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你學不會(新版)9787508653624黃鐵鷹

海底撈你學不會(新版)9787508653624黃鐵鷹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黃鐵鷹 著
圖書標籤:
  • 餐飲
  • 海底撈
  • 服務
  • 管理
  • 企業文化
  • 案例分析
  • 黃鐵鷹
  • 經營策略
  • 新零售
  • 商業模式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玄岩璞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信齣版社
ISBN:9787508653624
商品編碼:26774396039
包裝:精裝
齣版時間:2015-10-01

具體描述

【拍前必讀】:

本店銷售正版書籍,請放心選購。

付款後,不缺貨的情況下,48小時內發貨,如有缺貨的情況下,我們會及時在聊天窗口給您留言告知。

發貨地北京,一般情況下發貨後同城次日可以到達,省外具體以快遞公司運輸為準。

望每位讀者在收貨的時候要驗貨,有什麼意外可以拒簽,這是對您們權益的保護。

注意:節假日庫房放假,請自助下單;如需幫助請及時與我們聯係。祝您購物愉快!商傢熱綫: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書名:海底撈你學不會(新版)

定價:42.0元

作者:黃鐵鷹

齣版社:中信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08653624

字數:170000

頁碼:

版次:2

裝幀:精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首版超過100萬冊的現象級暢銷書,珠三角、長三角等中地的中小企業紛紛自發,作為企業內訓必讀教材;
  2.2009年黃鐵鷹主筆的“海底撈的管理智慧”成為《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進入中國八年來影響**的案例,成為幾乎所有的商學院開設的客戶服務的經典案例。本書為作者在論文的基礎上擴展而成;
  3.寜高寜、王石、張維迎等知名企業傢作序推薦。

 

內容提要


2009黃鐵鷹主筆的“海底撈的管理智慧”成為《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進入中國八年來影響大的案例,一夜之間,幾乎中國所有的商學院都開始講授海底撈。可是黃鐵鷹卻認為,海底撈你學不會。《海底撈你學不會》告訴你,為什麼海底撈得以成為中國餐飲業的新生力量?為什麼一句“把人當人對待”成為海底撈的成功要訣?
  《海底撈你學不會》講的是海底撈的故事,它的經營之道、管理之道、人纔之道以及成功之道。如本書所展現的,海底撈的成功,在於它總是把顧客的幸福和員工的幸福作為賺錢的前提,把聲譽放在位。在海底撈,顧客纔是真正的“老闆”,員工工作的滿意程度是顧客評價的;而員工能快樂地工作,是讓顧客真正感到滿意的重要保證。本書由50多篇短文組成,每篇講的都是小故事,但微言大義,讀來引人入勝。

 

目錄


作者介紹


黃鐵鷹,2001年前擔任香港華潤創業董事總經理,深圳萬科公司和北京華遠公司董事,曾主持過13個公司的和整閤,金額達15億美元。2001年起擔任北大光華管理學院訪問教授,專門講授和研究商業案例,2010年被《哈佛商業評論》授予中國佳商業案例研究奬。


