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害賠償 王澤鑒著 王澤鑒民法研究係列

損害賠償 王澤鑒著 王澤鑒民法研究係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澤鑒 著
圖書標籤:
  • 民法
  • 損害賠償
  • 侵權責任
  • 王澤鑒
  • 民法研究
  • 法學
  • 法律
  • 學術著作
  • 理論研究
  • 賠償責任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時代齣版官方旗艦店
齣版社: 北京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1289631
商品編碼:24621170669
品牌:APGTIME

具體描述





基本屬性:


齣版社: 北京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1289631

版次:1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民法研究係列 

開本:456000

齣版時間:2017-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9

字數:430

正文語種:32開


內容簡介:


《損害賠償》為王澤鑒先生全新新力作。損害賠償是民法的核心製度,作者編寫本書旨在綜閤整理分析判例與學說,參照比較法上的發展,闡述損害賠償法的構造原則與解釋適用的基本問題。本書內容豐富、資料翔實;由淺入深,論述精細,注重實例分析和理論與實踐相結閤。同名作品繁體字版率先齣版,大陸簡體字版及時補充並更新瞭作者對大陸新近通過的《民法總則》中相關條文的說明。


作者簡介:


王澤鑒先生,一九三八年六月二日生,颱北人。司法院大法官,成功高中畢業,國立大學法律學係學士、碩士。在大學法律研究所學習期間,以名考取公費留學,後赴德國海德堡大學深造,半年後轉學至慕尼黑大學,師承德國法學傢卡爾·拉倫茨(Karl Larenz)教授研究民法及法學方法論,於1968年獲該校法學博士學位。隨後任教於大學法律係,講授民法總則、民法債編、民法物權、比較民法等課程。

此外他創辦颱大法學論叢,並齣版颱大法學叢書,前者已有三十餘捲,後者多達數百冊。先生精通數國語言,曾先後在德、英、美、澳等國從事教學及研究工作,齣版民法學說及判例研究、民法總則、民法債編、民法物權等法學專著近二十冊。據統計,先生著作之轉引率高居華人法學界位,先生對中國法學研究水準之提升、研究方法之啓發與法學人纔之培育等,均可謂貢獻至偉,堪稱華人民法人。

王澤鑒從不在外校兼課,但東吳大學校長端木愷曾三顧茅廬上門請求,東吳成瞭他兼任過的學校。(民國80年代,王澤鑒曾於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今颱北大學)法律係兼任過民法總則)。


試讀章節:


序言:

損害賠償是民法的核心製度,本書旨在綜閤整理分析判例與學說,參照比較法上的發展,闡述損害賠償法的構造原則與解釋適用的基本問題。

 

20165月間,曾在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院圖書館校閱本書,想起早年師從Karl Larenz教授學習民法的情景,並反省檢視多年來研究民法的思考方法,更深刻地認識到法學上的概念形成與利益評價,以及如何運用請求權基礎方法解析案例,尤其是緻力於結閤體係思考與法律原則,建構損害賠償法釋義學(法教義學)的體係。誠如薩維尼所強調,法學的進步在於方法的更新,希望本書能有助於地區損害賠償法的進步與開展。

 

損害賠償法的發展體現瞭民事責任的變遷,zui近“zui高法院”林大洋庭長發錶“侵權責任與契約責任之分與閤”的論文〔《法令月刊》第67捲第10期,第6077頁(2016)〕,以說明“zui高法院”如何引導理論與實務的發展。1972年我撰寫瞭一篇關於侵權責任與契約責任競閤的論文,評釋“zui高法院”1972年颱上字第200號判決〔拙著《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395頁(1975)〕,認為應檢討法條競閤說,改采請求權競閤說。當時“zui高法院”推事遊開亨寫瞭一封信給我,肯定拙見。其後遊推事又寄給我一份“zui高法院”采取請求權競閤說的判決書。數年後,遊庭長的傢人告知我,遊庭長不幸逝世,生前囑咐要我在追思會上緻詞。德高望重的法學界前輩對後輩的愛護鼓勵,尤其是實踐理論與實務的溝通交流,活化瞭法律的生命,人格風範,思之念之,永難忘懷,促使我持續不斷地從事民法的教學研究。

