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创意写作书系(全4册)
开始写吧:非虚构+开始写吧:虚构+成为作家+小说写作教程
作者:雪莉·艾利斯 杰里.克利弗 多萝西娅·布兰德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ISBN:9787300130316,9787300132327,9787300132310,9787300130309
是否套装:是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全4册
字数:全4册
编辑推荐
创意写作书系全4册
《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
《开始写吧!——虚构文学创作》
《小说写作教程——虚构文学速成全攻略》
《成为作家》
这是国内引进的关于创意写作的一套丛书,是关于文学创作的教科书和自学指导。
创意写作,英文为Creative writing,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学创作。写作需要天才吗?作家是可以教出来的吗?文学创作需要什么天赋、才能和技艺?作家的“黑匣子”里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如果想自学写作,如何无师自通?如果有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练习写作,如何相互促进?如果有一个作家班,该如何授课?
目前,英美国家很多大学普遍开设创意写作学位项目,美国当代作家几乎都获得了创意写作学位,绝大多数知名作家也都在大学任教于创意写作专业。中国的创意写作亟待开展。国内已有大学开始正式招收创意写作硕士,或成立国际写作中心,将作家请进校园登台授课。
内容简介
《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
这是一本非虚构文学创作的必备手册,其中收集了当今广受赞誉的非虚构文学创意写作大师们的个人写作练习。他们中不乏传奇散文作家、《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普利策奖获得者、创意写作领军人物,还有许多的传记作家、新闻记者和教授非虚构文学创意写作的教师。本书的写作练习为非虚构文学创意写作的方方面面部提出了崭新的理念,比如如何突破创作瓶颈、为已完成的作品注入新的活力等。这些练习既可为初学写作者开启写作之门,也可为已有一定写作经验的人士借鉴学习。
《开始写吧!一一非虚构文学创作》将带你走进非虚构文学创意写作领域一探究竟。本书将有助于不同水平的作者提高写作技巧并掌握写作实质。书中提供了八十多篇速成练习,正是这些练习打开了这些作家们的创作源泉!
《开始写吧!——虚构文学创作》
本书收集了一些当代知名作家的个人写作练习。在这些备受好评、屡获大奖、成功而多产的作家们的写作生涯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神助抑或是天赋异稟? 当我们为写出第一句话而搜肠刮肚、绞尽脑汁、苦思冥想之时,这些作家已经写出一篇又一篇佳作了! 尽管这些佳作看似写来都不费吹灰之力、一挥而就,但其背后都有一个打开思路简单的秘诀:写作练习!
本书中,有八十七位美国一流作家向您呈现其新颖有趣而又实用的练习。这些练习都是作家们极力推荐的,简单易懂,可立即使用。通过展现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奖和古根海姆奖等获奖者的写作技巧,《开始写吧!——虚构文学创作》鼓励那些渴望在写作方面一展风采的人们:开始写吧!
《小说写作教程——虚构文学速成全攻略》
本书收集了一些当代知名作家的个人写作联系。在这些备受好评、屡获大奖、成功而多产的作家们的写作生涯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神助亦或是天赋异禀?当我们为写出第一句话而搜肠刮肚、绞尽脑汁、苦思冥想之时,这些作家已经写出一篇又一篇作品了!尽管这些作品看似写来都不费吹灰之力、一挥而就,但其背后都有一个打开思路简单的秘诀:写作练习!
本书中,有87位美国一流作家向您呈现其新颖有趣而又实用的练习。这些练习都是作家们推荐的,简单易懂,可立即使用。通过展现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奖和古根海姆奖等获奖者的技巧,本书鼓励那些渴望在写作方面一展风采的人们:开始写吧!
