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英豪:美国第八航空队对纳粹德国的空中之战(修订版)

空中英豪:美国第八航空队对纳粹德国的空中之战(修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唐纳德.L.米勒 著
图书标签:
  • 二战史
  • 美国第八航空队
  • 战略轰炸
  • 纳粹德国
  • 空中战
  • 军事历史
  • 航空史
  • 修订版
  • 历史
  • 战争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指文图书官方旗舰店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1523389
商品编码:25373414972
开本:16
用纸:128克铜板+80轻型纸
页数:792
套装数量: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品牌介绍Brand Introduction
书名: 空中英豪
作者: (美)唐纳德.L.米勒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用纸: 128克铜板+80轻型纸
页码: 792
编辑推荐Editorial Reviews 说第八航空队打赢了对德战争有些夸张,可如果没有第八航空队,又如何能赢得对德战争?《空中英豪》是迄今为止,*详尽的一部第八航空队专著,也是讲述美国空中力量二战经历的*威著作!  

这本空战著作将打破您的许多观点:也许在您看来,盟军的轰炸势不可挡、一帆风顺,殊不知他们差一点惨遭失败;也许在您看来,轰炸就是轰炸机飞到敌方上空,投下炸弹而已,殊不知,美国人追求的“精确轰炸”与英国人实施的“区域轰炸”居然有着本质的区别;也许在您看来,B-17加上被吹得神乎其神的“诺顿”瞄准器,正如其领导者认为的那样——“无往而不利”,殊不知,美国对德国某合成燃料厂发起的三次空袭,损失了119架轰炸机,却没有1颗炸弹落入厂区……  

如果这些都还不能吸引您,那么,您听说过美国空军的“无人轰炸机”和德国空军的“神风敢死队”吗?汉堡和德累斯顿的毁灭,是一场蓄意的屠杀吗?德国的许多**飞行员拥有动辄上百架的击坠战果,美国战斗机部队会很怕他们吗?美丽、和平、貌似中立的瑞士,背地里就没有丑恶的勾当吗?……  

这些您也许闻所未闻的故事,在本书中都可以找到详实的描述和解答。 作者简介Author Biography 唐纳德·L·米勒在拉斐特学院担任历史系约翰·亨利·麦克科拉肯讲座教授。他在美国公共广播公司主持了《美国传记》系列,并出现在PBS《美国印象》系列的许多专题节目中,另外还包括历史频道的一些节目。作为一名作者,此前他已出版过八部著作,其中包括普利策得奖作品《世纪之城:芝加哥传奇与美国的形成》,另外还有《二战的故事》、《太平洋的D日》等。  

小小冰人,二战迷、著作者、翻译者。曾从事欧美流行音乐研究十几年,现聚焦于二战历史的研究与翻译。翻译的二战类书籍有:《东线狙击手——艾勒伯格回忆录》、《最后的胜利——曼施坦因哈尔科夫反击战》、《地狱之门——切尔卡瑟战役》、《黑色雪绒花——党卫军第六山地师“北方师”士兵回忆录》、《贝德福德的男孩》、《二战德国战利品》、《雪白血红》、《亡命排》、《士兵》、《东进》、《焦土》、《空中英豪》等。座研究员,著有《近代国造舰船志》《甲午海战》《中国军舰图志》《船政史》等。   内容简介Content Description 《空中英豪》这部著作,深刻描述了二战期间将战火烧至希特勒家门前的美国轰炸机小伙子的故事。唐纳德.米勒以小说的叙事能力,将读者带入一场穿越柏林、汉诺威和德累斯顿炮火纵横的天空的冒险之旅,并阐述了德国百姓为轰炸付出的惨重代价。  

飞行于25000英尺高空稀薄、冰冷、此前从未有任何战士经历过的空气中,轰炸机机组人员在身体和精神上承受着各种全新的打击。空战是一种致命但却间歇性的战斗:经历过短时间的炮火和恐惧后,随之而来的是停滞和焦虑。与步兵不同,轰炸机小伙子们睡在干净的床单上,在当地的酒吧里喝着啤酒,格伦.米勒的陆航队乐队出访美国驻英国的空军基地时,他们还能伴随着摇摆乐起舞。但他们的阵亡率高过步兵。1943年间,一名轰炸机成员活着完成25次作战飞行任务的机率只有五分之一。第八航空队在战时损失的人员超过美国海军陆战队。  

轰炸机机组人员是勇士中的精英,他们是美国的一个缩影(顺便说一句,是美国白人,因为非裔美国人除了从事一些服务性工作外,未被准许加入第八航空队)。演员吉米.斯图尔特是一名轰炸机组成员,“好莱坞之王”克拉克.盖博同样如此。这些空战,被获得奥斯卡奖的导演威廉.惠勒拍成电影,被诸如安迪.鲁尼、沃尔特.克朗凯特这样的记者刊登上报纸,他们都曾与那些小伙子一同执行过作战飞行任务。  

