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 | 39.00 | |
| 出版社 | 新华出版社 | |
| 版次 | B1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12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新华通讯社课题组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308 | |
| 字数 | 205000 | |
| ISBN编码 | 9787516637395 | |
一部多方面深入研究阐释新闻舆论思想的著作
反映了新闻舆论思想的发展脉络、丰富内涵和理论光辉
体现了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战略家的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
彰显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本色和历史担当
新闻舆论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统揽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对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科学回答了事关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闻舆论思想,为做好新形势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本书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开展,多方面系统地呈现新闻舆论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该书分为序言、绪论、十个具体章节和后记,分别从职责使命论、党性人民性统一论、正面宣传为主论、创新为要论、时度效标尺论、增强国际话语权论、网上舆论引导论、媒体融合发展论、“四向四做”人才论、善用善管媒体论等十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全书既具有政治高度、思想深度、认识广度,又紧密结合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实际,是一部多方面深入研究阐释新闻舆论思想的重要著作,可以作为各地区各部门学习贯彻党的19大精神的重要参考读物。
新华社社长蔡名照同志担任本书课题组组长,副社长周树春同志(现任中国日报社总编辑)、副总编辑周宗敏同志担任副组长,成员主要由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传播战略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组成。
序 言??????????蔡名照1
绪论
一节 新闻舆论思想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新闻舆论思想的主要内容????10
第三节 新闻舆论思想的重大意义????16
一章 职责使命论
一节 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5
第二节 把握政治方向履行职责使命?????33
第三节 在服务大局中履职尽责??????41
第二章 党性人民性统一论
一节 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51
第二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1
第三节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0
第三章 正面宣传为主论
一节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81
第二节 提高正面宣传的质量和水平?????90
第三节 统筹好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105
第四节 加强社会舆论热点引导??????112
第四章 创新为要论
一节 牢固树立创新为要意识??????119
第二节 抓住重点推进全方位创新??????26
第三节 在实践和学习中拓展创新路径?????35
第五章 时度效标尺论
一节 争夺舆论引导主动权要掌握时机节奏???143
第二节 掌控舆论引导主导权要把握力度分寸???149
第三节 加强舆论引导要讲求效果实效?????53
第四节 开掘舆论引导深度要整体把握时度效???159
第六章 增强国际话语权论
一节 加快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169
第二节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175
第三节 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83
第四节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90
第七章 网上舆论引导论
一节 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199
第二节 创新改进网上舆论工作??????205
第三节 营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12
第八章 媒体融合发展论
一节 占领新传播格局下信息传播制高点????23
第二节 构建立体多样的现代传播体系?????28
第三节 推动融合发展走稳走快走好?????234
第九章 “四向四做”人才论
一节 全方位提升履职尽责的综合素养????243
第二节 大力弘扬新闻舆论工作优良作风????254
第三节 积极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263
第十章 善用善管媒体论
一节 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271
第二节 构建全党动手的大宣传格局?????275
第三节 增强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能力????282
后 记????????????88
这部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选用了一种低调而沉稳的深蓝色调,字体排版上既有现代感又不失传统韵味,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觉像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的厚重之作。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细腻光滑,油墨的印制清晰锐利,即便是小号的字体也能轻松辨认,这对于长时间阅读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舒适体验。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标题和内文的区隔上所下的功夫,那种微妙的留白处理,让眼睛在密集的文字丛中找到了喘息的空间。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深入内容,但仅从这第一印象来看,出版方在书籍的物理呈现上是下了真功夫的,这无疑提升了阅读的仪式感。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精美的物件,摆在书架上都显得很有品味,让人忍不住想去翻阅,去探索里面究竟蕴藏了怎样的思想精髓。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在尚未开始阅读之前,就已经对作者和编辑团队抱持了极高的期待值。
评分尽管我对具体内容尚未展开细读,但从一些零星翻阅到的段落中,我能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在资料搜集和引用上的广博与严谨。似乎每一个关键论断背后,都有着详实的史料支撑或者精准的政策文本印证,这使得全书的论述建立在一个非常扎实的经验基础之上,而非仅仅停留在抽象的理论空谈。这种对“实证”的重视,极大地增强了文本的说服力和权威性。我猜想,作者必然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去梳理和消化海量的历史文献与现实数据,并成功地将这些庞杂的素材,熔铸成了一个个逻辑自洽的分析框架。对于任何严肃的阅读者而言,这种对知识来源的尊重和对事实的忠诚,是衡量一部作品价值的重要标准。它传达出的信号是:这不是信口开河的评论,而是经过时间检验的深刻洞察。
评分这本书的版式设计,特别是字体和行距的调整,展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通常情况下,涉及大量专业术语或特定历史名词的书籍,很容易在排版上显得拥挤或错位,但这部作品却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选用的字体似乎是专门为长篇阅读优化过的,在保持清晰度的同时,有效减轻了视觉疲劳。行距的处理也极为考究,保证了段落之间的呼吸感,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保持一种舒适的节奏,不会因为视觉上的压迫感而产生阅读障碍。这种对阅读舒适度的关注,体现了一种对读者体验的终极关怀。在我看来,一本好书,不仅要内容卓越,其外在的呈现方式也必须是为内容服务的,而这部书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它真正做到了让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让阅读本身成为一种享受。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初读之下,透露着一股沉稳的力量感,并非那种空泛的口号式陈述,而是充满了学理上的精准和思辨上的穿透力。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显得极为克制而审慎,每一个用词都像是经过反复推敲的砝码,恰到好处地承载了其背后的深刻含义。我尤其留意到其中一些长句的构建,它们并不显得冗杂拖沓,反而通过精妙的从句和逻辑连接词,将复杂的论证过程梳理得井井有条,读起来酣畅淋漓,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智识快感。这种文字的质地,让我想起一些经典的哲学论著,它们的力量不在于华丽的辞藻,而在于思想的锐度和表达的纯粹性。对于追求思想深度的读者来说,这样的文字无疑是最好的慰藉,它要求你集中精神,但也会用丰厚的回报来奖赏你的专注。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整体脉络和结构感到非常好奇,从书名散发出的气场来看,它似乎试图构建一个宏大且多维度的理论体系。我注意到它在章节编排上似乎采用了螺旋上升的递进方式,从基础的概念阐述,逐步过渡到实践层面的深度分析,这种结构安排,让人感觉作者的思路是极其缜密的,逻辑链条环环相扣,没有明显的断裂感。我特别欣赏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叙事策略,它既能照顾到初次接触相关理论的读者,也能为资深的研究者提供新的思考角度。阅读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梳理复杂思想脉络时所展现出的那种驾轻就熟的掌控力,仿佛每一个论点都有其必然的落脚点,整体上给人一种坚实而可靠的智力支撑感。这种精妙的结构布局,远比那些散乱无章的文字堆砌要高明得多,它引导着读者的思维,如同穿越一个设计精巧的迷宫,每一步都指向更深层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