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全四册)

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全四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毛泽东
  • 读书笔记
  • 精讲
  • 历史
  • 政治
  • 思想
  • 文化
  • 红色经典
  • 传记
  • 中国近现代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上海书城旗舰店
出版社: 广西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219099506
商品编码:18254698172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套装共4册)

定价:248.00元

作者:陈晋 著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219099506

字数:

页码:152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毛泽东博览群书,辩证地汲取书中精粹,将书本知识灵活应用于治国实践中,成就了新中国的伟业。毛泽东研究专家陈晋及其团队,集二十年之功,搜辑梳理毛泽东一生的读书笔记并进行客观解读。全书史料翔实,内容全面,解析精辟客观,既是党政干部提升学习力领导力的生动教材,也是广大普通读者提升素养,以达学以致用的读本。

内容提要


毛泽东一生纵横天下,波澜壮阔,得益于他书剑双修,学用兼擅。毛泽东研究专家陈晋及其团队,集二十年之功,搜辑梳理毛泽东一生的读书笔记,编为战略卷、哲学卷、文学卷、历史?附录卷,并结合毛泽东对每本书的创造性运用情况,做客观解读。本书不仅文献史料丰富,更反映出毛泽东读书和实践的关系,是领导干部提升学习力领导力的生动教材,也是广大普通读者提升素养,以达学以致用的读本。

目录


【战略卷】n
政治篇n
003 把西方的东西引进中国n
〔读郑观应《盛世危言》〕n
006 有登高一呼之概n
〔读梁启超主编《时务报》、《新民丛报》〕n
012 立宪君主为人民拥戴n
〔读梁启超《新民说》〕n
......n
......n
364 什么叫建成社会主义n
〔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n
366 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n
〔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n
【哲学卷】n
001 背得,可是不懂n
〔读“四书”、“五经”〕n
005 那时“很相信孔夫子”n
〔读“四书”、“五经”〕n
014 博学于文,学者所宜遵循n
〔读“四书”、“五经”〕n
......n
......n
336 相对中有,存在于相对之中n
〔读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第三册)〕n
338 不必抄斯大林n
〔读李达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上册《唯物辩证法》〕n
340 骗子闹出大笑话n
〔读陈伯达编《恩格斯、列宁、毛主席关于称天才的几段语录》〕n
【文学卷】n
001 心里没气,他写诗?n
〔读《诗经》〕n
004 我们也会感动上帝n
〔读《列子·汤问》〕n
......n
......n
395 没有实际经验写不出马鞍之微的事n
〔读法捷耶夫《毁灭》、曹雪芹《红楼梦》〕n
399 我们从中学到些什么n
〔读A·考涅楚克《前线》〕n
【历史卷】n
001 五帝三皇神圣事,一篇读罢头飞雪n
〔读《二十四史》〕n
009 读历史的人不一定是守旧的人n
〔读《二十四史》〕n
......n
......n
二十、 《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所收批注书籍目录 / 279n
二十一、 毛泽东晚年嘱印的大字本线装书籍目录 / 282n
二十二、 国家出版管理部门1970年代前期为方便毛泽东阅读印制的大字本线装书目录 / 288n
二十三、 毛泽东1972年至1975年要求校点注释的八十六篇古代史传、政治和文学作品n
n

作者介绍


陈晋,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会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多年来从事中共党史文献和当代理论研究,以及电影、电视文献片撰稿,著述多次获中国图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电视金鹰奖、电影华表奖。主要著述有:《毛泽东的文化性格》、《独领风骚:毛泽东心路解读》、《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与中国先进文化》、《世纪小平——解读一个领袖的性格魅力》、《大时代的脉络和记忆——从五四运动到改革开放》、《毛泽东阅读史》、《陈晋自选集》等十余部。担任《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新中国》、《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大国崛起》、《筑梦路上》等多部电视文献片总撰稿。n
n

