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20257.3-201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3部分:1:25 000 1:50 000 1:100 000地形图图式 | ||
| 定价 | 100.00 | |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10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82 | |
| 字数 | 163000 | |
| ISBN编码 | GB/T 20257.32017 | |
我是一名航海爱好者,每当我规划航线,或者在海上进行导航时,一张精确的航海图是必不可少的。GB/T 20257.3-201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3部分:1:25000》虽然不是一本专门的航海图图式手册,但它所涵盖的海洋、岛屿、陆地边界等地理要素的表达规范,为我理解和分析航海图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书中对海岸线、浅滩、礁石、航道等符号的表示方式,让我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水深和潜在的航行危险。尤其是在一些近岸海域,1:25000的比例尺地图能够提供非常详细的测绘信息,而这本书,则帮助我理解这些信息背后的符号语言。例如,它对不同类型的航标、灯塔的符号表示,能够帮助我识别它们的功能和位置,从而确保航行的安全。此外,书中对港口、码头、导航设施的表示,也为我规划停靠点、了解港口信息提供了便利。即使这本书的主要应用场景是在陆地地图,但其严谨的符号体系和逻辑,对于理解任何形式的地理信息表达都具有普适性。它让我能够将陆地地图的符号理解能力,迁移到航海图的解读中,从而提高我在海上导航时的准确性和信心。
评分在我的工作中,经常需要分析历史文献和地图,以追溯某个地区的地理变迁和历史发展。其中,1:25000比例尺的地图,因其详尽的细节,往往能提供最丰富的历史信息。然而,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制图机构,在地图符号的使用上可能会存在差异,这给历史研究带来了一定的挑战。GB/T 20257.3-201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3部分:1:25000》的出现,为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参照标准。虽然这本书主要规范的是当前的标准,但它所建立的严谨的图式体系,能够帮助我理解过去地图符号演变的逻辑和规律。通过对比,我能够更好地辨识早期地图中的符号,从而更准确地解读历史地理信息。例如,在研究古代城市的发展变迁时,书中对居民点、城墙、宫殿、寺庙等历史建筑的符号表示,虽然侧重点可能与古代地图不同,但其背后所蕴含的地理实体分类和表达逻辑,是相通的。这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不同时期,人们是如何通过地图来表达他们所认识的世界的。此外,这本书对界线符号的详细规定,例如行政区划界线、国界、省界、县界等,也为我研究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变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它帮助我区分不同层级的界线,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历史时期的政治格局。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一个图式手册,更是一把理解历史地理信息的重要钥匙。
评分在我从事的测绘工程领域,精确性是我们的生命线。每一条等高线,每一个控制点,都必须符合规范,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1:25000比例尺的地图,作为基础测绘的重要成果,其图式规范的严谨性直接关系到后续工程的设计和实施。GB/T 20257.3-201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3部分:1:25000》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权威、统一的制图标准。它详细规定了各类地图要素的符号、颜色、线型、粗细等,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和空间布局。在实际操作中,我经常会遇到一些细节问题,比如某个复杂地形的等高线如何绘制,某个建筑物群的表示方法,或者不同类型河流的区分。这本书就像一本“操作手册”,能够为我提供清晰的指导。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对一些易混淆的符号,进行了详细的图示和说明,例如不同类型的地下管线符号,或者不同性质的植被符号,这有助于我们避免在野外采集数据时产生误判。这本书的出版,大大提高了测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了因图式理解不一致而产生的返工和争议。它不仅仅是一本图式手册,更是我们测绘工程师在 fieldwork 中不可或缺的“质量保障”。
