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 木工家具制作

包邮 木工家具制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木工
  • 家具制作
  • DIY
  • 手工
  • 家居
  • 包邮
  • 木工技巧
  • 家具设计
  • 装修
  • 木工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读品汇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0490907
商品编码:2604196966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0-31
用纸:铜版纸
页数:360

具体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木工家具制作

作者:﹝美﹞安迪?雷,尚书谢韦译

定价:128.0

出版社: 

出版日期: 

ISBN:9787530490907

印次: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小16开

编辑推荐  

        学习木工,必要做家具,制作家具,必要读本书。一本真正看得懂、学的会的家具制作工具书。

内容简介  

        这本书由外向内、由表及里、从整体到细节,详尽地介绍了木家具制作的基础知识和各种典型家具的制作方法,并深入浅出地将木料加工的理论知识穿插其中,同时准确地介绍了各种木工机械和木工工具的选择及其使用方法,是一本囊括了精细木工必备技艺的高水平的指导用书。详尽的指导照片简明易懂,这本书将会成为木工参考书的一个新的标准。 木工专家安迪?雷将他积淀了30余年的木工经验呈现给大家,带你畅游木工的艺术世界。

作者简介  

        安迪 雷从事木工超过30年。1990年,他的家具设计获得了新泽西州艺术委员会授予的奖章。作为美国木工杂志的主编,他在任期内(至1998年)发表了超过100篇的文章。他现在西卡罗莱纳山制作家具,同时负责家具制作的教学和书籍编写。