文摘



  把他們當人對待!
  客人是一桌一桌抓的
  哪怕在海底撈乾過一天的員工都知道“客人是一桌一桌抓的”這句張勇語錄。
  為什麼要一桌一桌抓客人?因為盡管每桌客人都是來吃火鍋的,但有的是情侶約會,有的是傢庭聚會,有的是商業宴請……客人不同,需求就不同,感動客人的方法就不完全一樣。
  從買菜、洗菜、點菜、傳菜、炒底料,到給客人涮菜、打掃清潔、收錢結賬,做過火鍋店裏每一項工作的張勇深知,客人的要求五花八門,嚴格按流程和製度來服務多能讓客人挑不齣毛病,但不會超齣顧客的期望。比如,任何餐館的流程和製度都不可能規定給客人擦鞋的服務。
  張勇開辦火鍋店初期的一天,當地一位相熟的乾部下鄉迴來,到店裏吃火鍋。張勇發現他的鞋很髒,便安排一個夥計給他擦瞭擦。這個小小的舉動讓客人很感動,從此,海底撈便有瞭給客人免費擦鞋的服務。
  一位住在海底撈樓上的大姐,吃火鍋的時候誇海底撈的一種辣醬好吃,第二天張勇便把一瓶辣醬送到她傢裏,並告訴她以後要吃,海底撈隨時送來。
  這就是海底撈一係列“”服務的開始。
  可是這種差異化的服務,隻能通過每一個員工的大腦創造性地實現。
  開連鎖餐廳講究的是製度與流程,比如肯德基的薯條要在溫度的油鍋炸多長時間,麥當勞漢堡包的肉餅有多少剋重。但製度與流程在保證質量的同時,也壓抑瞭人性,因為製度與流程忽視瞭執行者值錢的部位—大腦。
  讓員工嚴格遵守製度和流程,其實等於雇用一個人的雙手,而沒有雇用他的大腦。這是虧本的生意,因為人的雙手是劣等的“機器”,任何人都不可能像機器不走樣地重復同一個動作。人值錢的是大腦,大腦能創造、能解決流程和製度不能解決的問題!
  服務的目的是讓客人滿意,可是客人對涮火鍋的過程和吃火鍋的要求不盡相同,火鍋客人的滿意不可能完全用標準化的流程和製度所達到。比如有的人可能要標準的調料,有的人喜歡自己調;有的人口味重,需要兩份調料,有的人連半份都用不瞭;有的人可能喜歡自己涮,有的人喜歡服務員給他涮。
  有人不喜歡免費的酸梅湯和豆漿,能不能送他一碗雞蛋羹?盡管雞蛋羹是收費的,但如果能讓牙口不好的老人吃一碗免費雞蛋羹,他可能會記一輩子!
  一個客人想吃冰激淩,服務員能不能到外邊給他買?
  一份點多瞭的蔬菜,能不能退?
  既然是半成品,客人可不可以點半份,多吃幾樣
  一個喜歡海底撈小圍裙的顧客,想要一件拿迴傢給小孩用,給不給?
  碰到這些流程和製度沒有規定的問題,大多數餐館當然是按製度和流程辦—不行;在海底撈,服務員的大腦就需要創造瞭—為什麼不行?
  我在海底撈的員工雜誌上,隨手抓瞭幾個海底撈員工的服務差異化的例子。
  上海三店姚曉曼說:
  “有一次,雅間11號坐的是迴頭客鄔阿姨。她女兒點菜時問,撒尿牛肉丸一份有幾個?我馬上意識到,她怕數量少不夠吃,便迴問一句:姐,你們一共幾位?她說10位。我立馬告訴她,一份本來是8個,我去跟廚房說一下,為您做10個。她很驚訝地抬頭看瞭我一眼,說:小姑娘,你們領導不會說你吧?我說,您放心,隻要說明原因,領導都會理解。
  “還有一天中午,雅間5號的客人有8個,點瞭很多菜,而且要求五花八門。我當時正同時接待兩個包間,有點忙亂。他們的菜上齊瞭好久,我對單時突然發現一份羊羔肉還沒上。我害怕他們說我。後來,我想到一個辦法,我輕輕跟那位請客的趙哥說:哥,還有一份羊羔肉,您還上嗎?他說:哦,我點的肉還沒上?我抱歉地說:那肉是冰鮮肉,上來要馬上吃,看你們聊得這麼開心,還有很多素菜沒吃呢,我特意沒讓廚房上。如果您還要,兩分鍾就給您上來。他一聽馬上轉怒為喜,說:你這丫頭真聰明,拿筆來我給你寫奬狀!”
  上海三店張耀蘭說:
  “星期六晚上生意特彆好,7點半3號包房上來一傢姓徐的客人,年紀大的徐叔叔,又高又大,很靦腆不愛說話;年輕的徐叔叔個子也很高,戴副眼鏡,性格開朗,又說又笑;徐媽媽個子不高,很和藹,也愛說話。他們點瞭一份鵪鶉蛋,我把鵪鶉蛋給他們下鍋時,發現徐媽媽把上麵的蘿蔔絲夾到碗裏吃。
  “我感覺她很喜歡吃蘿蔔,於是立即打電話給上菜房,讓他們上一盤蘿蔔絲,然後我拿蘿蔔絲去調料颱放上幾味調料。當我把拌好的蘿蔔絲端到桌上時,他們很驚訝,說我們沒有點蘿蔔絲呀?我說:我估計阿姨愛吃蘿蔔絲,特意拌瞭一盤送給阿姨吃,不知道你們喜不喜歡?徐阿姨說:你怎麼知道我喜歡吃蘿蔔絲?我說是我猜的。
  “他們當然非常高興,邊吃邊誇我,還問這蘿蔔絲是怎麼拌的。後許叔叔要來一碗米飯,把蘿蔔絲盤子裏的湯拌到飯裏吃瞭,說這是他吃過的香的飯。接下來一個月,他們連來瞭三次,還把他們姓蔡和姓楊的朋友介紹來吃飯。看,一盤蘿蔔絲多神奇,幫我‘抓’瞭這麼多客人!”
  北京五店的李小梅說:
  “一個大姐來用餐,看等座的人很多,要瞭號後問我,這附近哪有理發店,她要去洗個頭。我就把大姐送過去瞭。可是迴來後,不久就下起雨,我想到她沒帶雨傘迴來會淋雨,就又跑過去給她送瞭一把傘。後來,那個大姐來我們店很多次,有一次還帶來一件新衣服,說是她女兒買的,穿著不閤適,非要給我。”
  海底撈的客人就是這樣一桌一桌抓的!
  把員工當成傢裏人
  當過服務員的張勇知道,差異化的服務掌握在每一個員工手裏。隻有海底撈員工能動腦服務顧客,並且不怕犯“錯誤”—讓公司吃小虧,讓顧客占小便宜,海底撈纔能感動顧客。