评分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授地理课程的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更直观、更准确地理解地图,一直是我的一个重要课题。GB/T 20257.3-201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3部分:1:25000》这本书,为我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1:25000比例尺的地图,因其丰富的细节,非常适合用于课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对地理环境的具象认知。而这本书,则是我向学生传授地图符号知识的“圣经”。书中详细的图例和解释,能够让我清晰地向学生展示不同地理要素是如何在地图上被符号化的。例如,在讲解地形图时,书中对等高线的表示方法、坡度、断崖等符号的详细阐述,能够让学生对地形有更直观的理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文字描述的层面。在讲解人文地理时,书中对居民点、交通线路、公共设施等符号的规范,也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城市规划、区域发展等概念。我常常会在课堂上引用书中的图例,让学生对照实际地图进行分析,从而激发他们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其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它既能满足专业测绘的需求,也能够有效地服务于地理教育。它让我的教学更加生动、有效,也让学生能够建立起扎实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这样一个长期在地理信息领域摸索的业余爱好者来说,简直如同一盏指路明灯。我一直对地图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能够清晰展现地貌肌理、人文分布的详细地图。然而,在实际运用中,我常常因为对地图符号的理解不准确而感到困惑。比例尺为1:25000的地图,其信息密度极高,包含了丰富的水系、交通、居民点、地形等要素,而GB/T 20257.3-201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3部分:1:25000》这本书,则像一位博学的老师,耐心细致地为我解读了每一个符号的含义、绘制规范以及它们所代表的地理实体。翻开书页,我首先被其严谨的结构所吸引。从总则到各类地图要素的详细图例,再到符号的绘制要求,逻辑清晰,条理分明。例如,在水系部分,它不仅区分了河流、湖泊、水库的不同表现形式,还对它们的宽度、流向、岸线形态等细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这使得我在阅读实际地图时,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水系的动态变化和地理特征。同样,在交通运输部分,公路、铁路、航道等都有着明确的符号表示,甚至连不同等级的公路,都有细致的区分,这对于规划出行路线、理解区域交通网络至关重要。这本书不仅仅是符号的堆砌,它背后蕴含的是一套科学的地理信息表达体系,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和符号化,而这本书,正是这套体系的钥匙。我曾多次试图通过网络零散的资料来学习地图符号,但往往杂乱无章,缺乏系统性。这本书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让我能够从根源上理解地图的绘制和阅读,从而更深入地认识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土地。
评分在我的业余爱好中,收集和研究古地图是一大乐趣。我常常被那些手绘的、充满历史韵味的地图所吸引。然而,要真正理解这些古地图的价值,就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解读。GB/T 20257.3-201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3部分:1:25000》这本书,虽然是一本现代的国家标准,但它所建立的严谨的图式体系,却能成为我解读古地图的有力工具。通过对比现代地图图式与古地图中可能出现的符号,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古地图所要表达的地理信息。例如,书中对表示城镇、村落、河流、山脉的符号,虽然与古代的绘制方式有所不同,但其背后所代表的地理实体是相同的。通过理解现代图式,我能够反过来推测古代地图中某些模糊或简略的符号可能代表的意义。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地图符号的演变是一个历史过程,而现代标准是这一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晶。它为我提供了一个参照系,让我能够以一种更加科学和系统的方式来分析古地图。我曾通过这本书,对一张描绘了明朝时期某个区域的古地图进行解读,成功识别出了当时的一些重要城镇和交通路线,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本书对现代地理要素表达的清晰界定。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地质勘探工作的专业人士,我深知地图图式对于野外作业的重要性。每一次深入山野,手中的1:25000比例尺地形图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圣经”。然而,过去我们依赖的图式标准,有时会因为年代久远或版本更新不及时,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一些问题。GB/T 20257.3-201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3部分:1:25000》的颁布,无疑为我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它不仅统一和规范了1:25000比例尺地图的图式表达,更在细节上进行了大量的优化和补充。比如,在表示建筑物时,它对不同类型的建筑(如居民点、工业建筑、公共建筑)以及它们的组合形式,都给出了清晰明确的符号和绘制指导。这对于我们进行地质构造分析、矿产资源调查时,能够更精准地识别地表地物,避免因符号误读而产生的误差。此外,书中对地形等高线的表示方法、注记的规范、界线符号的区分等,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些都是我们在野外作业中必须掌握的知识。