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完整的成长(全新增订第三版)【套装3册】家教方法 新华书店正版

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完整的成长(全新增订第三版)【套装3册】家教方法 新华书店正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爱和自由
  • 儿童敏感期
  • 成长教育
  • 家庭教育
  • 育儿
  • 亲子关系
  • 新华书店
  • 正版书籍
  • 教育心理学
  • 套装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凤凰新华书店旗舰店
出版社: 9787512714823
ISBN:9787512714823
商品编码:24754048109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爱和自由

你以为你爱孩子,你想象你可以爱孩子,你认为这J是爱孩子,和你真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也许,你需要停下来看:你是不是基于你的想法,你的恐惧,你的焦虑,你的习性来爱的。这可能J意味着你更爱你的想法,更爱你的恐惧,更爱你的焦虑,更爱你的习性。

爱J是爱,恐惧J是恐惧,焦虑J是焦虑,认为J是认为,一切如是。我们要学会从一切如是中将爱剥离出来,你的孩子才真正可以接收爱的礼物。

我们一生能够给予孩子的,只有一样,那J是爱!


捕捉儿童敏感期

有多少父母知道,你的孩子,为什么爱吃手?为什么总是抓住什么都往嘴里塞?他为什么不断扔掉手里的东西,你捡起来递给他,他会再扔掉?他为什么总爱玩水,经常浑身上下都湿透了?为什么总是把桶呀瓢押往头上套?为什么总是往桌子下衣柜里钻?

你忽略了,因而忘记帮助了,或者制止了他的活动,你却不知道破坏了他的什么?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一把了解儿童心智成长的金钥匙!


完整的成长:儿童生命的自我创造

这是《完整的成长》一书D三次再版。书中修订了一些错误,加了一些注释,旨在更好地为你们——亲爱的读者服务。

书中告诉我们:人的成长从身体开始,经历情绪、感觉上升到心理、认知,然后由精神升华——这是人内在的不同存在层面。这些奇妙的内在部分将协助儿童自己创造出一个D一无二的自我。而我们成人已经失去了或未曾珍惜创造完整自我的机会,我们眼生羡慕地看着儿童的成长,并由此反思自己。他们的成长令我们啧啧称奇,也从中重获完整成长的机会。

究竟儿童哪些行为是在进行自我创造,成J他自己,书中都有详尽的表述。

给自己一个机会,让我们一起成长为完整的人。




作者介绍

孙瑞雪 

中国ZM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

“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教育精神创始人;

“完整的人和完整的成长”教育思想创始人;

“儿童敏感期”理论创始人;

专著《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完整的成长》开创了中国幼儿教育界的新纪元;

多次做客ZYDST《人物新周刊》《心理访谈》《半边天》等栏目,讲述“爱和自由”的教育;

2009年,被评选为“中国教育杰出人物”;

2006年、2007年,ZYDST走进孙瑞雪教育机构幼儿园,连续拍摄16集《敏感期》专题片。

在孙瑞雪老师的带领下,“爱和自由”教育团体深深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以蒙特梭利、卢梭、皮亚杰等人的经典教育学、现代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在20年高度专注的教育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创造、建构、发展和完善了“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的思想理论系统、教育教学系统,“完整的人和完整的成长”的教育思想系统,敏感期理论系统,以及“爱和自由”学校教育体制和教学管理系统。




目录

爱和自由

D一章 让生命走向完整                                                                                  …001

我们期待,我们还没有完整,因为这意味着我们还在发展D中。童年是1先这样的,因为成长是童年的Z显著特征。

D二章 儿童带着什么来到这个SJ                                          …013

有多少人相信儿童是一个精神的存在物?相信他一生下来J蕴含着强大的精神能量,他将按照内在的成长规律成长?在一个年龄段,孩子J喜欢玩水玩沙子,如果大人阻止他,他会顽强抗争。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D三章 儿童认识SJ的D一步                                                                  …017

