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標準化程序

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標準化程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福建省護理質量控製中心 組織編寫 著
圖書標籤:
  • 靜脈治療
  • 靜脈輸液
  • 護理技術
  • 操作規範
  • 標準化
  • 臨床護理
  • 醫療技術
  • 血管通路
  • 護理操作
  • 靜脈穿刺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蘭興達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303400
商品編碼:19579303243
包裝:精裝
齣版時間:2017-09-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標準化程序

:98.00元

作者:福建省護理質量控製中心 組織編寫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12230340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靜脈輸液治療是一種高度專業技術,其治療層麵涵蓋腸道外輸液、營養支持、用藥與輸液的治療。 各科護士都要進行靜脈輸液操作。本書主要介紹成人和新生兒靜脈治療的護理操作標準程序,也介紹各種置管的並發癥觀察及處理。采用圖文結閤介紹,四色印刷精彩呈現,展示各種操作,猶如在現場。

內容提要


本書圖文結閤,介紹成人和新生兒的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標準化程序,包括外周靜脈留置針(PVC)、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的置管操作及外周靜脈留置針、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中心靜脈導管、植入式靜脈輸液港(PORT)的維護及其並發癥的處理。書中不僅給齣瞭每一步操作的標準化程序,還有詳細講解瞭各步驟的操作細節。本書內容全麵、實用,適閤臨床護理人員和護理專業學生閱讀。

目錄


1 外周靜脈留置針置管

1.1 用物準備 1

1.2 靜脈留置針穿刺的操作流程 2

2 傳統方式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置管(瓣膜式)

2.1 置管前準備 9

2.2 置管步驟 10

3 超聲引導下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置管(瓣膜式)

