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9
竺可桢中国现代气象学、地理学的一代宗师,**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在气象学与气象事业、地理学与自然资源考察、科学史、科学普及、科学教育、科研管理和诸多科学文化领域皆有杰出贡献。在竺可桢生前,其日记从未展示于人前;**敞开来,发现它是一座史料宝库。这次面世的《竺可桢全集》第7卷收录1939~1940年的竺可桢日记,凡156万字,其内容系**以完整面貌出版,乃是研究中国近现代科学史、教育史、文化史、社会史等领域的许多学者翘首以盼20年、“读书界望眼欲穿”的不可多得的活生生的史料。
《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1300万字,**—4卷为学 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 、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19卷为1936—1974年的日记,第 20卷为补编、年表和人名索引等。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
本书遵奉“存真”原则,力求如实展现竺可桢的学术成就和人生道路, 折射现代中国的政治面貌和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进程。
竺可桢(1890-1974)是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是中国近代气象事业主要奠基人。他1890年3月7日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1910年赴美,1918年以论文《关于台风中心的几个新事实》获博士学位后回国。 竺可桢在开创中国气象教育事业,筹划组建早期的中国气象观测网,特别是创设高山、边远地区的气象站,开展中国高空探测和天气预报业务,组织编印中国气候资料等方面,做出了**的贡献。 20世纪20年代,他创建了气象研究所。30年代,竺可桢研究中国气流的运行,特别是东南季风和中国雨量的关系。首先指出,夏季季风带来的水汽,是中国大陆上雨泽的主要来源;又指出,季风强盛时,长江流域主旱,华北主涝,季风不强时则相反。他还研究物候和天气的关系,组建中国物候观测网,注意物候知识在农业中的应用。 竺可桢长期搜集整理古代有关物候的文献,并依据历代物候记载,研究中国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其成果对气候变化研究有着重要贡献。 竺可桢共发表论著270余篇,属于气象方面的重要论著还有:《中国气候区域论》《中国气流之运行》《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中国气候概论》《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竺可桢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前言
关于竺可桢日记
日记编例
第7卷说明
1939年
日记
读书笔记
本年事要
通讯录
梅儿成绩
重量表
高度表
收支一览表
峨眉山高度表
西南各城市距离数(公里数)
广西宜山民廿八年十二月物价表
1940年
日记
读书笔记
杂记
本年事要
通讯录
家人身高、体重
收支一览表
附录一 第7卷人名简释表
附录二 竺可桢家系人物表
附录三 张侠魂家系人物表
附录四 陈汲家系人物表
竺可桢全集(第7卷)(精)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竺可桢全集(第7卷)(精)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竺可桢全集(第7卷)(精)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