1988111日,“zui高法院”1988年第19次民事庭會議明確采取侵權責任與契約責任競閤說。在此基礎上,1999年“民法”債編修正增訂“民法”第227條之1:“債務人因債務不履行,緻債權人之人格權受侵害者,準用第192條至第195條及第197條之規定,負損害賠償責任。”更進一步整閤瞭侵權責任與契約責任,完善瞭民事責任體係,促進瞭損害賠償法的發展。

 

本書能夠順利完成,應嚮本書所參引著作論文的作者錶示敬意,尤其要感謝摯友曾世雄教授經典巨著《損害賠償法原理》的啓發及鼓勵。zui要感謝的是   的恩典,保守我的身心,堅定我的心誌,以卑微的工作彰顯祂的榮耀。


 王澤鑒

2017年12月15日


目錄:


簡   目


di一章 社會、保護國傢與損害賠償製度

di一節 社會與保護國傢

第二節 的

第三節 損害賠償製度

 

第二章 損害賠償法的規範體係、目的、歸責原則及發展趨勢

di一節 損害賠償法的規範體係

第二節 損害賠償法之目的

第三節 損害賠償的歸責原則

第四節 損害賠償法的發展

第五節 迴顧與瞻望

 

第三章 損害賠償之債、請求權基礎及體係構造

di一節 損害賠償之債

第二節 損害賠償的請求權基礎

第三節 損害賠償責任的成立與責任範圍

第四節 損害賠償的體係構造及案例解說

 

第四章 損害概念、損害分類、損害的計算時點

di一節 概說

第二節 損害概念

第三節 差額說理論的建構

第四節 損害分類

第五節 損害的計算時點

第六節 兩個核心問題

 

第五章 損害歸責

di一節 問題說明

第二節 責任成立因果關係與責任範圍因果關係

第三節 因果關係

——條件關係、相當因果關係、法規目的論

第四節 閤法性替代行為

第五節 假設因果關係(損害的保留原因)

 

第六章 損害賠償的方法及內容

di一節 恢復原狀與金錢賠償

第二節 財産上損害賠償

第三節 非財産上損害的金錢賠償

——慰撫金

 

第七章 損害賠償的請求權人

——損害賠償人的範圍

di一節 問題說明:債權人利益理論

第二節 契約責任的請求權人

第三節 侵權責任:直接被害人與間接被害人的損害賠償請求權

第四節 第三人損害求償

 

第八章 損害賠償的範圍

——減免損害賠償的三個製度

di一節 損益相抵

——“民法”第216條之1

第二節 與有過失

——“民法”第217

第三節 損害賠償的酌減

——“民法”第218

 

第九章 懲罰性賠償

di一節 填補性損害賠償與懲罰性賠償

第二節 美國法上的懲罰性賠償

第三節 中國地區法上的懲罰性賠償

第四節 結論:美國懲罰性賠償的繼受與本土化的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索引


詳 目:

 

di一章 社會、保護國傢與損害賠償製度

di一節 社會與保護國傢

一、社會

二、保護國傢

第二節 的

di一款 行政法與危險

一、管製行政法

二、行政管製危險手段

三、行政管製危險原則

第二款 刑法與危險

第三款 私法與

一、契約法

二、侵權行為法

三、不作為請求權

第四款 法秩序的統一性與各部門法律的協力義務

一、保護他人之法律

二、整閤型的特彆民法

三、環境法

第三節 損害賠償製度

di一款 國傢保護義務與損害賠償或補償製度的建立

第二款 損害賠償法的建構

一、規範體係

二、損害賠償法的重要性

三、學說理論的建構

四、損害賠償案例法

五、比較法的發展:德國法的繼受

六、大陸民法上的民事責任製度:損害賠償法的建構

七、研究課題及方法

 

第二章 損害賠償法的規範體係、目的、歸責原則及發展趨勢

di一節 損害賠償法的規範體係

一、內在體係與外在體係

二、責任法與賠償法

三、得請求賠償的損害:概念和思考方法

四、任意規定、排除及限製

五、憲法與損害賠償法

第二節 損害賠償法之目的

di一款 損害填補

一、損害填補與“民法”第213條的基本原則

二、全部損害賠償與禁止得利原則

三、加害人的故意過失與資力

四、全部損害賠償原則及其限製

第二款 損害

一、損害的功能

二、與有過失與損害

三、責任保險與損害

四、損害的經濟分析

第三款 懲罰製裁

一、民事責任與刑事責任

二、慰撫金

三、懲罰性賠償金

四、結語

第三節 損害賠償的歸責原則

di一款 契約責任的歸責原則

一、過失責任

二、無過失責任

第二款 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

一、過失責任

二、衡平責任

三、無過失責任(危險責任)

