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版说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这在领导人对古代典籍、经典名句的运用中有着充分体现。
该书出版以来,译成英、法、德、俄、西班牙语等十余种版本,累计发行近200万册,引发巨大社会反响,对广大干部群众准确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后,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2018年4月,第二辑出版发行。
第一辑、第二辑,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在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生动深刻运用典故,展现了高超的思想能力和高度的文化自信。优秀历史典故是古人的智慧结晶,要用来阐释现行方针政策,必须赋予它们新的生命。用典时,或引用,或化用,都恰到好处,不仅有助于说明现行治国方针政策的科学性和必要性,而且生动形象,便于理解记忆,为我们积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做到古为今用树立了榜样。
应广大读者要求,对本辑进行再版。
古典名句,是中华文化长河中历经砥砺的智慧结晶,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在系列重要讲话文章中多处引经据典,生动传神,寓意深邃,极具启迪意义。据此,人民日报社特别组织编写书,全书由敬民篇、为政篇、立德篇、修身篇、笃行篇、劝学篇、任贤篇、天下篇、廉政篇、信念篇、创新篇、法治篇、辩证篇共13个篇章组成,旨在对重要讲话(文章)引用典故追根溯源的同时,并究其现实意义进行解读,以期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重要讲话(文章)精神,准确理解思想精髓。
目 录
序言
从中华文化中汲取力量/杨振武
敬民篇
3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等中引用
5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检查节日市场供应和物价情况时的讲话》等中引用
7-21...略
为政篇
25 /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之江新语·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等中引用
27 /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中引用
29-51...略
立德篇
55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
等中引用
57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等中引用
59-75...略
修身篇
79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中引用
81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 老老实实做人 干干净净干事》等中引用
83-101...略
笃行篇
105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等中引用
107 /一勤天下无难事。
——《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中引用
109-121...略
劝学篇
125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办公厅系统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等中引用
127 /腹有诗书气自华。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中引用
129-153...略
任贤篇
157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等中引用
159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
讲话》等中引用
161-173...略
天下篇
177 /计利当计天下利。
——《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等中引用
179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深化改革开放 共创美好亚太——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
演讲》等中引用
181-201...略
廉政篇
205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等中引用
207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中引用·12· 领导人用典
209-225...略
信念篇
229 /位卑未敢忘忧国。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
讲话》等中引用·13·目 录
231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
讲话》等中引用
233-243...略
创新篇
249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
讲话》等中引用
251 /不日新者必日退。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中引用
253-263...略
法治篇
267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在新疆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等中引用
269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中引用
271-279...略
辩证篇
283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中引用·
285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题
学习会上的讲话》等中引用
287-306...略
拿到这本《习近平用典》平装本,第一感觉就是亲切而厚重。我平时工作比较忙,但总想挤出时间来学习,了解一些领导人是如何思考和讲话的。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没有那种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典故,将深邃的道理娓娓道来。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每一个典故的解释,不仅清晰易懂,而且还详细说明了其出处和当时的语境,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精神实质。每次读完一个典故,我都会联想到自己正在处理的工作,常常能从中获得不少启示。比如,书中提到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让我深刻认识到,任何一项工作,最终都要落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上。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的理论素养,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在大局观下思考问题,如何用更宏观的视角来审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它是一本能够“润物细无声”地滋养心灵的书籍。
评分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经常感到自己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这本《习近平用典》第一辑。一开始,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阅,但很快就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了。书中那些古老的智慧,经过习近平总书记的巧妙运用,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攻坚克难”相关典故的解读,例如“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提醒我在工作中,无论是遇到困难还是取得成绩,都不能松懈,要始终保持警惕和进取心。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学习,更像是一份实用的“工具箱”,里面装满了解决问题的智慧和方法。我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发现效果显著。它让我学会了如何更深入地理解政策精神,如何更准确地把握工作重点,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也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评分我一直认为,真正优秀的领导者,必定是能够深刻理解并善于运用历史智慧的人。这本书《习近平用典》第一辑,正好满足了我对这方面的期待。它不仅仅是将一些历史故事罗列出来,而是通过对每一个典故的深入剖析,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治理理念巧妙地融合。书中对“务实求进”相关典故的解读,让我印象深刻,比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句话朴素而深刻,提醒我在任何一项事业的推进过程中,都不能忽视细节,不能好高骛远,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平实,读起来不会感到晦涩难懂,反而有一种亲切感,仿佛是在和一位智者在进行交流。它让我对“中国智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让我对如何更好地理解和践行国家的发展理念有了更深的体会。
评分这本《习近平用典》系列讲话学习参考书籍,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穿越了时间的洪流,与中华文明的源头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对话。每一则典故,都凝聚着先贤的智慧和洞察,而当它们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再次被提及,便立刻与当下的时代背景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以人为本”相关典故的阐述,它让我深刻理解到,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人民。这种基于深厚文化底蕴的治国理政理念,让我感到既有力量,又充满温度。它不仅仅是一本政治理论读物,更像是一部生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展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智慧积累和精神传承。阅读这本书,让我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对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评分这本《习近平用典》第一辑,我拿到手里的时候,就感受到一股沉甸甸的责任感。翻开书页,那些熟悉的历史典故,在现代语境下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仿佛穿越时空,与古圣先贤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一些典故的解读,不仅仅是字面上的翻译,更是深入剖析了其背后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在当下实践中的意义。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进行一次思想上的洗礼,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本学习参考书籍,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我理解“以史为鉴”的深刻道理,如何在复杂的现实中把握方向,做出明智的决策。书中引用的许多例子,都与我们当前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读来倍感亲切,也更能引发共鸣。我发现,很多时候,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就藏在古老的智慧之中,只是需要我们去发现,去理解,去运用。这本书给了我这样的启发,让我更加坚定地相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