“智力中没有一样东西Z初不是源自感觉。”一个孩子,一手拿着洗脸毛巾,一手拿着梳子,他咬咬毛巾又咬咬梳子。我们知道他在用嘴感觉软和硬。遗憾的是,他的父母并不知道,没有及时把“软”和“硬”这两个词告诉孩子;庆幸的是,他们没有把毛巾和梳子拿开。

 

D四章 创造力来自哪里                                                              …023

心理学界有一个共识:个性等于创造力。人的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个性的培养过程。但我们往往把个性理解错了,以为调皮捣蛋、胡思乱想的人才富有个性。其实,有个性的人对SJ的感受是D特的,思维状态是D特的。秘密在于,每个生命生来J是D特的,只是在成长过程中、在被教育的过程中,这些与生俱来的东西被泯灭了。

D五章 儿童必须自己感觉                                                          …027

火车要在轨道上行驶,这是成人的规则。孩子用玩具火车进行其他玩法的时候,爸爸会说:“不对,火车应该在轨道上走。”你了解儿童的内心吗?这可能是一个与火车无关的探索,也可能是他在复习或延续他的昨天。

D六章 不同品质的心理和智力                                                  …033

一个孩子4岁时父母离婚了,有的大人对孩子开玩笑:“叫爸爸,叫了J给你买好吃的!”刚开始孩子躲在妈妈身后,感到屈辱和愤怒。后来他习惯了,无论别人怎样哄骗,绝不开口说话。这一切在孩子心里刻上了什么印记我们无从知道,但是关于“爸爸”这一概念,他肯定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解。

D七章 为什么儿童喜欢重复做一件事                                      …039

我们知道儿童喜欢重复做一件事,反复听一个故事,十天半月也不烦。他从故事里吸收的1先是逻辑,然后是情景,Z后是概念。一定要仔细为儿童选书,要让他吸收好东西。

D八章 儿童心智发展的内在过程                                              …045

儿童自发的心智发展是连续不断的,“并直接与儿童本身的心理潜力有关,而不直接与老师的工作有关”。强迫孩子画画、不断教孩子画画,可能导致这个孩子一辈子都不可能真正画画。不仅仅是天然的兴趣被泯灭了,孩子这方面的心智也被教的模式桎梏了。

D九章 感觉训练——儿童智力发展的W一途径                      …053

有的孩子还不会走路,上楼的时候大人J开始数“1、2、3”了,不会走路的孩子能理解“数”这个抽象的概念吗?但如果在他数学敏感期到来的时候,让他操作有关教具,经过多次重复,他会突然发现:这个教具是一个序列。认识事物的过程好比吃饭,经过消化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并自如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种东西是智力。

D十章 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是儿童的一切                      …061

很多保姆带的孩子,父母在家只跟父母,父母一走只跟保姆,这常给父母一种错觉:保姆对我的孩子不错,因为他不愿意跟其他人。真正的原因是:父母在家时保姆爱孩子并让他为所欲为;父母不在时保姆便训斥和吓唬孩子。孩子整天在爱和不爱两种环境中转换,没有安全感。得到爱的孩子,D立性强,思维开阔,自信,记忆力好,在陌生的环境中容易建立安全感。因为他有一个稳定的爱的环境。

D十一章 从爱走向D立                                                              …071

成人不D立便没有力量承担生活的重压,否则J不会有那么多人在30多岁J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孩子不D立便容易被外在的力量奴役,他整天察言观色、谨小慎微,在长久的压抑下,孩子逐渐丧失了自我,成为一只迷途的羔羊。

D十二章 “教”孩子可能J是奴役孩子                                       …077

一位美术老师发现孩子们把鱼儿画到了天上,J告诉孩子们:“画画先要画一条地平线。”我儿子在一个小时内画了十几张画,每张画上都有一条横线。一个小孩子理解什么叫地平线吗?成人用自己的经验逼孩子,用各种方法暗示孩子,J算成人说的都对,又能怎样?儿童认识SJ的经验成人不能替代。

