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畅销书 看谁在说谎 FBI教你读心术攻心术说话行为心理学书籍入门 人际交往沟通微表情微

心理畅销书 看谁在说谎 FBI教你读心术攻心术说话行为心理学书籍入门 人际交往沟通微表情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项慧龄 译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读心术
  • 微表情
  • 人际交往
  • 沟通技巧
  • 行为心理学
  • FBI
  • 谎言识别
  • 说话技巧
  • 书籍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欢声雷动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081489
商品编码:25512247500
丛书名: 看谁在说谎 FBI教你五分钟内识破谎言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1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看谁在说谎:FBI教你5分钟内识破谎言

定价:29.80元

作者:大卫·李柏曼 (David J. Lieberman), 项慧龄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1

ISBN:9787218081489

页码:199

版次: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322 g

编辑推荐


 


 


《看谁在说谎:FBI教你5分钟内识破谎言》是 同时破解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的杰作,让你不伤和气地揭开对方的面具,充分展现侦探般的智慧和风度。

内容提要


 


 


《看谁在说谎:FBI教你5分钟内识破谎言》是迄今为止全面的识谎技巧全集,从微表情到身体语言,从唇枪舌剑到心理游戏……援引了几乎所有情境下的识谎实例,教你通过肢体语言、口头陈述、情绪状态和心理征兆等微妙线索,精准地嗅出谎言气息,避开欺骗的陷阱,不着痕迹地拆穿各种谎言,回归诚实平等的人际关系!

目录


 


 


导读 见招拆招:让人对你说真话 
第1章 46条欺骗的线索 侦察身体和潜意识 
类别1 身体不会说谎 
类别2 情绪与言行矛盾 
类别3 姿势动作与环境互动 
类别4 特定的交谈措辞 
类别5 说话方式隐藏意念 
类别6 说谎者的思维模式 
类别7 谎言大搜索 
第2章 27道谎言追缉令 口头测谎攻势 
阶段1 基本攻势:轻描淡写的话引子 
阶段2 进阶攻势:不露底牌的质问句 
阶段3 攻势:不伤和气的逼供法 
第3章 让真相说话 搜集欺瞒证据 
情境1 一般情境:运用“事实”套话 
情境2 特殊情境:打开话匣子的神奇问句 
情境3 主导话题的方向 
情境4 把抽象回答具体化 
情境5 发掘真相的关键词 
情境6 取得发言权 
第4章 心理游戏 遏制说谎动机 
步骤1 强力守备:预防谎言 
步骤2 积极进攻:认识骗徒 
第5章 心灵测谎器 善用催眠脚本 
脚本1 嵌入暗示指令 
脚本24—3—2—1法则 
脚本3 潜意识的行为 
脚本4 心理分裂 
脚本5 眼睛的秘密 
脚本6 抛下诚实之锚 
脚本7 天堂向左,说谎向右 
脚本8 架起心灵之桥 
脚本9 话塞子催眠术 
脚本10 运用暗示的力量 
第6章 防骗十诫 武装情感和逻辑 
告诫1 动之以情,诱之以利 
告诫2 增强心理内化 
告诫3 改变生理机能 
告诫4 提供额外信息 
告诫5 把问题扩大 
告诫6 表达期望 
告诫7 在对方不自在时逼供 
告诫8 突显自己的优势 
告诫9 精通信息处理程序 
告诫10 运用“趋乐避苦”法则 
第7章 自欺的陷阱 摒除内在障碍 
障碍1 拒绝看清事实 
障碍2 扭曲的偏见 
障碍3 被情感打败 
第8章 行家的骗局 外在影响 
花招1 解除你的戒备心理 
花招2 穿起白袍扮专家 
花招3 以退为进激将法 
结束语 永远不上当

作者介绍


 


 


作者:(美国)大卫?李柏曼(David J. Lieberman) 译者:项慧龄

大卫?李柏曼(David J. Lieberman),国际人类行为学领域的,心理学博士,国际畅销书作者,“神经官能分析”短期法的创始人。是世界上兼具“语言大师”和“非语言大师”身份的学者。他研发的识谎技巧已为美国FBI、海军部、500强企业以及25个国家的政府和企业所运用。曾以专家身份受邀参与200多个电视节目,并频繁作客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美国公共电视网(PBS)、秀(The Today Show)、和福克斯新闻(Fox News)等,受到《纽约时报》等世界级主流媒体的追捧,被誉为人类行为学领域“专家中的专家”。李柏曼“看谁”系列作品《看谁听你的》和《看谁听谁的》已经出版,引爆大众心理学狂潮。他的作品已被翻译成18种语言。

