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 上册+下册 第四版 王镜岩/沈同/朱圣庚/徐长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物化学教程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 上册+下册 第四版 王镜岩/沈同/朱圣庚/徐长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物化学教程 生物化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生物化学
  • 生化
  • 王镜岩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教材
  • 医学
  • 第四版
  • 生物化学教程
  • 大学教材
  • 生命科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大学连锁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457988
商品编码:26689240801

具体描述

书    名

  生物化学(第4版)(上册)-朱圣庚 徐长法 主编

外文书名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    者

  朱圣庚 徐长法 主编

原作者

  

出版时间

   2017.01

I S B N

  9787040457988

套装书

  否

引进版

  否

装    帧

  平装

版    次

  4

字    数

   (千字)

配套资源

页    数

  

开    本

  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前3版是国内经典的生物化学教材,先后由北京大学沈同教授?王镜岩教授担任第一主编?第4版是在第3版的基础上精简?补充?修订而成,在注重基础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同时,特别注意内容的精炼和更新,使教材及时反映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成果?

全书共36章,上册包括第1~14章,主要讲述生命的分子基础,分别介绍蛋白质?酶?维生素?糖类?脂质?核酸?激素等各类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下册为第15~36章,介绍各类生物分子在体内的分解和合成代谢,遗传信息的复制?重组?转录?翻译和表达调控,以及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新进展?

本书涵盖生物化学学科*基本的理论知识,力求反映生物化学的全貌,内容全面详尽,阐述深入浅出?在压缩经典内容的同时,增添学科的*新进展,保持内容的先进性和科学性;穿插基本和*新的实验技术及原理,突出实验科学的特点?配套的数字课程提供各章习题的答案?每章的自测题?生化名词英汉对照以及常用生化名词缩写,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本书适合综合性院校?师范院校?农林院校及医学院校等生命科学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使用,也可供教师?研究生及相关科研人员参考?

目录

 前辅文

第一篇 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
第1章 生命的分子基础
一?生命属性与生物化学
(一)化学成分复杂而同一?结构错综而有序
(二)利用环境的能量和物质进行自我更新
(三)自我复制和自我装配是生命状态的精华
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一)现代生物化学的发展和分子生物学的兴起
(二)现代生物化学发展中的一些重要学术中心和学者
(三)发展中的我国生物化学
三?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
(一)生命元素
(二)生物分子是碳的化合物
(三)生物小分子与代谢物
(四)生物大分子及其单体亚基
四?生物分子的三维结构:构型与构象
(一)生物分子的大小
(二)立体异构与构型
(三)构型的命名系统
(四)构象
(五)三维结构的分子模型
(六)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是立体专一的
五?生物系统中的非共价相互作用
(一)离子相互作用
(二)氢键
(三)范德华力
(四)疏水相互作用
(五)非共价相互作用对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是关键的
六?水和生命
(一)水的结构和性质
(二)水是生命的介质
(三)溶质影响水的依数性
(四)水?弱酸和弱碱的电离
七?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一)生物三域——细菌?古菌和真核生物
(二)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三)原核细胞的代表——大肠杆菌
(四)真核细胞含有多种膜质细胞器
八?生物分子的起源与进化
(一)*初的生物分子是通过化学进化产生的
(二)RNA或相关前体可能是*早的基因和催化剂
(三)原始细胞的出现——生物学进化的开始
(四)真核细胞是从原核细胞进化而来的
提要
习题
主要参考书目
第2章 氨基酸?肽和蛋白质
一?氨基酸——蛋白质的单体亚基
(一)蛋白质的水解
(二)α-氨基酸的一般结构
二?氨基酸的分类
(一)常见的蛋白质氨基酸
(二)不常见的蛋白质氨基酸
(三)非蛋白质氨基酸
三?氨基酸的酸碱性质
(一)氨基酸的解离
(二)氨基酸的等电点
四?氨基酸的化学反应
(一)α-羧基参加的反应
(二)α-氨基参加的反应
(三)α-羧基和α-氨基共同参加的反应
(四)侧链官能团参加的反应
五?氨基酸的旋光性和光谱性质
(一)氨基酸的旋光性和立体化学
(二)氨基酸的光谱性质
六?氨基酸混合物的分析和分离
(一)分配层析
(二)离子交换层析
七?肽
(一)肽和肽键的结构
(二)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三)天然存在的活性肽
八?蛋白质的组成?分类?分子大小和结构层次
(一)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和分类
(二)蛋白质分子的形状和大小
(三)蛋白质分子结构的组织层次
九?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一)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基]序列决定蛋白质的功能
(二)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举例
(三)蛋白质序列数据库
(四)蛋白质化学测序的策略
十?蛋白质测序的一些常用方法
(一)末端残基分析
(二)二硫键的断裂
(三)氨基酸组成的分析
(四)多肽链的部分裂解
(五)肽段氨基酸序列的测定
(六)肽段在原多肽链中的次序的确定(氨基酸全序列的重建)
(七)二硫键位置的确定
十一?氨基酸序列与生物进化
(一)序列的同源性?同源蛋白质和蛋白质家族
(二)同源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物种差异
(三)同源蛋白质具有共同的进化起源
十二?肽和蛋白质的化学合成:固相肽合成
提要
习题
主要参考书目
第3章 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一?蛋白质三维结构概述
(一)蛋白质构象主要由弱相互作用稳定
(二)肽键具有刚性和平

...... 全部内容请购买实物书籍

基本信息

书    名

  生物化学(第4版)(下册)-朱圣庚 徐长法 主编

外文书名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    者

  朱圣庚 徐长法 主编

原作者

  

出版时间

   2016.12

I S B N

  9787040457995

套装书

  否

引进版

  否

装    帧

  平装

版    次

  4

字    数

   (千字)

配套资源

页    数

  

开    本

  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前3版是国内经典的生物化学教材,先后由北京大学沈同教授?王镜岩教授担任第一主编?第4版是在第3版的基础上精简?补充?修订而成,在注重基础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同时,特别注意内容的精炼和更新,使教材及时反映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成果?

