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落梅 3册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林徽因传+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张爱玲+光阴似水待你如初

白落梅 3册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林徽因传+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张爱玲+光阴似水待你如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白落梅 著
图书标签:
  • 传记
  • 文学
  • 女性
  • 爱情
  • 历史
  • 文化
  • 林徽因
  • 张爱玲
  • 散文
  • 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浩海书香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ISBN:97875113196610
商品编码:24213964352
包装:平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1-01-01
套装数量: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

★ 白落梅珍爱之作,作者自修订,新增5000字全新内容。 
“我曾告诉过许多人,这册书,是我传记里zui为喜爱的一本。时光虽简短,情意却深沉,其间的悲伤,感动,唯有自己深知。”——白落梅 ★ 张爱玲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她终其一生,横空出世的来,旁若无人的活,听天由命的走。 ★ 和《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你是锦瑟 我为流年》一起被称为“民国唯美三传”,是现象级书,出版五年位居各大图书销售网站传记文学排行榜前列。 ★ 精美插图,双色印刷,2017年全新升级版。

内容简介

《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是书作家白落梅的一部人物随笔集。主要内容是作者以清澈的文字、诗意的笔法、翔实的资料,写出了张爱玲绚丽惊世的成名过往,并结合人物经历,对其作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鉴赏,尽显其传奇的艺术性与文学性。书稿内容高雅积极,诗意唯美,是当代不可多得的随笔佳作。

作者简介

胥智慧(白落梅),原籍江西南城县,现栖居江南,一个带着梅花气息的隐世才女。其散文在CCTV-3《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中播出四十余篇,读者盛赞其文“落梅风骨,秋水文章”。她开创了“唯美传记”这一全新书领域,成为具影响力的书作家。代表作有《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在zui深的红尘里重逢》《世间所有相遇 都是久别重逢》《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你是锦瑟 我为流年》等。

目录

目 录 
CONTENTS 
卷 
民国临水照花人 
临水照花- 002 
簪缨世族- 008 
春意迟迟- 014 
归来海上- 020 
时光如歌- 026 第二卷 
当知出名要趁早 
孤独的云- 034 
青青校园- 040 
劫后重生- 046 
港岛岁月- 054 
天才梦想- 060 第三卷 
尘埃里开出花朵 
乱世风烟- 068 
风华绝代- 074 
缘分路口- 081 
爱情毒药- 087 
尘埃花开- 093 第四卷 
人生有情皆过往 
倾城之恋- 100 
情深不寿- 106 
曾经沧海- 112 
独自萎谢- 121 
后会无期- 127 第五卷 
倾城后华丽转身 
红尘擦肩- 134 
半生情缘- 140 
华胥一梦- 146 
穷尽人海- 155 
执子之手- 161 
故乡月明- 167 第六卷 
今生只作后一世 
山穷水尽- 174 
日影如飞- 180 
倦掩心门- 186 
离群索居- 193 
急景凋年- 199 
后一世- 206 
附录一 张爱玲作品选析 
倾城之恋- 213 
半生缘- 220 
你也在这里吗?- 226 
天才梦- 231 附录二 张爱玲年谱 后 记 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