文摘


 


 


第1章 46条欺骗的线索
侦察身体和潜意识
说谎者在表情、眼神、举手投足间都传达了真相的信息。而人们说话时所选择的字眼则反映了他们当前的心理状态。
你注意到说出语言和表情出现的时间差吗?对方和你交谈时是否在你们中间放置物品做障碍?当对方提到的多个数字太相似时意味着什么?
当你掌握本章知识,你就会发现,说谎者掩饰得再好,也常常被自己的身体和潜意识背叛。
本章列出了7 大类别共46 条关于欺骗的线索。这些线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搭配运用。尽管有些线索本身就是的指证,非常管用,但并非所有的线索都是确定的,应根据当时的情势来解读。
有些线索非常细微,除非你十分仔细地观察,否则不易察觉;有些线索则显而易见。在某些情况下,你寻找的是“被遗漏的谎言”:应该存在但却被遗漏的部分;在其他时候,你所处理的是“刻意加入的谎言”,那些加入的说辞和行为,与对方所传达的其他信息互不一致。
在某些情况下,你可能无法获得任何蛛丝马迹,例如在交谈中,你怎么也看不到对方的肢体动作。你也没有必要把这些线索一一记在脑子里,因为久而久之,它们自然会成为你的第二天性。你将越来越善于借着观察、聆听以及询问来获得真相。
不同性别、种族、文化背景,都是影响我们如何解读这些线索的变动因素。例如手势、人与人之间的身体距离等等,都会因为这些变动因素而具有不同的含意。但是,就大部分的线索而言,这些变动因素都不足以构成影响,可以将其忽略。
其中一些线索是根据身体语言以及语言心理学等传统心理学的方法,用来探查语言以及非语言信息之间的矛盾与差异。另外,还有一些经由作者研究人类行为所发展出来的更精密的方法,语言心理学强调法就是其中之一,它认为人们说话时所选择的字眼反映了他们目前的心理状态。
一旦发现对方在说谎,你应该立刻摊牌并采取行动吗?通常不用。的处理方法是:沉住气,继续与对方交谈,试着套出更多信息。如果你沉不住气,说话的语气势必因此改变,那么就不太容易探取更多对方欺骗你的证据。所以,等到掌握所有的事实与证据之后,再决定是否要和对方摊牌,或握住底牌按兵不动,制造一个对自己有利的形势。
类别1 身体不会说谎
任何一个感官健全的人终都会相信没有人能守得住秘密。如果他的双唇紧闭,而他的指尖会说话,甚至他身上的每个毛孔都会背叛他。(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手指、手、手臂、腿以及它们的动作,都会泄露我们内心真正的情感。
许多人都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身体会说话;当他们试图用语言欺骗别人的时候,真相已经悄无声息地显现出来了。有关身体语言的线索,你或许多多少少曾读过或听过一些,但它们只占本书所提供策略的一小部分而已。
线索1 眼睛会说话
避免眼神接触或很少直视对方,这是典型的欺骗征兆。当一个人在撒谎时,他会用尽方法去避免眼神的接触。他的潜意识觉得你会从他的眼睛里看穿他的心思;因为心虚,他不愿面对你,并且眼神闪烁、飘忽不定,或老是往下看。
相反,当我们说真话,或因为被冤枉而忿忿不平时,我们会全神贯注、定晴瞪着指控者,仿佛在说:“把事情讲清楚,否则休想一走了之。”
线索2 身体语言
(1)缺乏动感
由于人们常常使用手势,而手部的动作比腿脚的姿势更容易观察得到,所以手势是欺骗的指证。但是,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无论是“举手”或“投足”,都传递着信息。
当某人在说谎或有所隐瞒时,他的手势会比较少。如果当时他坐着,他可能会把双手放在大腿上;如果站着,他可能会把手贴在大腿两侧。他也许还会把手插在口袋里,或双手紧握,而手指可能蜷向掌心;完全伸展的手指往往代表“坦率、真诚”。你是否曾注意到,当你对自己所说的话题感到非常兴奋时,你会挥动双手来强调你的观点,传达你热切的心情?你是否曾注意到,连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所说的话时,你的身体语言会因为反映内心真实感受而变得僵硬呆滞?
此外,当你质问某人,而对方的双手紧握或掌心向下,表示他已经心虚并有所防备。假如他对于你的指控与一连串的诘问感到困惑,他会掌心向上,双手一摊,像是在说“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说清楚一点”或“我没什么好隐瞒的”。
(2)有所保留
当一个人坐着,他的手脚贴近身体,或是交盘在一块,而非向外延展的时候,表示他“有所保留”。他的手腿交盘,或许是出于防卫心态。
当我们觉得自在并且充满信心的时候,手脚会自然地向外延展,有点像在声称“这是我的地盘”的味道;当我们缺乏安全感时,我们就会缩小身体占据的空间,几乎把手脚弓成像胎儿的姿势。
(3)表现做作
从演技青涩的演员以及幼稚的政客身上,我们常可以看到他们的手部动作和姿势都很僵硬,甚至显得机械化。他们试图用手势来让观众相信,他们对自己的信念充满热忱,结果反而使得肢体动作不流畅、做作、不自然。