《成为作家》
什么人能成为作家?写作需要天才吗?作家是可以教会的吗?文学创作需要什么天赋、才能和技艺?作家的“黑匣子”里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成为作家》可以为我们解答这些问题。作者首先指出作家天才论的误区,认为一个人能否进行文学创作,首先不是技巧上的问题,而是认识上的问题。作者认为,写作确实存在一种神奇的魔力,而且这种魔力可以传授。教诲谆谆,直面问题本质,带领读者踏上一条成为作家之路。本书出版于1934年,风行美国文学界近80年,是长盛不衰的经典之作。
作者简介
《开始写吧》
雪莉·艾利斯 自由作家,独立写作培训师。她的创意写作练习的第一本书《开始写吧!——虚构文学创作》被《作家》杂志列入2006年度写作类书目。她的作家访谈发表在多家文学杂志上。曾执教于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学院,教授创意写作。
《小说写作教程——虚构文学速成全攻略》
杰里·克利弗是“作家阁楼”的创建者——这是过去20年里芝加哥成功的独立作家工作室。克利弗曾在伊利诺伊大学和西北大学学习写作,并在西北大学教授小说写作10余年。他一直为Barnes & Noble以及《读者文摘》做专门讲座,并且开设了“即兴写小说”网上课程。克利弗在多家杂
《成为作家》
多萝西娅布兰德是一位受尊敬的作家,曾在纽约做编辑。出生在芝加哥,后在芝加哥大学、芝加哥刘易斯学院和密歇根大学任教。《成为作家》一书在1934年出版后,风行美国文学界近80年,是长盛不衰的经典之作。
目 录
《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
开始动笔
能让我立刻停下来的三件事:关于发现与思考的练习
垂死的山羊
你的第一个厨房
一寸的窗户
从后门开始写作:绘画作为入口
文字作为灵感之源
形象描写
安娜的弹片:识别启示性的细节
走进照片
大脑地图
忧伤的五个阶段
一页纸中的生命
合成体
即兴文章
我要说什么?
非虚构文学创作中的真实
那是怎样一种感受?”或者说,如何找到一个主题?
可能法
在散文写作中挣脱“事实”的束缚
让经历选择你:散文创作的第一步
拼贴式散文
只要加点水:罐头中的实验型小散文寻找真相
胜似千言
至关重要的事件
过去的尴尬
毋庸置疑
创造性与权威性
回忆与灵感
同时性:跨越界限
创作自己的白色纪念册
走入记忆
论得体,或对于出丑的恐惧
找出界限
隐喻的记忆
模糊的记忆
我写不出来,也要继续写——练习拼接
形象练习
观察而不判断
失与得:探索故事中的宝藏
回忆录:与时间相关
最初的记忆
人物刻画
作者作为叙述性非虚构作品中的人物
将人物形象化
“我包罗万象”练习
人物的动机与“窗户”学会谦虚
特征与人物
从生活到叙述:以第三人称探索人物与故事
回忆过去的画像
地点
亲自走一走
了解我们的地点
风景与回忆
创造一个有意图的世界:非虚构文学中地点的运用
方位感
记忆地图
东奔西走:探索地点
声音、对话和声响
工作中加点儿文字小游戏
你现在能听到我吗?
从孤独开始
机灵的“我”:风格和声音练习
句子的乐感
在时间中徜徉
他说了什么?
窃听许可证
天真和经验:非虚构文学创作中的声音
从对话开始
你能闻出来[你的名字]在做什么菜吗?
是谁的声音在讲故事?
技巧
提纲:作家的路线图
在场景中创造图形:意象作为战略保证
保持距离——平行的世界
曲折前行和跳跃:定位真正主题的方法
使用小图景的原因
词语与人物和背景的关系
每一个好故事至少是两个故事
不要只描写……唤醒它……让它变得真实!
我们达到了吗?如何绘制结构路线图
行文简洁
真实的虚构
在回忆录里巧设真实场景
一般现在时的力量
即兴变奏
修改
黄色标线测试
信手写来!诀窍在于编辑
找到中心
忘我作家的修改策略
写回忆录:“我突然意识到……我的文章需要修改!”
作者的网站
《开始写吧!——虚构文学创作》
开始动笔!
结婚照
凭借感觉
我的宠物
两个人走出一座建筑,走进一个故事
种子
诚实的胆量
照片
四页故事写作
两脚朝天的鸟:记忆、地点与虚构的杂糅
一张通往各处的地图
从新闻开始
结婚蛋糕
白板实验
拼贴
五种感觉
故事诞生在一小时之内
超现实主义练习,或者在匣子之外的思考
克服枯竭期
实地旅行
压缩种子想法
写作经验:一张处方
视角
想讲的故事
第一人称视角:想象并拥有人物
餐厅中的角色互换
准确处理人物的年龄
他们在想什么? 视角练习
第三人称叙述和“心理距离”
天使回望
让死者说话:第一人称叙述练习
人物发展
移情与人物塑造
表面之下是什么?
人物访谈
“很久很久以前”:在小说中与时间游戏
为什么我要偷它?
