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2010-2012中國美的書
定價:160.00元
作者:上海市新聞齣版局“中國美的書”評委會
齣版社:上海人民美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8-01
ISBN:978753228583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16開
商品重量:0.763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目錄
安溪鐵觀音——一棵植物的傳奇(中英二冊)
Anxi Ti Kuanyin:The Legend of a Great Plant(Chinese/English)
混設計
“Hun”Design
漢詩昆山
Poetry of Kunshan
懷袖雅物——蘇州摺扇(精裝)
Elegant Article in SIeeve:The Folding Fan ofSuzhou(Hardcover)
寂寞求音——陳天佑書籍設計
A Lonely Search:Book Designs by Chen Tianyou
薑尋詩詞}一九首
Nieen Poems and Lyrics by Jiang Xun
劉洪彪文墨(5冊)
CaIligraphies&Writings; by Liu Hongbiao(5 Volumes)
美男美女——中央美術學院學生狀態
Handsome Young Men and Pretty Gifts:Students。Status in China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漫遊——建築體驗與文學想象(中英雙語版)
Odyssey:Architecture and Literature(Chinese—Englism
美之為物
Survival of the Prettiest:The Science of Beauty
青花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踏莎行——章燕紫作品(中英文)
Walk While Stepping on the Gauze:The Album of Zhang Yanzi
……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當我將目光聚焦於“2010-2012中國美的書”這個書名時,腦海中便勾勒齣一幅幅畫麵:那是中國設計領域經曆瞭一段快速發展和深刻變革的時期,是無數設計師在探索與實踐中,不斷追求卓越與創新的時代。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單單是一份圖文並茂的記錄,更像是一個寶藏,裏麵珍藏著那些在特定時間段內,能夠代錶中國設計最高水準的作品。我迫切地想知道,在這三年裏,究竟有哪些設計能夠稱得上“美”?是那些在視覺傳達領域,用色彩、綫條和構圖捕捉時代精神的平麵設計?抑或是那些在産品設計領域,將功能性與藝術性完美結閤,提升瞭人們生活品質的創新産品?又或者是那些在建築設計中,將人文關懷與現代美學融為一體,打造齣令人驚嘆的空間?我預感,這本書將帶我走進一個充滿創造力和想象力的世界,讓我得以窺見那些設計師們是如何捕捉靈感,如何將抽象的理念轉化為觸手可及的實體,如何用他們的作品來影響和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中國設計的演進脈絡,感受中國設計師們獨特的審美視角和文化情懷,並從中獲得屬於自己的靈感和啓迪,去發現和欣賞生活中更多隱藏著的“美”。
評分一本封麵設計雅緻,散發著淡淡油墨香的書,剛拿到手裏便被它沉甸甸的質感所吸引。翻開扉頁,映入眼簾的是“2010-2012中國美的書”這個書名,瞬間勾起瞭我對這段時期中國設計美學探索的好奇心。我知道,這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圖錄,它承載的是一段中國設計界蓬勃發展的縮影,是無數設計師智慧與汗水的結晶。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去探尋那些“美”的來源,去理解它們是如何在那個時代的背景下孕育而齣,又如何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書頁的觸感溫潤,紙張的厚度恰到好處,每一頁都仿佛訴說著一個故事,一種對“美”的極緻追求。我預想,這本書裏會收錄各類優秀的設計作品,從平麵設計到産品設計,從建築到藝術裝置,或許還有那些尚未被廣泛認知但極具潛力的創意。它不僅僅是視覺的盛宴,更是一種精神的洗禮,讓我有機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審視和學習那些曾經閃耀過的光芒。我會認真地去感受每一件作品背後的理念,去理解設計師的匠心獨運,去品味那些在細節處綻放的獨特魅力。我期待著,在這本書中,我能夠找到靈感的火花,能夠拓寬我審美的視野,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美”在不同領域、不同語境下的錶現形式。這將會是一次充滿驚喜與啓迪的閱讀旅程。
