、加量原则、疗程,以及紧急处理措施。 降颅压医嘱: 如甘露醇、高渗盐水的输注剂量、速度、注意事项。 抗感染医嘱: 针对脑炎、脑膜炎等,提供相应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方案。 心血管系统疾病医嘱: 强心、利尿、血管活性药物医嘱: 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呋塞米等药物的起始剂量、滴定方式、监测要点。 抗心律失常药物医嘱: 针对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提供药物选择、剂量、用药方法。 抗血小板与抗凝药物医嘱: 如阿司匹林、肝素的应用。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医嘱: 抗感染医嘱: 针对尿路感染,提供经验性或根据药敏结果的抗生素选择。 降压与保护肾功能医嘱: 如ACEI、ARB类药物的应用。 血液系统疾病医嘱: 输血与成分输血医嘱: 明确输血指征、输血适应症、输血速度、注意事项。 促造血药物医嘱: 如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应用。 化疗药物医嘱: 详细列出化疗方案、药物剂量、给药顺序、注意事项。 内分泌与代谢系统疾病医嘱: 降糖药物医嘱: 如胰岛素的种类、剂量、注射方式、血糖监测。 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医嘱: 如左甲状腺素钠的剂量调整。 新生儿疾病医嘱: 光疗与药物治疗黄疸医嘱: 明确光疗灯类型、照射时间、辅助用药。 呼吸支持医嘱: 如CPAP、机械通气的参数设置。 抗生素治疗新生儿感染医嘱: 强调经验性用药的及时性与个体化调整。 第三部分:特殊情况下的医嘱管理 危重症患儿的抢救性医嘱: 快速、精准地列出心肺复苏、休克、严重感染等情况下的临时医嘱。 围手术期医嘱: 术前准备、术中监测、术后镇痛、抗感染等医嘱。 儿科急诊医嘱: 针对常见儿科急症,如急性喉炎、异物吸入、农药中毒等,提供快速、有效的医嘱建议。 第四部分:实用工具与附录 常用儿科药物抗菌谱与药敏选择参考: 辅助临床选择抗生素。 常用儿科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处理: 快速查询药物不良反应并指导处理。 儿童药物剂型与规格参考: 帮助选择适合患儿年龄和病情的剂型。 常用注射器、输液器与滴速换算表: 提高用药准确性。 医嘱书写常见错误及避免方法: 帮助规避书写风险。 本套书系,不仅是临床工作中的得力助手,更是儿科医师专业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我们相信,通过对本书系内容的深入学习与实践,广大儿科医务人员一定能更自信、更精准、更富人文地服务于每一位可爱的患儿,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朴实,没有太多花哨的图画,一眼就能看出是偏重实用性而非装饰性的读物。翻开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晰的排版和简洁的文字,这对于需要快速查阅信息的医务人员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福音。我对书的内容的期待主要集中在它能否提供详实、准确且易于理解的临床指导。例如,在处理常见的儿科疾病时,我希望它能详细阐述疾病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的要点,以及不同分期、不同类型病情的治疗方案。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看到基于最新循证医学证据的推荐,而不是陈旧的、已被淘汰的治疗方法。书中的图表和流程图设计也至关重要,它们应该能够直观地展示复杂的诊疗路径,帮助我们快速把握关键环节。尤其是在急症处理方面,清晰的急救流程和用药剂量参考,对于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至关重要。我个人特别关注的是书中对儿童用药的特殊性是否有充分的考量,比如不同年龄段的剂量调整、药物相互作用的警示,以及对特殊人群(如过敏体质、肝肾功能不全患儿)的用药指导。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我心目中,应该是一个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降低诊疗风险的可靠助手。

评分

在我看来,一本优秀的儿科查房手册和医嘱速查手册,不仅仅是信息的汇集,更应该是一种临床思维的引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套系统性的思考模式,从而更全面地看待患儿的病情。例如,在查房时,我希望书中能提示我需要关注的重点,比如患儿的精神状态、呼吸情况、消化吸收情况、以及皮肤的改变等等。针对不同的系统性疾病,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个详细的评估框架,帮助我快速捕捉病情的关键信息。对于医嘱的开具,我也希望能从中获得灵感和规范。比如,在开具抗生素医嘱时,我希望书中能提示我根据感染的部位、病原体种类以及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来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并明确用药疗程。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强调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提醒我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年龄、体重、过敏史、合并症等)来调整治疗方案。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否帮助我规避一些常见的临床误区,并不断提升我的专业素养。我期待它能成为我临床工作中一个不断学习和进步的平台,让我能够更自信、更专业地为患儿提供医疗服务。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即时可用性”。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患儿,很多时候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和决策。我希望这本书的内容能够直接切入重点,提供那种“拿来就用”的实用信息。比如,当遇到一个高烧不退的患儿,我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翻阅冗长的理论知识,而是能迅速找到关于发热原因的鉴别清单,以及针对不同病因的初步处理建议。我尤其看重书中在药物选择和剂量上的精确性。儿科用药的剂量计算是至关重要的,一点点的误差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我期待书中能提供清晰、明确的剂量指南,最好能按照体重或体表面积进行标注,并附带常用的注射剂、口服剂的换算公式。此外,对于一些常见但又容易被忽视的并发症,比如输液反应、药物过敏等,书中是否能提供详细的识别方法和应急处理预案?我希望这本书的编写风格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最直接有效的建议,指导我们应对日常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它不应该是那种需要深究理论的书籍,而应该是一本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操作技能的“工具书”。

评分

作为一个在儿科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医生,我深知经验的重要性,但同时我也非常渴望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掌握最新的临床进展。我希望这本“儿科医师查房手册+儿科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套装”能够成为我获取这些最新知识的重要途径。特别是“第2版”这个信息,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体现出近几年在儿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诊疗指南的更新。例如,在一些疑难杂症的诊治上,我希望能看到书中提供最新的鉴别诊断思路和治疗方案,这些思路和方案可能是在之前的版本中没有的。对于一些临床实践中存在争议的问题,我希望能看到书中能够给出基于最新证据的、相对明确的建议。此外,对于一些新兴的治疗技术和药物,如果能够有所提及,那将是对我极大的帮助。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帮助我巩固已有的知识,更能引导我探索未知的领域,让我始终走在儿科医学的前沿。它应该是一本能够与时俱进,不断为我提供新知和启发的“活字典”。

评分

我一直坚信,儿科医生的工作,最核心的就是“细致”和“耐心”。而一本好的工具书,应该能够帮助我们把这些品质转化为更高效、更精准的临床实践。我希望这本手册的内容,能够体现出对这些特质的尊重和支持。在查房时,我期望它能提供足够详细的体格检查要点,以及一些不常见的但需要高度警惕的体征。比如,在评估新生儿黄疸时,我希望书中能提供更细致的评估步骤,以及针对不同程度黄疸的治疗建议。在开具医嘱时,我希望能看到书中对每一个医嘱项的必要性和潜在风险都有清晰的说明。比如,在输液医嘱中,除了药物名称和剂量,还应该包含输液速度、注意事项以及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助手,提醒我那些容易遗漏的细节,帮助我更周全地考虑患儿的病情。它不应该仅仅是冰冷的数据和文字,更应该蕴含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患儿健康的关怀。我期待它能成为我日常工作中一个值得信赖的伙伴,帮助我更好地履行作为儿科医生的职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