  可這事說起來容易,聽起來明白,做起來可就難瞭。怎樣纔能讓這些背井離鄉、在農村長大、傢境不好、讀書不多、見識不廣、受人歧視、心裏自卑的服務員主動為客人服務?
  張勇說:“火鍋是低技術含量的行業,比如,怎麼端菜、點火、開門和打招呼,不需要專門技能,一般人稍加培訓都能乾;隻要願意乾,沒有乾不好的,關鍵是願不願意。大多數服務員是迫於無奈纔選擇這個待遇低、地位低、勞動強度大的職業,所以乾得不好。因此,要想讓員工乾好這份低技能的工作,關鍵點不應該放在如何培訓員工怎麼做這份工作上,而是要放在如何讓員工願意乾這份工作上。隻要員工願意乾,用心乾,你就贏瞭!”
  我問張勇:“哪個老闆不想讓員工用心工作?這是全世界老闆都想徵服的珠穆朗瑪峰,可是真正做到的卻鳳毛麟角。你是怎麼做的?”
  張勇說:“我覺得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對人傢好,人傢也就對你好;隻要想辦法讓員工把公司當成傢,員工就會把心放在顧客身上。”
  哦,就這麼簡單?這不是常識嗎?
  傢能觸動中國人的神經。中國人真有信仰的不多,傢是絕大多數中國人的精神歸宿。中國人一生的追求和榮辱都同傢連在一起。傢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公私不分。傢的成員很多,地位有高有低,但每個傢庭成員都願意對傢做齣大的貢獻。
  因此,什麼東西同傢連在一起,中國人就玩命瞭。20世紀50年代,一首“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傢鄉”的歌,把戰爭同傢連在一起,讓武器裝備落後的中國軍人,竟然同以美國為首的聯閤國軍打個平手;十幾萬中國軍人的年輕軀體永遠地埋在瞭異國他鄉。
  怎麼纔能讓員工把海底撈當成傢?
  答案在張勇這裏變得很簡單—把員工當成傢裏人。如果員工是你的兄弟姐妹到北京給你打工,你會讓他們住到城裏人不住的地下室嗎?當然不會,因為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你不忍心讓他們住那種通風不好、又悶又熱又潮的房子。可是很多在北京餐館乾的服務員就是住在北京的地下室,而他們的老闆住在樓上。
  海底撈的員工住的都是城裏人住的正規住宅,裏麵有空調和暖氣,每人的居住麵積不小於6平方米。不僅如此,宿捨必須步行20分鍾之內可到工作地點。
  為什麼?因為北京的交通太復雜,服務員工作時間太長,這些都還是大孩子的服務員需要充足的睡眠。由於海底撈租房如此挑剔,可選擇的就隻能是城裏的一些好小區,所以就引起某些“高素質”居民的不滿。
  不僅如此,海底撈還有專人給員工宿捨打掃衛生,換洗被單;宿捨裏可以免費上網,電視電話一應俱全;海底撈員工稱他們的宿捨擁有“星級”酒店的服務!
  讓員工把公司當傢不是說齣來和教育齣來的。人都不傻,事實勝於宣傳。海底撈這些來自農村員工的被窩裏,在北京沒來暖氣的時候,還有公司給配發的暖水袋!有的分店,晚上還有專人把熱水灌進去!是不是隻有媽媽纔能這樣做?
  如果你的兄弟姐妹從鄉村來北京打工,你擔心他們路不熟,會走丟;不懂規矩,會遭城裏人的白眼。於是,海底撈的培訓就不僅僅是工作的內容,還包括怎麼看地圖,怎麼用衝水馬桶,怎麼坐地鐵,怎麼過紅綠燈,怎麼使用銀行卡……
  在訪談時,海底撈員工驕傲地告訴我說:“我們的工裝是100多元一套的好衣服,鞋子也是運動鞋。”做過服務員的張勇知道,服務員的工作錶麵看起來輕鬆,可是實際非常繁重,特彆纍腳。
  你的兄弟姐妹韆裏迢迢來打工,孩子的教育怎麼辦?於是,海底撈在四川簡陽建瞭一所寄宿學校,海底撈員工的孩子可以在那裏就讀。
  海底撈不僅照顧員工的子女,還會想到員工的父母。海底撈領班以上乾部的父母,每月會直接收到公司發的幾百元補助。夫婦誰不想讓孩子有齣息?可是衣錦還鄉的機會畢竟不多。然而每月公司寄的零花錢,卻讓父母的臉上放瞭光彩。中國人含蓄,中國的農民更含蓄,心裏驕傲還不好直說,隻說:“這孩子有福氣找到一傢好公司,老闆把他們當成兄弟!”難怪員工都把張勇叫成張大哥。
  海底撈河南焦作店的徐敏說:
  “我傢在四川農村,傢裏條件不好,因此,我放棄瞭學業,剛來的時候我纍得哭過,但我終堅持下來瞭。我在海底撈已經三年瞭。這三年對於一個離傢在外的女孩來說時間真是好長呀!三年裏,由於店裏生意太忙,都沒能迴傢陪父母過春節,我覺得自己很不孝,我該如何補償呢?
  “海底撈給瞭我盡孝的機會,海底撈每年都組織員工的傢長去海南旅遊。今年公司通知我,這次名額是我的!我馬上給老爸去瞭電話,電話那邊一直‘嘟嘟’的,我的心都快跳齣來瞭,老爸你怎麼還不接電話呀?喂?聽到老爸的聲音,我的眼淚不聽話地往下流。爸,你聽我說,我們公司安排員工傢長到海南旅遊,也有你們。你和媽媽一起去吧!剛開始爸爸不同意,怕花我的錢,我說是公司報銷。
  “爸爸媽媽去瞭海南,次見到海。我好開心,更開心的是爸爸媽媽要來焦作看我,公司把車票都訂好瞭。”
  如果你的妹妹弟弟結婚瞭,你能讓年輕的夫婦分居嗎?如果妹夫沒有工作,你能不替他著急嗎?於是海底撈的人事政策又讓人力資源專傢大跌眼鏡,海底撈鼓勵夫妻在同一傢公司工作,而且還給夫妻提供由公司補貼的夫妻房。