英美空中力量对纳粹德国的轰炸战,是战争期间耗时*长的战役,一场战争中的战争。盟军士兵在战争*后几个月踏上德国领土前,空战是发生在德国内陆**的战斗。  

战略轰炸并未能赢得战争,但如果没有战略轰炸,战争不可能获胜。美国空中力量摧毁了为德国战争机器提供支持的铁路设施和石油工业。轰炸战是一项共同承担的任务:英国人在夜色的掩护下行动,美国人则在白昼发起进攻,而白昼轰炸曾被英国指挥官认为是自杀行为。  

另外,《空中英豪》也描述了战时英国的生活,以及数万名飞行员在德国战俘营内度过战争剩余时间的情况。本书的结尾,生动地描述了被俘飞行员们可怕的饥饿之旅,临近战争结束前,他们被迫穿越这个曾被他们的炸弹所摧毁的国家。  

通过**的采访、口述历史以及美国、英国、德国和其他国家的档案,《空中英豪》成为叙述世界上**场,也是**一场轰炸战的**、感人至深之作。 目录Catalog 译者序  

序幕:血腥100  

第一章:轰炸机黑手党  

第二章:埃克的业余选手  

第三章:危险的天空  

第四章:飞行员坠落!  

第五章:勇气的剖析  

第六章:教会他们杀戮  

第七章:地狱的钟声  

第八章:战斗者  

第九章:转折  

第十章:被解放的天空  

第十一章:致命的困境  

第十二章:瑞士的囚犯  

第十三章:受够了这场战争  

第十四章:铁丝网  

第十五章:无尽的恐怖  

第十六章:几乎从不倒塌的烟囱  

第十七章:苦难的庆典  

尾声  

致谢  

参考书目  插图Illustrations 前言/序言Foreword/Preface 《空中英豪》一书可能是我迄今为止耗时*长、*费心血的一部译作,陆陆续续长达半年之久。数度感到沮丧和烦闷之际,是贝德福德国家诺曼底纪念馆寄来的感谢信令我重新振奋起精神,既然《为了忘却的纪念》一书可以让我在二战结束的几十年后为记述那场史诗般的正义战争做出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贡献,我想,这本描绘美国第八航空队的巨著一定能达到同样的作用。  

首先,我想说说《空中英豪》译本中“战争部”这个译名。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War在国内通常被译为“陆军部”,其首脑也被称作“陆军部长”,理由是,这个部门实际掌管的是陆军。在这里,请允许我稍作解释。Department of War成立于1789年,1947年前,美国的军事力量主要由两个部门统辖,一个是Department of War(掌管陆军),另一个是Department of the Navy(海军部,负责海军和海军陆战队),1798年前,海军部甚至还隶属于Department of War。1947年7月26日杜鲁门总统签署《国家安全法》,将Department of War拆分为Department of the Army(陆军部)和 Department of the Air Force(空军部),再加上原有的海军部,三者构成了国家军事部(NME),1949年,NME更名为国防部。  

1947年出台的《国家安全法》中,有几点至关重要:一是正式确定了国家军事部(即国防部)的存在;另一点是独立空军的出现,取代了原先的陆航队;再有一点就是就是Department of War(战争部)取消,Department of the Army(陆军部)首次出现,与空军部和海军部一同并入国家军事部。你不能对《国家安全法》视而不见,冒冒失失地将47年前的Department of War和47年后的 Department of the Army都称作陆军部。另外,请各位注意1947年7月起出任*后一任战争部长的肯尼斯·C·罗亚尔,《国家安全法》生效后,他成为***陆军部长,也是*后一位担任内阁成员的陆军部长,实际上,内阁成员的职务是从战争部长一职遗留而来,而不是得自他新出任的陆军部长。也就是说,取代战争部长(同时成为内阁成员)的是国防部长,而不是新出现的陆军部长。这一点可查阅维基百科,战争部长( Secretary of War)与陆军部长(Secretary of the Army)被分别列出,并未混为一谈,很显然,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职务。  

再从中文翻译的角度说,既然我们在翻译United States Army Air Corps(USAAC)和United States Army Air Forces(USAAF)都很认真地将其分为陆航军和陆航队,那么,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将Department of War和Department of the Army都称为陆军部。USAAC和USAAF的区别在于,我们看见前者,就知道指的是1942年前的美国空军,而后者则是1942—1947年间的空军力量。如果将Department of War按照常规译为“陆军部”,试问某本书中出现“陆军部”这三个中文字时,读者如何能判明这是1947年前还是1947年后的陆军部?Department of War译为陆军部,Department of the Army还是译为陆军部,那么请问,凭什么前者用意译,后者用直译?难道,美国人的更名毫无意义?记住,我们的英文理解力绝不比美国人更强大。某些根深蒂固的错误,例如“陆军部”,例如“企业号”,例如“军团”等等,其影响力相当巨大,不是一本书或几篇文章便能解决的。但我希望就此开始,或者说,从这本书开始,确立起“战争部”的说法,“陆军部”是1947年后的产物,是拆分“战争部”形成陆军部和空军部的结果。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相信有些读者并不一定认同,那么,就请允许将此视作我作为译者的一点点“特权”吧。  

