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简单启示》是梦参老和尚**说明他修学禅宗的心得报告。在书中,他向参加禅净熏修的年轻学子,说明了“如来禅”与“祖师禅”的异同,并阐释了“禅”的修行真谛。本书还收录了梦老亲近倓虚老法师、慈舟老法师、弘一老法师、虚云老和尚的心得与经验。 《随缘》从日常生活出发,结合梦老自己丰富的生命经验,阐述了如何在生活中修行、观照、舍离,*后证入解脱的境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信佛就是信你自己的心。 在《修行》中,梦参老和尚从藏传、北传的佛教传统中,选择出基本的修行次第,包括“学三皈依”、“皈依的缘由”、“生起决定的信心”、“观心”、“修解脱道”及“发菩提心”等,指导我们如何踏上修行之路。
作者简介 梦参,生于1915年,黑龙江省开通县人。1931年于北京房山县上方山兜率寺出家,法名为“觉醒”,但是他认为自己没有觉也没有醒,再加上是做梦的因缘出家,便给自己取名为“梦参”。出家后,先到虚云老和尚创办的福建鼓山佛学院,依止慈舟老法师学习《华严经》,之后又到青岛湛山寺向倓虚老法师学习天台四教。1937年,奉倓老命赴厦门迎请弘一大师到湛山寺,随侍弘老半年,深受弘一大师身教的启发。1940年起赴西藏于色拉寺依止夏巴仁波切、赤江仁波切学习西藏黄教修法次第,长达十年之久。1982年起任教于北京中国佛学院。1984年被迎请到厦门南普陀寺,恢复闽南佛学院,并任教务长。1988年旅居美国,数度应弟子邀请至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弘法。讲述的经论,以华严经、地藏经、般若经等大乘经典为主。
目 录 修行
学三皈依
皈依的因缘
生起决定的信心
观心
修解脱道
发菩提心
随缘
在生活中修行
观照的力量
舍离的智慧
缘起性空
禅·简单启示
观身与观心 免费在线读 佛教有这么两句话,业如果能转的话,便没有因果了,还讲什么因果呢?我前生造了很多业,今生一定要受报的。如果我假借佛的力量把它转了,因果就没有了。业如果能转的话,没有因果,因果论就不存在。但是,如果业不能转的话,没有一个人能成佛,永远是众生,业还是不能转。这个问题非常的微妙,大家想一想,如果业能转了,业如果消了,所谓定业不可转,能转的是靠三昧加持力,你要是能达到三昧,就没有这业了。 这两个问题可以作这样解释,当你明心见性,业性本来是空的;罪性本空,是我们的心造的,“罪性本空唯心造”。我们现在参悟了、学佛了,连我们自己的心都不存在,还有什么罪业可依呢?所以说:“心若亡时罪亦无”,心都灭了,罪也就没有了;“心亡罪灭两俱空”,心也空,业也空;“是则名为真忏悔”。要这样地消业,这样地带业。 因此,要怎样消一切的业?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们念皈依佛,并不是单纯念药师佛,也不单纯念阿弥陀佛,也不单纯念释迦牟尼佛。皈依佛,是皈依十方法界一切诸佛。你念皈依佛,就是十方一切诸佛,皈依法,表示十方一切诸法,皈依僧,意指十方一切贤圣僧。除了我们所见到的剃发染衣的僧众,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其他的圣僧。起码还有释迦牟尼佛的阿罗汉大弟子。释迦牟尼佛令一万六千个大阿罗汉不准人涅槃,他们都在这个世界当大菩萨,行菩萨道。你要是有德了,有因缘了,就会遇见他;你没因缘,当面就错过了。文殊、普贤、诸佛菩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我们总是去求诸佛,见不着,因为你的心跟他不相应。为什么不相应?你的心是贪、嗔、痴、慢、疑的心,不是清净心,所以你得消业。我在这里先讲四种,**皈依,第二发心,第三学佛,第四消业。 皈依的时候,一定要先念三宝的功德,先念佛的功德。 我们经常说佛、法、僧三宝,什么叫佛?佛就是觉悟的觉。当你觉悟了,你就是佛;你没觉悟,你就是众生。你现在在哪一道,就是哪一道的众生。所以你觉悟了,你就是佛。但是觉悟,有究竟,有不究竟,佛也有分证的。依《大乘起信论》,*初是“不觉”,现在我们大家都是不觉。