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失靈的司法:德國冤錯案啓示錄
書號:9787519710903
定價:52.00
作者/編者: 德]托馬斯·達恩史戴特著,鄭惠芬 譯
齣版社:法律齣版社
齣版時間: 2017年10月
編輯推薦:
“真正危險的不是真相,而是發現真相的過程。”達恩史戴特記者提齣這樣的警句;他從嫌疑、自白、鑒定人、證據等任何可能“齣錯”的司法機製切入,以論理加上采訪,寫齣令人心驚的德國冤案實錄。
書中被告有些幸運洗刷清白,有些還在與司法奮戰,然而他們的人生都已毀壞不堪。達恩史戴特比喻就像空難後的事實調查,發生冤案後我們必得追問:“為什麼?”
《失靈的司法:德國冤錯案啓示錄》利用大量的檔案與判決介紹瞭沃茲案、農夫分屍案、黑猩猩麵具案、莫妮卡案、沃姆斯集體性侵案、浴室謀殺案等一係列影響重大的案件。藉助案件對刑事訴訟過濾保險機製的善意反思。在案件復盤中坦承警察取證的粗糙、檢察官過濾的失靈和法官認定的輕率,旨在辨析齣哪些是偶然的,哪些是製度性缺陷,改進的路徑通往何方,如何保障訴訟程序通過以後的壓力測試,恢復民眾對司法的信賴。並在本書結尾處提齣六條建設性意見。
[德]托馬斯·達恩史戴特,記者,法學博士,專研警察法、公民權及國際法,數十年來持續為德國《明鏡周刊》(Der Spiegel)供稿,也曾主編該刊的德國政治版數年。著有《空洞的共識:共和該怎麼重上軌道》《全球警察國傢:恐攻焦慮、安全執念以及自由的終結》《紐倫堡:一九四五年法庭上的危害人類罪》等。
鄭惠芬,颱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Contents
不是前言001
解剖司法冤案010
嫌疑043
訪談記錄:“一切都在他的腦袋裏麵。”073
自白083
性侵·zui黑暗的一章117
訪談記錄:“懶惰又沒想象力。” 155
鑒定人167
訪談記錄:“我都是百分之百確定。” 202
證據214
訪談記錄:“不喜歡人的話,他就什麼也無法理解。”249
一筆交易264
鐵欄杆後的無辜者273
結算 284
受訪者資料321
《失靈的司法》這個書名本身就充滿瞭衝擊力,讓我立刻聯想到那些被司法體係辜負的個體命運。我一直在思考,在一個被認為是高度法治化的國傢,例如德國,司法係統如何會“失靈”?托馬斯·達恩史戴特的這部作品,通過聚焦“重大刑事檔案與判決”,無疑是想揭示齣那些隱藏在司法運作錶象之下的復雜性與脆弱性。我個人非常關注的是,書中對於冤錯案成因的分析會是怎樣的深度?是側重於程序上的技術性錯誤,還是在證據采信、事實認定、法律適用等實體環節上存在根本性的偏差?我期待書中能夠呈現齣一些令人警醒的細節,比如證人證言的不可靠性、偵查手段的局限性、甚至是辯護過程中的不足,這些都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作為一名讀者,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司法的復雜性,以及保護個體權利不受侵害的重要性,並從中學習如何去建立一個更加可靠、更加公正的司法體係。
評分托馬斯·達恩史戴特這部《失靈的司法》我一直心心念念想讀。我一直對司法體係的運作,尤其是在齣現失誤時會如何影響個體命運充滿好奇。德國作為一個在法治建設上頗受推崇的國傢,其司法體係中齣現的冤錯案,必然蘊含著深刻的教訓。我尤其感興趣的是,達恩史戴特是如何選取案例的,這些案例是否具有代錶性,能夠揭示齣普遍存在的問題?他對於案件的分析會是怎樣一種視角?是側重於程序上的瑕疵,還是實體認定上的偏差?抑或是兩者兼有?作為一名普通讀者,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對司法公正有一個更具象、更深刻的理解,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抽象的原則層麵。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部嚴謹的偵探小說,層層剝開迷霧,展現司法運作的真實肌理,同時也能帶來一種警醒,讓我們反思製度的完善之路。畢竟,司法公正不僅關乎個體的命運,更關乎整個社會的信任基石。我特彆想知道,在這些案例背後,是否存在一些能夠被藉鑒的,能夠幫助我們避免重蹈覆轍的經驗。
評分我一直以來對司法公正的實現抱有濃厚的興趣,特彆是當這種公正受到挑戰,齣現“失靈”的情況時,更是激發瞭我探究其背後原因的欲望。托馬斯·達恩史戴特的《失靈的司法》這本書,以“重大刑事檔案與判決”為切入點,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個深入瞭解德國司法體係中可能存在的冤錯案的寶貴機會。我最期待的是,作者能夠細緻地剖析這些案例,不僅僅是陳述事實,更要深入挖掘導緻冤錯案發生的深層原因。是證據不足?是程序違規?還是人為的誤判?我希望書中能夠展現齣不同層麵的問題,比如在偵查階段的證據鏈是否完整,在審判階段的辯護是否充分,以及在法律解釋過程中是否存在偏差。讀完這本書,我希望能對司法體係的運作有一個更清晰、更全麵的認識,尤其是在麵對復雜案件時,如何避免齣現那些可能導緻無辜者遭受不公的環節。這本書的齣現,對於任何一個關注法治、關注人權的人來說,都具有非凡的意義。
評分我一直對刑事司法領域的研究充滿興趣,尤其是一些能夠揭示體製深層問題的案例分析。當我在書店偶然看到《失靈的司法》這本書時,立刻被它的主題所吸引。我對“冤錯案”這個概念一直有著強烈的關注,因為這類案件不僅對被冤枉者造成瞭無法彌補的傷害,也對司法公信力構成瞭巨大的挑戰。托馬斯·達恩史戴特在這本書中,通過對德國“重大刑事檔案與判決”的深入剖析,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視角來審視司法體係中的潛在風險。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進行案例選擇的,這些案例是否具有代錶性,能否揭示齣那些隱藏在光鮮製度下的脆弱環節?我對書中對於具體案件的分析過程,例如證據的審查、證人的證詞、辯護律師的角色以及法官的判決依據等細節的呈現抱有很高的期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更清晰地理解,在看似嚴謹的法律程序中,可能隱藏著怎樣的陷阱,以及我們應該如何努力去防範和修正這些錯誤,從而不斷逼近司法公正的理想狀態。
評分對於《失靈的司法》這本書,我內心深處有一種復雜的情感。一方麵,我對“失靈”這個詞本身就帶有審慎和警惕,它暗示著完美的製度也可能存在漏洞,而這些漏洞一旦開啓,其後果往往是毀滅性的。達恩史戴特作為作者,其深入研究的“重大刑事檔案與判決”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個觀察司法“失靈”的窗口。我尤其想知道,作者在解讀這些案例時,是否僅僅停留在對錯誤進行指認,還是能夠進一步剖析其産生的根源?是製度性的缺陷,還是人為的疏忽?亦或是兩者交織的結果?我對書中可能涉及的法律程序,比如證據的收集、辯護的有效性、審判過程的公正性等方麵的細節描寫非常期待。因為這些環節的任何一個微小的偏差,都可能最終導緻一個無辜者的人生被顛覆。我希望這本書能帶給我一種深刻的反思,不僅僅是對德國司法體係,更是對任何一個司法體係的脆弱性保持警惕,並從中汲取經驗,不斷尋求改進之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