《空中英豪》是我到目前为止见过的*详尽的一部第八航空队专著,也是讲述美国空中力量二战经历*出色的一本。从书中的注释以及书后所附的参考资料可以看出唐纳德·米勒为创作这本历史著作所下的工夫;在书中我们同样能看出,五年的写作和研究、对250多名当事者的采访,使得这本空战巨著生动、翔实、有血有肉。  

这本空战著作打破了我个人过去许多错误的观点。在我看来,盟军的轰炸势不可挡、一帆风顺,殊不知他们差一点惨遭失败,第八航空队几乎被拆散;在我看来,轰炸就是将轰炸机飞到敌方上空,将炸弹投下去而已,殊不知,美国人追求的“精确轰炸”与英国人实施的“区域轰炸”居然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我看来,B-17加上被吹得神乎其神的“诺顿”瞄准器,正如其领导者认为的那样——“无往而不利”,殊不知,对德国某合成燃料厂发起三次空袭,损失了119架轰炸机,却没有一颗炸弹落入厂区内……第八航空队*初的雄心壮志是想凭一己之力击败德国,也就是说,不需要诺曼底登陆,也不需要步兵弟兄们的浴血奋战,只靠他们发起的战略轰炸便能将德国逼入绝境。在我们今天看来这种近乎异想天开的思想,当初却被美国空中力量领导者奉为建军原则。  

简单地总结,这本书阐述的其实是轰炸战的两个问题:轰炸哪里?如何轰炸?炸弹不能一丢了之,投向哪里*具效力,*能打击敌人的战争能力,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始终贯穿着美国陆航队所经历的整场战争,炼油厂?潜艇坞?飞机制造厂?交通中心?还是像英国人那样,干脆轰炸德国的城市?这些目标都曾被第八航空队尝试过,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这令他们苦苦思索,究竟应该轰炸哪里?即便确定了轰炸目标,B-17机群能否完成摧毁任务?从理论上说是可以的,但实际上,非常难,即便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损失掉大批人员和飞机,遭受到打击的德国目标却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得以恢复。  

轰炸战从未有过可供遵循的先例,这就意味着第八航空队对德国的战略轰炸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尝试的过程,充分说明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句老话。从这一过程中,我们也许能看出美国空军在战后一跃成为世界**的某些原因。先进武器固然重要,人的因素同样不可或缺,*重要的大概是  

“经验”,缺乏实战经验,单凭纸上谈兵和数据、性能对比是无法成为一个军事强国的,而军事强国,实际上是个不断保持强大的过程。二战后的多次局部战争就是*好的范例。朝鲜、越南、阿富汗(苏)、科索沃、海湾地区、反恐战等等,美国和苏联卷入的一场场战争,实际上就是一次次不间断的尝试和探索,一如第八航空队在二战中所做的那样。对德国的战略轰炸结束后,美国陆航队全力推动“战略轰炸调查”项目,破天荒地使用民间人士来执行,其目的就是为了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而这些调查所产生的200多个报告,打破了许多既有的概念,即便到今天,对空军依然不无裨益。  

*初为实施精确轰炸而创立的航空队,却以地毯式轰炸赢得了他们*大的胜利。  

纳粹德国的败亡,很重要的原因是石油工业被毁?不是,反而是他们*充裕的煤要为其失败负责。  

生活条件舒适、军饷颇高的飞行员,伤亡率居然高过太平洋战区的海军陆战队。  

美国空军的“无人轰炸机”,德国空军的“神风敢死队”,你听说过吗?  

汉堡和德累斯顿的毁灭,是一场蓄意的屠杀?  

德国的许多**飞行员拥有动辄上百架的击坠战果,美国战斗机部队应该很怕他们吧?并非如此,美国战斗机*怕的是对方避战,他们甚至以轰炸机为诱饵,诱使德国空军升空应战。  

美丽、和平、貌似中立的瑞士,背地里隐藏着多少丑恶的勾当?  

……  

这些在我看来闻所未闻的故事,在本书中都可以找到详实的描述和解答。  

说第八航空队打赢了对德战争有些夸张,可如果没有第八航空队,又如何能赢得那场战争?  

翻译《空中英豪》一书,的确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我所称的“代入式”译法令我在精神上疲惫不堪,写下这些颠三倒四的文字时,吃力不已,  

就像一个滔滔不绝的演说者下场后,再也说不出一句话那样。如果这篇所谓的序言降低了全书的水准,责任全在于我。  

*后,我不想说“欢迎读者批评指正”这种毫无意义的空话,只想把这部译作献给二十年来一直默默关心和支持我的她,并衷心说声“谢谢”。这是怎样的一种坚忍和力量啊,我对此惊叹不已。 温馨提醒 Warm reminder 关于发货
正常情况下,付款后24小时内发货,逢周末节假日或大型促销活动除外。  关于发票 
本店提供电子发票,如需要请在提交订单时备注好发票抬头,纳税人识别号以及邮箱或者手机号。  客服微信号 关注获取新书资讯,第一时间了解活动详情。 指文公众号

用户评价

评分

东西不错,物流很快,好评!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东西不错,物流很快,好评!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