不觉,遇到佛、法、僧三宝,皈依佛、法、僧三宝,学佛、学法、学僧,你开始觉悟,这叫“始觉”。觉悟之后,渐渐学渐渐证得,这叫“相似觉”,相似觉悟了,还没彻底觉悟。要是按菩萨的位置来说,相似觉就是十信位、三贤位的菩萨。从相似觉,渐渐地就能证得了,一分一分地觉悟,就是“分证觉”,就是登了地的菩萨;证得一分法身,消灭一分无明,这叫分证觉。到了究竟成佛,叫“究竟觉”。我们能皈依佛的这是自觉,所皈的是指着究竟觉说的。我们现在只是刚发起觉悟,达到究竟觉悟,因为我们皈依三宝、学佛,能够渐渐消除自己的业障,渐渐地觉悟,这就是佛。 P7-8 内容提要: 《禅·简单启示》是梦参老和尚**说明他修学禅宗的心得报告。在书中,他向参加禅净熏修的年轻学子,说明了“如来禅”与“祖师禅”的异同,并阐释了“禅”的修行真谛。本书还收录了梦老亲近倓虚老法师、慈舟老法师、弘一老法师、虚云老和尚的心得与经验。 《随缘》从日常生活出发,结合梦老自己丰富的生命经验,阐述了如何在生活中修行、观照、舍离,*后证入解脱的境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信佛就是信你自己的心。 在《修行》中,梦参老和尚从藏传、北传的佛教传统中,选择出基本的修行次第,包括“学三皈依”、“皈依的缘由”、“生起决定的信心”、“观心”、“修解脱道”及“发菩提心”等,指导我们如何踏上修行之路。 作者简介: 梦参,生于1915年,黑龙江省开通县人。1931年于北京房山县上方山兜率寺出家,法名为“觉醒”,但是他认为自己没有觉也没有醒,再加上是做梦的因缘出家,便给自己取名为“梦参”。出家后,先到虚云老和尚创办的福建鼓山佛学院,依止慈舟老法师学习《华严经》,之后又到青岛湛山寺向倓虚老法师学习天台四教。1937年,奉倓老命赴厦门迎请弘一大师到湛山寺,随侍弘老半年,深受弘一大师身教的启发。1940年起赴西藏于色拉寺依止夏巴仁波切、赤江仁波切学习西藏黄教修法次第,长达十年之久。1982年起任教于北京中国佛学院。1984年被迎请到厦门南普陀寺,恢复闽南佛学院,并任教务长。1988年旅居美国,数度应弟子邀请至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弘法。讲述的经论,以华严经、地藏经、般若经等大乘经典为主。 目录: 精彩试读: 佛教有这么两句话,业如果能转的话,便没有因果了,还讲什么因果呢?我前生造了很多业,今生一定要受报的。如果我假借佛的力量把它转了,因果就没有了。业如果能转的话,没有因果,因果论就不存在。但是,如果业不能转的话,没有一个人能成佛,永远是众生,业还是不能转。这个问题非常的微妙,大家想一想,如果业能转了,业如果消了,所谓定业不可转,能转的是靠三昧加持力,你要是能达到三昧,就没有这业了。 这两个问题可以作这样解释,当你明心见性,业性本来是空的;罪性本空,是我们的心造的,“罪性本空唯心造”。我们现在参悟了、学佛了,连我们自己的心都不存在,还有什么罪业可依呢?所以说:“心若亡时罪亦无”,心都灭了,罪也就没有了;“心亡罪灭两俱空”,心也空,业也空;“是则名为真忏悔”。要这样地消业,这样地带业。 因此,要怎样消一切的业?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们念皈依佛,并不是单纯念药师佛,也不单纯念阿弥陀佛,也不单纯念释迦牟尼佛。皈依佛,是皈依十方法界一切诸佛。你念皈依佛,就是十方一切诸佛,皈依法,表示十方一切诸法,皈依僧,意指十方一切贤圣僧。除了我们所见到的剃发染衣的僧众,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其他的圣僧。起码还有释迦牟尼佛的阿罗汉大弟子。释迦牟尼佛令一万六千个大阿罗汉不准人涅槃,他们都在这个世界当大菩萨,行菩萨道。你要是有德了,有因缘了,就会遇见他;你没因缘,当面就错过了。文殊、普贤、诸佛菩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我们总是去求诸佛,见不着,因为你的心跟他不相应。为什么不相应?你的心是贪、嗔、痴、慢、疑的心,不是清净心,所以你得消业。我在这里先讲四种,**皈依,第二发心,第三学佛,第四消业。 皈依的时候,一定要先念三宝的功德,先念佛的功德。 