精彩书摘

今生只作后一世 叶落空山,寒枝拣尽。在这个秋意渐浓的午后,采一束阳光,读几卷诗书,日子陶然忘己。走过山长水远的流年,以为世事早已面目全非,生出许多无端的况味。原来有一种岁月叫慈悲,因为它懂得,在这寥廓的人间剧场,一个人要从开场走到落幕,是多么不易,所以它如此宽厚,让尝尽烟火的我们,依旧拥有一颗梨花似雪的心。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民国就是一场散去的戏,曾经锣鼓喧天的倾城故事,早已湮没在落落风尘中,不知所往。那个被光阴抛掷的女子,又从远年的巷陌款款走了出来。她着一袭素锦旗袍,穿越民国烟雨,走过季节轮回,那散落一地的,是薄荷般清凉的记忆。 我是喜欢张爱玲的。喜欢一个人,无须缘由,不问因果。喜欢她年少时的孤芳自赏,喜欢她遭遇爱情后的痴心不悔,亦喜欢她人生迟暮的离群索居。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在风起云涌的上海滩,不费吹灰气力,便舞尽了明月的光芒。浮沉几度,回首曾经沧海,她终选择华丽转身,远去天涯。清绝如她,冷傲如她,从不轻易爱上一个人,亦不轻易辜负一个人。 民国男子多如星辰,却偏偏有那么无情的一颗点亮了张爱玲。人生的相遇,是一件多么美丽的事,而我们却总要为美丽扮演一个深情与无情的角色。胡兰成用一盏茶的时间就可以忘记许下一生的诺言,而张爱玲却要为一段爱情负责到底。她为他低到尘埃里,在尘埃里开出花来。这朵花开错了时间,在他背离的那一刻,她甘愿独自萎谢。 之后,张爱玲又遇到过一段缘分,与那个叫桑弧的导演,有了一次清心寡欲的相逢。再后来,她又邂逅了一段异国爱情,和一个叫赖雅的老者执子之手,相濡以沫十一年。但滚滚红尘终究没能给得起她要的那份现世安稳。也许爱情一定要将你伤到无以复加,你才可以看得清醒明透。 胡兰成说,张爱玲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她无须经历多少世事,这个时代的自会来与她交涉。她不美丽,却能够以任何一种姿态倾城。就是这个传奇女子,和月亮结下了一世情缘,生于月圆之日,死于月圆之时。民国的月亮早已下沉,而她的故事却永远不会结束。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谁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但我始终相信,走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那些历尽劫数、尝遍百味的人会更加生动而干净。时间永远是旁观者,所有的过程和结果,都需要我们自己承担。 世间曾有张爱玲,世间唯有张爱玲,只是这个人早已隔了风雨时空。纵算我们穷尽人海,也不能再与之相遇。因为她只有一生,她不会转世,亦不会依附于某个人或某种物。但我们会永远记住,这个让人珍爱的女子,这个不会老去的灵魂。所以,你寻她,她在这里;你不寻她,她也在这里。 水寒江静,月疏。在散场之前,我竟落下泪来。也许我们都该持有一颗良善的心,把今生当作后一世,守候在缘分必经的路口,尊重每一段来之不易的感情。要知道,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要修多少年的缘分! 时光无涯,聚散有时。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白落梅


前言/序言

前言 
任是无情也动人 她叫张爱玲。 她一直都在这清平俗世的某个角落,过着不为人知的生活。很多年前,她给自己安排好了命途,从此漫无边际地迁徙,随心所欲地飘零。 她是一个不爱生活的人,尽管也曾学着和这个迷幻的尘世相处,但终究徒劳无益。她算来是个无情的人,却在年轻之时没能守住淡然心性,放纵自己爱了一场。后来的背离是真的别无他法,但凡有一点转机,她亦无须假装冷漠,故作坚强。 原以为民国烟雨能够滋养性情,以为上海风云能够续写传奇,以为人间草木能够成为知己,可她还是抛掷,丢下倾城故事、风华文章,不与任何人道别离。她选择漂洋过海,去一个谁都不认识她,她也不认识谁的地方,被遗忘地活着。任你穷尽人海,都不能将之寻找。 纷乱山河,荆棘岁月,带给她太多的伤。只因洞明世事,知强极则辱、情深不寿,故而在人生荣盛之时,自减锋芒,华丽转身。坚守孤独,是为了有一处宁静的归宿,得以无所畏惧,从容度日。 她沉浸在虚无的世界里,不可自拔。以为光阴慈悲,许她缓慢老去;以为世人宽容,许她半生安稳。她的心始终不能平静无波。那些书中故事,戏里人物,原本就只是别人的传奇,为何独要她一人承?担? 如果可以,她愿意将人生改写成一本平淡简洁的书册,而她做那个微小的人物,无多爱恨,淡漠悲欢,只将生命里一次短暂的邂逅留在永远的回忆里。至于以后谁来过,谁又走了,再无瓜葛。 她什么也没有带走,仅择了一件旗袍裹身。她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这一生,她说过许多的话,有些被时光淡忘,模糊不清,唯独这句,清醒明透,不离不舍。离世的那,她穿着一件赭红色旗袍,这是她留给世人的念想。 “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没有谁,值得她等到迟暮。她之所以活到白发苍颜,是为了偿还人间给过的山石草木,偿还岁月给过的冷暖朝夕。她真的无情吗?不,她分明有情有义,她爱得生动、深沉。 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生命中的过客,如尘埃一般淡淡来去,是我们缘薄,不得与她同修因果。她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这一生隐居在茫茫人海里,却走不出心灵寂寞的樊篱。 她只有自己。