D十三章 应该怎样理解孩子                                                      …083

给孩子做肝功化验,如果把孩子硬按住抽血,这对一个对SJ一无所知的孩子来说太恐怖了!我们应该让孩子在旁边观察,逐渐理解并适应这个环境,这需要耐心和时间。成人喜欢像木偶般听话、任人摆布的孩子,这对成人来说FC省心。

D十四章 自由与纪律                                                                  …089

有了自由,孩子们J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为有兴趣,他J会反复做,J变得专注;在长久的专注中,他逐渐感知并把握了事物的规律;把握了事物的规律,他J愿意遵守它,J有了自我控制力。什么样的纪律能超过这种纪律呢?

D十五章 放下陈旧落后的教育经验,走向理解的爱              …097

外公给外孙买了一辆漂亮的小汽车。外孙想拆掉小汽车探索车为什么会走,但家人觉得拆了可惜,J把车藏到大衣柜1;CY=CY上。几年后孩子长大了,家人拿出了车,但孩子早已不想玩了。家人剥夺的不是车,而是孩子认识SJ的机会。

D十六章 发展心智与掌握知识                                                  …103

时间,对于生命头6年的儿童来说如黄金般贵重。我知道很多家长让孩子在这段时间内背会了几十1甚至几百1诗词。家长以为这是在开发智力。诗词表达的情境属于成人的SJ,孩子不可能理解,知道这一点的人谁会逼孩子去背什么诗呢?

 

D十七章 “爱和自由”的教育实践                                               …107

一位朋友对我儿子说:“你从宇宙飞船掉出来J会掉到宇宙里去!” 我儿子想了想说:“我们现在J在宇宙里!”成人的概念错得太多了。儿童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一个客观的SJ,这不来自谁的教育,这来自他的内心,来自他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

D十八章 因为有爱而愿意顺从,因为有意志而能够顺从      …123

班上来人听课,老师希望孩子们表现得好一点儿,孩子们能感觉到老师的心思。为了配合老师,吕辞算题写答案长达一个小时,老师知道孩子这样做WQ是为了老师。孩子的顺从几乎是无限的,为你拿东西拿得手发麻,跟着走路脚都起了泡,他们是在爱中决定顺从,在意志中执行顺从。

DSJ章 孩子达到顺从的3个阶段                                            …131

对于儿童来说,顺从是一种荣耀,一种快乐。想一想爱情的面纱尚未揭开时相互暗恋的爱人,她请他做点什么时,他是何等的荣耀!顺从的人J是自我实现的人。D儿童有时顺从、有时不顺从时,那是他还没有具备顺从的能力。一旦儿童具备了能力,他J可能听从成人的指示去做事,以便在真实的生活中检验自己。Z后,儿童会渴望顺从,因为他顺从的是真理。

D二十章 儿童的YX品格如何形成                                          …141

很多成人追求真善美,但这过程很艰难,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自我挣扎中度过,一生成为生活的苦行者。但一名儿童如果在0~6岁形成了健全的品格,向善J成了他的自然内驱力,他一生J是为了不断完善自己。

 

D二十一章 怎样努力才能为孩子创造好环境                          …149

“环境必须是有生命的,老师能够追求自我成长……这个老师一成不变的话,她J不可能给儿童创造一个有生命的环境。”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父母。如果一个成人的生命状态是僵化的、封闭的,那么所营造出的家庭环境也必然是缺乏生命力的,这样的环境将会制约孩子的成长。而如果成人的生命状态是开放的、流动的,那成人将能够感知到儿童生命的流动和成长,并协助儿童的成长。

D二十二章 关于“吃”的生理和心理问题                                   …157

吃是儿童早期建立心智的一个重大领域。吃能发展智能,建立自尊和意志。比如说我们带孩子去买东西,如果你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儿童的话,儿童会排除众多诱人的食物而选择他Z需要的,这是一种意志力建立的过程。但事实上,很多父母是要干涉孩子的。