文字画
人物练习:掏他们的口袋,翻他们的抽屉
当萨姆沙遇到巴托比
抽屉里的响尾蛇
家庭主题,家庭秘密
冲突中的人物
航海者:写不认识的人
创造戏剧性
塑造人物
按照他们的方式写作
错综复杂的时间
对话
窥探对话的秘密
……
情节和节奏
技巧
修改
《小说写作教程——虚构文学速成全攻略》
第1章 写作规律
客观规律
修修补补
举重若轻
迎难而上
第2章 创作理论
过程
作为需求的故事
故事就是我们
需求有多深?
手法
完整的故事
大大的“我”
最大的回报
因与果
第3章 麻辣故事
添点故事味儿
10分钟练习题
麻辣的配料
关键区别
虚构文学是肮脏的游戏
练习
第4章 精益求精
冲突、行动和结局
首要部分及相关思考
渴望、障碍、行动
幸福的运用
每况愈下
练习
第5章 自我修订
自我修订
练习
第6章 动人以情
思想活动
有关思想活动的一些思考
情感与思想的关联
担心、害怕、希望
有多少情感?
一点点温情
不可抗拒的力量
熟悉的事物
关于思想活动的最后思考
练习
第7章 呈现展示
第8章 再创作
不排除任何情况
万事不容易
反其道而行之
多重任务
阻滞
倒叙
对话
关于“为什么”的技巧
写过了头
裁剪
删还是不删
练习
第9章 偏方小议
练习
第10章 原创性与普遍性
原创性与情节结构的普遍性
练习
第11章 视角种种
练习
第12章 见缝插针
5分钟坚持30天
从30天到365天
最糟糕的情况
无所事事=有事
产出
感受一下
懒懒散散
先跳再看
练习
第13章 重负可释
剃刀原理
第14章 从短到长
从短篇小说到长篇小说
练习
第15章 阻塞与解塞
作为敌人的观众
遭遇阻塞
罪魁祸首
为什么受苦的总是我?
多久才算太久?
才华要么有,要么就没有
楼梯上的小鬼
疯子的国度
万恶之源
治理之道
有益的点子
补救措施
轶事数则
每天预备清单
结论
练习
第16章 舞台与银幕
影视剧本
舞台剧本
练习
第17章 市场营销
投稿的时机、途径和为什么
投稿
练习
结语
《成为作家》
前言
第一章 四种困难
写作本身的困难:要不要写作
“一本书作者”
间歇性的作家
不均衡的作家
不是技巧方面的困难
第二章 作家是什么样的人
培养作家气质
真假艺术家
作家性格的两个方面
“性格分离”并不总是心理变态
双重人格的日常例子
失望的沼泽
第三章 表里不一的好处
故事写作的过程
天生的作家
意识与无意识
作家身上的两个人
躲进现实面具背后
保留自己的想法
你“最好的朋友和最严厉的批评家”
适当的消遣
朋友和书籍
傲慢的才智
双重人格不冲突
第一个练习
第四章 插曲:关于听从建议
节省精力
改变习惯时,想象力与意志力的对决
替代旧习惯
例示
.....