3.1 置管前準備 19

3.2 置管步驟 20

4 超聲引導下經外周靜脈置入高壓注射型中心靜脈導管置管

4.1 置管前準備 35

4.2 置管步驟 36

5 外周靜脈留置針維護

5.1 用物準備 47

5.2 核對 47

5.3 手衛生 47

5.4 評估 48

5.5 消毒輸液接頭 48

5.6 準備預充式導管衝洗器 49

5.7 A-C-L導管維護 50

5.8 固定延長管 51

5.9 手衛生 51

5.10 健康教育 51

6 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維護

6.1 用物準備 52

6.2 手衛生 52

6.3 評估 53

6.4 去除敷料 53

6.5 消毒 54

6.6 塗抹液體敷料(皮膚保護劑) 55

6.7 準備敷料 56

6.8 固定敷料(一捏二撫三壓手法) 56

6.9 加強固定 58

6.10 粘貼記錄紙 59

6.11 手衛生 59

6.12 健康教育 59

7 經外周靜脈置入高壓注射型中心靜脈導管維護

7.1 準備用物 60

7.2 手衛生 60

7.3 評估 61

7.4 去除敷料及舊的思樂扣 61

7.5 消毒 62

7.6 塗抹液體敷料(皮膚保護劑) 63

7.7 固定思樂扣(StatLock) 64

7.8 固定敷料(一捏二撫三壓手法) 65

7.9 標識 67

7.10 手衛生 67

7.11 健康教育 67

8 中心靜脈導管維護

8.1 用物準備 68

8.2 手衛生 68

8.3 評估 68

8.4 去除敷料 69

8.5 消毒 69

8.6 塗抹液體敷料(皮膚保護劑) 71

8.7 敷料固定(一捏二撫三壓手法) 71

8.8 標識 73

8.9 手衛生 73

8.10 健康教育 73

9 植入式靜脈輸液港維護

9.1 用物準備 74

9.2 手衛生 74

9.3 局部評估 75

9.4 消毒 75

9.5 穿刺前無菌物品準備 76

9.6 穿刺 77

9.7 抽迴血 78

9.8 墊紗布 78

9.9 固定敷料(一捏二撫三壓手法) 79

9.10 加強固定 80

9.11 標識 81

9.12 手衛生 81

9.13 健康教育 81

10 輸液接頭維護

10.1 用物準備 82

10.2 手衛生 82

10.3 準備輸液接頭 83

10.4 移除舊的輸液接頭 83

10.5 消毒 84

10.6 連接新的輸液接頭 84

10.7 A-C-L導管維護 85

10.8 固定延長管 86

10.9 手衛生 86

10.10 健康教育 86

11 血管通路裝置相關的並發癥

11.1 靜脈炎 87

11.2 中心血管通路裝置(CAVD)堵塞 88

11.3 中心血管通路裝置(CAVD)相關的靜脈血栓 89

11.4 滲齣和外滲 90

11.5 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 92

11.6 導管破裂(PICC) 92

11.7 穿刺點感染(PICC、CVC) 93

11.8 醫用黏膠接觸性皮炎 94

12 新生兒外周靜脈留置針置管

12.1 用物準備 95

12.2 操作流程 95

13 新生兒外周靜脈留置針維護

13.1 用物準備 104

13.2 檢查用物 104

13.3 手衛生 105

13.4 核對 105

13.5 評估 105

13.6 消毒輸液接頭 105

13.7 A-C-L導管維護 108

13.8 固定延長管 110

13.9 再次核對 110

13.10 手衛生 110

13.11 健康教育 110

14 新生兒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置管(前端開口式)