D二十三章 孩子的问题出在哪儿                                              …161

在一些传统幼儿园里,大部分时间儿童都不能自由活动,他必须很规矩地坐在课桌前听老师讲。这样,儿童J失去了自由,失去了自我发展的机会。比如,一个孩子现在想去玩水,但是老师让他必须画画,D愿望和行动不能统一时,孩子J不可能专注在画画上,怎么办呢?他开始想象,用想象来弥补他不能得到的活动,他想象自己去玩水,或者编一个故事来安慰自己。长久下去,儿童的心力和活动J被分开了,“人被分裂了”。

D二十四章 蒙氏教育思想适合中国的孩子吗                          …179

蒙特梭利的方法、思想和理论因其科学性和普遍性而属于GJ,属于全SJ。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只要我们把焦点或注意力放在我们的孩子那儿,实际上我们已经中国化、民族化了。

附 录

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                                                                  …185

以爱的情感唤醒儿童成长的积J性;以自由的空间确立儿童的创造热情和自我意识;以规则的内化形成儿童的社会秩序和内在智慧;以平等的关系引导未来社会的和谐和文明。

儿童成长中的自由                                                                          …203

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你必须给他一样东西,J是自由。只有把自由给他,他才能成为自己,否则的话他J要跟他的“自我”分离。这J是心理学中常说的一句话——“你这一生中W一能做的事情,J是成为你自己”。你要成为你自己,而你成为你自己W一的做法,J是你必须拥有自由。


捕捉儿童敏感期

001 再谈敏感期 / 孙瑞雪

D一章 4个孩子的敏感期故事

一出生,敏感期J开始啦

018 SJJ是味道

019 对接

021 宝贝,你的玩具呢

022 幼年如歌

敏感期,一个接一个地出现

024 小狗下坡

024 求助

025 小哥哥,你别走

026 拿掉剪刀

027 找椅凳

028 探索空间

028 插不上的圆柱

029 爱,妙不可言

030 征求别人的意见

031 绘画与音乐

032 一个人的空间

迟到的敏感期,一个个补上来了

033 孩子忧郁了

034 缇缇的手

035 迟到的敏感期接踵而至

036 失去的敏感期如何恢复 / 孙瑞雪

037 缇缇的巨变

041 放肆的语言

042 天赋

伴随母爱,儿童心智全面发展

044 “妈妈,上主题课!”

045 西天

047 “不让妈妈打电话”

