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王瓊 泡好一壺中國茶
定價:88.00元
售價:70.4元,便宜17.6元,摺扣80
作者:王瓊
齣版社:江蘇鳳凰美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558010668
字數:
頁碼:18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這篇文章完成是在臨齣版前瞭,依然還有忐忑,依然覺得還可以很好,這已是第十遍的校對瞭,總希望能夠更恭謹的呈現給每一位讀者一份習茶的態度和良多的習茶獲得。為此,我把能看到《王瓊·泡好一壺中國茶》的您視作是我的師友,誠懇的希望我們可以有很多交流與研學,藉由一杯茶,一起共修,讓彼此有很大的成長,讓中國當下茶文化的錶達因為我們共同的努力能夠再豐富一些,再進步一些。
《王瓊·泡好一壺中國茶》的完成,是集閤瞭我二十年的習茶積纍和對傳統文化學習的獲得,是總結瞭三年多茶修學堂的踐修成果,是對“泡好一壺中國茶”五十期課程全心全意的梳理。這樣的一堂基礎課,到今天為止我們重復講瞭五十次,不多也不少。在課程進行到第三十期的時候,我有過思考,我們用什幺樣的熱情做著重復的事情,思來想去,覺得這一切都是源於熱愛和創造,是對茶的熱愛,對生命價值的創造。
每一次的開課都是學堂團隊全心投入工作的開始。
目錄
章
得和得靜得坦途·和靜之園
何為茶修
創立“和靜茶修”的初心
茶修·時代當下的精神供養
茶不是宗教·卻是我一生的信仰
泡一杯茶,給自己一個停下來的理EEr
第二章
主修認知
一、君子九容
二、茶師十律
三、修習茶禮
恭敬彆人·莊嚴自己
第三章
主修細節
一、和靜茶席的錶達
二、組成茶席的要素
做一個有準備的人
第四章
主修相信
一、和靜茶修行茶的基本規範
二、行茶前的準備
三、行茶的禁忌
四、和靜茶修·行茶十式(蓋碗行茶儀軌)
日日行茶·時時修持
第五章
主修安頓
一、泡茶三要素
二、泡茶手法三度
三、蓋碗的注水手法
四、潤茶——讓茶喜悅地醒來
能量在心·技藝在手
第六章
主修知止
一、紫砂壺泡茶的特殊手法
二、紫砂壺行茶儀軌
三、盞(碗)的妙用
四、玻璃杯泡茶
五、玻璃壺和瓷壺的使用
六、愜意地煮飲
收具·亦是修行
第七章
一杯茶·茶人修行的梯子
我的早課
與自己和解
讓年齡成為優勢
後記·美好永遠都在
感謝
| 圖書名稱: | 茶器與匠心之美 對話中日10位茶器創作者 手工藝人茶具 藝術設計書籍 | |
| 齣版單位: | 嶺南美術齣版社 | |
| 作 者: | 榖雨 譚傑茜 編著 | |
| 齣版時間: | 2017年11月 | |
| 語 言: | 中文 | |
| I S B N : | 9787536263420 | |
| 圖書定價: | 65 RMB/本 | |
| 圖書規格: | 平裝 1/16 787×1092(mm)開本 0.5KG/本 |
《茶器與匠心之美》是一本關於茶文化和茶器手作藝術的生活美學讀物。 《茶器與匠心之美》邀請著名茶人李曙韻和中日10位茶器手藝人,講述他們與茶結緣,與器相守的動人故事。通過重拾東方茶文化的精神內涵,我們嚮傳統文化和手工藝人緻敬。
《王瓊 泡好一壺中國茶》在飲茶文化和茶具設計方麵的結閤,可以說是相得益彰,讓我對“喝茶”這件事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我一直覺得,中國人喝茶,不單單是解渴,更是一種社交方式,一種情感交流的媒介,有時甚至是一種沉澱思緒、迴歸內心的儀式。書中對中國傳統飲茶習俗的描述,如“圍爐煮茶”、“茶話會”、“茶道錶演”等,讓我看到瞭茶文化豐富多彩的麵嚮。它讓我明白,泡茶不僅僅是掌握水溫和衝泡時間,更是一種心境的錶達,一種與人分享的喜悅。在與朋友相聚時,親手為他們泡上一壺好茶,看著他們品味時臉上露齣的滿足笑容,那種溫馨和滿足感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同時,書中對於現代茶具設計的探討,也讓我看到瞭傳統茶文化與現代生活方式的融閤。從簡約時尚的玻璃茶具,到兼具功能性和藝術性的多功能茶盤,這些設計都讓茶的體驗變得更加便捷和有趣,也更容易被年輕人所接受。這種既保留瞭傳統韻味,又融入瞭現代審美的設計理念,讓我對未來的飲茶文化充滿瞭期待。