評分《2010-2012中國美的書》,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精緻的質感和深邃的意蘊。它不像那些嘩眾取寵的書名,而是沉靜地邀請你去探尋一段屬於中國的、關於“美”的真實記錄。這三年,對於中國來說,無疑是一個轉型升級、加速發展的關鍵時期,而設計,作為連接創意與生活的橋梁,也在這股浪潮中扮演瞭至關重要的角色。我腦海中想象著,這本書裏收錄的作品,或許涵蓋瞭從服裝、傢居到工業産品、文化創意等各個領域。我期待著,能夠看到那些既具有中國傳統文化底蘊,又融入瞭國際前沿設計理念的作品。比如,那些在國際展覽上大放異彩的中國傢具設計,它們可能以精湛的工藝和獨特的造型,展現齣東方哲學中的“簡”與“韻”;又或者,是那些極具人文關懷的公共空間設計,它們可能巧妙地將自然元素引入城市,為人們提供瞭休憩與交流的場所,讓“美”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概念,而是觸手可及的生活品質。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種全新的視覺衝擊和審美體驗,讓我能夠理解“美”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被創造、被感知、被分享的。它不僅僅是欣賞,更是一種學習和思考,去理解中國設計的獨特價值和發展方嚮,去感受那份屬於中國設計師的自信與驕傲。
評分《2010-2012中國美的書》,這個書名本身就帶著一種沉甸甸的分量,仿佛凝聚瞭那三年中國設計界最閃耀的光芒。它沒有用華麗的辭藻去堆砌,而是直接而有力地宣告著,這裏匯聚的是真正能夠觸動人心的“美”。作為一名普通的讀者,我帶著強烈的好奇心翻開瞭它,期待著能夠在這本書中,找到那些能夠代錶中國設計最高水準的作品。我猜想,這裏麵一定有那些在國際上嶄露頭角的品牌設計,它們用簡潔而富有力量的視覺語言,嚮世界展示著中國的文化自信;也一定有那些在日常生活中默默提升我們幸福感的工業設計,它們可能將科技與人性化的考量完美結閤,讓科技産品不再冰冷,而是充滿溫度。甚至,我期待著能看到一些在公共空間或藝術裝置領域,展現齣中國設計師獨特創意和人文關懷的作品,它們可能為城市增添瞭新的活力,也可能引發瞭人們對生活和環境的思考。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讓我欣賞那些精美的圖片,更能引導我走進設計師的內心世界,去理解他們創作的初衷,去感受他們對於“美”的執著追求,去發現那些隱藏在作品背後的故事和情感。這將會是一次充滿發現和啓迪的閱讀體驗,讓我更加熱愛和珍視身邊的“美”。
評分拿到這本《2010-2012中國美的書》,首先被它略帶復古卻又充滿現代感的封麵設計所吸引。書名簡潔而有力,直接點齣瞭主題,仿佛在預告著一場關於中國設計美學的高潮。這三年,我依稀記得,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轉型、文化意識覺醒的關鍵時期,各種新事物、新觀念層齣不窮,設計作為這些變革的載體,也迎來瞭蓬勃發展的春天。我充滿瞭好奇,究竟有哪些作品能夠被選中,被冠以“美”的稱號?是那些在視覺藝術領域,以大膽的色彩和創新的形式,衝擊著人們感官的平麵設計?抑或是那些在産品設計領域,將科技與人文關懷巧妙融閤,讓生活更加便捷舒適的智能傢居?再或者是那些在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中,展現齣獨特東方意境和現代美學理念的地標性建築?我渴望在這本書中,不僅僅是欣賞圖片,更是去深入理解每件作品背後的設計理念、創作故事以及它們所處的時代背景。我希望它能帶我走進中國設計師的內心世界,感受他們的思考、他們的掙紮、他們的突破,以及他們對“美”的獨特見解。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與過去三年中國設計精華的對話,一次對中國設計力量的緻敬,更是一次激發我自身審美情趣和創作靈感的寶貴機會。
評分這本書,如同一扇通往過去三年中國設計美學世界的大門,在我眼前緩緩開啓。書名《2010-2012中國美的書》,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標識,它仿佛在告訴我,這是一個關於美好事物匯聚的年代,是無數設計師用他們的纔華和熱情,為這個時代留下的寶貴印記。“美”,這個抽象而又具象的詞匯,在這本書中將以何種姿態呈現?我好奇地想象著,或許是那些在國際設計舞颱上大放異彩的中國品牌形象,它們用獨特的東方韻味和現代設計語言,嚮世界傳遞著中國的新形象;或許是那些充滿生活氣息的室內設計,將居住者的個性和品味融入空間,創造齣溫馨而有格調的居住環境;又或者是那些在文化傳承與創新中誕生的藝術品,它們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找到瞭微妙的平衡,散發齣迷人的魅力。我深信,這本書不僅僅是一份作品的集閤,更是一種觀點的錶達,一種對“美”的價值的肯定。它將帶領我一同迴顧那段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期,去感受中國設計是如何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和語匯。我期待著,在翻閱每一頁的過程中,都能被那些充滿智慧和創意的設計所打動,從中獲得啓發,更深刻地理解“美”是如何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並以各種令人驚喜的方式綻放。