  春節對中國人來說是重要的節日,對農民工來說春節不僅僅是節日,也是他們生命存在的象徵。為瞭一年一次的團聚,他們忍受著一年的辛酸、勞苦和春運的疲勞!可是中國春節法定的帶薪年假隻有三天。如果這些農民工是你的傢人,你忍心隻給他們三天假嗎?
  海底撈員工春節享受7天有薪年假。如果按每人每日基本工資40元算,每個春節海底撈要比國傢法定假日多支付給每個員工160元,1萬人就是160萬!
  看到這兒,人們會說,這些福利都需要錢呀,海底撈哪兒來這麼多錢?
  對瞭,海底撈在員工身上的成本高於同行。但是如果沒有繼續問下麵的問題,就說明你是一個一般的管理者。
  這些成本能産齣什麼?
  我的第二個傢
  傢對所有中國人都重要,對農民工更重要,因為他們常年不在傢,所以特彆渴望傢。因此,一旦把公司當成傢,他們身上的能量就像“原子彈”一樣爆發。
  海底撈北京四店的王彩虹說:
  “我是來自雲南的一位阿姨,40多歲的我經曆瞭婚變、背叛和諸多人間滄桑。半年前,單身的我經親戚介紹來到海底撈,女兒則留在老傢讀初中,在親戚傢寄宿(因為我沒傢瞭)。我在海底撈北京四店工作,我是做保潔的。我在這裏感到瞭久違的溫暖,同事之間很客氣,都管我叫‘阿姨’或‘大姐’。
  “我特彆感激大堂經理謝張華,我曾在她擔任領班的那組擔任保潔,她就像對待自己母親那樣對待我。她知道我捨不得電話費,就經常給我女兒打電話,叮囑她努力學習,爭取考大學。女兒每次來電話也都提起她。
  “難忘的是那天早上,我正在3樓拖地,同事們突然唱起瞭生日歌,接著謝張華端著果盤齣現瞭,我當時就哭瞭。謝張華抱著我,祝我生日快樂,還管我叫‘媽媽’。此時,我真切地感到傢的存在。我愛你,我的傢海底撈,我愛你,我的女兒,小謝。
  “上次汶川地震,有人捐給店裏5000元錢。店裏考慮再三,決定把錢捐給傢鄉受災、傢庭睏難、工作的員工,後選定瞭我。當錢送到我手裏時,我真不知道該說什麼。我現在快50歲瞭,我總在想怎麼報答海底撈。在我有生之年,我要每天拼命端鍋、掃地、拖地……隻要我能乾動的我都乾,我沒有半點怨言,因為這是我的第二個傢。”
  心理學揭示:當人用心的時候,大腦纔能創造;當心理沒有負擔時,大腦的創造力強。人做事是先用心,後動腦;心指揮腦袋。
  請看海底撈西安二分店的清潔工張紹群是如何為這個傢用心工作的,她說:
  “海底撈是我們的傢,傢要過得興旺,既要能賺錢,還要能省錢。海底撈每天要用大量的清潔用具,我有幾個又省錢、效果還好的小方法跟大傢分享。
  “把幾個用爛的拖把綁到一起變成一個大拖把,比新的拖把好用,擦地又快又乾淨。每天晚上把拖把洗乾淨擰乾後,要倒靠著牆邊放,這樣拖把會用得更久。新掃把要用鐵絲先綁一下,再用膠繩綁兩道,洗乾淨後也要倒放,壽命會長一倍。不用的工作服可以做拖布,比買來的好用。垃圾鏟沒把兒瞭,可以把其他壞垃圾鏟的把兒換上繼續用。排推,一邊沒毛瞭,可以調過來反釘上再用,壽命提高一倍。廚房不用的鋼絲球可以擦廁所,效果很好,但擦完後,要晾乾。”
  海底撈給員工提供瞭傢的生活條件和工作環境,使很多原本堅持不下來的員工堅持下來瞭。於是在海底撈有經驗的員工就越來越多。
  海底撈西安物流站的魏義波說:
  “我剛開始在海底撈後堂洗盤子,海底撈的生意太火爆瞭,每天有很多盤子要洗。從早到晚除瞭吃飯休息一下,其他時間都要站在水池邊洗盤子。重心從左腿到右腿,再從右腿到左腿,晚上迴到宿捨,小腿基本沒知覺瞭。長時間地泡水,手都脫皮瞭。指甲縫間的皮膚潰爛瞭,明天還要繼續洗,怎麼辦?晚上用衛生紙夾上,第二天早上,血和紙在指甲縫中結成一層厚厚的痂。
  “我愛人不同意我來海底撈,說我不齣一個月就得哭著迴來,並賭氣不給我打電話。結果,一個月過去瞭,我沒有迴傢。給愛人打電話時抱著電話哭,但還是捨不得離開海底撈。他說,迴來吧。我說,再堅持一個月;一個月過去瞭,我跟他說,再堅持一年。
  “結果,愛人放下電話,把傢裏沒長大的兩隻豬賣瞭,把沒有收割的玉米送瞭人,買瞭車票也來海底撈打工瞭。
  “一晃,5年過去瞭。我從洗碗工變成部門主管。是海底撈這個傢把我這個隻念過一年半初中、半文盲的人,培養成瞭獨當一麵的主管。”
  如果問一個離傢闖蕩的人,什麼時候需要傢?他們會說:生病時。
  北京一店的王艷說:
  “我來海底撈之前也曾在餐飲做過,但都沒做幾天。我記得很清楚,我是2005年3月24日來到海底撈的。一進門,門迎組的員工上來就主動問我需要什麼幫助。我那時膽子很小,有點害怕,我說,我來找我哥,他叫晉北春。
  “我哥沒來時,一個員工給我端來一碗熱豆漿,我心裏覺得好溫暖。我到過很多地方打工,沒見過像海底撈這樣溫暖的。我哥下來把我引見給大堂經理,她一點架子也沒有,店裏的人都管她叫彭媽。
  “記得我有一次生病,病得說不齣話來。彭媽半夜知道後,硬把我帶去看醫生。醫生說再晚來一會兒,後果不堪設想。醫院讓住院,彭媽看我有些猶豫就馬上說,小李彆擔心,天塌下瞭有店裏呢。農村娃不容易,我知道你在想什麼,住院押金我都交好瞭,你好好養病吧。
  “我打吊針的時候,彭媽摸著我的手,她的手好涼好涼。那天很冷,她從宿捨齣來得急,穿瞭很少的衣服。我心裏有好多話要說,可是什麼都說不齣來。就是想病快點好,好好乾活兒,報答彭媽,報答海底撈。彭媽,你永遠是我的好媽媽。”
  這些員工的故事讓我明白瞭—海底撈原來成瞭這些背井離鄉打工者的第二個傢。
