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速成围棋 高级篇 中 |
| 作者 | 黄焰 |
| 定价 | 25.00元 |
| 出版社 | 青岛出版社 |
| ISBN | 9787543658929 |
| 出版日期 | 2010-01-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00Kg |
| 内容简介 | |
| 对围棋爱好者而言,一套切实好用的训练教材不可多得。 这套《速成围棋》曾得到众多教师、学员和家长的好评,证明对提高学习者的计算能力有很大帮助;实践证明,系统地学习这套“速成围棋”包含的技能后,足以达到专业棋手的水平。 本套速成围棋高级篇3卷分为上、中、下3册。 本书为中册,包括:接触战的技术、中盘作战的技巧等内容。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1节 接触战的技术 1.综合练习 2.劫的对杀 3.算气 4.对杀 5.长气和收气 6.弃子对杀的高级技术 2节 行棋步法 1.综合行棋步法 2.各种行棋步法 3.好的走法与不好的走法 3节 死活 1.角的死活 2.边的死活 3.劫活(杀) 4.双活 5.综合死活 4节 布局 1.二路托过的手段1 2.二路托过的手段2 3.二路托的应对1 4.二路托的应对2 4.三间拆的打入 5节 中盘作战的技巧 1.碰 2.反击 3.定式以后的攻防 6节 大小(收官) 1.空的定形与目数计算 2.收官的技巧 3.根据周围情况灵活收官 实力测验1 实力测验2 实力测验3 参考答案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从内容深度上来说,这本书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多年教学经验的沉淀。它不像入门书那样只教“点、扳、飞”,而是直插“大局观”和“效率最大化”的顶层设计。我尤其欣赏它对“官子”阶段的处理——很多人忽略了官子的重要性,认为那只是收尾工作,但这本书花了不少篇幅去探讨“先手官子价值的动态评估”以及“半目棋的价值延伸”。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反映了作者对围棋艺术的敬畏之心。坦白说,这本书的知识密度非常高,我平均每读三页就需要停下来,在棋盘上复盘一刻钟以上,否则根本无法消化吸收。它不是那种可以快速翻完一遍就束之高阁的“工具书”,而更像是一本需要伴随棋手成长的“武功秘籍”。
评分这套书的难点设置是循序渐进,但坡度把握得相当精准。对于我们这些自学者来说,最怕的就是“买了看不懂”,或者“看完记不住”。这本书在每一章的开头,都会用非常精炼的语言概述本章的核心思想,像是为接下来的大量棋例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然后,棋例的选取非常贴合实战,很多都是历史名局或者职业棋手的经典对局节选,但重点不是展示棋局的宏大叙事,而是聚焦于某个特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技巧点。最赞的是,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样只是把棋谱贴上来,它会用大量的文字批注来解释“当时的思考过程”,这种代入感极强。我甚至会关上棋盘,只盯着书上的文字和箭头想象棋局走向,这极大地锻炼了我的心算能力和对“形”的判断力。
评分我记得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正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瓶颈期,总觉得自己的棋力停滞不前,对全局的把握总是差那么一点火候。这本书真正打动我的,是它对“中盘缠斗”那一章的论述。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一些固定招法,而是深入剖析了局部战斗中“气势”与“效率”的平衡艺术。比如,书中关于“断点处理中的双活与做活”的讲解,简直是醍醐灌顶。它不是告诉你“这里要打”,而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打,不这么打的后果是什么,以及在不同厚薄度的情境下,最优解会如何漂移”。这种由表及里的分析,迫使我从机械记忆中解放出来,开始真正理解围棋逻辑的深度。读完这部分,我明显感觉到自己在实战中面对复杂局面时,心态变得更加从容,不再是看到乱战就头疼,而是开始享受在混乱中寻找秩序的过程。
评分我购买很多围棋书籍,常常发现它们要么是翻译腔太重,要么就是作者的思路跳跃太大,导致阅读体验很破碎。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作者的“教学语感”非常棒。他的文字流畅自然,没有生硬的术语堆砌,即便是讲解那些看似玄奥的“手筋”,也能用非常生活化的比喻来辅助理解。比如,讲解如何处理“厚薄不均”时的策略转换,作者没有直接给出复杂的理论公式,而是用了一个“积累存款与消费”的比喻,瞬间就点明了棋子在不同区域的价值取舍。这种高明的沟通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心理门槛,让我在攻克那些原本认为遥不可及的“高级技巧”时,充满了信心。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我下棋的技巧,更是在引导我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严谨的围棋思维体系。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初上手的感觉就非常扎实。封面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纸张,握在手里沉甸甸的,透露出一种“干货满满”的专业气息。我尤其喜欢它在排版上的用心,那种留白的处理恰到好处,不会让棋谱图显得拥挤不堪,即使是复杂的定式推演,也能清晰地分辨出每一手棋的走向和变化。色彩的运用也相当克制,黑白为主,偶尔点缀的着重色块,都是为了突出关键的棋形或禁着点,使得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不像有些教程,花里胡哨的装饰反而成了干扰。对于一个已经积累了一定基础,渴望精进的棋手来说,这种简洁高效的视觉语言,无疑是最好的学习伙伴。我花了很长时间寻找一本能让我心无旁骛钻进去的书,这本书的物理形态上的精良,可以说是成功的一半,它让我愿意一遍又一遍地翻阅和演算,而不是浅尝辄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