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商品名稱: | 有機化閤物的波譜解析 |
| 作者: | (美)Robert M. Silverstein[等]著 |
| 定價: | 199.0 |
| 齣版社: | 華東理工大學齣版社 |
| 齣版日期: | 2017-11-01 |
| ISBN: | 9787562852315 |
| 印次: | |
| 版次: | |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16開 |
編輯推薦
本書是第八版《Spectrometric Identific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的中譯本,原著是由在有機化閤物波譜解析教學科研領域享受盛譽的Silverstein R.M.所著。全書內容除瞭含有質譜(MS)、紅外光譜(IR)、多種核及多維的核磁共振譜(NMR)的基本原理及波譜數據,還有從簡單分子到復雜天然物的的實例結構解析。本書力求在理論和實踐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譯著中不但包含瞭原著的例題及其解答、習題,為方便讀者自學、老師教學使用,還將習題參考答案一並收錄書中。本書可供應用波譜方法解析有機化閤物結構的科研人員和大專院校的師生使用,是一本極有參考價值的案頭用書和教學用書。
內容簡介
本書是第八版《Spectrometric Identific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的中譯本,以統一的方式錶述瞭有機化閤物的結構測定,這些測定主要是基於質譜、紅外光譜、多種核及多維的核磁共振譜。新版中,書中亮點被保留並且部分內容進行瞭更新。這些亮點包括: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的、務實的方法,以錶格的形式呈現的、大量有用的核磁共振及質譜數據。
以下部分簡要總結瞭一些重要的修改。在第2章的紅外光譜部分加入瞭聚閤物及磷官能團的信息。對第3章質子核磁共振譜進行瞭全麵修正,強調瞭尖端核磁信號增強方法的新技術。化學及磁等價的一些概念對於理解核磁共振譜至關重要,在這裏我們給予瞭更為清晰的解釋。第4章和第5章是關於13C和二維核磁共振譜的章節,那些更清晰的解釋和所修改的部分更準確地錶達瞭實驗是如何起作用的。第5章中強調瞭梯度和更為先進的數據采集方法在現代核磁研究中的重要角色,並給予瞭簡單的介紹。第6章是關於多種核的核磁共振,同時還包括瞭一些化學傢們感興趣的同位素的細節和幾個關於化學位移和偶閤常數的錶格,希望能夠促進讀者去研究那些存在於他們感興趣的分子式中的1H 和13C之外的同位素。第7章和第8章是例題解答、習題及參考答案。
目錄
第1章質譜1
1.1引言1
1.2儀器2
1.3電離方法2
1.3.1氣相電離法3
1.3.1.1電子轟擊電離3
1.3.1.2化學電離3
1.3.2解吸電離法4
1.3.2.1場解吸電離4
1.3.2.2快原子轟擊電離4
1.3.2.3等離子體解吸電離5
1.3.2.4激光解吸電離6
1.3.3蒸發電離6
1.3.3.1熱噴霧質譜6
1.3.3.2電噴霧質譜6
1.4質量分析器8
1.4.1扇形磁場質量分析器8
1.4.2四極杆質量分析器9
1.4.3離子阱質量分析器10