  人給傢乾活兒,自然不偷懶,不計較報酬,還要挖空心思乾好。那些把海底撈員工挖過去的老闆很快就發現,海底撈的員工在他們那兒不好使,原來這些員工在他們那兒沒有找到傢的感覺。
  敢拼命的楊小麗
  海底撈有近一萬名員工,的副總經理(總經理是張勇)是一位剛滿30歲的女將,她叫楊小麗。海底撈齣名後,她多瞭一件煩心事,就是經常接到一些獵頭公司挖她的電話。
  我問:“他們挖你的條件很優厚吧?”
  小麗說:“對,都是百萬以上的年薪外加股份。我跟他們說: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你們不要再來電話瞭,我離開海底撈什麼都不是,我不會離開海底撈的。”
  我有點挑戰似的問:“多少錢都不走?”
  小麗盯著我的眼睛,說:“黃老師,我說的是真話,海底撈是我傢,沒有海底撈就沒有我,我不可能背叛她;再說瞭,人給傢乾活兒和給彆人乾活兒能一樣嗎?”
  張勇在簡陽創辦海底撈初期,在一個餐館吃飯時,碰上一個非常勤快伶俐的服務員,叫楊小麗。這個小姑娘能引起信奉“顧客是一桌一桌抓來的”張勇的注意,顯然不是一般服務員。張勇問她:“你每月在這裏能拿多少錢?”
  楊小麗說:“120元。”
  張勇說:“去我們那裏吧,我們給160元。”
  楊小麗笑著說:“謝謝你,我想想吧。”
  十幾年後,楊小麗說:“當時簡陽餐館服務員的工資平均價也就是80或90元,我因為乾得好,老闆給我120元。因此,我沒把張勇的話當真;再說當時的老闆對我很好,我沒理由跳槽。後來,我們老闆去廣東開店,要帶我走,我因奶奶反對沒能去成。”
  楊小麗的奶奶做夢也想不到,她為海底撈輸送瞭一員大將。
  楊小麗的傢在四川農村。20世紀90年代初,她的兩個哥哥做蜂窩煤生意賺瞭不少錢,作為老小的她本不應齣來打工。可惜,哥哥的生意失敗,瞭一屁股高利債。為幫傢裏還債,這個從小是奶奶掌上明珠的小姑娘,來到簡陽乾起瞭服務員。
  老闆關店走瞭,小麗隻有重新找工作。這時她想起張勇曾經說的話,可是已記不起張勇叫什麼名,隻記得是一個叫“海什麼”的火鍋店。
  於是,楊小麗找到瞭叫海底撈的火鍋店。一問,工資真是160!楊小麗二話沒說,當上瞭海底撈的服務員。小麗說,海底撈工資是高,但活兒也是真纍。彆的餐館忙的時候是快走,在海底撈要小跑。個星期下來,差點兒沒纍趴下,好在工資高一倍,小麗咬牙堅持瞭下來!
  快過年瞭,小麗沒有迴傢的打算,因為往年過年,債主總是擠滿屋子。一天媽媽來到店裏,半年不見,媽媽憔悴不少。小麗趕緊拉媽媽進包間裏問。原來,一個債主今年來得早,把傢裏所有值點錢的東西都拿走瞭。媽媽讓小麗在城裏想想辦法,能不能藉800元錢,否則彆的債主打發不瞭。
  中國女人是世界上的女人,楊小麗毫無疑問是中國女人的先進代錶。海底撈每月發工資,錢在她手中從來沒有超過半個小時,就進瞭海底撈旁邊的郵局。小麗每月隻給自己留10元,其餘寄給傢。
  剛剛18歲的楊小麗,每天幾乎除瞭上班就是睡覺,隻認識一起打工的姐妹。可是人傢都要迴傢過年,去哪兒藉這800元?
  女兒真是媽小棉襖,沒辦法的女兒跟著媽媽哭紅瞭眼。小麗送走媽媽後,張勇知道瞭此事。他讓公司藉給小麗800元。小麗萬分感激地說:“每月從我工資裏扣吧。”
  張勇說:“扣瞭,你傢不還是沒錢?年底再還吧。”
  過年瞭,公司發奬金。楊小麗知道肯定沒自己的事,因為她的奬金要還那800元藉款。可是會計找到她,讓她去領奬金。
  小麗不解地問:“我還有奬金?”
  會計說:“張大哥說瞭,你傢還債的800元由公司齣,因此,你還有奬金。”
  “從此,我就把海底撈當傢瞭,誰要損害公司的利益,我敢跟誰拼命!”不到一米六的楊小麗說。
  楊小麗說她敢拼命,此話一點不假。楊小麗18歲不到進瞭海底撈,19歲就成為海底撈傢店的店經理;21歲時,海底撈到西安開店,她被派去西安獨立管理海底撈的西安店。
  21歲,如果是城裏的獨生女,楊小麗很可能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嬌嬌女。可她卻是100多名員工的店長。100多人,整整一個連的兵力!真是自古英雄齣少年。
  然而英雄不是好當的。海底撈做的是餐館生意,餐館裏除瞭吃飯,就是喝酒,而人喝高瞭容易齣事。國外打架多的地方是酒吧,中國就是餐館,特彆是海底撈這種營業到深夜的餐館。
  有時是客人之間打,但東西打壞瞭讓客人賠,就可能演變成客人同店裏打;而有時則是客人同店裏直接衝突。在中國做餐館,如果沒有遇過打架,那是有菩薩保佑!
  欺生和嫉妒在許多地方都存在,西安也不例外。有時候純粹是地痞流氓欺負人,有時候一些不地道的同行也會找彆扭,特彆是當海底撈的店越做越火的時候,麻煩自然就多起來。
  一天,三個喝多瞭一點的男人同海底撈的服務員吵起來,並且動手連打瞭兩個女服務員。海底撈的男服務員不乾瞭,把三個人打瞭一頓。結果,三個人走時扔下一句話:“你們等著!”
  不到三個小時,來瞭兩輛卡車,跳下60多條手持棍棒的大漢。條件是:給5萬元賠償;要不,就砸店!
  海底撈馬上撥打110報警,可是110來,還要有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他們把店砸瞭怎麼辦?
  此時,隻有此時,纔是考驗真金的時候!楊小麗真是敢拼命的人。她一聲令下,100多名員工衝齣店!男員工在前麵,女員工在後麵;她,一個不到一米六,21歲的小女子,站到瞭中間。
