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
基本信息 |
图书名称: | 国际经济学 |
作 者: | 湛柏明 |
定价: | 35.00 |
ISBN号: | 9787309070897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开本: | 16 |
装帧: | 平装 |
出版日期: | 2010-3-1 |
印刷日期: | 2010-3-1 |
编辑推荐 |
《国际经济学》是复旦博学21世纪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列由复旦大学出版社策划并编辑出版。主要适用于普通高等院校、实践型本科以及各类职业培训教学。全套丛书以名家、名校、名作为追求。在内容的选取上紧跟学科前沿,并附有大量案例与习题,有较高科研水平,同时也适合于课堂教学。 在编委会精心策划、总结过去教材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同类经验做法,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推出的.具有“新、特、实、强”等特点。设计思路新颖,强调学以致用,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力求创新写作体例和研究分析方法;观点内容着力体现前瞻性、动态性,并做到深度和广度适宜;课程体系体现涉外经济类专业特点,采用中文和英语相结合的办法.凸显双语教学特色;注重实践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编写教师阵容庞大,教学经验丰富,研究能力强。 以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范畴,系统地介绍了国际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与实践,全书着重介绍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利益、贸易政策和国际要素流动等内容,主要介绍了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内容。 |
内容介绍 |
《国际经济学》以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范畴,系统地介绍了国际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与实践,全书由十四章内容组成。从逻辑结构上看,这十四章可分为两大部分:部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第二部分为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部分由八章(章至第八章)构成,着重介绍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利益、贸易政策和国际要素流动等内容。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部分由六章(第九章至第十四章)构成,主要介绍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内容。 |
作者介绍 |
目录 |
绪论/1 章 古典贸易理论/9 节 重商主义/11 第二节 亚当·斯密的优势贸易理论/12 第三节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14 第二章 新古典贸易理论/27 节 标准贸易模型/29 第二节 相互需求、提供曲线与贸易条件/34 第三节 要素禀赋理论/38 第四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经验检验及评价/45 第五节 特定要素模型/49 第三章 新贸易理论/55 节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57 第二节 不完全竞争与产业内贸易/62 第三节 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66 第四节 需求偏好相似与国际贸易/69 第四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73 节 小国经济增长的贸易效应/75 第二节 大国经济增长的贸易效应/82 第三节 经济增长与两国贸易/85 第五章 贸易政策工具/89 节 关税/91 第二节 进口配额/96 第三节 出口补贴/99 第四节 倾销/101 第六章 保护贸易政策的依据/105 节 关税论/107 第二节 幼稚工业保护理论/108 第三节 战略性贸易政策/111 第四节 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113 第五节 “二战”后主要国家贸易政策的历史实践/116 第七章 经济一体化/123 节 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125 第二节 关税同盟理论/127 第三节 国际贸易体制的发展/130 第四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135 第八章 国际要素流动/145 节 国际劳动力移动/147 第二节 国际借贷/151 第三节 外国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155 第九章 国民收入与国际收支/163 节 国民收入/165 第二节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166 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171 第四节 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174 第十章 外汇与外汇市场/181 节 外汇与外汇汇率/183 第二节 外汇市场/185 第三节 外汇市场交易/188 第四节 外汇市场的有效性/192 第十一章 汇率决定理论/195 节 铸币平价论/197 第二节 购买力平价论/199 第三节 利率平价论/204 第四节 国际收支论/210 第五节 汇率的货币分析法/212 第六节 汇率的资产组合分析法/221 第七节 汇率决定理论的新发展/229 第十二章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235 节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237 第二节 国际收支价格调节理论/241 第三节 国际收支收入调节理论/250 第四节 国际收支货币调节理论/259 第十三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267 节 内外部均衡与政策工具组合/269 第二节 IS-LM-BP曲线/276 第三节 固定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285 第四节 浮动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290 第五节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295 第十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305 节 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307 第二节 浮动汇率制与固定汇率制的理论分析/317 第三节 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321 第四节 货币区理论与欧洲货币一体化/331 主要参考文献/342 后记/343 |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
本章小结 1.国际货币体系自形成以来,经历了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或国际本位货币的制度,可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对各国的经济增长,物价和汇率的稳定,国际贸易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金本位制度的优越性慢慢地消失时,其缺陷不断显现,1929年,以美国华尔街股市大崩盘为标志的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英国放弃金块本位制,意味着金本位制彻底崩溃。“二战”后,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镇举行了有44国代表参加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该体系是一种建立在不平等关系基础上的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由于其内在缺陷决定了不能持久运行,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至1976年1月,1MF理事会“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达成了“牙买加协议”,形成了牙买加体系。 2.浮动汇率制的支持者与固定汇率制的支持者在以下方面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在实现内外均衡的自动调节方面,在固定汇率制下,货币当局会在固定的汇率水平上通过调整汇率储备来消除汇率市场上的供求缺口,并相应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来对经济不平衡进行调节。而在浮动汇率制下,政府则完全听任汇率变动来平衡外汇供求,进而调节经济运行。在实现内外均衡的政策利益方面,在固定汇率制下,政府必须将货币政策运用于对汇率水平的维持,而在浮动汇率制下,政府不许要采取政策来稳定汇率。在国际经济关系方面,分别从贸易、投资、通货膨胀的传递以及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方面表达了各自的观点。 3.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汇率波动剧烈、短期资本流动极强的破坏性、国际金融协调的非对称性等方面存在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关国家的政府和经济学家先后提出了许多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方案,主要涉及本位货币的选择、国际储备资产的选择、汇率变动以及国际收支调节机制方面。针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从汇率制度、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国际储备结构和国际金融机构等方面的改革入手,加强国际多边协调于合作,共同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在此过程中,需要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与发达国家共同努力,推进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4.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汇率的剧烈波动以及性货币合作在短期内难以实现,此时,区域性货币合作却发展很快,其中欧洲货币体系的发展为完善,影响也大。本章介绍了货币区理论以及货币区理论在欧洲的实践。关键词。 |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