14.1 置管前準備 111

14.2 置管步驟 112

14.3 健康教育 121

15 新生兒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維護

15.1 手衛生 122

15.2 查對 122

15.3 準備用物 122

15.4 核對 123

15.5 評估 123

15.6 打開維護包 123

15.7 更換輸液接頭 124

15.8 衝洗導管 125

15.9 更換透明貼膜 126

15.10 再次核對 129

15.11 整理用物 129

15.12 填寫PICC維護記錄單 129

15.13 健康教育 129

16 新生兒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置管後導管血凝性不完全堵塞的處理

16.1 用物準備 130

16.2 環境準備 130

16.3 患兒準備 130

16.4 核對 131

16.5 操作者準備 131

16.6 評估 131

16.7 手衛生 131

16.8 處理 131

16.9 再次核對 134

16.10 整理 134

16.11 記錄 134

16.12 健康教育 134

17 新生兒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置管後導管血凝性完全堵塞的處理

17.1 評估 135

17.2 核對醫囑 135

17.3 用物準備 135

17.4 環境準備 136

17.5 患兒準備 136

17.6 核對患兒信息 136

17.7 操作者準備 136

17.8 排氣備用 136

17.9 手衛生 136

17.10 處理 136

17.11 重復 139

17.12 再次核對 139

17.13 整理用物 139

17.14 記錄 139

17.15 健康教育 139

18 新生兒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置管後導管移位的處理

18.1 移位至頸部 140

18.2 移位至右心房 142

18.3 移位至鎖骨下靜脈 145

19 新生兒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置管後機械性靜脈炎的處理

19.1 用物準備 147

19.2 環境準備 147

19.3 患兒準備 148

19.4 操作者準備 148

19.5 核對患兒信息 148

19.6 鋪墊巾 148

19.7 去除舊的敷料 148

19.8 評估 148

19.9 處理 149

19.10 再次核對 151

19.11 抬高置管側肢體 151

19.12 手衛生 151

19.13 記錄 151

19.14 健康教育 151

20 新生兒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置管後穿刺點滲血的處理

20.1 用物準備 152

20.2 核對患兒信息 152

20.3 手衛生 152

20.4 評估 153

20.5 處理 153

20.6 整理用物 155

20.7 記錄 155

20.8 健康教育 156

附錄A 六步洗手法

附錄B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規範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靜脈輸液技術的規範化操作:一項基於證據的指南 引言 靜脈輸液是臨床實踐中最普遍、最重要的護理技術之一,其應用範圍涵蓋瞭藥物治療、液體復蘇、營養支持、血液製品輸注等多個方麵。一項高效、安全、規範的靜脈輸液操作,不僅能直接保障患者的治療效果,更能最大程度地降低並發癥的發生,提升患者的就醫體驗和滿意度。然而,現實中,靜脈輸液操作的質量參差不齊,不規範的操作往往是導緻血管損傷、感染、藥物外滲、空氣栓塞等不良事件的重要原因。 為瞭應對這一挑戰,本書旨在提供一套全麵、係統、科學的靜脈輸液技術操作標準化程序。本書基於最新的循證醫學證據和國內外權威指南,結閤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對靜脈輸液的每一個環節進行精細化、標準化解讀,為廣大護理人員提供一個可靠的操作遵循。本書不是對現有知識的簡單羅列,而是對靜脈輸液技術的深度解析和規範引導,旨在提升整體護理水平,保障患者安全。 第一章:靜脈輸液技術的概念、重要性與發展趨勢 靜脈輸液技術,是指將液體或藥物通過靜脈途徑注入體內的操作。其核心在於安全、有效、舒適地將治療物質送達患者體內,以達到預期的治療目的。這項技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關係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與康復進程。 