全书共36章,上册包括第1~14章,主要讲述生命的分子基础,分别介绍蛋白质?酶?维生素?糖类?脂质?核酸?激素等各类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下册为第15~36章,介绍各类生物分子在体内的分解和合成代谢,遗传信息的复制?重组?转录?翻译和表达调控,以及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新进展?

本书涵盖生物化学学科*基本的理论知识,力求反映生物化学的全貌,内容全面详尽,阐述深入浅出?在压缩经典内容的同时,增添学科的*新进展,保持内容的先进性和科学性;穿插基本和*新的实验技术及原理,突出实验科学的特点?配套的数字课程提供各章习题的答案?每章的自测题?生化名词英汉对照以及常用生化名词缩写,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本书适合综合性院校?师范院校?农林院校及医学院校等生命科学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使用,也可供教师?研究生及相关科研人员参考?

目录  

前辅文

第二篇 新陈代谢:途径和能学
第15章 新陈代谢总论
一?新陈代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新陈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二)代谢反应受自由能驱动
(三)核苷酸衍生物是能量和活性基团的载体
(四)代谢的基本要略在于形成ATP?还原力和构造元件用于生物合成
(五)代谢在分子?细胞和整体三个水平上调节
二?新陈代谢的主要反应机制
(一)基团转移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
(三)消除?异构化及重排反应
(四)碳-碳键的形成与断裂反应
(五)自由基反应
三?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
(一)利用酶的抑制剂研究代谢途径
(二)利用遗传缺陷症研究代谢途径
(三)同位素示踪法
(四)核磁共振波谱法
(五)色谱-质谱联用法
提要
习题
主要参考书目
第16章 生物能学
一?生物能学与热力学
(一)系统(体系)?性质?状态和过程
(二)热?功和内能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焓
(四)热化学
(五)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熵
(六)Gibbs自由能
二?化学反应中自由能的变化和意义
(一)化学反应的自由能变化和标准生成自由能
(二)标准自由能变化和化学平衡的关系
(三)实际自由能变化决定于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
(四)偶联反应的标准自由能变化具有可加性
三?ATP与磷酰基转移
(一)ATP水解的自由能变化是大的负值
(二)细胞中影响ATP水解自由能变化的因素
(三)其他磷酸化合物和硫酯也有大量的水解自由能
(四)ATP是通过基团转移而不是简单水解提供能量的
(五)ATP水解生成磷酰基?焦磷酰基和腺苷酰基
(六)ATP为信息大分子组装?主动运输和肌肉收缩供能
(七)核苷酸之间的转磷酸作用在所有类型细胞中存在
(八)无机多磷酸是潜在的磷酰基供体
(九)ATP系统的动态平衡
提要
习题
主要参考书目
第17章 六碳糖的分解和糖酵解作用
一?糖酵解作用的研究历史
二?糖酵解过程概述
三?糖酵解和酒精发酵的全过程图解
四?糖酵解第一阶段的反应机制
(一)葡萄糖的磷酸化
(二)6-磷酸葡糖异构化形成6-磷酸果糖
(三) 6-磷酸果糖形成1,6-二磷酸果糖
(四) 1,6-二磷酸果糖转变为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
(五) 磷酸二羟丙酮转变为3-磷酸甘油醛
五?酵解第二阶段——放能阶段的反应机制
(一) 3-磷酸甘油醛氧化成1,3-二磷酸甘油酸
(二) 1,3-二磷酸甘油酸转移高能磷酸基团形成ATP
(三)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
(四)2-磷酸甘油酸脱水生成磷酸烯醇式�け�酮酸
(五)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为丙酮酸并产生一个ATP分子
六?由葡萄糖转变为两分子丙酮酸能量�ぷ�变的估算
七? 丙酮酸的去路
(一) 生成乳酸
(二) 生成乙醇
八?糖酵解作用的调节
(一)磷酸果糖激酶是关键酶
(二)2,6-二磷酸果糖对酵解的调节作用
(三)己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对糖酵解的调节作用
(四)丙酮酸激酶对糖酵解的调节作用
(五)5-磷酸木酮糖对糖代谢调节作用
(六)癌组织中糖代谢紊乱
九?其他六碳糖进入糖酵解途径
(一)果糖
(二)半乳糖
(三)甘露糖
提要
习题
主要参考书目
第18章 柠檬酸循环
一?丙酮酸转化成乙酰辅酶A的过程
二?柠檬酸循环
三?柠檬酸循环的化学总结算
四?柠檬酸循环的调控
五?柠檬酸循环在代谢中的双重角色
六?乙醛酸途径
提要
习题
主要参考书目
第19章 氧化磷酸化作用
一?氧化还原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