目录 

di一部分 工具和材料1 

di一章 工作间必需品3

工作空间和设备3

让工作间“动”起来6

第二章 木工机械和手工工具9

基本工具7

辅助工具14

第三章 加工木料19

准备工作20

加工实木板24

加工人造板30

使操作更有序34

第四章 家具设计39

基本原则39

了解木料的形变41

第二部分 盒子和箱体的结构45

第五章 基础式箱体47

箱体结构47

箱体内部54

安装到墙上58

第六章 搁板59

选择和设计搁板60

搁板的接合65

开放式搁板68

选择搁板71

装饰搁板79

第七章 钉子、螺丝和其他紧固件87

钉子和螺丝87

五金件解决方案92

第八章 组装箱体95

技术和工具95

夹紧问题99

第九章 切割与安装线脚103

安装技术104

制作线脚106

第十章 抽屉109

设计抽屉110

抽屉结构118

托盘结构123

抽屉内件126

第十一章 抽屉五金件129

抽屉引导系统130

抽屉滑轨134

电脑配件136

抽屉拉手137

第三部分 门141

第十二章 门的制作143

门的制作要素145

带面板的门148

实木门154

玻璃门156

第十三章 门及铰链的安装159

铰链的匹配160

基本铰链164

安装特制铰链167

安装定制铰链171

将门隐藏起来175

第十四章 门拉手和五金件177

门的附件178

拉手和把手181

锁具183

扣件和缓冲器1876

第四部分 底座、柜脚和支架193

第十五章 底座195

底座的设计195

底座踢脚线202

安装柜子208

第十六章 柜脚和脚轮215

抬高箱体的策略215

柜脚219

脚轮223

第十七章 支架225

设计支架226

制作支架227

第五部分 框架结构233

第十八章 桌腿和挡板235

整体设计236

牢固的接合242

挡板和横档242

支撑腿248

第十九章 椅子和凳子255

椅子的结构256

椅子的接合263

椅背269

椅面270

接地部件274

第二十章 正面框架277

框架的设计和接合277

制作正面框架280

转角部件285

第二十一章 框架和面板287

设计框架和面板287

制作面板292

制作背板298

第六部分 桌面和工作台面301

第二十二章 制作顶板303

设计顶板304

顶板的结构309

顶板的选择319

扇页和末端324

第二十三章 安装顶板331

顶板与形变331

应对木材形变333

五金件解决办案336

 资源341

拓展阅读342


《古籍修复与文献保护技术实录》 内容提要: 本书聚焦于珍贵古籍、历史文献的抢救性修复与科学性保护工作,是一部集理论研究、实践指导和案例分析于一体的专业工具书。全书分为基础理论、材料科学、修复工艺、数字化保护四大板块,系统阐述了从文献载体鉴定到复杂病害处理的全流程技术体系。 第一部分:文献载体认知与病害诊断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中国古代纸张、丝绸、竹简、木牍等主要载体的物理与化学特性。详细解析了不同时代、地域文献所使用的纤维来源、抄造工艺、装裱形制(如经折装、蝴蝶装、册子装等)及其演变规律,为后续的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纸张纤维学: 介绍草本、麻类、皮类纤维在显微镜下的形态特征,以及如何通过化学染色法辅助鉴定纸张的年代与产地。重点分析了清代以后酸性纸张的快速老化机制。 墨与颜料的化学分析: 阐述了松烟墨、漆墨、铁胆墨的制作原理,以及矿物颜料(如朱砂、石青、石绿)和植物颜料的稳定性差异。探讨了重金属离子迁移对相邻纸张的潜在损害。 常见病害的病理学研究: 细致分类和描述了霉菌、虫蛀(蠹蚀)、水渍、火灾、酸蚀、氧化等主要损害类型。针对每种病害,不仅描述其外观表现,更深入剖析其产生的环境因素与生物化学过程,强调预防性保护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传统修复材料的科学化应用 本章回归并提升了传统修复材料的科学认知,探讨如何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材料科学相结合,实现“可逆性”和“耐久性”的平衡。 天然胶料的制备与性能优化: 详述了动物源(如皮胶、鱼鳔胶)和植物源(如小麦淀粉、糯米淀粉)胶的提取、纯化过程。着重介绍如何通过控制pH值、添加稳定剂等手段,优化其粘接强度、透明度与耐老化性能,确保修复接驳处的物理特性与原件接近。 修复用纸的选材与制造: 详细介绍了高品质宣纸、皮纸、仿古纸的筛选标准,包括纤维长度、打浆度、pH值和抗撕裂强度测试方法。指导读者根据修复部位的厚度和韧性要求,选择或定制合适的修复用纸。 糨糊的配比与应用技巧: 提供了针对不同修复场景(如补洞、裱糊、衬纸)的精确糨糊配方,强调水润环境对糨糊膨胀与收缩的影响,是掌握“托裱”技术的关键。 第三部分:核心修复工艺的规范化操作 本部分是全书的实践核心,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一系列精密的古籍修复技术流程,严格遵循国际文物保护的“最小干预”原则。 去污与清洁技术: 系统介绍干法去污(如橡皮擦、面包团技术)和湿法去污(如局部润湿、吸附性清洁)的适用范围和操作规范。重点讲解了水溶性污渍(如霉斑、铁锈渍)的安全去除流程,避免过度润湿造成纤维损伤。 脱酸处理的策略选择: 探讨了非水性脱酸(如喷涂碳酸镁)和水性脱酸(如使用碱性溶液浸泡或局部滴注)的优缺点及操作流程。强调对墨迹和印泥的影响评估是脱酸前必须完成的工作。 精准托裱与衬纸技术: 详细拆解了古籍修复中的关键技术——托裱。涵盖了从选材、铺展、排气、干燥到揭取的全过程控制。对于卷轴类文献的“仿古全接”和册页的“局部补洞”提供分步指导。 精细装帧复原: 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装帧(如线装、包背装、旋风装),指导读者如何依据残存的装订痕迹,选择合适的线材和打孔位置,恢复其原有的结构形态和使用功能。 第四部分:数字化与环境控制的交叉保护 本章关注于高科技手段在文献保护中的应用,强调预防性保护和数据备份的重要性。 环境监测与调控: 介绍了温湿度、光照强度、污染物浓度对古籍寿命的影响模型。指导读者如何科学规划和设置恒温恒湿库房的参数,以及使用惰性气体进行短期熏蒸处理。 高精度影像采集: 探讨了红外、紫外反射技术在识别褪色墨迹和修复痕迹中的应用。介绍了无损扫描设备的操作规范,以确保获取的数字副本具有最高的色彩还原度和分辨率。 长期存储介质的选择: 分析了M-DISC、LTO等长期存档介质的稳定性,以及元数据管理(Metadata)在保障文献可追溯性中的作用。 本书旨在为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的专业修复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提供一本既有学术深度又具实操指导价值的权威参考书。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立刻被它那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精神所感染。我一直觉得,亲手制作一件家具,那种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这本书的标题让我充满了期待,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能让我跃跃欲试的实用项目。我特别想知道,书中会不会提供一些可以直接上手、不需要太多复杂工具就能完成的家具制作方案?比如,有没有关于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木质书架、一个实用的收纳箱,或者一个舒适的靠背椅的详细教程?我希望这些教程能够有清晰的步骤图示,并且对所需的材料和工具都有明确的清单。这样,我就可以带着这本书,直接去购买材料,然后开始我的第一次木工尝试。而且,书中如果能包含一些关于家具保养和维修的知识,那就更完美了。毕竟,自己制作的家具,我肯定希望它能够长久地陪伴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的“秘密武器”,让我在朋友面前也能自豪地展示我的手工技艺,而不是只能羡慕别人家的好家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吸引人,那种原木的质感和简洁的字体,一下就让人感觉到了沉甸甸的匠心。我一直对木工家具制作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门槛很高,不知道从何下手。看到“包邮”两个字,更是觉得方便,不用特意跑到书店去选购。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一些基础的木工工具,比如锯子、刨子、凿子这些,它们各自的用途,如何选择,以及最关键的——如何安全正确地使用。我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关于木材选择的章节,不同的木材有什么特点?哪些适合做家具,哪些不适合?如何辨别木材的品质,避免买到劣质木材。另外,关于连接件的运用,比如榫卯结构,这是我非常好奇的部分,如果能有详细的图解和步骤讲解,那就太棒了。当然,对于初学者来说,一些简单易学的家具项目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一个小边桌,一个置物架,这样我就可以边学边做了,一步步积累经验。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我心中,是一个通往木工世界的大门,我希望它能给予我知识、信心和灵感,让我能够亲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木艺作品。