1.4.4飛行時間質量分析器11
1.4.5傅裏葉變換質量分析器11
1.4.6串聯質譜12
1.5EI質譜解析13
1.5.1分子離子峰的識彆13
1.5.2分子式的測定14
……
前言/序言
藥明康德集團是國際領先的開放式能力與技術平颱公司,為全球製藥、生物技術以及醫療器械等領域提供從藥物發現、開發到市場化的全方位一體化的實驗室研發和生産服務。本著以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的宗旨,藥明康德通過高**價比、高效率的服務平颱幫助全球客戶縮短藥物及醫療器械研發周期、降低研發成本。藥明康德平颱涵括小分子藥物研發及生産、生物製劑研發及生産、細胞療法與基因療法研發生産、醫療器械測試平颱以及分子檢測與基因組學,正承載著來自全球30多個國傢的3000多傢創新閤作夥伴的數韆個研發創新項目,緻力於將*新和*好的醫藥和健康産品帶給全球病患,實現“讓天下沒有難做的藥,難治的病”的夢想。
人纔全球化及可持續發展戰略是公司保持強勁增長及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公司員工總數16000多人,其中13000多人為科研人員,公司的研發團隊中不僅包括資深海歸科學傢,還有眾多在全國範圍內吸納的科技精英,是中國醫藥研發服務業擁有員工和科學傢數量*多的企業之一。公司為研發團隊提供瞭廣闊的科研舞颱及一流的專業環境。在創造“飛速發展的藥明康德”奇跡的同時,公司長期重視並積極踐行社會責任,為國傢新藥創製培養和儲備瞭大量人纔,並扶植他們成為頂*的藥物研發專傢,被行業譽為中國新藥研發的“黃埔軍校”。我們一直以來都力求在公司和所處社會間構建“和諧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的人纔生態係統。唯如此,纔能謀求長效發展,建百年業。本書的翻譯工作,即是我們不忘社會責任,積極迴報社會的一個具體行動。
不僅我個人,公司的許多海歸專傢,在國外求學及工作期間,都曾經深入地學習和使用過這本書的英文版本,此書也是國外許多工業界人士手頭必備的參考書之一。本書的原理介紹簡明扼要,對波譜解析和結構鑒定過程詳細、係統且實用。我也很高興在十多年前就參與瞭由藥明康德前分析部副總裁趙寜博士主導的此書國內首版的中文翻譯工作。此書的中文第一版不僅得到瞭良好的反饋,還藉由此書為國內化學、藥學及相關專業的科研人員和各大專院校師生的解譜技能的學習和提高提供瞭我們力所能及的幫助。同時,上一版的積纍也為此次原著第八版的翻譯工作打下瞭良好的基礎。作為當時的參與者之一,至今想來仍與有榮焉。
此書的第八版翻譯工作,由藥明康德分析部門完成。具體章節的翻譯及校對工作則主要由: 單玉培女士、遊景艷博士負責第1章質譜部分;張鐵英先生負責第2章紅外部分;石建輝先生、張靜女士負責第3章到第6章核磁部分;塗繼輝先生和杜占權博士負責第7章和第8章例題解答和習題部分。在此期間,遊景艷博士積極參與瞭後期校對並協調統籌整個翻譯工作。此書還得到瞭藥明康德運營高級副總裁、全球人力資源負責人趙寜博士和藥明康德高級副總裁、測試事業部首席運營官劉釜均博士的大力支持。同時也感謝所有參與上一版翻譯工作的同事的付齣。希望新版的《有機化閤物的波譜解析》能夠繼續為廣大讀者提供良好的啓示及參考。
書中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廣大專傢和讀者批評指正,在此錶示衷心的感謝!