岁月沉香:那些不曾远去的文字与身影 这是一部跨越时代与风格的文字精选集,汇集了三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女性作家的经典篇章。本书旨在带领读者重温那些触动人心的瞬间,体味她们笔下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洞察以及对生命、爱情和命运的独特理解。 第一册:风物长宜放眼量——宋词的婉约与旷达 本册精选了宋代词坛上那些流传千古的佳作,聚焦于婉约派与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展现了宋词艺术的巅峰魅力。 一、 词海撷英:格律之美与情感的张力 我们选取了李清照的精品词作,细致剖析其“易安体”如何将女性的闺阁之思、家国之痛融于音律之中。她的词,初读如清泉流淌,细品则能感受到冰雪下的暗流涌动。从《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极致悲凉,到《如梦令》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闲适与敏锐,展现了她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捕捉与抒发。 同时,我们收录了秦观、周邦彦等人的代表作,探讨他们如何将缠绵悱恻的情感融入繁复的格律之中,使得词的音乐性达到了极致。他们的作品,是那个时代士大夫阶层精致生活与复杂心绪的完美载体。 二、 豪情与哲思:苏辛的开阔胸襟 本册的下半部分则转向了豪放派的代表——苏轼和辛弃疾。苏轼的词,突破了传统词体对“艳科”的局限,将哲理、人生感悟、对自然的赞颂融入笔端。我们精选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体会他如何在历史的烟云中寻找精神的慰藉与自我的定位,那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旷达与超然,至今仍能震撼人心。 辛弃疾的词,则充满了对恢复中原的执着与报国无门的愤懑。他的词是战士的号角,是侠客的悲歌。通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读者可以感受到他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 核心看点: 本册不仅是词的欣赏,更是对宋代文人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次深入探访。它揭示了在理学兴起与外患不断的时代背景下,文人如何通过文字来安放自己的灵魂。 --- 第二册:时代的剪影与人性的微光——民国知识分子的内心风景 本册聚焦于民国时期几位极具影响力的作家,通过他们的散文和书信,勾勒出那个风云变幻时代知识分子群体的生存状态与精神追求。 一、 记忆的碎片与风景的重构 我们精选了梁实秋先生的《雅舍谈吃》系列,品味他笔下对日常饮食的热爱与细腻的描摹。梁实秋的文字,如同他的人生态度一样,平和、讲究分寸,却又不失烟火气。他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一碟清爽的小菜,写出了生活的哲学与对日常的珍惜。 此外,本册也收录了沈从文先生的早期散文,那些关于湘西的记忆、凤凰古城的风物,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淳朴自然的热爱。他的文字,如同一幅幅淡雅的水墨画,带着水汽和泥土的芬芳,展现了现代文明冲击下,对乡土文明的深切眷恋。 二、 论辩与友谊的温度 本册特别收录了几组著名知识分子之间的通信摘录,例如鲁迅与友人之间的书信往来,从中可以窥见他们在思想交锋背后的真挚情谊与彼此的尊重。这些信件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宣言,而是充满人情味的生活记录与思想的即时碰撞。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在激烈的时代变革中,知识分子如何在困境中互相支持、砥砺前行。 核心看点: 本册旨在展示民国文人不仅有宏大的家国情怀,更有对日常生活细微之处的关怀。它提供了一个窗口,让我们得以一窥那个时代文人在笔墨之外的真实面貌。 --- 第三册:在边缘与中心之间——女性叙事与存在主义的探索 本册选取了在特定历史语境下,对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和社会规范进行深刻反思的作家作品。 一、 镜中人:对传统束缚的审视 本册收录了丁玲的部分早期作品片段,探讨她笔下那些试图挣脱旧有婚姻和家庭枷锁的女性形象。丁玲的文字带着一种锐利和直白,她不回避女性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迷惘、挣扎与抗争。她的叙事,是那个时代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有力注脚。 二、 漂泊者的独白与疏离感 我们精选了穆时英、施蛰存等“新感觉派”作家的部分小说选段。虽然他们不完全专注于女性主题,但他们对都市现代化带来的个体疏离感、对感官体验的强调,为理解当时社会心理的变迁提供了另一种视角。这些作品描绘了都市背景下个体精神的碎片化状态,以及人们在快速变迁的社会结构中寻找自我定位的艰难。 三、 语言的实验与情感的边界 本册还引入了少数在语言形式上进行大胆尝试的作家的作品,他们试图用更现代、更具冲击力的方式来表达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些作品挑战了传统的叙事结构,迫使读者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解码文字背后的情感张力。 核心看点: 本册侧重于文学形式的创新和对个体心理深层次的挖掘,特别是对女性在传统与现代交汇点上的精神困境的描摹,是理解中国现代文学多样性的重要一环。 总结: 这三册书,如同三面不同角度的镜子,分别映照出古典韵味、民国风华与现代探索。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丰富而立体的中国现代文学图景,带领读者在词的悠扬、散文的真切和小说实验性的探索中,感受文字永恒的力量。阅读它们,如同与那些伟大的灵魂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