評分這本書中關於茶養生的部分,更是讓我眼前一亮。一直以來,我都聽說茶對身體有很多好處,但具體有哪些,以及如何通過飲茶來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一直有些模糊。書中對此進行瞭詳盡的闡述,從茶葉的藥用價值,如抗氧化、助消化、提神醒腦、降脂減肥等方麵,都進行瞭科學的解釋。更重要的是,它不僅告訴我們“吃什麼”,更教會我們“怎麼吃”,也就是“怎麼喝”。它詳細分析瞭不同體質的人適閤飲用哪種茶,例如,體寒的人適閤喝溫和的紅茶或普洱熟茶,而容易上火的人則適閤飲用清淡的綠茶或花草茶。書中還提供瞭許多關於茶的養生食譜和茶療方法,比如用菊花枸杞泡茶緩解眼部疲勞,或者用紅棗桂圓煮茶暖身驅寒。這讓我意識到,原來喝茶,不僅僅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關愛自己身體的方式。它鼓勵我以一種更積極、更科學的態度去對待飲茶,讓這份習慣真正地為我的健康保駕護航。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驚喜遠不止於茶本身,它對茶器與匠心之美的描繪也同樣讓我著迷。我一直認為,好的茶具不僅僅是用來盛茶的器皿,更是泡茶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夥伴,甚至可以說,它們是茶靈魂的延伸。書中對各種材質的茶具,如紫砂壺、瓷器、玻璃杯等,進行瞭細緻的介紹,不僅說明瞭它們各自的特點和優勢,還深入探討瞭它們與不同茶葉的搭配之道。我尤其喜歡書中對紫砂壺的講解,作者詳細介紹瞭紫砂泥的種類、壺型的演變、製作工藝的復雜性,以及一把好的紫砂壺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養”齣溫潤的光澤,變得獨一無二。讀到這裏,我仿佛能感受到老藝人們在泥土中揉捏、塑形、雕刻時的專注與虔誠,他們手中的茶壺,傾注的不僅是技藝,更是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完美的追求。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茶器設計師的故事,他們的創意、他們的堅持,都讓這些冰冷的器物充滿瞭溫度和生命力。這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茶具,不再僅僅是為瞭實用,而是開始欣賞它們的設計美學,去感受它們帶給我的觸感和視覺享受,也更加珍惜那些凝聚瞭匠人精神的器物。
評分剛翻完這本《王瓊 泡好一壺中國茶 泡茶品茶茶文化+茶器與匠心之美 飲茶文化茶具設計 茶養生 陶藝茶具》,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一直對中國茶有著莫名的情愫,覺得它不僅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文化的載體。然而,過去我對茶的瞭解僅限於淺層,喝過龍井、普洱,知道一些關於泡茶的皮毛,但總覺得少瞭點什麼,少瞭點深入的理解和品味。這本書真的像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從茶的曆史淵源娓娓道來,讓我瞭解到這杯中物的韆年傳承,從茶葉的種類、産地,到它們的生長環境、采摘時節,再到製茶工藝的細微差彆,每一個環節都充滿瞭智慧和匠心。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不同茶葉的品鑒方法,書中詳細描述瞭如何從色、香、味、形四個方麵去感受一杯茶,如何辨彆茶湯的清澈度、香氣的層次感、滋味的甘醇或醇厚,以及葉底的舒展程度。這讓我意識到,原來品茶是一門如此精深的藝術,需要細心、耐心和一顆敏感的心去體會。它不僅教會我如何泡好一壺茶,更引導我進入瞭一個全新的品鑒世界,讓我開始真正欣賞每一杯茶背後蘊含的自然之美和人文情懷。
評分這本書的最後一部分,關於陶藝茶具和匠心之美,讓我對“手作”的價值有瞭更深刻的認識。我一直對那些充滿溫度和故事的手工藝品情有獨鍾,而陶藝茶具恰恰是其中的代錶。書中展示瞭許多精美的陶藝茶具作品,並介紹瞭製作這些作品的復雜過程。從選土、揉泥、塑形、燒製,到最後的上釉、描繪,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陶藝師的心血和智慧。我尤其被那些不完美但卻充滿個性的茶壺所吸引,它們也許形狀不夠規整,顔色不夠均勻,但正是這些“瑕疵”賦予瞭它們獨特的生命力,仿佛在訴說著創作者的故事。書中的插圖和攝影作品都非常精美,讓我仿佛能觸摸到陶土的質感,感受到火焰在窯中跳動的溫度。這讓我深刻理解瞭“匠心”二字的分量,它不僅僅是技藝的精湛,更是一種對材質的敬畏,對傳統的尊重,以及對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在如今這個追求效率和批量生産的時代,這樣一本推崇慢工齣細活、注重精神傳承的書,無疑是一股清流,讓我更加珍視那些值得細細品味和珍藏的物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