这本书的图文并茂,配有大量的实例图例,让我们能够直观地理解符号的含义和应用。我尤其欣赏的是,它在一些容易混淆的符号上,给出了详细的辨析和说明,例如不同类型的植被覆盖符号,如何区分灌木林、疏林、草地等,这对于我们进行地表调查、环境评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本书的出版,不仅提升了地图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更将我们国家在地图测绘领域的专业标准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评分作为一个对自然风光充满好奇的旅行者,我常常在旅行前会仔细研究地图,希望从中获取关于目的地地形地貌、水系分布、植被覆盖等方面的详细信息。GB/T 20257.3-201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3部分:1:25000》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意外的惊喜。它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理解了旅行地图的奥秘。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那些在地图上描绘出壮丽山脉、蜿蜒河流、茂密森林的符号,其实都有着严格的科学依据和统一的标准。例如,书中对等高线的表示方法,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山体的陡缓程度,从而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徒步路线。对水系符号的详细解释,让我能够辨别河流的深浅、流速,以及湖泊的类型,这对于选择露营点、规划涉水点非常重要。我还了解到,地图上那些代表不同植被类型的符号,能够帮助我预判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从而更好地准备旅行装备。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不仅教会我“看懂”地图,更教会我“理解”地图所传达的自然信息。它让我的旅行不再是盲目的探索,而是充满知识的体验。我曾多次在野外,对照地图上的符号,准确地找到那些隐藏在山林深处的瀑布或观景点,这都离不开这本书的指引。
评分刚开始接触城市规划这个领域的时候,最让我头疼的就是如何读懂那些密密麻麻的地图。各种线条、颜色、符号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串串神秘的密码。GB/T 20257.3-201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3部分:1:25000》这本书,真的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让我明白了,这些看似复杂的符号背后,其实蕴含着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的地理信息。尤其是对于1:25000的地图,其信息量之大,足以让我们对一个区域的城市布局、基础设施、绿化状况、土地利用等有全面的认识。这本书就像一本活的地图词典,我经常在编制规划方案时,翻阅它来确认各种地物符号的准确含义和绘制要求。比如,关于公共设施的表示,书中对学校、医院、公园、商业设施等都有详细的符号规定,这有助于我们在规划中合理布局这些功能区,提升城市的服务水平。再比如,对于道路交通网络的表达,它不仅区分了不同等级的公路和街道,还包含了人行道、自行车道等细节,这对于我们进行交通流线设计、慢行系统规划非常有帮助。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专业,但又足够清晰,即使是初学者,也能通过它的引导,逐步掌握地图符号的精髓。我曾见过一些城市规划项目因为地图图式不统一而导致信息传递失误,这本书的出现,无疑大大降低了这类风险,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规范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作为一名地理学的学生,我对地图的绘制和应用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我的学术研究中,1:25000比例尺的地图常常是我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研究地表过程的基础数据来源。然而,要深入理解这些地图所承载的信息,精准无误地解读其中的符号至关重要。GB/T 20257.3-201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3部分:1:25000》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权威、系统的学习平台。它不仅详细列举了各类地图符号,更对其背后所代表的地理意义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例如,在表示植被类型时,书中区分了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草地等,并对其分布的特点和符号绘制进行了详细说明,这对于我理解区域的生态系统分布、进行植被演变研究非常有帮助。书中对水文地貌的表达也极其详尽,从河流的宽度、流速,到湖泊的形状、深度,再到地下水的表示,都力求做到精确和规范。这让我能够更准确地分析区域的水文循环、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其高度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它弥补了教材中地图图式部分相对笼统的不足,为我提供了深入研究的工具。我曾尝试过自行绘制一些简单的地图,这本书给了我非常重要的指导,让我了解到了符号的标准化和精确性对于地图信息传递的巨大影响。对于任何希望在地理学领域深入研究的学生来说,这本书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