部分内容在线试读
第1章 写作规律
创造力遵循的那些规律往往是非同寻常而且互相矛盾的。假如你违反了它们,你会浪费巨大的精力而最终一事无成。好比你一只脚把汽车的油门踩到底而同时另一只脚却把刹车也踩到底.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许多作者放弃了,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有这个本事,而实际上他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在无意之中违反了这些自然规律。简单地说,他们在尝试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好高骛远往往是作家遭受挫伤、神疲气馁乃至一败涂地的主要原因。
他们没有正确认识到写作过程的基本原理,这才是一切烦恼的最终根源。他们想把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的、非创造性的标准强加到写作这个非同寻常的过程上来,于是就造成了这个后果。确实如此,创作活动可不是普普通通的现实生活。
客观规律
你会把一切都搞得一团糟。创作小说从来都不是一个整齐划一、循序渐进或者可以预期的过程,混乱本是难免的。你把东西弄得乱七八糟,然后你再把它整理出来。你迷了路,然后你再重新找到正途。当你的作品偏离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趋向时,你要么悬崖勒马把它收拢回来,要么信马由缰地跟着感觉走,看看它到底会把你带到什么地方。如此循环往复,反复折腾,直到最后你抵达自己要去的地方。你要承认无序状态是难以避免的,而且混乱有时会给你带来好处,所以,你要放任混乱的发生,学会跟扑朔迷离的无序状态打交道,然后你就能迅速地抵达目的地。
……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想动笔却无从下手的“文字新手”量身定做的救星!我一直对写故事充满热情,但每次打开文档,面对空白页就感觉像站在一片迷雾里,抓不住重点。这套书的结构设计得非常人性化,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全是理论术语的教科书,而是真正手把手地带着你走过每一个写作环节。我尤其欣赏它在基础构建上的扎实,比如如何塑造一个让人信服的人物,如何搭建一个逻辑自洽的情节框架。读完前两册,我感觉自己对“小说”的理解从模糊的“写个故事”变成了清晰的“系统工程”。它教我的不仅是技巧,更是一种看待故事的思维方式,让我不再害怕那些看似宏大的创作目标,而是能够将其分解成一个个可以执行的小任务。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极大地增强了我持续写作的信心,让我体会到原来创作并非遥不可及的艺术,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达成的技能。
评分我是一个阅读偏好非常杂食的人,从硬科幻到历史传记都会涉猎,因此我最看重一部教程的包容性和兼容性。这套四册组合的优点在于,它成功地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普适性的叙事底层逻辑,同时又对虚构和非虚构进行了精准的区分和细化指导。虚构部分着重于想象力的释放与边界的设定,而非虚构则强调纪实的严谨与结构的铺陈。这种平衡处理,意味着无论我下一部作品是想构思一个架空世界的故事,还是想整理一个家族的口述历史,我都能在这套书中找到对应的、高质量的指导。它避免了“一招鲜吃遍天”的弊端,真正做到了在宏观的写作原理上保持一致,在微观的操作层面因材施教。对于像我这样经常在不同文体间切换的创作者来说,这套书提供的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互补性,是其他单本教程难以比拟的巨大优势。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在非虚构领域徘徊的“老编辑”,我对市面上那些充斥着“爆款秘诀”的写作书早就免疫了,它们往往夸大效果,忽略了内容本身的深度和真实性。然而,这套教程中关于非虚构创作的部分,彻底颠覆了我对“教程”的刻板印象。它没有鼓吹如何哗众取宠,而是着重强调了研究、求证和叙事伦理的重要性。对于写作者来说,如何在保证事实准确性的前提下,用引人入胜的方式将复杂的议题呈现出来,才是真正的挑战。这本书在这方面给出了非常多实用的案例分析,它展示了如何将枯燥的数据转化为有温度的文字,如何让一篇严肃的报道读起来像一本精彩的侦探小说。特别是关于如何构建论点和反驳论点的部分,对我后续处理深度访谈稿件帮助巨大,它教会我如何让文字的力量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而不是空洞的口号之上。
评分我必须承认,我是一个重度“拖延症患者”,启动一个长篇项目对我来说简直是灵魂的煎熬。市面上的写作指导书大多集中在“如何修改”或“如何润色”,但真正解决“如何开始”的却凤毛麟角。这套书的魅力恰恰在于它对“启动阶段”的细致描绘。“开始写吧”这两个字与其说是书名,不如说是一种行动的号召。书中提供的那些针对性练习,比如“十分钟快速设定世界观”或者“为你的主角设置三个不可调和的矛盾”,非常有效地打破了我的心理障碍。它把写作的“启动成本”大大降低了,让我不再需要一个完美的灵感降临才能动笔。更让我惊奇的是,它甚至讨论了如何应对写作中的“倦怠期”,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心理调适工具”。这种对作者心理状态的关注,是很多纯技术流书籍所缺乏的,让人感觉这套书是真正理解并关心每一个在“路上”的创作者的。
评分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创作基础,但总感觉自己的作品“差了点火候”的写作者而言,这套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对“成为作家”这一职业化路径的探讨上。它不仅仅停留在技巧层面,而是深入剖析了专业写作的行业生态和个人品牌构建。书中关于如何建立写作习惯、如何应对评论甚至商业化运作的章节,提供了许多业界前辈的经验总结。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声音的形成”的讨论,它引导我去思考,除了模仿,如何才能真正发展出属于自己的、不可替代的语言风格。它让我从一个“业余爱好者”的心态,开始向一个更专业的“内容生产者”转变。这种从内功心法到外功招式的全面提升,让这本书不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而更像是一份长期的职业发展蓝图,激励我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追求卓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