評分當我輕輕翻動這本書的第一頁,空氣中彌漫開一股淡淡的、令人心安的紙墨香,仿佛穿越時空,迴到瞭那些充滿探索與激情的日子。書名“2010-2012中國美的書”本身就帶著一種詩意的召喚,它指嚮的不僅僅是視覺上的愉悅,更是一種精神層麵的迴響。這三年,在中國經濟騰飛、文化多元交融的浪潮中,設計領域無疑經曆瞭前所未有的變革與成長。我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齣各種可能的設計場景:或許有那些在國際舞颱上嶄露頭角的品牌形象設計,用簡潔而富有力量的綫條勾勒齣中國的時代精神;或許有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悄然改變我們體驗的工業産品,將科技與人文關懷巧妙地融閤;或許還有那些大膽而富有創意的公共空間設計,讓城市的麵貌煥然一新,為人們的生活注入更多活力與美感。我期望這本書能夠像一個精心策劃的展覽,將那些在2010至2012年間湧現齣的、具有代錶性的“美”的作品,以一種極具條理且賞心悅目的方式呈現齣來。它不僅僅是一份記錄,更是一份引領,能夠讓我從中汲取養分,去思考“美”的定義在當下語境下的演變,去感受中國設計力量的崛起與自信。我期待著,在每一頁的翻閱中,都能與那些默默耕耘的設計師們進行一場無聲的對話,理解他們對於“美”的執著追求,以及他們如何將中國的獨特文化底蘊融入到現代設計之中,創造齣既具有國際視野又不失民族特色的優秀作品。
評分當我看到“2010-2012中國美的書”這個書名的時候,一種莫名的期待湧上心頭。這個名字,簡潔而又直白,卻又充滿瞭無限的想象空間。它讓我聯想到,在這三年裏,中國的工業設計、平麵設計、建築設計、藝術設計等各個領域,一定湧現齣瞭無數令人驚艷的作品。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本書究竟收錄瞭哪些“美的”故事?是那些在國際設計大賽上屢獲殊榮的中國産品,它們可能在外觀上獨具匠心,在功能上突破創新,在細節上彰顯著中國製造的精益求精?抑或是那些在視覺傳達領域,用色彩、綫條和構圖,精準地捕捉和傳遞瞭時代精神的廣告和海報?又或許是那些在城市空間中,充滿人文關懷和藝術氣息的公共藝術裝置,它們為都市生活增添瞭彆樣的風景?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圖冊,更能讓我深入瞭解每件作品背後的設計理念、創作過程以及它們所代錶的文化內涵。我期待著,通過這本書,能夠更深刻地理解中國設計的獨特魅力,感受中國設計師在追求“美”的過程中所付齣的努力和智慧,並從中獲得寶貴的啓示,去發現和欣賞生活中更多被忽略的美好。
評分捧著這本厚重的《2010-2012中國美的書》,一股莫名的激動在心頭湧動。這個書名,就像一把鑰匙,輕輕叩開瞭我內心深處對那段中國設計黃金時代的記憶碎片。我記得,那幾年的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態擁抱世界,各種新思潮、新理念如同雨後春筍般湧現,而設計,無疑是這場變革中最直觀、最動人的載體。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這本書裏,究竟有哪些作品能夠被冠以“美”的名號,它們又是如何定義和詮釋“美”的?是那些突破傳統、極具實驗性的藝術裝置?還是那些在細節處彰顯匠心、提升生活品質的傢居用品?抑或是那些將深厚文化底蘊與現代審美巧妙結閤的視覺傳達設計?我猜想,這本書將是一場視覺的盛宴,更是一場思想的碰撞。每一件作品背後,都凝聚著設計師的巧思與汗水,都承載著他們對時代的理解與迴應。我渴望在這本書中,找到那些能夠觸動我心靈的設計,那些讓我眼前一亮、豁然開朗的作品。我希望它能引導我走進設計師的內心世界,去理解他們創作的初衷,去感受他們對於“美”的堅持和探索。這不僅僅是一次閱讀,更是一次學習和啓發,讓我能夠站在一個更高的維度,去審視中國設計的發展脈絡,去感受那股奔騰不息的創造力。
評分我仔細端詳著《2010-2012中國美的書》這本書的書名,它像一封來自過去三年的邀請函,邀請我一同走進那段中國設計領域充滿活力與創意的時光。這個書名本身就蘊含著一種獨特的韻味,它承諾著一次視覺的享受,更是一次對“美”的深度探索。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在這三年裏,有哪些設計作品能夠被定義為“美”?它們又將以何種形式呈現在我眼前?我猜想,這本書裏可能收錄瞭那些在國際舞颱上備受矚目的中國品牌視覺形象設計,它們或許用極具東方特色的符號和現代的設計語言,成功地嚮世界傳遞瞭中國的文化魅力;也可能囊括瞭那些在生活中悄然改變我們體驗的傢居産品設計,它們可能在材質、工藝和人體工學上精益求精,將藝術與實用性完美結閤;甚至,還有那些在公共藝術和裝置設計領域,大膽突破界限,用創意和想象力豐富城市景觀的作品。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穿越時空的界限,去感受那些設計師們當時所處的時代氛圍,去理解他們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文化碰撞中,堅持自己的設計理念,並創造齣具有時代意義的“美”的作品。這不僅僅是一次閱讀,更是一次與中國設計發展脈搏的連接,一次對未來設計趨勢的啓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