重要性: 快速起效:藥物直接進入血液循環,作用速度遠超口服給藥,對於急重癥患者尤為關鍵。 精確劑量控製:可根據患者病情變化,實時調整輸液速度和劑量,實現個體化治療。 無法口服給藥:對於吞咽睏難、嘔吐不止或胃腸道吸收不良的患者,靜脈輸液是唯一的選擇。 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在脫水、電解質紊亂等情況下,能夠及時有效地糾正。 輸注血液製品:是維持生命、糾正貧血等的重要手段。 發展趨勢: 微創化與智能化:從傳統的針刺技術嚮更微創、更智能的輸液裝置發展,如留置針、輸液港等,減少穿刺次數,提高患者舒適度。 無菌化與感染控製:隨著感染控製理念的深入,對操作環境、人員手的衛生、器械的消毒滅菌要求日益提高,以最大程度預防院內感染。 循證護理:強調基於研究證據的實踐,不斷更新和優化操作流程,以達到最佳的臨床效果。 患者個體化:更加關注患者的血管條件、病情、年齡、心理狀態等個體差異,采取個性化的輸液方案和操作。 技術協同與拓展:與藥物管理係統、輸液監測係統等技術協同,提高輸液過程的安全性與效率。 第二章:靜脈輸液前的準備工作 規範的準備工作是靜脈輸液安全的首要關卡。它涵蓋瞭對患者、環境、物品以及人員的全麵評估與準備,是保障操作順利進行的基礎。 核對: 醫囑核對:嚴格核對醫囑單,包括患者姓名、性彆、年齡、床號、輸液名稱、劑量、濃度、滴速、療程、日期等。 藥品核對:根據醫囑核對藥品,包括藥品名稱、規格、批號、有效期、外觀性狀(顔色、有無沉澱、結晶等)。 患者核對:通過腕帶、詢問等方式,準確核對患者身份,確保“三查七對”原則的落實。 器械核對:核對輸液器、注射器、針頭、酒精棉片、無菌敷料等器械是否齊全、有效。 物品準備: 輸液器:選擇適閤的輸液器,如普通輸液器、帶濾網輸液器、精密輸液器等,並檢查其完整性、有效性。 藥物:根據醫囑準備好待輸注的藥物,並按要求進行稀釋、配伍,注意溫度、避光等要求。 靜脈通路:根據患者情況選擇閤適的靜脈通路,如一次性靜脈導管(留置針)、外周靜脈導管、中心靜脈導管等,並檢查其規格、長度、包裝完整性。 消毒用品:無菌手套、碘伏或酒精消毒片、無菌敷料、膠布等。 其他:輸液架、止血帶、一次性治療盤、棉簽、銳器盒、醫療廢物袋等。 環境準備: 光綫充足:確保操作區域光綫充足,便於觀察。 通風良好: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減少空氣中的微生物。 整潔有序:將所需物品放置在固定位置,保持操作颱麵整潔,避免交叉汙染。 人員準備: 洗手:嚴格執行七步洗手法,徹底清潔雙手,是預防感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環節。 著裝:穿著整潔的工作服,必要時佩戴口罩、帽子。 情緒狀態:保持冷靜、專注,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工作。 第三章:靜脈輸液操作流程與要點 規範的操作流程是保障靜脈輸液安全的關鍵。本書將從穿刺前的準備到穿刺後的護理,對每一個步驟進行詳細的闡述。 穿刺前評估: 血管選擇: 優先選擇:上肢的靜脈,尤其選擇遠離關節、粗大、彈性好、血流充盈、無病變(如紅腫、硬結、潰瘍)的血管。 避免選擇:下肢靜脈(易發生血栓性靜脈炎),有動靜脈瘻、淋巴水腫、感染、手術切口、神經損傷等部位的血管。 反復穿刺:同一部位的血管,應在距離上次穿刺點2-3厘米處進行,或選擇對側肢體。 特殊人群:兒童、老年人、肥胖、消瘦、血管條件差的患者,需要更仔細的評估和更精細的操作。 患者溝通與解釋:嚮患者說明輸液的目的、過程、可能齣現的不適,取得患者的理解與配閤。特彆是對於兒童或有恐懼心理的患者,要進行安撫和引導。 無菌操作: 嚴格無菌:操作過程中的所有接觸患者血管的物品,如針頭、導管、連接管等,必須保持無菌。 手部衛生:再次強調洗手的重要性。 物品放置:將無菌物品放置在無菌區,避免非無菌區域的汙染。 穿刺區域消毒:用消毒片(碘伏或酒精)以穿刺點為中心,由內嚮外螺鏇式消毒皮膚,消毒範圍至少為直徑5厘米,消毒後等待自然晾乾,切勿用手觸摸已消毒區域。 靜脈穿刺技術: 體位:使患者處於舒適體位,暴露好穿刺部位。 止血帶應用:在穿刺點上方約5-10厘米處紮止血帶,以增加血管的充盈度,但要注意不要過緊,以免影響血液循環。 進針角度:根據血管的粗細和深度,以15-30度角斜刺入皮膚,並逐漸降低角度,平行於血管走行方嚮。 觀察迴血:當針頭穿透血管壁時,會看到迴血。此時應降低進針角度,繼續前進約2-3毫米,確認針頭已完全進入血管腔。 留置導管:根據導管類型,將導管順利推入血管,然後拔齣針芯。 固定導管:在穿刺點使用透明敷料固定導管,防止移位。 連接輸液器與滴注: 排氣:將輸液器內的空氣充分排盡,避免空氣栓塞。 連接:在無菌操作下,將排好氣的輸液器與靜脈導管連接。 滴速調節:根據醫囑調節滴速,常用滴速器控製,也可根據輸液量和時間計算。 輸液過程觀察: 密切觀察:輸液過程中,要定時巡視病房,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包括麵色、呼吸、脈搏、血壓、輸液部位有無紅腫、疼痛、滲漏等。 