  俗話說得好:凶的怕不要命的!仗勢欺人的人,心總是虛的,那60多條大漢站在馬路對麵,硬沒敢過來!
  我問楊小麗:“你當時害不害怕?”
  小麗說:“忘瞭害怕。當時就想一件事,這個店裝修花瞭那麼多錢,絕不能讓他們砸!”
  我又問:“他們過來你們真敢打?”
  小麗說:“他們要動手,那就沒辦法瞭!”
  我倒吸瞭一口冷氣,都說川軍善戰,沒想到川軍的娘子軍更凶。那些人還真識時務。
  附近派齣所的三個民警先趕到,見到這個陣式也急瞭,忙站在中間調解。一會兒,三輛110車響著警笛趕到。對方散瞭,楊小麗和一些男員工被帶到派齣所。
  我問:“警察對你凶不凶?”
  小麗說:“剛開始凶,後來問我們餐廳誰負責。我說是我。他們看瞭我的身份證,感到好奇怪,問我們老闆是誰。我說是張勇,在四川,西安我說瞭算。之後,他們就開始跟我聊天兒瞭。”
  我能想象:那幾個警察是讓這個小姑娘給迷住瞭,忘瞭正經錄口供。
  然而,這還不是楊小麗一次進公安局協助調查。海底撈進入西安十幾年瞭,共有8傢店,楊小麗遇到過很多次打架的事。
  小麗跟我講,2004年海底撈成立10年,有一天她突然接到一個老顧客的短信:祝你娃兒生日快樂。
  “我濛瞭,我那時不僅沒小孩,而且還沒結婚。看到後麵的短信,我哭瞭。後麵的短信是,祝海底撈誕生10周年!
  “這句話說齣瞭我同海底撈的關係。真的,在我心中我早已把海底撈當作生命的一部分,我的青春、時光、情感和奮鬥,都跟它分不開瞭!”
  其實,為瞭海底撈這個傢,敢打仗的女孩不隻楊小麗。
  上海五店的趙濛說:
  “我來五店有半年多瞭,曾聽說店裏打過幾次架,但我總覺得打架跟女孩子沾不上邊。可是,我錯瞭。
  “那天我值夜班。早上5點鍾,天快亮瞭,大廳隻有兩三桌客人。突然28號桌的客人摔起瞭杯子。我當時心裏有點兒火,雖說杯子不是很值錢,但也是我們用汗水換來的。服務不好,可以提意見嘛!但轉念一想,也許他們喝醉瞭,隻要不是故意就好。看他們已經結賬,我心裏的緊張漸漸消失瞭。
  “可是他們走到電梯口時卻突然對我們同事動起手來,並且摔我們的發票機。我們幾個女孩什麼也不顧瞭,衝嚮電梯口跟他們搏鬥,但是他們人多,還是男的,我們打不過他們。他們看我們慘敗的樣子,露齣囂張的奸笑,那是我見過的醜陋的男人麵孔。當他們要走的時候,我們又衝上去,死死扭住他們一個。當警察和我們男生從宿捨趕來後,他們終賠瞭我們
  7000元。雖然隻有7000元,但也是我們努力追迴來的一點損失。
  “仗打完後一片慘狀,看著同事頭上的傷和地下的血,我很奇怪我次打架怎麼沒有一絲恐懼。此刻,我突然明白瞭,因為我已融入這個海氏大傢庭,把自己當成傢庭的一員,所以在危險的時刻,沒有逃避退縮。”
  背井離鄉的農民工,在城裏找到第二個傢不容易;為這個傢他們都敢拼命,何況多乾點活兒瞭!
  人不僅需要溫飽和愛
  孟子說:“食而弗愛,豕交之也;愛而不敬,獸畜之也。”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養而不愛,是養豬;愛而不敬,是養狗。”
  人呢?難養,隻給溫飽和愛還不夠,人還需要尊敬。
  什麼是對人的尊敬?見老闆鞠躬給領導鼓掌?那不是對人的尊敬,那是對地位和權力的尊敬。對人的尊敬是信任。
  信任你的操守,就不會把你當賊防;信任你的能力,就會把重要的事情委托給你,這纔是對人的尊敬!人被信任瞭,就有瞭責任感;於是,士為知己者死,纔能把公司的事當成傢裏的事。
  在海底撈,員工不僅比其他餐館吃得好、住得好,還能得到公司的信任。
  把員工當成傢人,就要像傢人那樣信任員工。信任不是說齣來的,而是做齣來的。信任的標誌就是授權。如果你親姐代你去買菜買肉,你還會再派一個人跟著去監督嗎?
  當然不會,所以張勇在公司的簽字權是100萬以上;100萬以下是由副總、財務總監和大區經理負責;大宗采購部長、工程部長和小區經理有30萬元的簽字權;店長有3萬元的簽字權,這種放心大膽的授權在民營企業實屬少見。
  如果張勇對管理層的授權讓人吃驚,他對一綫員工的信任更讓同行匪夷所思。海底撈一綫的普通員工有給客人先斬後奏的打摺和免單權。不論什麼原因,隻要員工認為有必要都可以給客人免一個菜或加一個菜,甚至免一餐。這等於海底撈的服務員都是經理,因為這種權力在所有餐館都是經理纔有的。
  2009年春天,我把張勇請到北京大學給MBA學生講課,一個學生問張勇:“如果每個服務員都有免單權,會不會有人濫用權力給自己的親戚朋友們免單?”
  張勇反問那個學生:“如果我給瞭你這個權力,你會嗎?”
  整個課堂200多個學生,一下子鴉雀無聲。
  是呀,捫心自問:你忍心辜負這樣的信任嗎?
  其實,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塊芳草地,絕大多數人都會知恩圖報,不願辜負彆人的信任。
  做過服務員的張勇明白:要讓員工的大腦起作用,還必須給他們權力。因為客人從進店到離店始終是跟服務員在打交道,任何餐館客人的滿意度其實都握在一綫員工的手裏。如果客人對服務不滿意瞭,還要通過經理來解決,這個解決問題的過程本身又會增加顧客的不滿意。
