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法学教材 人大版 曾宪义 赵晓耕 中国法制史 第五版/第5版(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

正版 法学教材 人大版 曾宪义 赵晓耕 中国法制史 第五版/第5版(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法学教材
  • 法制史
  • 中国法制史
  • 曾宪义
  • 赵晓耕
  • 人大版
  • 第五版
  • 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
  • 法律史
  • 正版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欢声雷动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33331
商品编码:25903380990
丛书名: 中国法制史(第五版)

具体描述

名:

     中国法制史(第五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材(一等奖))

主编:

    曾宪义 赵晓耕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1-18

ISBN

    9787300133331

次:

   20161月第5

本:

    16

订:

   平装

数:

   539 千字

价:

   39.80

量:

   0.5 kg

本书以中国法制史研究传统体例为纲,以历史时序为经,以每一王朝的法律思想、立法概况、主要法律制度为纬,对以中华法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在具体编写中,力求做到思想与制度相关,典籍与事例互证,重点与特点突出,内容涉及自夏商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中国法律历史发展进程,覆盖了当代中国法制史研究的基本框架体系。教材编订遵循文本的可读性、知识性和实用性,强调章目重点,设置延展阅读,辅以相关案例、图片和课后深度阅读、问题思考、应试试题。全书脉络清晰、内容丰富、用语准确、论述简明,为读者提供了详实的法律史素材,阐述了传统中国法制的思维模式。通过传统中国法制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典型案例的学习讨论,把握中国法律史的基本理念、概念和原理,读者获取更多的参考信息和思考空间,能够正确理解和有效运用法学与史学知识,取精用宏、融会贯通地分析中国传统法制理论问题,重述与反思中国法治建设与法制转型中所延续的中国传统法律理念,探寻中国当今法制改革中的中国法制脉络。曾宪义 男,1936—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院名誉院长、法律史博士学位点建立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法学与教育学专家组召集人,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中国法律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
    赵晓耕 男,1960年生,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台湾法律问题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及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法律史学会会长。章 夏商的法律制度 14
节 中国法的起源 14
第二节 夏代的法律制度 17
第三节 商代的法律制度 19
第二章 西周时期的法律制度 29
节 西周时期法律思想的发展 29
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主要法律形式及礼刑关系 31
第三节 西周时期的刑法制度 33
第四节 西周时期的民事法律制度 36
第五节 西周时期的司法制度 39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 43
节 社会变迁与儒、法学派的主要法律思想 43
第二节 春秋末期的“铸刑鼎”事件 46
第三节 战国时期法律制度的发展及《法经》 49
第四节 商鞅变法与秦国法制的发展 52
第四章 秦代的法律制度 55
节 统一后秦代法制发展概况 55
第二节 秦代的行政法律规范 58
第三节 秦代的刑事法律 61
第四节 秦代的民事、经济法律规范 66
第五节 秦代的司法诉讼制度 68
第五章 汉代的法律制度 72
节 汉代法律指导思想的变化 72
第二节 两汉的主要立法及法律形式 77
第三节 汉代的刑法制度及刑罚改革 81
第四节 汉代的行政、民事、经济制度 88
第五节 汉代的司法制度 91
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 98
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制概况 98
第二节 法律制度的主要发展变化 102
第三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司法制度 108
第七章 隋唐的法律制度 113
节 隋代法制概况 113
第二节 唐代主要立法及法律形式 116
第三节 《唐律疏议》的主要内容 122
第四节 唐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 128
第五节 唐律的特点与历史地位 133
第六节 唐代的主要司法制度 137
第八章 宋辽金元时期的法律制度 146
节 宋代法律制度 146
第二节 辽金两代立法概况及法制特点 161
第三节 元代法律制度 162
第九章 明代的法律制度 169
节 明代立法思想与立法概况 169
第二节 明代法律内容的发展及其特点 173
第三节 明代司法制度的发展变化 190
第十章 清代的法律制度 196
节 清代立法概况 196
第二节 清律的主要发展变化 204
第三节 清代的司法诉讼制度 214
第十一章 清末法律制度的变化 221
节 清末法制变革概况 221
第二节 清末变法修律的主要内容 225
第三节 清末司法制度的变化 238
第四节 变法修律的特点及影响 242
第十二章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制度 247
节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立法思想与主要立法活动 247
第二节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司法制度 256
第十三章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的法律制度 262
节 社会背景与立法概况 262
第二节 北京政府的司法制度 271
第十四章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制度 276
节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立法概况与“六法全书”体系 276
第二节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的主要法律内容 280
第三节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的司法制度 295
第十五章 新民主主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 301
节 工农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 301
第二节 抗日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 311
第三节 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法律制度 325
参考书目 335
后 记 336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