线索3 潜意识的隐藏
当一个人在回答问题或陈述一件事的时候,把手往脸上放,通常表示所言不实。如果她在说话时用手捂住嘴巴,那就表示连她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说的是真话。这些手部动作起着遮掩的作用,她在潜意识里企图隐藏真相。
如果她在听你说话时,时而双手掩面或摸脸,则表示“我压根不想听你说这些”。另外,摸鼻子、抓背、搔耳朵或揉眼睛,都被视为欺骗的征兆。
不过,千万别搞混了,当一个人陷入沉思而做以上动作的时候,那通常表示她专心致志并且注意力集中。
线索4 快速的耸肩
耸肩通常传递一无所知或漠不关心这两个信息:“我不知道”或“我不在乎”。当人们做耸肩这个动作的时候,通常表明他们愿意沟通这个信息。然而,如果耸肩的动作非常快,则另有所指。她想要让人觉得她对自己的回答感到泰然自若,但事实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因为她的感觉并非自己的真实感情,而她的耸肩动作也不是真正的耸肩。这种情形有点类似一个人被一句笑话弄得很尴尬,却要假装自己觉得很有趣,这时他的脸上就会出现一个只牵动嘴唇的假笑,而不是脸上堆满笑容。
类别2 情绪与言行矛盾
真正愤怒时会突然大声说话同时伴随强烈的肢体语言,如果二者有时间差,则是假装的。(保罗?艾克曼)
在这一部分,我们要注意言辞与对应的肢体动作之间的关联。除了一些非常明显的“言行”不一致,例如嘴巴明明说“是”,头却摇个不停。还有一些更细微却同样露出端倪的欺骗信号存在。这些情绪状态发生在意识与潜意识两个层面上。
有时候,我们会为了强调自己的论点而刻意做出一些动作、姿势,但这些勉强做出来的姿势动作反而显得不自然,而且出现的时间点也不对。当你需要寻求指证时,这些动作和姿势明显就是。言行与情绪之间的不一致,也是的指证,它传达了双重的信息。例如,一个人对遭遇丧偶之痛的友人表达哀悼之意,脸上却神情愉悦,带着笑容。
反映内心真实感受的动作和表情被称为“初的反应表情”。你所观察的对象会在一秒钟内流露出他的真实的“初的反应表情”,然后他才有机会去掩饰这些表情。即使你无法解读这些稍纵即逝的动作和表情的含意,但其中的不一致已构成充分的理由,让你怀疑对方是否虚情假意。
线索5 时间点就是一切
如果对方在“话出口之前”或“一开始说话”时,坚定地摇头或点头,则表示他所言属实;如果他在“说完之后”才开始摇头,那代表他企图强调自己确实如此。
但这是经过预谋和设计所做出的动作,并非出于感情,因为动作出现的时间点不对。
有些人在假装愤怒之后,为了让自己看起来真的很生气,往往会再加上手和手臂的动作来强调。这种动作像是事后的“追加”或“弥补”,不但“慢半拍”,而且显得机械化,还和说话的语气不一致。
如果你在不生气的时候想要让别人相信你确实很生气,光是用话语、用手部动作来让自己看起来怒气冲天还不够;愤怒的面部表情何时出现才是其中的关键。如果面部表情出现在口头声明之后(我现在很生气→停顿→出现愤怒的表情),这样看起来很假。相反,先做表情,再向对方声明“我气炸了”,就不会露出欺骗的马脚,顶多让对方认为你在思考该如何说明,或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表达心中的愤怒。
此外,当一个人对自己所说的话深信不疑,通常在说到重要字眼时,他的头部也会跟着移动。这些头部动作,不论是点头或摇头,一定是在说到某个特殊论点或想法时,才会出现。为了显示重视或强调而刻意做出来的点头动作,非常机械化;尤其当一个人在说谎时,这些动作和信息的自然节奏之间更显得不协调。
线索6 矛盾的言行
不仅时间点重要,我们还必须注意姿势动作的类型。一个女人蹙着眉头对男友说“我爱你”,这传达了矛盾的信息。表情动作与所说的话明显不一致,表示说话者撒谎。一个很好的例子是:男人一边摇晃着拳头,一边试着开口对女友说“我爱你”。类似的情况还有:嘴上讲一些好听、令人愉悦的话,两只手却握得很紧,一点也不协调。
所以务必确定对方“言”与“行”一致。
线索7 情绪的骚动
情绪出现的时间快慢是很难作假的。只要仔细观察,你就不会被愚弄。由于作假的情绪反应不是自然发生的,所以它出现的时间会稍微延后,持续的时间也会比真诚的情绪反应要久,然后“突然”就消失了。“惊骇、惊讶”的情绪反应是一个的例子。这种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如果持续过久,表示这种反应极有可能是装出来的。当我们假装很惊骇、惊讶的时候,我们通常会保持一副害怕、恐惧的表情,这种伎俩是瞒不过明眼人的。
线索8 皮笑肉不笑
欺骗的表情常常出现在嘴部。一个真诚自然的微笑会让整张脸亮起来;但如果只是硬挤出来的笑容,那么嘴巴应该是紧闭的,眼睛和前额也不会因笑容而牵动。一个不牵动整张脸的笑容,则是欺骗的信号。我们必须注意,微笑是常见的情绪面具,因为它是用来隐藏表面之下的各种情绪——愤怒、憎恶、哀伤、恐惧——的工具。换言之,若一个人不想暴露内心的真实感受,她可能会戴上“我很快乐”的面具。切记,不是发自内心真实感受的笑容,是不会在脸上完全绽开的。