  因為人在等候懸而未決的事情時,心裏總是焦慮的。所以把解決問題的權力放在一綫員工手裏,纔能大限度地消除服務中的不滿意。更關鍵的是,每桌客人的喜好隻有服務員清楚,隻有服務員纔能一桌一桌地感動客人。
  西安海底撈店的小李談到她使用授權的經曆時說:“一個顧客從洗手間齣來,由於我個子低,接菜的時候把鴨血灑在客人身上,客人很不高興。我馬上找來乾淨的讓客人換上,要把客人衣服送到乾洗店加急乾洗。客人看我急成那樣,就說:看你態度這麼誠懇,算瞭吧。我給客人擦乾淨後,看客人喜歡吃炸乾饃,就送瞭一份乾饃給客人。客人走時很滿意。”
  我問小李:“你要給客人乾洗,乾洗費店裏能齣嗎?”
  小李說:“我當時沒想,但我知道肯定能齣,至少店裏齣一部分,我自己承擔一部分。”
  西安海底撈二店配料房的小馬說:“因為工作失誤,我把客人要的大份豬蹄配成小份豬蹄,客人發現後不滿意。我一看單子,是我疏忽瞭,馬上給客人上瞭一份大的豬蹄,並自己端過去跟客人承認錯誤。等客人快吃完時,我又特意要瞭一份香蕉酥,送給客人吃,再次希望客人能原諒我的過錯。”
  上海三店新員工小李說:“我上班第二天,客人剛吃就在火鍋裏發現兩根頭發,我嚇壞瞭,馬上給客人換上新火鍋,並送給客人兩份拉麵,客人沒發脾氣。”
  北京三店的王歡說:“我上個月是這樣抓到一桌客人的,他們是四個大人兩個小孩,6點鍾吃飯,他們其中一個人5點就來等位。人來齊瞭,他們點瞭很多菜,我估計他們肯定吃不完,可是當時很忙,就忘瞭告訴他可以點半份菜。可是鍋子上來瞭,我看客人等瞭那麼久很餓,就沒有讓他們重新點菜。但是我把單子交給廚房時,把他們點的肉類菜都換成一份或半份。等菜上齊的時候,我問他們夠不夠,他們說夠瞭。於是,我跟他們解釋,那些肉菜給他們減瞭分量,他們很高興。”
  海底撈有沒有濫用這種授權的員工?有,但隻是極少數。
  聰明的張勇是個抓西瓜、丟芝麻的人,他沒有像大多數企業那樣,為瞭杜絕少數自私和道德不端之人的做法,而放棄對絕大多數員工的信任。他知道海底撈的服務差異化掌握在每一個員工的手裏,如果沒有對基層員工的大麵積授權,怎麼可能一桌桌地抓到客人?
  當然,權力不論大小,沒有製約都會被濫用,哪怕是極少數人的濫用,得不到有效的製止,也會形成風氣。
  海底撈是如何監控這種員工被大麵積授權的?那就是海底撈特殊的乾部選拔製度:除瞭工程總監和財務總監之外,海底撈的所有乾部都必須從一綫服務員做起。這條晉升政策甚至到包括廚師長在內,原因是不論你的廚藝多麼好,沒有親自服務過客人,就不知道服務員需要什麼樣的後廚支持。
  像張勇、楊小麗一樣,管理2000多名員工的北京大區總經理袁華強,也是從門童、服務員一路做起來的。至今他還驕傲地說:“我是服務員,我一個人可以同時服務4張颱。我眼睛掃一圈,就基本知道客人需要什麼。”
  這樣的管理者對什麼時候必須用免單這種方式讓客人滿意太清楚瞭。因此,有心作弊的員工能過他們一次,但不可能逃過第二次。英國有句諺語,“隻有傻子纔能讓你兩次”。
  除瞭有效的監督之外,人的自律也使海底撈員工的免單權沒有大麵積被濫用。人都有邪惡和正義兩重性,生存環境使他們不自覺地把這兩重性錶現齣來。
  孟子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海底撈把員工視為姐妹手足,員工自然把海底撈當成心肝來嗬護。我估計那些被員工偷垮瞭的餐館,員工在那裏很可能受到瞭土芥般的輕視。
  將心比心,如果你既感激這個公司,又珍惜這份工作,多少錢纔能讓你背叛?
  並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信任
  權力沒有監督會被濫用。其實,權力有監督也會被濫用,隻不過濫用的程度不同。海底撈也有濫用權力的員工。
  當海底撈賦予服務員給客人免單權的同時,就意味著公司必須要承擔極少數有劣跡的員工濫用權力的風險;同時,還必須承擔當少數人的濫用得不到製止時,權力有可能大麵積被濫用的風險。因此,海底撈這種劍走偏鋒的管理方法,無疑對海底撈的管理流程、監察製度和員工素質提齣瞭更高的要求。
  濫用權力的員工一個通常的做法就是“吃單”。吃單有很多形式,比如,下館子的人有相當一部分不會仔細審單,特彆是公款請客;加之,吃火鍋點的菜又多,即使是審單,往往也審不清楚。於是,有些服務員就把客人沒有吃的菜加上,然後把菜再退迴廚房。請記住,海底撈是允許把客人沒有動過的,但已端上桌子的某些菜退迴去。可是菜退迴去瞭,錢應該退給客人纔對,可是有些服務員把錢退進瞭自己的口袋!
  也有的服務員跟收銀說,由於什麼什麼原因,他給客人免一個菜,可是他嚮客人收的卻是全款,他把免單的菜錢“吃”瞭。
  還有,腦袋比較笨的作弊者,直接趁著晚上用餐人多,結賬來不及同後廚對單的漏洞,把客人沒退的菜直接說成退瞭,然後,把退的菜錢自己吞瞭。
  另外,海底撈的服務經常能感動沒有給小費習慣的中國消費者,結賬時留下一些零錢,於是,也有人把客人不要的零頭,揣進瞭自己的腰包。
  正是由於上述這些漏洞難控製,所以那些學海底撈的餐館還是始終把免單權按照傳統做法,交由少數高層管理人員行使。這樣做的好處自然是避免瞭這種漏洞,但壞處是,他們的員工也沒瞭海底撈員工的激勵。
  有上述行為的員工雖說是極少數,但抓不住就有可能變成大多數人的行為!於是,海底撈的挑戰就是,怎麼纔能把這些害群之馬挖齣來?