序言


"
《中国革命史纲要:从晚清到新中国成立》 内容简介 一、 时代背景与序章:百年屈辱与觉醒的序曲 本书深入剖析了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内外困境。我们将详细梳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的深远影响,探讨民族资产阶级的早期探索——洋务运动的局限性与意义,以及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领域投下的石子。重点关注甲午中日战争如何成为近代中国由“王朝危机”转向“民族危机”的转折点,以及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机侵华所揭示的清政府彻底的腐朽性。 二、 辛亥革命的浪潮与民国初期的动荡 本卷着重解析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基础——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从同盟会到武昌起义,革命如何从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并最终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然而,推翻帝制并非终结,而是新旧势力角逐的开始。我们将细致描绘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是如何被袁世凯窃取,以及随后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如何将中国拖入长期的战乱与民生凋敝之中。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的曲折历程,深刻揭示了软弱的资产阶级革命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无法完成历史使命的根本原因。 三、 马克思主义的东渐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一股新的思想洪流开始涌入中国。本部分聚焦于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知识分子产生的巨大影响。我们详尽阐述了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如何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探讨了这一科学理论如何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催生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19年的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更是新文化运动向纵深发展的标志,它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关键阶段。 四、 国共合作与大革命的兴衰 本章详细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如何审时度势,提出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策略,并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国民革命时期,从黄埔军校的建立到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革命力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南方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然而,革命的高潮也伴随着内部矛盾的激化。通过对“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后的政治博弈分析,本书揭示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及其对革命事业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最终导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 五、 土地革命与十年对峙(1927-1937)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了低潮。本卷聚焦于中国共产党在血雨腥风中实现战略转折的历史。我们详细记录了南昌起义的枪声、秋收起义的探索,以及毛泽东同志在实践中开辟“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创举。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成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向乡村、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路线形成的里程碑。随后,中央苏区的发展、土地革命的实践、以及国民党方面多次“围剿”的军事策略与红军灵活机动的防御战术之间的较量,构成了这一时期最核心的军事斗争主线。同时,对“左”倾错误的批判与纠正,特别是遵义会议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和革命的历史性意义,将被深入分析。 六、 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决定性阶段(1937-1945)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本书细致描绘了从“九一八事变”到“卢沟桥事变”期间,中国军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西安事变如何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达成,成为全民族抗战的起点。 在全民族抗战中,本书重点阐述了敌后战场的游击战争、正面战场的血肉相搏,以及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从平型关大捷到百团大战,再到解放区政权的巩固与“三三制”的推行,中国共产党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向新的高度。对重庆谈判、抗战胜利前夕的战略决战准备也将有深入探讨。 七、 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诞生 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命运再次悬于一线。本书详细分析了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背景、解放区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以及最终不得不进行的自卫反击战。 从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的战略部署、战术执行到其对整个战争进程的决定性影响,本书展现了人民解放军从数量上的劣势到质量和战略上的全面超越。随后,跨越长江的渡江战役和对残余势力的肃清,直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庄严宣告,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历史进入了全新的纪元。 本书特色: 宏大叙事与细节并重: 贯穿百年历史进程,同时不放过关键人物的决策细节和基层人民的参与体验。 多维度分析: 不仅关注政治军事斗争,更深入探讨经济基础、阶级关系、思想文化演变对革命进程的深刻影响。 史料严谨,论述客观: 基于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力求还原历史的复杂性与真实面貌,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系统的中国革命全景图。 本书是理解当代中国政治结构、社会形态形成脉络的必备读物,适合历史研究者、政策制定者以及所有渴望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广大读者。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五段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思想,往往体现在他如何与知识互动。《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全四册)》正是一部展现这种互动的杰作。我一直对那些被赋予“伟大”标签的人物,他们是如何在平凡的阅读中塑造自己的不凡,充满好奇。毛泽东,这位将中国带入新时代的伟人,他的思想是如何在书本的滋养下孕育、成熟,并最终转化为改变世界的行动?这套书的精讲,对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礼物。它不仅仅是罗列他的读书笔记,更是通过深入浅出的解读,帮助我们理解他阅读的逻辑,他思考的深度,以及他对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的探索。我希望能在这套书中,找到那些启发他做出重大历史抉择的灵感源泉,理解他在学习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那种刻苦、钻研和批判精神。这是一种超越时空的学习,一种对思想力量的致敬。

评分

第二段 我是一名对中国近现代史有着浓厚兴趣的爱好者,尤其关注那些能够反映历史人物思想演变的关键材料。《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全四册)》的出现,无疑填补了我一直以来在理解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中的空白。我过去阅读过很多关于毛泽东的传记和理论研究,但总觉得隔靴搔痒,缺少一种直接的、原始的感受。而这套书,将他的读书笔记以如此详尽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仿佛能置身于他那个时代,亲眼见证他与书籍的对话。我想象着,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在条件艰苦的环境下,他依然坚持阅读、思考,甚至在书中留下密密麻麻的批注,这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精神力量。我特别想了解,他对于不同流派、不同学说的态度是如何形成的,他的批判性思维是如何锻炼出来的,以及这些阅读经历如何塑造了他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深刻理解。这套书绝对不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宝藏,对于任何希望深入理解中国革命史的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财富。

评分

第四段 说实话,我对毛泽东的个人形象一直带有某种程度的好奇和距离感。他太过耀眼,也太过复杂。而《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全四册)》就像一个放大镜,让我能够近距离地观察这位历史巨人的思维细节。我并非历史专业的学者,但一直对那些能够深刻影响历史进程的人物感到着迷。读他的读书笔记,就像是在与他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我想知道,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的喜怒哀乐,他的困惑与顿悟,是否都隐藏在那些字里行间?这本书的“精讲”二字,更是让我充满期待,希望它能够拨开迷雾,为我解读那些可能晦涩难懂的批注,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他阅读的重点,以及这些阅读如何影响了他的决策和思想。这套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了解历史,更是一种学习如何深度阅读和独立思考的教材。

评分

第三段 作为一名对哲学和历史交叉领域有研究的读者,我始终认为,理解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必须深入其思想的源头。《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全四册)》正是这样一本能够带领我们溯本求源的著作。毛泽东的思想博大精深,其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求索过程。这套书通过精讲他的读书笔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去观察他在阅读过程中是如何吸收、消化、批判和创新的。我尤其对他在阅读经典著作时所表现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深邃的洞察力感到好奇。他是否在书中发现了新的启示?是否对某些既定的观点提出了挑战?这些批注中是否隐藏着他后来理论的雏形?我期待通过这套书,能够更清晰地勾勒出毛泽东思想发展的脉络,理解他如何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中,结合中国实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这不仅是对一位历史人物的致敬,更是对思想力量的探索。

评分

第一段 翻开这套书,脑海里首先涌现的是一种莫名的敬畏感。毛泽东,这个名字本身就承载了太多的历史重量。而《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全四册)》,则仿佛是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这位伟人内心深处的思想世界。我一直对历史人物的个人生活和思维方式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能够深刻影响时代进程的领袖。这套书不仅仅是关于他的读书心得,更像是一次深入他精神世界的旅程。我期待通过这些笔记,理解他如何在浩瀚的书海中汲取养分,构建起自己的哲学体系和政治智慧。这不仅仅是学习历史,更是理解一位革命家的成长轨迹,以及他如何将书本的知识转化为改造中国的强大动力。书中的每一个批注,每一次圈点,都可能蕴含着一个深刻的洞察,一个改变历史的火花。我迫不及待地想去探寻那些被时间掩埋的细节,去感受他那颗永不停歇的学习之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