序言


 


 


这是一个谎言大行其道的时代,这句话并不是危言耸听,虽然诚信仍然是这个时代信奉的道德准则之一,但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达成自身目的,不管是出自本心还是外界的压力,说谎成了人们的家常便饭。谎言就像挥之不去的露梦萦绕在我们耳边,隔断着人与人之间真诚的关系。
你是不是已经被谎言折磨得苦不堪言了?还是已经没有心力再去辨别什么是真情,什么是欺骗?没关系,你手里拿的这本书可以带你脱离这片谎言弥漫的苦海。《看谁在说谎》是市面上为数不多真正实用的识谎宝典。
本书作者大卫·李柏曼是美国心理学博士、人类行为学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多年来的心理学研究实践,使他深谙人类心理暗示、思维逻辑推衍理论以及心理分析疗法,为本书中的各种技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更难得的是,作者并不是空谈理论,而是以一种轻松诙谐的方式教导人们发现生活中谎言的线索,进而识破谎言,探得真相。同时,作者心理学博士的背景使他可以游刃有余地向读者展示更多不为众人所知的人类心理图景,看完此书,你将猛然发现,原来人们的心里还藏着这么多秘密,更有趣的是,这些秘密都有线索可循,能够为我们一一掌握。
本书共有8个章节,作者完全按照人类心理发展脉络,向你揭示谎言的所有特征,帮你捕捉谎言的蛛丝马迹。书中以翔实的案例、生动的描述,使谎言大白干天下,让你得以更轻松地掌控工作及生活。在种种心理游戏中,你可以借助书中提供的心灵测谎仪,探测出让你心烦意乱的谎言陷阱,片刻之内就可以让真相开口说话。不仅如此,书中的“防骗十诫”更是让谎言不攻自破,你只要掌握了这十种告诫,谎言就会对你绕道而走。,作者通过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对欺骗的境界——行家骗局和自欺,给出了目前行之有效的对策。
希望你可以把本书放在手边,时常温习其中的策略和技法,这样你就能够破译连说谎者也不自知的谎言密码了。我们深信你将进入一个“天下无谎”的世界。

.......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