評估滴速:定期檢查滴速是否準確,並根據需要進行調整。 患者反饋:鼓勵患者及時反饋任何不適。 第四章:靜脈輸液過程中的並發癥及其處理 雖然靜脈輸液技術成熟,但仍存在一定的並發癥風險,及時發現和正確處理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環節。 血管刺激性靜脈炎: 錶現:穿刺部位紅腫、疼痛,沿血管走行可見紅綫,局部發熱。 處理:立即停止輸液,拔齣導管,抬高患肢,局部冷敷後熱敷,必要時應用消炎止痛藥物。 感染: 錶現:穿刺部位紅腫、疼痛、膿性分泌物,伴有發熱、寒戰等全身感染癥狀。 處理:立即拔齣導管,對局部進行清創消毒,並根據情況進行抗感染治療。 藥物外滲或滲漏: 錶現:輸液部位腫脹、疼痛、皮膚蒼白或發涼,甚至齣現水泡、潰瘍。 處理:立即停止輸液,拔齣導管,根據藥物性質決定是否進行局部熱敷或冷敷,並報告醫生。 空氣栓塞: 錶現:突然齣現呼吸睏難、胸悶、心悸、咳嗽、甚至意識喪失。 處理:立即給予患者吸氧,左側臥位,頭低腳高位,立即報告醫生。 過敏反應: 錶現:皮膚瘙癢、皮疹、呼吸睏難、心悸等。 處理:立即停止輸液,給予抗過敏藥物,密切監測生命體徵。 輸液過快或過量: 錶現:患者齣現頭痛、心慌、呼吸急促、麵部潮紅等。 處理:立即減慢滴速或暫停輸液,並根據醫囑進行相應處理。 第五章:靜脈輸液後的護理 輸液結束後的處理同樣重要,關係到患者的舒適度和血管的健康。 拔齣導管: 操作:在無菌操作下,囑患者配閤用力呼氣,然後順血管走行方嚮快速拔齣導管。 止血:拔齣導管後,立即用無菌棉球或紗布按壓穿刺點,直至無齣血。 檢查導管:檢查拔齣的導管是否完整,有無摺斷。 穿刺部位處理: 敷料:在穿刺點貼上無菌敷料,並固定牢固。 觀察:囑患者注意觀察穿刺部位有無異常,如有不適及時告知醫護人員。 宣教: 活動指導:告知患者在輸液拔齣後,穿刺部位應避免劇烈活動,以免引起齣血或疼痛。 觀察指導:指導患者觀察穿刺部位的變化,如齣現紅腫、疼痛、滲血等情況,及時就醫。 記錄: 詳細記錄:如實記錄輸液過程中的各項情況,包括輸液名稱、劑量、滴速、患者反應、拔管時間、穿刺部位處理等。 第六章:特殊人群的靜脈輸液技術 不同年齡、不同病情的患者,在靜脈輸液技術上存在特殊性,需要有針對性的護理。 兒童靜脈輸液: 血管選擇:首選頭皮靜脈,其次為手背、足背靜脈。 安撫與約束:需要充分的安撫,必要時采用適當的約束措施,確保操作安全。 觀察:對兒童的生命體徵和精神狀態要密切觀察。 老年人靜脈輸液: 血管特點:血管彈性差、變脆,易打滑。 操作要點:進針角度要平緩,進針速度要慢,穿刺過程中要穩定。 並發癥預防:特彆注意預防血管損傷和血栓形成。 急診靜脈輸液: 效率與速度:強調快速建立靜脈通路,準確執行緊急醫囑。 風險管理:在緊急情況下,要特彆注意核對和無菌操作,避免因匆忙而導緻失誤。 結語 靜脈輸液技術是一項看似簡單卻蘊含著豐富知識和精細操作的護理技術。本書力求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閤,將標準化、規範化的操作流程呈現給廣大護理人員。每一位護理工作者都應認識到自身肩負的重任,不斷學習、實踐、總結,將精湛的護理技術應用於臨床,為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本書的編寫,旨在成為靜脈輸液技術操作的得力助手,幫助護理同仁們提升專業素養,踐行“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共同守護生命的安全與尊嚴。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價二: 作為一名對醫學護理知識充滿好奇心的讀者,雖然我不是專業的醫護人員,但我對醫療過程中的細節非常感興趣。《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標準化程序》這個書名立刻吸引瞭我,因為它聽起來非常專業且具有實用性。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以一種相對易懂的方式,嚮普通讀者介紹靜脈治療的基本概念和流程。例如,它是否會解釋為什麼需要靜脈輸液,有哪些常見的輸液方式,以及在輸液過程中需要注意些什麼,特彆是對於居傢護理或者在醫院探望親友時,瞭解這些信息能讓我更好地理解和配閤醫護人員的工作。我希望能看到一些關於如何識彆輸液過程中可能齣現的問題的介紹,比如輸液反應、導管堵塞等,以及在緊急情況下應該如何反應。當然,我知道這本書的核心是“標準化操作程序”,但我相信即使是麵嚮普通讀者的介紹,也應該建立在嚴謹的科學基礎之上。如果它能配有一些清晰的圖示或插畫,那就更能幫助我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瞭。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瞭解靜脈治療領域的一扇窗口,讓我不再對這個看似復雜的技術感到陌生。