第三款 無過失責任的歸責原則

一、因某種閤法或可危害他人行為而享受利益者,應就因此所生損害負賠償責任

二、使用他人之物

三、擔保、信賴責任

第四節 損害賠償法的發展

一、責任原因的擴大

二、損害賠償範圍的擴大

三、契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競閤:選擇自由的擴大

第五節 迴顧與瞻望

 

第三章 損害賠償之債、請求權基礎及體係構造

di一節 損害賠償之債

一、債之關係

二、賠償之債的種類

第二節 損害賠償的請求權基礎

一、契約上的損害賠償請求權

二、類似契約上的損害賠償請求權

三、無因管理上的損害賠償請求權

四、物權關係上的損害賠償

五、不當得利上的損害賠償請求權

六、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

七、屬關係上的損害賠償

八、其他損害賠償請求權

第三節 損害賠償責任的成立與責任範圍

一、責任成立規範

二、責任範圍規範

第四節 損害賠償的體係構造及案例解說

di一款 體係構造

第二款 案例解說:産前遺傳診斷失誤案件:Wrongful BirthWrongful Life

一、問題

二、甲婦對丙醫院及丁檢驗員的損害賠償請求權

三、得請求賠償的損害

 

第四章 損害概念、損害分類、損害的計算時點

di一節 概說

一、問題的提齣

二、得請求賠償的損害

第二節損害概念

一、學說及判例:差額說與自然的損害概念

二、實務上見解:公平正義及社會通念的評價

三、研究課題

第三節 差額說理論的建構

一、差額說的意義及曆史背景

二、差額說

三、差額說的肯定及損害的規範評價

第四節 損害分類

di一款 所受損害及所失利益

di一項 “民法”第213條第1項規定的全部損害賠償

第二項“民法”第216條的規範目的及解釋適用

一、規範目的

二、所失利益的概念、法律適用及排除

三、舉證責任

第二款 財産上損害及非財産上損害

第三款 直接損害與間接損害

第四款 履行利益的損害及信賴利益的損害

第五節 損害的計算時點

di一款 恢復原狀

第二款 金錢賠償

一、實體法上的準據時點

二、訴訟法上的準據時點

第六節 兩個核心問題

一、損害的規範評價

二、非財産上損害的財産化

 

第五章 損害歸責

di一節 問題說明

第二節 責任成立因果關係與責任範圍因果關係

一、雙重因果關係

二、分析說明

第三節 因果關係——條件關係、相當因果關係、法規目的論

di一款 思考架構的構成

一、相當因果關係的構造

二、相當因果關係的適用:三層次檢查

第二款 條件關係:因果關係的等值性

di一項 意義及功能

第二項 因果關係的態樣

一、多數因果關係

二、作為與不作為的因果關係

三、直接因果關係及間接因果關係

四、物理的因果關係與心理的因果關係

五、經由第三人行為引起權益侵害的因果關係

六、被害人自己的行為肇緻權益受侵害及損害

第三項 責任成立的條件因果關係

一、實務案例

二、綜閤分析

第四項 責任範圍的條件因果關係

第五項 條件因果關係不能閤理限製損害歸責

第三款 相當因果關係——條件關係的相當性

di一項 基本理論

一、構造及功能

二、判斷基準

三、故意侵害行為

四、舉證責任

五、兩個應予區彆的思考層次

第二項 責任成立的相當因果關係

一、肯定案例

二、否定案例

第三項 責任範圍因果關係

一、問題說明

二、否定案例

第四款 規範目的論

di一項 規範目的論與相當因果關係

第二項 規範目的論的依據

一、契約責任

二、侵權責任

第三項 規範目的論的適用

一、責任成立與規範目的

二、規範目的與責任範圍

第五款 思考方法、體係構成、案例研究

di一項 思考方法

第二項 體係構成、案例研究——損害賠償法上的請求權基礎

一、體係構成

二、案例研究

第四節 閤法性替代行為

di一款 問題說明

第二款 勞工違法終止契約,雇主得否請求徵纔廣告費用?

第三款 醫生未盡說明告知義務

第五節 假設因果關係(損害的保留原因)

di一款 問題說明

第二款 損害體質

一、人身傷害

二、物之毀損

第三款 直接損害(客體損害)與間接損害(財産結果損害)

一、直接客體損害

二、間接財産結果損害

……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