评分

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它厚实的纸张和印刷的精美所打动。里面的图片简直是艺术品,每一张都清晰地展示了家具的细节和制作过程。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设计理念的部分,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制作,更强调了家具的功能性、美观性和人机工程学的结合。书中是否探讨了不同风格的家具设计,比如北欧简约风,还是复古工业风?我希望能够了解一些经典家具的设计思路,以及如何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创新。关于材料的环保性,也是我非常关心的一点,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环保的木材选择,或者无污染的涂料和粘合剂?这对于我来说非常重要。另外,我一直对木材的纹理和色彩之美着迷,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如何通过不同的木材组合、染色或抛光技术来展现木材独特的魅力?我渴望能够掌握这些技巧,让制作出来的家具不仅仅是实用的,更是能够成为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本书能否引领我进入一个更加广阔的木艺天地,让我领略到木材的无限可能,这是我最期待的。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特别是“包邮”两个字,让我这个喜欢宅在家里的手工艺爱好者眼前一亮。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指导我从零开始制作实用家具的书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木匠,耐心地教我每一步。例如,书中是否会详细讲解如何精确测量和切割木材?这在我看来是制作家具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一旦测量或切割错误,可能就会导致整个项目功亏一篑。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木材连接方法的详细指导,除了传统的榫卯,是否还有一些现代的、易于操作的连接方式,比如使用螺丝、钉子或者胶合剂的技巧?我希望能够学习到如何让连接处既牢固又美观。此外,对于家具表面的处理,比如打磨、上漆、上蜡等,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专业性的建议,帮助我处理出光滑细腻、色彩均匀的表面?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彻底摆脱那些看起来粗糙、不精致的手工作品,制作出真正能登大雅之堂的家具。

评分

读到这本书的名字,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各种各样的木制家具,温馨舒适,充满了生活气息。我一直梦想着能拥有一套自己亲手制作的家具,让家充满了属于我自己的温度。这本书的标题让我看到了实现这个梦想的希望。我希望书中不仅能够教授制作方法,还能在家具的“灵魂”上下功夫。比如说,书中是否会探讨家具的尺寸设计,如何根据空间大小和个人需求来定制家具的尺寸,让它更符合人体工学,使用起来更舒适?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色彩搭配和木材纹理的知识,如何选择合适的木材,以及如何通过染色和涂饰来增强家具的视觉吸引力?我希望能够学到一些关于家具整体风格的设计理念,比如如何让制作出来的家具与家中的整体装修风格协调统一。我渴望这本书能够激发我更多的创意,不仅仅是制作简单的家具,而是能让我设计出具有个性和艺术感的家具作品,让我的家变成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木制天堂。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