我们经常说佛、法、僧三宝,什么叫佛?佛就是觉悟的觉。当你觉悟了,你就是佛;你没觉悟,你就是众生。你现在在哪一道,就是哪一道的众生。所以你觉悟了,你就是佛。但是觉悟,有究竟,有不究竟,佛也有分证的。依《大乘起信论》,*初是“不觉”,现在我们大家都是不觉。不觉,遇到佛、法、僧三宝,皈依佛、法、僧三宝,学佛、学法、学僧,你开始觉悟,这叫“始觉”。觉悟之后,渐渐学渐渐证得,这叫“相似觉”,相似觉悟了,还没彻底觉悟。要是按菩萨的位置来说,相似觉就是十信位、三贤位的菩萨。从相似觉,渐渐地就能证得了,一分一分地觉悟,就是“分证觉”,就是登了地的菩萨;证得一分法身,消灭一分无明,这叫分证觉。到了究竟成佛,叫“究竟觉”。我们能皈依佛的这是自觉,所皈的是指着究竟觉说的。我们现在只是刚发起觉悟,达到究竟觉悟,因为我们皈依三宝、学佛,能够渐渐消除自己的业障,渐渐地觉悟,这就是佛。 P7-8
本书作者梦参老和尚曾师从倓虚老法师、慈舟老法师、弘一老法师和虚云老和尚,为当代少有的高僧大德,并以其传奇的一生、毕生的修行和大慈大悲心被众多弟子视为“地藏菩萨的化身”。
一本堪与《正见》媲美,能激发佛弟子信心的佛学入门读物。
内容简介 《发心》为九十高龄的梦参老和尚2007年2月至2008年6月于北京、台北、香港和五台山四地所作开示的记录,开示的内容分别为“浅谈发菩提心”、“谈修行”和“念佛法门修学次第”等。面对对修行存有各种疑问的修学者,梦老一再强调发心的重要,他认为发心有三个过程:首先是发菩提心,也就是厌离世间的心;然后发大悲心,也就是救度众生的心;最后发般若心,也就是智慧心,只有有了智慧才能普度众生。因此对佛法是否有信心,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是否信佛,而是是否相信自己的心与佛无二无别,是否相信自己可以成佛。因此,梦老的开示,对广大的佛学子坚定对佛法的信心,能产生极大的力量。
作者简介 梦参老和尚,生于1915年,黑龙江省开通县人。1931年于北京房山县上方山兜率寺出家,法名为“觉醒”,但是他认为自己没有觉也没有醒,再加上是做梦的因缘出家,给自己取名为“梦参”。出家后,先到虚云老和尚创办的福建鼓山佛学院,依止慈舟老法师学习《华严经》
目 录 深山中的一盏明灯
北京开示
浅谈发菩提心
台北开示
谈修行
念佛法门修学次第
念佛三问
香港开示
九旬禅者的心路历程
梦参问答
五台山开示
梦老九十三岁寿诞开示
对川北震灾的省思
免费在线读 深山中的一盏明灯
梦参老和尚生于公元1915年,中国黑龙江省开通县人。年少轻狂,个性机灵,特立独行,年仅十三岁便踏入社会,加入东北讲武堂军校,自此展开浪漫又传奇的修行生涯。
随着九一八事变,东北讲武堂退至北京,讲武堂并入黄埔军校第八期,但他未去学校,转而出家。
他之所以发心出家是因为曾在做梦时梦见自己坠入大海,有一位老太太以小船救离困境。这位老太太向他指示两条路,其中一条路是前往一栋宫殿般的地方,说这是他一生的归宿。醒后,经过询问,得知梦中的宫殿境界就是上房山的下院,遂于1931年,前往北京近郊上房山兜率寺,依止修林和尚出家;惟修林和尚的小庙位于海淀药王庙,于是梦老就在药王庙剃度落发,法名为“觉醒”。但是他认为自己没有觉也没有醒,再加上是做梦的因缘出的家,便给自己取名为“梦参”。
当时年仅十六岁的梦参法师,得知北京拈花寺将举办三坛大戒,遂前往依止全朗和尚受具足戒。受戒后,又因做梦的因缘,催促他南下九华山朝山。其时正适逢六十年举行一次的开启地藏菩萨肉身塔法会,他当时并不为意,但此次的参访地藏菩萨肉身,却为他日后平反出狱,全面弘扬《地藏三经》法门,种下了深远的因缘。
在九华山这段时间,他看到慈舟老法师在鼓山开办法界学苑的招生简章,遂于1932年春天到了鼓山涌泉寺,入法界学苑,依止慈舟老法师学习《华严经》与戒律,时间长达五年之久。
在鼓山学习《华严经》期间,他在慈舟老法师的亲自指点下,日夜礼拜《普贤行愿品》,开启宿世学习经论的智慧;又在慈老的教导下,年仅二十岁,便以代座讲课的机缘,逐步成长为独当一面、12若悬河、畅演《弥陀经》等大小经论的法师。
……
修行/梦参禅学系列+发心(“弘一法师和虚云老和尚弟子的开示录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