評分

評價一: 這本書的名字《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標準化程序》一看就感覺內容會非常紮實,偏嚮於專業技能的規範化。我是一個在臨床一綫摸爬滾打瞭多年的護士,深知每一個操作細節都可能關係到患者的安全和治療效果。特彆是靜脈治療,從穿刺到藥物輸注,再到後期的維護,每一個環節都容不得半點馬虎。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夠詳細地闡述各種常用靜脈治療技術的標準化操作步驟,比如不同型號留置針的選擇、穿刺部位的評估與選擇、無菌操作的要點、不同類型輸液泵的設置與管理,以及並發癥的預防與處理等等。我希望它不僅僅是列齣步驟,更能深入講解每一步操作背後的原理和臨床意義,這樣纔能幫助我們護士真正理解並掌握精髓,而不是死記硬背。如果書中還能包含一些案例分析,通過實際的臨床場景來展示標準化操作的優勢,那就更好瞭。畢竟,理論結閤實踐纔能讓技術真正落地,提升整體護理水平。我非常看好這本書在規範化護理操作方麵的價值,希望能幫助更多護理人員掌握硬核技能。

評分

評價三: 我是一名護理教育工作者,一直緻力於為學生提供最前沿、最實用的護理知識和技能。《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標準化程序》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份寶貴的教學資源。我期望這本書在內容上能夠做到既全麵又深入。全麵性體現在它應該涵蓋靜脈治療的各個方麵,從基礎的解剖生理知識,到各種留置導管的選擇與應用,再到不同藥物的靜脈輸注方法、藥物配伍禁忌、輸液並發癥的識彆與處理,以及特殊人群(如兒童、老年人)的靜脈治療要點等等。深度則體現在它對每個操作步驟的講解要精準、詳細,並且有充分的循證醫學依據支持。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標準化程序”的設計,這是否意味著它采用瞭最新的臨床指南和專傢共識?是否考慮到瞭不同醫療機構可能存在的差異性,並給齣瞭通用的、可操作的建議?此外,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在綫學習資源或配套的視頻演示,以輔助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之外也能進行充分的練習和鞏固。一本優秀的教材,應該能夠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他們的專業思考,並最終培養齣閤格的、具備精湛技術的護理人纔。

評分

評價五: 我是一名長期關注醫療技術發展和患者安全議題的健康科普愛好者。對於《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標準化程序》這本書,我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對其齣版錶達齣濃厚的興趣。我理解靜脈治療是臨床護理中一項非常重要且技術性要求高的操作,其標準化至關重要。我希望這本書能以清晰、簡潔的語言,嚮公眾介紹靜脈治療的基本原理,以及為什麼需要標準化操作。例如,它是否會解釋為什麼不良操作可能導緻感染、血栓等風險,以及標準化操作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這些風險?我希望書中能包含一些關於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靜脈輸液的科普內容,比如在醫院接受輸液時,患者應該瞭解哪些基本信息,如何配閤醫護人員,以及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引起警惕。如果書中還能適當地介紹一些最新的技術和設備在靜脈治療中的應用,比如新型的輸液裝置、智能化的輸液管理係統等,那就更好瞭,這能讓我感受到醫學技術在不斷進步,從而增強對醫療的信心。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一座橋梁,連接專業護理技術與普通公眾之間的理解鴻溝,提升大傢對醫療安全和護理質量的認知。

評分

評價四: 作為一名正在積極尋求職業發展機會的護士,我一直在關注能夠提升我專業技能的各類書籍。《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標準化程序》這個書名正是我目前最需要的。在實際工作中,我深刻體會到,雖然理論知識紮實,但在麵對各種復雜的臨床情況時,標準化、規範化的操作流程是確保安全和效率的關鍵。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詳盡的、一步一步的操作指南,涵蓋從準備工作、無菌技術、血管通路建立、藥物輸注,到導管拔除、患者宣教等所有環節。我特彆希望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關於如何應對突發情況的指導,例如患者齣現過敏反應、輸液管路堵塞、穿刺點齣血等,以及在這些情況下應該遵循的緊急處理流程。如果書中還能提供一些提高穿刺成功率的技巧,或者如何選擇最適閤不同患者的靜脈通路(例如外周靜脈、中心靜脈)的分析,那將對我非常有幫助。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在臨床實踐中的一本“操作手冊”,隨時翻閱,確保我能夠自信、準確地完成每一項靜脈治療護理操作,從而更好地服務於患者。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