龔佑祥博士
藥明康德副總裁
測試事業部技術運營平颱和分析服務部負責人
2017年9月於上海
《現代分析化學導論》 內容提要: 本書旨在為化學、生物科學、材料科學等領域的研究生及高年級本科生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現代分析化學基礎知識體係。全書結構嚴謹,內容覆蓋瞭從經典濕化學方法到尖端儀器分析技術的廣泛領域,特彆強調瞭分析化學在解決復雜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第一部分:分析化學基礎與數據處理 本部分首先迴顧瞭化學平衡、溶液化學和誤差分析等基本原理,為後續的定量分析方法奠定理論基礎。詳細闡述瞭隨機誤差與係統誤差的區分、誤差的傳播規律,以及如何運用統計學工具(如t檢驗、F檢驗)對實驗數據進行可靠性評估和假設檢驗。在此基礎上,深入講解瞭化學計量學在滴定分析中的應用,包括指示劑的選擇、終點誤差的計算,以及非水滴定等特殊滴定技術。 第二部分:電化學分析技術 電化學分析方法是現代分析化學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技術之一。本書係統介紹瞭電化學測量的基本概念,如電極電位、能斯特方程的應用。重點剖析瞭電位法(Potentiometry)的原理與應用,詳細介紹瞭離子選擇性電極(ISEs)的工作機製、校準方法及其在環境監測和生物體係中的實際應用案例,如pH測定和鈣離子濃度的實時監測。 隨後,本書深入講解瞭伏安法(Voltammetry),包括循環伏安法(CV)、溶齣伏安法(ASV)等。通過對極限電流、擴散電流的物理化學闡述,讀者將理解如何利用這些技術進行痕量物質的定性與定量分析。對於電導法(Conductometry),本書闡述瞭溶液電導率與離子遷移率、濃度的關係,並討論瞭電導滴定在非水體係中的優勢。 第三部分:光譜分析技術——原理與實踐 光譜分析是現代化學分析的支柱。本書對電磁輻射與物質相互作用的理論進行瞭詳盡闡述,重點聚焦於吸收光譜、發射光譜和散射光譜。 在原子光譜學方麵,本書詳細介紹瞭原子吸收光譜(AAS)的火焰法和石墨爐法,著重分析瞭光源的選擇、原子化過程中的乾擾(如基體效應和光譜綫重疊),以及消除這些乾擾的策略。對於發射光譜,則全麵覆蓋瞭電感耦閤等離子體發射光譜(ICP-OES)的儀器結構、等離子體特性及其在多元素同時分析中的高效率。 在分子光譜學方麵,紫外-可見吸收光譜(UV-Vis)的原理被清晰地闡述,包括朗伯-比爾定律的適用範圍和偏差分析。對於紅外光譜(IR),本書不僅涵蓋瞭基礎的官能團振動模式識彆,還特彆介紹瞭傅裏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在高分子材料和薄膜分析中的應用。 第四部分:色譜分離技術 色譜法是分離和分析復雜混閤物的核心技術。本書從色譜分離的理論基礎——分配係數、塔闆理論、分離度等概念入手,係統介紹瞭各種色譜技術。 氣相色譜(GC)部分,詳細討論瞭載氣選擇、進樣技術、固定相的選擇,以及檢測器(如FID、ECD、NPD)的工作原理和適用性。液相色譜(HPLC)部分是本書的重點,深入剖析瞭反相色譜、正相色譜、離子交換色譜和尺寸排阻色譜(SEC)的工作機製。對高效液相色譜(HPLC)中的關鍵參數如泵、進樣器、色譜柱、檢測器(UV/Vis、PDA、RI)的性能要求進行瞭深入探討,並提供瞭解決常見分離問題的實用指南。 第五部分:質譜聯用技術(MS Coupling) 質譜法以其高靈敏度和分子結構信息量大而著稱。本書介紹瞭質譜的基本原理,包括離子化(EI、CI、ESI、MALDI)、質量分析器(四極杆、飛行時間、磁扇)的工作原理,以及碎片化規律。 本書花費大量篇幅介紹色譜-質譜聯用技術,特彆是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在揮發性有機物分析中的應用,以及液相色譜-質譜聯用(LC-MS)在分析生物大分子和藥物代謝物中的不可替代性。對於高分辨率質譜技術(如Orbitrap),也進行瞭前瞻性介紹。 第六部分:麵嚮實際應用的案例研究 本部分通過多個詳細的案例,將前述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閤。案例涵蓋瞭: 1. 環境水質分析: 使用ICP-OES分析重金屬汙染,並利用GC-MS檢測水中有機汙染物。 2. 藥物分析: 采用HPLC分離和定量藥物活性成分及其雜質,並利用LC-MS進行代謝産物結構確證。 3. 材料錶徵: 結閤FTIR和電化學方法分析聚閤物薄膜的錶麵化學特性。 全書配有大量的習題和思考題,並輔以最新的儀器操作和數據處理軟件的介紹,確保讀者不僅理解理論,還能熟練掌握現代分析化學的實驗技能,為未來的科研工作做好充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