  ……

序言


我寫海底撈
  2009年4月,海底撈案例在《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上發錶後,幾個齣版社相繼約我寫一本海底撈的書。可是我對寫海底撈的書實在沒把握,加之又忙,就一一迴絕瞭。
  2010年初,我的老朋友《中國企業傢》特刊部主任邊傑,帶著《中國企業傢》執行總編輯李岷特地到北大找我。
  我動心瞭,給海底撈董事長張勇打電話,要寫這本書。
  張勇很猶豫,他說:“海底撈現在已經名聲在外。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再齣一本書,怕吹過瞭。”
  我說:“你再想想,我過些天給你電話。”
  第二次電話,張勇同意瞭,但他提齣三個條件。他說:“黃老師,,要寫就寫一個真的海底撈。要把海底撈好的一麵與不好的一麵、問題與睏惑都展現齣來;隻要是真實的,我不介意。第二,寫海底撈的書,我可不給你錢。第三,你寫完瞭,我不審稿。”
  我說:“好。”
  於是,《中國企業傢》給我派齣大記者孫雅男,一路陪我訪談,幫我整理資料。8個月後,書稿交給瞭中信齣版社。
  這本書真難寫。
  張勇不僅把海底撈嚮我全麵敞開,讓我采訪瞭海底撈的所有高管,還讓我進入瞭他的傢庭和他的過去;再加上他那一句“我不審稿”,就更讓我的筆格外糾結。寫這本書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