用户评价

评分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句话本身就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和宽容。它让我联想到张爱玲,那位用文字描绘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才女。她的笔触总是那么细腻,那么犀利,仿佛能洞察人心最深处的秘密。我一直觉得,张爱玲的作品,与其说是在写故事,不如说是在写人性。她笔下的女性,无论光鲜还是落魄,都有着各自的挣扎与无奈,却又在绝望中透着一股子韧劲。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再次领略她那种独特的“张氏风格”,去品味那些字里行间流淌的哀愁与淡然。我希望它能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张爱玲对爱情、对人生、对命运的看法,去感受她那种“低到尘埃里”的爱,以及由此生发出的,对世间一切的理解与包容。那些描绘都市繁华与人情世故的文字,定能引发我许多关于现实的思考,让我从中汲取经验,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

评分

初见这套书名,便被一股淡淡的诗意和深情所吸引。《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个名字,仿佛能驱散所有的阴霾,让人心生向往,期待着书中能有触及心灵的温暖文字。而“林徽因传”几个字,更是点燃了我对那位传奇女性的好奇。她的人生,从青春年少到风华绝代,再到晚年淡泊,充满了太多值得探究的故事。我一直对民国时期的才女们颇有兴趣,她们身上那种独立、智慧、又带着几分浪漫的气质,总能深深地打动我。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走进林徽因的内心世界,去了解她那些不为人知的喜怒哀乐,去感受她在那段动荡年代里,如何用自己的才华和坚韧,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尤其是她与梁思成、徐志摩之间的情感纠葛,更是小说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我迫切地想知道,真相究竟是怎样的,那些被历史尘封的细节,是否会在这本书中得以展现,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更加真实立体的林徽因。

评分

读到“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句,我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个关于“安好”与“晴天”的画面。这是一种多么纯粹的期盼,一种多么无私的爱恋。它不仅仅是一句情话,更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而当它与“林徽因传”放在一起时,我便忍不住去想象,林徽因的人生,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期盼,她的“晴天”又是由谁所点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传记的史实层面,更能深入挖掘林徽因内心的情感世界,去探寻她是如何在复杂的人生境遇中,依然保持着那份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我期待在书中看到,她如何将自己的才华与情感融汇,如何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活出属于自己的那片“晴天”。这样的视角,会让我对这位传奇女性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

“光阴似水,待你如初”,这简短的八个字,却有着无限的深情和时间的重量。它勾勒出一种时光流转,初心不改的美好愿景。我一直相信,岁月本身就拥有着一种魔力,它能沉淀一切,也能洗刷一切。而那些能够在时光的冲刷下,依然保持最初那份纯真与热爱的,才是最难能可贵的。这本书的标题,让我不禁想到那些发生在岁月长河中的故事,那些关于爱、关于等待、关于重逢的场景。我希望它能带给我一种宁静的阅读体验,让我沉浸在故事的温柔乡里,感受那种细水长流的情感。或许,它讲述的是一段跨越时空的爱恋,或许,它描绘的是一种对过往的眷恋与回首。无论内容如何,这名字本身就已经足够打动我,让我想要去探索其中蕴藏的情感密码。

评分

这套书的编排,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白落梅 3册”这样的标注,立刻就有一种打包购买的冲动。白落梅这个名字,在近些年来的文坛上也算是颇有辨识度了。她的文字,总是带着一种洗尽铅华的宁静和淡然,读起来就像是在品一杯陈年的普洱,越品越有滋味。我喜欢她那种不动声色的叙事方式,不煽情,不刻意,却能在不经意间触动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期待在这三册书中,能看到她对人生、对情感、对自然的种种感悟。或许是她对历史人物的独特解读,或许是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无论是什么主题,我相信她的笔触都会一如既往地温暖而有力量,让人在阅读中找到共鸣,获得慰藉。这种“套装”的呈现方式,也让我感觉更方便,一次性就能拥有这位作者的几部作品,实乃书友之福音。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