048 涂画的乐趣

049 语言的敏感期

050 随便给

051 生活中的数学

D二章 0岁~2岁半

视觉  刚生下来,对明暗相间的地方感兴趣。

054 小托蒂的悲剧

055 视觉的敏感期 / 孙瑞雪

口  包括用口进行的味觉、触觉过程。用口感觉事物、认识事物,

       不断练习使用牙齿、使用舌头。

056 迟到的口腔敏感期

057 爱咬人的玮玮

058 口的敏感期 / 孙瑞雪

手  喜欢抓东西,用手探索环境、认识SJ。

061 手的敏感期

063 三指抓

064 儿童在用手思考 / 孙瑞雪

走  从Z初的要成人拉着手跳,到D立行走,到要上下坡、爬楼梯,

       到专门爱走不平的地方。

066 坡上漫游

067 走楼梯

068 走:换个角度看SJ

空间  喜欢探索空间,Z早表现为爬、抓、移动物体等,稍大一点

         则喜欢爬高、旋转、扔东西等。

069 策策的故事

070 困难

071 爱扔东西的楠楠

071 抛撒、搬运和垒高

072 空间、时间的敏感期 / 孙瑞雪

细小事物  对J小而精致的东西感兴趣。

080 紧握小木钉

081 对细小事物的敏感

081 细小事物的敏感期

秩序  急切需要并保护一个JQ且有秩序的环境。

084 秩序

085 秩序是文明的基础 / 孙瑞雪

模仿  Z早表现为模仿一个词或一应一答,重复进行;也模仿动作。

087 学舌

088 模仿的敏感期

089 模仿的敏感期 / 孙瑞雪

自我意识  表现为咬人、打人、说“不”等。

091 自我意识敏感期

审美  要求食物或用具必须完整。

092 残缺了的威化

093 审美建构道德 / 孙瑞雪

分享成长  有些文章没有放入某个敏感期,放在这里,以供分享。

094 沙和孩子们的成长 / 孙瑞雪

096 学会表达爱意

098 宝宝学说话

099 酷爱高跟鞋的芊芊

D三章 2岁半~3岁

建立概念  儿童开始将自己的认知感觉同语言配对。

102 汽车概念的建立

自我意识产生  私有意识产生,明确指明“这是我的”。

103 “我的”

104 “他打我了!”

105 自我的诞生 / 孙瑞雪

秩序  需要并保护一个JQ且有秩序的环境。

107 重新开门

108 车走了新路线

108 挂毛巾

109 老师,我要归位

110 一个环节都不能错

分享成长

111 儿童天然要走向D立 / 孙瑞雪

112 我是孙悟空

113 “老师,我很棒”

114 三项式

115 “你不是好男人”

116 请爸爸工作

117 熟悉新环境

D四章 3岁~4岁

执拗  秩序敏感期后,儿童形成了一种秩序的内在模式,一旦成人

          破坏了这一秩序,儿童J会哭闹、焦虑,表现出不可逆性。

120 拿着影碟穿外套

122 “我J要掉在地上的那个”

122 “不!我J不!”

垒高  喜欢把物体垒高,然后推倒,再重垒,以此建立三维空间的感觉。

123 垒高

色彩  开始对色彩产生感觉和认识,并开始在生活中寻找不同的颜色。

125 色彩敏感期

语言  开始对句子表达的意思感兴趣,并重复或模仿他人的话。

127 语言模仿

128 妙用成语

诅咒  发现语言是有力量的,而Z能表现力量的话语是诅咒。成人

         反应越强烈,儿童越喜欢说诅咒的话。

129 诅咒的敏感期

130 语言的敏感期 / 孙瑞雪

追求完美  从要求食物完整发展到了对所使用的用具、事物完美的

                追求。每一件事情都不能出差错。

131 “我要把它扔到垃圾桶里!”

132 追求完美

剪、贴、涂  真正开始有意识地使用工具。

133 爱剪纸的乐乐

藏、占有欲  开始强烈感觉占有、支配自己所属物的快乐。物品的

                    交换从此开始,拉开了人际关系的序幕。

135 占有的敏感期

逻辑思维  不断追问“为什么”,打破砂锅问到底。

136 “为什么”

绘画  儿童与生俱来的表达自我的语言方式。

137 绘画——螺旋状敏感期

138 痴迷的绘画敏感期

140 天才的画笔

延续秩序  从具体的生活秩序延伸到了心理秩序。

143  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 孙瑞雪

人际关系  一对一地交换食物和玩具。

145 交换

147 社交

分享成长

149 触摸肌肤

150 等待

150 逆反与等待

151 若即若离

152 “我的牙不是我的”

153 “老师,我帮你”

D五章 4岁~5岁

出生  开始询问自己从何处来,这是儿童安全感Z早的来源。

156 “我是从妈妈哪里生出来的”

157 “妈妈怎样才能生一个孩子”

157 生命的诞生 / 孙瑞雪

情感  不仅开始表达感情,而且关注别人是否爱他。对父母的情绪

          反应FC敏感。

159 爱我有多深

人际关系  从一对一交换玩具和食物开始,到寻找相同情趣的朋友

                并开始相互依恋。

160 人际关系的敏感期

161 人际关系的敏感期 / 孙瑞雪

婚姻  人际关系敏感期度过后才真正展开。Z早要和父母结婚,

         之后会“爱上”一个伙伴。

164 结婚和爱

165 自己想明白了

167 婚姻的敏感期 / 孙瑞雪

审美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